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在乱世搞基建当女帝 > 第41章 粮食大丰收与土豆开会

第41章 粮食大丰收与土豆开会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在乱世搞基建当女帝!

过了两日,霍浔便带人出发了。

楚襄在城里也没闲着。

山蛮这个心腹大患解决,接下来百姓就能心无旁骛地收割新粮了。

其次就是大棚的搭建工作——

她在骊河下游划了一大片地,然后领着工匠和山蛮俘虏开始了大棚建设。

第一座大棚是她手把手地指导着搭起来的。

其实也不难,主要是钢管与配件的连接与栽埋。

根据大棚走向,先定出每根钢管的位置,左右两边尽量准确,防止误差太大导致大棚扭曲变形。

再按照每个点的位置打洞,把钢管安进孔洞里。

最后在大棚两侧各挖一条深沟,把膜布覆盖在钢管上,膜布边沿埋于沟内,用土夯实,再用压膜线固定。

在大棚的一端还要预留下一个活动帘子的位置,用作门和通风口。

一个大棚建好,剩下的就能照猫画虎。

楚襄偶尔会去视察一番,俘虏还算老实,大概知道要是不老实,可能就会人头落地,所以干起活来倒也不偷懒。

不过楚襄还是看他们不顺眼。

一想到这些人奸淫掳掠什么事都干过,就觉得现在让他们住在城外临时搭起的草棚里、给他们吃县衙仓库陈年的麦粟都算是便宜他们了。

在楚襄这里,这些人没有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机会,只能接受一辈子的劳动改造。

等大棚建完了,就让这些人在临时草棚的基础上,垒些土坯房,围个监狱出来。

——如此,他们也算是亲手打造了自己的“家园”了。

监狱建在城外,刚好也方便这些人在地里干活。

大棚的事不用操心了以后,楚襄回了城,歇不得一会儿,又看着手里的账本发愁。

“大战”结束,之前各县城来投军的人都“赖着”不愿意走了——

大半是因为招兵时承诺的待遇太好了,他们舍不得那份军饷。

她的家底还是丰厚的,今日又将山蛮的金银财宝入了库。

瓷器在南方的大户人家广受欢迎,已然成为楚襄的一大进项。

加之纸坊的产量日益提升,县城的办公与教学需求渐渐饱和,马上可以内销转出口,随着瓷器一同南下,又是一笔收入来源。

所以想养这些人的话,并不吃力。

何况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要是不用心养着,又怎么能要求战士们在关键时刻为你浴血奋战呢?

那些临时抓来的壮丁上了战场其实都是炮灰,根本不顶用。

考虑到战火纷飞的未来,她需要早做准备。

因而楚襄决定做这个长期投资,只是战时与闲时的军饷肯定是不一样的,闲时砍半。

其他照旧。

新的政策很快发布出去,投军的百姓们毫无异议,军饷砍半,每月仍有一两银子。

而且他们之后会定期随着殿下手底下的队伍训练,那就意味着以后不论遇到什么危险,他们都能操起戈矛保卫自己的家园。

于是自然而然地,寓兵于农的状况就这么形成了。

半个月后,霍浔从初成形的牧场归来,又在公主殿下推行的政策基础下,提出了几条建议。

从亲兵与霍家亲信旧部中挑出精锐,下放到各县城,领着各县城投军的人日日操练。

这也就意味着,各县城即将拥有自己的专业“武装力量”。

楚襄不由得想到后世某些朝代的军镇,要是能将辽东的县城都逐渐发展成军镇,全民皆兵,倒是美事一桩。

只是目前财力有限,先重点发展永宁周边的这几个县城吧。

…………

十月中旬,新型粮种的收割基本完毕。

按照当初的土地租赁协议,所有人要将收成的四成上交公主府。

县衙里的税官拿着手中新鲜出炉的税报,怀疑人生。

玉米亩产十二石?水稻亩产十七石?

是收粮食的百姓疯了?还是衡器坏掉了?

再三确认过百姓没疯、衡器没坏后,他勉强接受了这个亩产量。

毕竟粮种是公主殿下拿出来的,播种前后的所有注意事项公主殿下安排得明明白白,加之田地做过沤肥,可谓是前所未有的精耕细作。

产量疯涨也算正常。

然而到了统计土豆与红薯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无法说服自己这一切是正常的了——

如果土豆和红薯的亩产是正常的,那不正常的就是他。

亩产六十六石是怎么回事?

是这个世界对他有什么误解吗?让他怎么接受这个亩产量是正常的!

要知道,他们大燕的上田,年景最好的时候亩产也不过七到八石;

中田好的时候能有四石就顶天了;下田最好的时候亩产不到二石。

所以,六十六石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真的能把这个数字报上去吗?

公主殿下会以他发了疯病为由把他塞进田里去吧!

税官废寝忘食地确认了三天,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亩产量是真实的,而他,大抵是疯了的。

自认疯了的税官破罐子破摔地把税报呈给了公主殿下,然后视死如归地等着殿下把他塞到田里去。

然而殿下没有发落他,只是捧着税报点头道:“不错,和本宫预估的相差不大。”

税官:“……”

哦,原来疯的不止他一个,您瞧,公主殿下疯得多彻底。

居然说这个亩产量和她预估得相差不大。

税官忽地大彻大悟,无所畏惧了。

公主殿下问他税粮是否已全部入库的时候,他点头。

公主殿下问他早前拟好的各新粮的食用方法可发至全县了,他还是点头。

公主殿下让他退下,他还是点头。

然后……嗯?让他退下,没他事了?

税官双手撑地站起身来,朝“同病相怜”的殿下行了个大礼,拖着虚无的步伐回家。

路上遇到的同样是疯了的百姓。

一部分是高兴疯了的——他们中大多是从各大户里出来的奴隶,因为感激公主殿下,当初殿下推行新粮的时候,义无反顾地领了新种。

一部分是懊悔疯了的——也就是没领新种的那拨。不过即便没领新种,今年的收成也是比往年好的。

楚襄顾不上百姓疯不疯的,她忙着指挥负雪一行人给土豆削皮、切块、切丁、切丝。

“诸位,咱们今日午饭的主题便是群英荟萃之土豆开会!”

“明天红薯开会!”

“后天玉米开会!”

柴云最耐不住性子,忍不住追问:“殿下,土豆开什么会啊?”

楚襄:“……”

霍璃没好气地拍了憨憨少年一下,“闭嘴吧你,别烦殿下!土豆开完会了,你再张嘴。”

然而接下来的时间里,柴云的嘴巴都处于闭不拢的状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