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在古代定国扶贫搞基建 > 第154章 落幕,开始

第154章 落幕,开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在古代定国扶贫搞基建!

吴府的后门悄悄出来一个人,趁着夜色来到左家,将信件交给安和。

安和看完信件后他,抬头看向左洺和景明,

“他们这是坐不住了,看来他们也是心里有数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秦国的老人都不允许有世家发展做大,更何况他们这些青国的世家。”

“他们老老实实的将一些被他们强占了这么多年的东西拿出来,我们也不会赶尽杀绝。”

“这里已经是秦国的了,他们不愿意离开,就要守规矩。”

左洺和景明点点头。

“没想到出现了吴家这个意外,事已至此,我们也该收网了。”

“安和,你最近带着韩清水和吴允先回京城拜见娘娘,工厂如今也没什么大事需要你操心了,

这些和工厂利益息息相关的百姓对这些世家可没有好感,等到我和景明料理好他们后,我们也该班师回朝了。”

安和思考了一下点点头。

“也好。”

吴家必定会顶在前面冲锋陷阵,他们两个也算是原因,会有危险,先回京城也好。

***

“我们走吧。”

安和和左洺道别后走向马车,对站在马车旁等她的韩清水和吴允说道。

“好。”

韩清水和吴允应了一声后也上了马车。

马车缓缓的走动了,左洺挺直着身子静静的看着马车慢慢的远去,直到再也看不到影子,他才上马转身回去。

而青国平和的气氛下,暗潮涌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将要拉开帷幕。

一个普通的日子,阳光一如既往的明媚,百花还在静静的绽放,河水还在永不停歇的流动。

吴家的人确定了吴允已经到达了秦国边疆,他们开始行动。

大张旗鼓的请左洺派人丈量他们的田地,赠送大笔的金银珠宝,并且赠送一部分他们家族不外传的技术。

同时还悄悄的给左洺一份各大家族的有关隐田和隐户的消息,并且配合左洺他们在不经意间将这件事情暴露出来。

继而左洺有借口进行查探。

当然,所有人都不是傻子,他们都知道这是吴家已经倒戈了,这只是一场自导自演的借口。

但是,他们知道又如何,这是事实,舍不得手中的利益,只能在贪婪中等待死亡。

一时之间,吴家的名声,应该是吴家在世家大族间的名声,臭不可闻,吴家背叛了阶级利益,亲手带着敌人毁了世家大族的根基。

这一段时间空气都凝重了几分,百姓们亦有所感,基本上不怎么出门。

左家他们不敢派人刺杀,秦国的军队他们更加不敢,但是吴家他们敢,他们将全部的怒火全部发泄到吴家身上。

吴家的刺杀不断,文人们更是大量的写文章用来讽刺吴家的趋炎附势,毫无节操。

好在左洺也不是什么落井下石的人,他派了人去保护吴家,虽然还是有死伤但最终并没有出什么大问题。

而左洺和景明也趁此机会将所有参与者全部抓了起来,家产全部没收。

还余下的其他观望的家族,不寒而栗,知道左洺他们是一点也不顾及他们。

也不是没有写文来讥讽,揭露他们的恶行,但除了他们这些世家子弟,绝大部分人根本不相信,为他们辩解,甚至还有学子写文讥讽他们。

报纸的发起者可在秦国,民心也在秦国和秦国打舆论战简直是自不量力。

秦国有才华的人不少,他们不缺官员,不缺人才,青国这些不服管教,抹黑秦国的肉食者,他们根本不在意,也懒的花时间去掌控。

左洺和景明也不愿意为他们浪费时间,敢用计引诱女工,让女工为他们做事的,根据缺德程度,以及女工的想法,当然真的背叛的除外,他们一一处理。

毕竟一切都在她们的掌控中,工厂并未有损失。

而且女工们遭受的苦难多了,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天真,有些天真的也不会在重要岗位。

***

“父亲,我们要妥协吗?”

“妥协?”

一个中年人颓然的坐到椅子上。

“谁都可以妥协,我们留到最后的是不想妥协吗?是我们不能,家里的老人都为青国而死,我们为了家族而活了,子孙后代们我们管不到,但我们不可以。”

“唉~”

“这就是所谓的大势所趋吗?短短几天,我们青国的百姓,我们青国的学子便已成了秦国人,青国就让他们如此厌弃吗?”

“父亲,是秦国太会收买人心了。”

那人摇摇头,

“争斗已经没有意义了,我们没有胜算,你祖父的话是对的,我只是不甘心罢了。”

“身外之物终究比不得命,比不得我们的家族,以后我也清闲了,让他们兄弟。”

似是想到了什么,他顿了一下,“让玉丫头她们姐妹也来吧,我亲自教导。”

“以后这赵家就交到给你了。”

“父亲!”

中年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去吧,也该让我歇歇了。”

“是,父亲。”

这一天的情绪产出格外的多,剩余的那几家世家大族已经做了选择。

他们全都将家族交接给下一任的继承者,都将还未长大的孙儿,孙女们安排到身边教导。

秦国制度与世家大族之间的战斗就这样落下了帷幕。

随着最后几个世家的财产被士兵们拉走后,世家彻底落寞下来了。

秦国得到了更多的土地去种植。

这里的工厂也正如火如荼的发展着。

等到左洺他们可以班师回朝的时候,工厂已经迈入正轨,已经可以开始盈利了,已经不需要再投入大量资金了。

他们回京的时候还能带上一大批的战利品,一大批的盈利。

这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完全没有战争后的满目疮痍,秦国好似不是打仗,而是在帮忙搞建设。

***

其他国家听到这个消息传来,朝野震惊,人心浮动。

世家大族,权贵等等有权有势的人都心里一阵恐惧,皇帝和大臣们更加注重约束百姓,不允许百姓随意流窜,监督百姓的一举一动,但凡百姓有逃离之心的,一律处死。

但他们只用在鲜血和生命的震慑,并未给百姓救济,明明是正常健康的人,却变的和生了疫病一般,被限制,被放弃。

武力威胁的效果十分的好,百姓被欺压的百姓们无一敢提去秦国,他们都沉默了,用沧桑平静的眼睛看着那些来看守他们的士兵。

他们不再说任何有关秦国的事情,但是他们将秦国深深的放在了心底。

将秦国当做午夜梦回时的美好愿望,他们宁愿少吃一点,也要省钱一张不落的购买每一张报纸,每一本杂志,即使他们看不懂字,他们也要仔细的珍藏,每一天都要出来虔诚的摸一摸。

渴望的紧了,他们自发的在晚上在隐秘的房屋中点上贵重的蜡烛,围在会识字的人的身边,仔细听着报纸,杂志上的内容,面容虔诚,眼中带着热烈的欢喜,嘴唇的弧度一直从不落下去。

好似这样可以不怕饥饿,不怕炎热,不怕寒冷。

他们向往,他们乞求秦国来拯救他们,他们可以比青国的百姓做的更好,他们愿意为之付出生命。

只求秦国军队来,只求他们年幼的儿子,孙儿,还有年幼的女儿,孙女能够去往秦国,过上神仙般的日子,有书读,只要肯干活就饿不死,冻不死。

其他国家虽然知道秦国的野心,也防着秦国,对秦国的警惕,但是他们并没有禁止秦国的商品。

那些贵族们甚至皇帝喜欢秦国的盛产的东西,不论价格,他们不可能也做不到禁止秦国行商,甚至还十分的礼遇,只是因为想要给他们留个商品。

莫轩,商部新考进来的一个小官吏,最近带着一队士兵来玉国行商,一路从官道来,来到京都,货物便迅速的卖完了。

在回去的途中没有走官道打算去村子里收一些特产,拿回秦国贩卖,顺便能带回去一些过不下去的村民也好。

他们走到了一个村庄,正好天色已晚,他们便打算在这里休息一晚。

走到村口,他们看到两个兵卒竟然守在村子的入口。

他们有些惊讶,从未听过玉国最近竟然有疫病。

他远远看去,村子里很是安静,好似没有人烟。

莫轩皱了一下眉头。

他上前作揖道:

“你好,请问这里是出了疫病吗?我们正好有一些治理疫病的方子,不知你们可需要。”

疫病这种真正一视同仁,不分阶级的东西很严重,

秦国没有必要藏着掖着治疗的方法,爆发起来,秦国不一定能幸免,早治理早好。

这两个士兵被问的尴尬了一下,两人相互看了一眼,期期艾艾道:

“不是,没有发生疫病,是……是……”

莫轩眉头紧锁,忽然心里有了一个很荒谬的想法。

突然一阵平静好似看破世事般的童声传来。

“是陛下说不允许我们去秦国,要将我们看守在这里。”

莫轩看向说话的地方,一个穿着破烂,布丁已经压过原本的衣服,头发杂乱,被随便的用草藤束起来的小孩,

脸色平静,好似被生活磨灭了所有的情绪。

饶是心里早有预感,他还是被玉国的做法惊到了。

他看向两个士兵,他们眼神躲闪,垂下头颅。

“唉~”他叹了一口气。

“小孩,你的家人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