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易得志的青春 > 第六章 文艺青年

第六章 文艺青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易得志的青春!

易得志接完客户,客户家人很满意,但是一致认为要对比。得志引导,没有奏效,只好送客户离开,后续再跟进。这个时候,许茹给他发来一条微信文字。说曹操,曹操到;讲许茹,许茹来。得志刚才还跟张德梅聊着她,如今许茹隔着屏幕发来微信。 许茹发微信问他:“得志,最近忙吗?” 两人好久没有联系,忽然发来微信,得志有点错愕,如同打入冷宫多年的嫔妃,忽闻皇帝召见,心情颇为复杂。得志回道:“还好。” 许茹说:“你那篇文章写得不错哦,你和你师傅都成了大原的红人了。” 文章被人赞赏,他会得意洋洋,来自心仪姑娘的赞扬,得志内心更是乐开花。但是他假正经,掩盖内心喜悦,谦虚回道:“哪里,写得很一般。” 许茹问:“最近房子卖得怎么样?” 得志回复:“还好。” 许茹鼓励他:“继续加油。” 得志回她:“谢谢。” 许茹读过那篇《我的师父是王娜》,就对易得志有点欣赏。许茹喜欢诗歌和小说,得志喜欢历史和文学,两人都是文艺青年。孔子说,学而优则仕。演员想,演而优则导。在易得志看来,光看不写,没有着作;动手写文,或有收获。易得志没有想到,那文章会受到许茹的青睐,并对他增加好感。原本他写文章是拍人马屁,拜个师傅学点手艺,没有想到引起许茹的注意。易得志十八岁的时候看过韩寒的《三重门》,书中说男人泡女人,要么有财,要么有才。易得志得意自己这点可怜的才华,赢得了许茹的赞赏。 两人对话到此结束,许茹没再发来信息,得志没再回应。得志忙完一天,骑着单车,返回住所,经过曲海大桥,路过中央城楼盘,看见楼体布满脚手架和绿色安全网,忽然就想到了许茹。夕阳西下,微风拂面,晚霞余光,洒在他的脸上。他从联想中走出,骑着单车往家赶。 许茹家人介绍的那个对象,经济很强,条件很好,家里做生意,有房又有车,今年三十岁,老实又实在。上帝打开一扇门,就会关上一扇窗,这个男人什么都好,就是长得一点都不帅。导致许茹一直没感觉,但又不敢违反父亲意愿,两人正在接触了解中。 许茹觉得易得志不稳重,做事说话不够成熟,性格虽然开朗,但是脾气不好,遇事不能沉着应对,容易情绪化又冲动,长相虽佳,条件不好。许茹是个聪明人,心思细腻,理性思考,认为易得志不适合作为伴侣。所以,上次魔方 KtV 得志向她表白,许茹拒绝了他。成也易得志,败也易得志,偏偏那篇文章横空出世,震动东莞地产圈之外,还让许茹对他刮目相看。多年以后,易得志才明白,当时没有买车,汽车没有扎胎,所以不知道备胎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它的重要性。 易得志离开中央城以后,上次在魔方向许茹表白失败,自尊心受挫,内心很难过,他对许茹几乎断了念想。三天以后,许茹主动联系他,一上来就聊文学,虽对许茹断念想,但对文学有希望,你一言我一语,两人聊得投机。这就好比几个男人在一起瞎聊女人,瞬间肾上腺素和荷尔蒙一同起飞。酒逢知己千杯少,人遇同道话变多。 偏偏有人创造机会,一天晚上,王大路邀请易得志和许茹一起吃饭,三个人在中央城楼盘附近的必胜客吃东西。王大路一直就想撮合两人成为情侣。王大路并不知道两人此前发生过什么事,吃饭期间,闲聊之中,话里话外,希望两人谈个恋爱一起好。许茹知他不知情,没作解释,不予计较。得志谢他一片好意,也是没作解释。三人要了一份披萨,得志点了一份意大利面,许茹点了一份德克萨斯风味牛排,王大路点了一份西冷牛排,三人各要一杯饮品,边吃边聊,谈谈工作,谈谈生活。 吃完饭,王大路提议让易得志送她回家。许茹连说:“不用啦,我自己可以的。” 王大路笑道:“路上坏人多,派个人给你当保镖。” 许茹说道:“我每天都坐公交车回的,没事的。” 王大路笑道:“万一今天遇到什么坏人怎么办,还是让得志送你回去吧。” 许茹笑笑,没有再说。易得志看看她,又看看王大路。王大路对易得志道:“把人安全送到家,得志。” 易得志道:“好。”三人在必胜客门口分别,得志和许茹一路,王大路自己一路。 城市很美,风很凉,很久没有闻你的发香。易得志闻到许茹头发上散发出来的香味,感觉很好。两人离开餐厅向前走,往万道路一处公交站赶。两人并肩而行,许茹没有说话。易得志打破沉默,说道:“最近,有看什么书吗?” 许茹说道:“没心思,也没时间,工作那么忙,不像读书的时候,能天天静下来看书。” 易得志道:“也是,我也很少看了。” 许茹说道:“不过,你写得很好呀,文笔不错。”

易得志被许茹夸奖,上次还掩盖内心所想,假装正经故作谦虚;这次难掩心中喜悦,不再谦虚,丢掉正经,笑道:“文笔方面不是我吹牛,那是相当不错的。以前读韩寒的文章,他特别强调文笔的重要性,还说巴金和茅盾文笔很差,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写东西就特别注意文笔要好。后面发现文笔好的作家,作品读来是一种享受。” 许茹问道:“你喜欢哪些文笔好的作家?” 易得志道:“曹雪芹!张爱玲!韩寒!鲁迅,钱钟书,梁实秋。” 许茹问道:“为什么喜欢曹雪芹?” 易得志道:“写得好呀,文笔好。我从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读《红楼梦》,每次读都会有新发现和新收获,里面的人物形象刻画和故事情节描写,特别好。就像王熙凤在秦可卿棺前哭的那段描写,说‘那眼泪恰似断线之珠,滚将下来。’多么形象的比喻,又生动地描写。这本书很高雅,文学成就是中国小说里面的巅峰之作,要不然像胡适呀、张爱玲、刘心武他们也不会把《红楼梦》作为研究的对象。以前读到林黛玉死去的情节,都会感觉到很伤心。有这种感觉,其实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读到诸葛亮病死五丈原,感觉他一死蜀国就要完蛋了,当时觉得也很难过。《红楼梦》十几岁的时候看的是爱情,二十几岁的时候看的是人生百态。每次读刘姥姥进贾府的情节,就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跃然纸上。” 许茹又问:“那张爱玲来?” 易得志说:“张爱玲是现代女作家里面最厉害的一个人,冰心、丁玲、杨沫、林徽因都不如张爱玲写得好。一部《金锁记》把曹七巧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我觉得能让读者记住小说里的人物,被故事内容所吸引,是很了不起的。至今记得张爱玲的两句名言,一句是:‘成名要趁早。’另一句是:‘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读张爱玲的作品,能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文字的美感。她的那些比喻,用得真好。”得志原本想把张爱玲《倾城之恋》中范柳原向白流苏说的那句:“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拿来卖弄,转念一想,内容露骨,许茹面前,不敢造次。 许茹问道:“那你为什么喜欢韩寒呢?” 易得志道:“我十八岁的时候读了他的《三重门》,有强烈的共鸣。他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写作、赛车、拍电影都很优秀,最主要的是有正义感和敢说话,这点我很钦佩。我觉得他小说写得一般,但是杂文很棒。从二零零八年开始,一有时间,我就关注韩寒更新的博文,每次读完都感觉很爽很过瘾。他成功实践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和自己喜欢的姑娘在一起生活。” 许茹笑道:“喜欢鲁迅是因为你也跟他一样愤世嫉俗是吧?” 易得志用手摸摸头,说道:“不全是,鲁迅看问题很深刻,入木三分,有思想,是个很牛逼的人,杂文写得很棒。” 许茹问道:“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和钱钟书的《围城》我倒是读过。” 易得志说:“梁实秋和钱钟书写文章有一个特点,他们学贯中西,学识渊博,经常引经据典,动辄援引很多典故。特别是钱钟书,他的《管锥编》和《七缀集》这样学术性的着作,非常晦涩难懂。” 许茹说道:“你确实读了不少书,看来我读的书还没有你的多。” 易得志说:“我十七八岁就出来工作了,韩寒读高一就辍学了,我读了高一第二学期就没有再读了。走上社会后,从十八岁到二十五岁这段时间,我用七年的业余时间,没事就泡图书馆,什么书都读。我现在还记得,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当时买不起,就在那家名叫华夏书店的地方,站着看完它。我整整利用二个多月的业余时间,去那里蹭书,看完这部书。” 许茹好奇地问道:“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文学的?”

易得志说:“十八岁的时候,那一年我得了鼻炎,我在东莞一家工厂打工。有小医院的刊物在街边派发,我刚好收到一本,里面说鼻炎恶化会成为癌症,要及时治疗。那时候没有钱治疗,只吃一种叫作辛夷鼻炎丸的药。小医院的杂志,看得我感觉自己活不长了。那段时间我很爱胡思乱想,搞得自己要死了一样。有一次,去工业区商场买生活用品,在二楼书刊专柜看到一本书。那本书估计你也听过或是看过,叫《钢铁是怎么炼成的》。我小时候看电视,听电视上说这是写一个叫保尔·柯察金的人,讲的是他的故事,就翻看了一下。有个人写序言,说这部书如何励志,保尔如何身残志坚,吸引我看了几页,好像是十块钱左右那本书,后面我就花钱买了。再后来,我看着看着就一发不可收拾,被作者尼古拉·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这部自传体小说彻底征服。我那时候就觉得自己身患鼻炎,会变成癌症,不久将要离开人世,趁着自己还活着,我也要写一部长篇小说,至少证明这个世界,我曾经来过。为了写小说,我拼命阅读和学习,下班就去图书馆。以前在电子厂上班,要工作十二个小时。我每天下班后,会去图书馆看四个小时的书。现在想一想,那个时候真是达到痴迷的程度。有一次,我跟我的工友说,以后我要当个作家,那一年才十八岁呀,我们几个人坐在电子厂大门旁的树荫下休息,工友们嘲笑地对我说:‘就凭你?’我没有理他们,继续坚持做我喜欢的事情。没过多久,我开始写小说,那时候没电脑,就用手写,那些小说稿子现在还放在一个柜子里面。后面我在网上发表,写得太烂,无人问津。第一部小说就以失败告终,过了几年,我又写了一部小说,为了出版,我跑到广州去,找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一边工作一边寻求出版。那年二十岁,我拿着小说稿子跑到一家出版社,见到一个光头的中年男编辑,他都不愿意接待我,让一个年轻女孩跟我聊。那个女孩应该是个新人,她说自己胜任不了。最后,还是那个光头男编辑跟我聊的。那个人看也不看我写的小说稿子,很冷漠又官方地对我说:‘年轻人,你写的东西,我不用看都知道,不会很好,但也不会很差。你可以发表到网上试试看,如果你想出版,花两万块钱,我们可以帮你出版。’我当时静静地看着他,心里想,两万块钱,就是五千块钱我都没有。我算是第一次体会到被人拒之门外的难受感觉。我拿着稿子,很失落地离开那里。” 许茹说道:“《钢铁是怎么炼成的》我听说过,想不到你还是一个有理想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