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四合院:被分手后傻柱多子多福啦 > 第429章 李娜的点拨

第429章 李娜的点拨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四合院:被分手后傻柱多子多福啦!

“孩子这样,就这个星期天吧,就让我们先搬过去,其他的咱们慢慢再来,我这俩孙子实在不愿意在这儿住,我老婆子也不想听这些闲言碎语。”

李奶奶也是个风风火火之人,既然知道在这儿过着不舒坦,那换个地儿怎么了?

而且李奶奶也从来不是眷恋家乡之人,毕竟李奶奶是有文化之人,原本就和农村的这些,老头老太太也说不一块。

除了给两个孙子照顾之外,经常自个一个人呆着的。

“好的,这事我尽量去办,放心。”

李娜点头。

…………

回去跟王小雨商量了这事儿之后,这俩就找人帮忙。

咳咳咳………

毕竟王小雨也算是为机关服务

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拿工资的

这个小要求一出,再加上有合雨柱他们的帮忙。

很容易的就先在通县。算是比较市中心的地方买了一栋比较小的小洋楼。

原本是想买个1楼的房子的,毕竟李奶奶岁数大了,这爬楼梯啥的不方便。

可又想到住1楼方便是方便,但是噪音大呀,尤其岁数大了,你住1楼这2楼人家在屋子里走动的厉害,或者有孩子跑跑跳跳的。

这老年人的心脏都受不了,当然这小洋楼也不太贵,就是了平米比较小。上下两层加在一起还不到100平米。

这家的卖主这房是要着急卖的,但是咱价格也不贵,这年代都没贵的,这房价才6000就可以全款买下,这还是他们没往死里磨叽讨价还价的价钱。

加上也是着急就直接买了下来,甚至迅速的去弄了一些比较简单的家具电器,一天之内就搞好了。

甚至连炉子一类的都给安装好了,要不说怎么有钱好办事儿,在哪个年代都一样。

何雨柱对这两个小丫头的决定,是微微诧异,也算是配合的,非常好。

这也让他清楚的明白了,在他眼中的小屁孩其实都有自己的想法。把各方面想的就算还行,虽然不是特别的周到。

最主要还是不差钱儿吧,这真有钱,再有这份儿心想办什么事儿都能办得很好。

其实王小雨这些孩子原本就心地善良,就老家那边人如果不是总找事的话,将来未必不会想办法帮助他们。

只是那些人想要的太多了,可不是一个月几百或者说上千块钱,或者平时给买些吃的喝的就能打发的。

当然这件事王小雨要从她的心。

确实有够快,第2天下午他们就派人,当然李娜又跟去了。

李娜是在学校请的假给老太太还有那俩孩子直接就接走了。

老太太当时都愣住了,但就说让等一小会儿也就半个小时。

老太太就把一切准备好,收拾好了,坐着吉普车给这房子铁将军锁上。

就这么扬长而去了,家里也没啥值钱的,而且老太太不觉得那些人有那么大胆,敢跳进自己家里把锅炉拆了,话说真的,拆了又能卖几个钱呢?

这个年代的路不是很好走,但也就两个小时就到了他们在通县的住处。

这是老楼,周围还有很多街坊邻居的,盖的不是小二层,就是很小的那种房子,说实话看着还挺破破烂烂的,甚至比不上富裕的农村。

这个年代说是县城,但也算是某某某村儿。或者说到了21世纪,你看哪家是城里的坐地户。细看一下人家户口本还写着什么哪个县,哪个镇哪个村。

不然为什么后来在城里买房的就享受不了原有原住民的那些待遇。

因为这地都是人家原住民的,这地都盖成了房子了,自然家家可以分钱你一个外来的,你就算是买楼了,不过是买了一层。

你的户口是某某洞的,而不是人家这个村子里的。自然享受不了这个村子里的种种福利。

只是人家的村子占的地方够好,就是每一家的面积都不大。

反正老太太对着挺满意的,年轻的时候也来过城里,自然知道城里什么样。

总之能住在这里比住那种筒子楼,或者说所谓的大杂院只有一间房,要好太多了。

立刻兴冲冲的就跟着忙忙叨叨的。跟着李娜他们找来帮忙的开始各种的铺铺弄弄的。

就连这两个半大小子也跟着帮忙还别说,没有了父母的溺爱,这两个小子跟着奶奶还真的10分之乖。

这时候男孩子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像是搬搬抬抬的这力气大呀。

不然农村为什么都要生男孩呢?除了重男轻女的思想作祟之外。

还有一点就是男孩子确实戾气够大,这要是跟街坊邻居发生矛盾了,也省得被欺负,农活多的话,这男孩也能下力气,而女孩就不行了。

而在不发达的题区就尤其的明显,当然到了21世纪。人们主要以脑力劳动轻工业为主,对于这种就没有那么迫切的需要。

但即使这样也好多人家有重男轻女的传统,包括某些大城市,和发达地区。。

李娜看到这个也不知道是欣慰还是什么?只是希望老太太能在这过得好吧!能顺心一些。

既然请假了,李娜也跟着帮忙了一天,又给老太太买了些吃的用的。

给老太太留了一个电话,当然这电话是李娜的。

要说这电话还是于红梅够大方,给李娜的住处安装的,不然还真舍不得。

在通县这种地方买套房子几千块的就算是非常贵的了。

但安装一部电话却要整整8000块,这价格令人咋舌,真的比一套房子都贵。

但于红梅要安装,李娜也不好说什么,但话说真舍不得呀,虽然确实家里有电话很方便。

“孩子,这是你家的电话还是?”

“奶奶,这是我家的电话,我也是个孤儿,是被一位首长收养的。

但是首长家里有好几个孩子了,我去那儿也不太好,反正有各种原因吧。

那首长就给我买了一套小房子,请了一位家政服务员,一直在照顾着我。

有空了就会来看我,给我生活费,安排我上学,对我很好。”

“是这样啊,难怪你这孩子办事这么妥当呢,原来哎呀,是奶奶不好不该问这些。

你这孩子啊,是不幸的,但也是很幸运的。”

李奶奶点头,就算那位首长没有亲自照顾这李娜,也被那位首长教育的很好。

那请的什么家政服务员就是保姆呗,旧社会的用人呗,应该是多少懂点道理的,好好教这孩子了吧。

而且这花钱雇佣的肯定照顾的特别细致,甚至会比爹妈都好,爹妈教育孩子,城里的不太清楚,反正农村的就是那样,棍棒底下出孝子看着不顺眼了就骂,再生气了就拳打脚踢一顿。

这种对于男孩子还好,对于女孩尤其敏感的,可不就留下很重的阴影了吗?

不过农村的女孩子向来不受重视,而且呢,就担心女孩子脾气会太大了,将来在婆家闹事给娘家丢人。

原本也都是往死里打击的,基本上嫁出去之后,这边爹妈的想法就是你死也得给我死婆家受天大委屈也别给我找事儿,我们丢不起这人。

然后更深层次的就是,大家都维护这种传统,毕竟家家都有儿子要娶媳妇,谁都不愿意娶的媳妇是嚣张的跋扈的自我的。

都想娶一个能干的,听话的,懂事儿的,甚至说可以完全听这家人指挥的。

“孩子啊,小雨的电话真的不能给我老婆子吗?往后我还能看到小雨吗?能有这机会再看见她吗?”

李奶奶瞬间老泪纵横的,没想到老了老了,即使是怨恨,最后还是孙女管了我这老太婆管了我这俩孙子。

李奶奶也知道这是王小雨无奈的选择,也是王小雨真的很善良。

“这个应该有机会的,只是暂时小雨挺忙的,那边情况有些复杂,我也不太好讲。

您只要知道小雨是很关心您的就够了,而且小雨只要有能力就会负担您的生活负担,给您养老。

但您也要知道小雨只是一个女孩子而已,比我年龄还小。

小雨还被帝都那边收养,这能负担您的就已经很费力气了,再负担您的孙子恐怕就不行。

都说男孩子能够顶天立地,那么我想您这么优秀教育出来的孙子,将来他们肯定能为自己负责的。

都说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的,您说对吗?”

“对对对,我懂我懂。”

李奶奶对于李娜点他的话有啥不懂的,都活到这岁数了,要当年李奶奶也是时文断字的,不然也不能教学生。

但是作为奶奶作为几个孩子的母亲,他自然把心会不由自主的偏向过得困难的一方,但也知道凡事不能太过分。

过分就不好了,孙女孝顺他的,他可以偷偷的贴补给孙子,但是额外再要求的话恐怕。

老太太忍不住的都打了个哆嗦,这丫头狠起来,能把所有人送进监狱,那么一狠心不管我这老太婆,我又能怎么样呢?

毕竟人已经过继出去了,该收的都收了,当真是没关系了。

不能总用孝心,总用孝顺这两个字去要求。

并不是所有人在你软磨硬泡的威胁之下就可以就范的。

还有很多,你是越逼迫人逆反心理就越强,越不管你。

也有很多软硬不吃六亲不认的。

农村有很多嫁出去的闺女也这样为了可以生活的好,几乎都和娘家断了,当然不断也不行,不和娘家断了,自己在婆家的日子就不好过,儿女都恨着,再加上儿女都吃不饱呢,这老贴娘家算是怎么档子的事儿?

就算真的管了,可这女人真的出问题了,人娘家真的会出头吗?基本上不会的,到时候就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了。

那般为了贴娘家和丈夫离心,和孩子们离心,又带着愁怨的,这将来能好吗?

看透了人性的那自然也就跟娘家断了,尤其是那种吸血性非常强,并且极其不讲理,认为女儿可以成为他们一辈子能够操控攻击的家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