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未来拯救 > 第39章 不平静的山村

第39章 不平静的山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未来拯救!

王凯将发电机生产方的电话给了张宝田。张宝田和厂方确认后双方做了网签合同,随后张宝田将50万给厂方打了过去。这样张宝田回来不到一天,连续打电话有七八次,定下了防寒服,防护服以及发电机。无人机,他计划和刘桐两人一块去厂家实地考察一下再定。

发电机订货他没有犹豫,是因为他觉得即使充电不足,也可以少充几个电池,多工作几个小时。

另外往冰层内掘进时也需要电力和动力。氢能发电机还可直接提供动力。至于王元青指点的太阳能取电,他觉得也不太现实,他已遵照赵小同的指点象征性买了几个板,以备发电机有故障不工作时应急使用。

所以第2天下午的时候,他和刘同联系后就向刘桐家云孟县陇回乡刘家村驶去。

刘桐和伊利亚已在路口等他,路口说了两句话,两人就登上了皮卡,刘桐坐副驾,他指点着程伟七绕八拐的到了刘桐家门口。刘桐的家是老院子,还能看出明清时期的建筑痕迹,硕大的青砖,细细的砖缝,雕着莲花的砖雕。现代的机器制砖又小又窄,砖缝却如指头宽。张宝田专门去观察了一下砖缝,刘桐笑着说他还做考古专家了。张宝田指着砖缝说:“你看一下,明清时期没有水泥,人们用的石灰和土混合修起的,质量杠杠的。五六百年了仍然好好的,很结实。再看咱们现在的水泥,寿命也不过百年,要我说,千年建筑还得看大华。”

刘桐心事重重的笑了笑。

张宝田转身从车上拎下两瓶酒和两盒糕点就走进刘桐家院内,他既然来一趟就不能空手见刘桐的父母亲。这是大中华相传已久的见面方式。

刘桐看见他拎着东西,也理解的笑了笑,礼尚往来嘛,改天他去看宝田父母也是不能空手去的。

刚进院子就听见有一个老人大声骂道:“妈的,这家伙真是太欺负人了,居然还要这么多钱,而他旁边还坐着几个干部模样的人员。张宝田进来后,刘桐向他们简单介绍了一下说“战友”就拉着宝田进屋坐去了。

刘桐的母亲是偏瘫,躺床上三年了,基本在床上不能正常行动,他父亲主要以伺候她为主,这也是刘桐复员的根本原因。

张宝田先进门的,他亲热的叫了声:“婶婶,我来看你了。”

刘桐进来后给他母亲介绍,说:“妈,这是张宝田,我的战友。”

刘桐母亲心里明镜似的,热情地招呼:“宝田啊,看小伙子精干的,谢谢你来看我啊。你看我老婆子啥也不能帮忙,你要来了就劝劝你叔叔,和气生财嘛,不要置气,咱是穷人家,何必跟那些人一般见识呢?”

张宝田听得云里雾里,很疑惑地看着刘桐。

刘桐无奈的笑笑,就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张宝田。

刘桐出走后(家人都认为打工走了),他父亲虽然年近60但也不闲着,每天除了侍候他母亲以外还开着个三轮车,给村里和邻村人拉个粪啦,送个土啦,自己也勤快,又装又卸,人们也愿意用他,他也能挣点零花钱,闲时把地里边的活捎带拾掇拾掇,总有点收入贴补家用。但每天出来进去有个烦心事儿。

他们巷口姓宋的一家院墙外的花椒树。要说在村里边,房前屋后栽个树正常,但因为他们是老房子,本来巷口就窄,宋家不顾别人如何看待这件事儿,在院墙外栽了一排花椒树。花椒树是个灌木性的树种,可丛生可往高长,当然宋家也是为了剪取方便,采取就地分杈,让其挨地往外伸展。这就影响到人了。

前几年,树型小,人们出来进去不太影响。今年因为夏天雨水足,花椒树就长得快好多枝条就挤占巷内了。行人注意点还可以过。 刘桐父亲名刘卫东。他经常开三轮车出入,花椒枝老挂他衣服。他给宋家说,让他家修剪一下,把路让开。结果宋家的人鸟都不鸟他,他婆娘更是对他说,那是生钱的树,一斤花椒35元钱,你让我剪我就剪啊。

刘卫东没办法,去村委向村支书刘春林反映情况。结果也是石沉大海,没有回应。

其实刘卫东也知道原因,因为刘卫东家只有一个儿子出去打工了,而宋家却有4个儿子两个女儿,儿子都是五大三粗的,宋家的人在村里说话就硬气起来了,弄得现在谁家也不敢惹他家。

本来几棵花椒树而已,修剪一下不影响行人走路是应该的,估计书记刘春林也向宋家提及过,但宋家不鸟他,他也没办法。

刘卫东见反映给村支书也没用,就在前几天,也就是刘桐回来前一天,他又被花椒树枝挂破衣服后,气不过,回家拿上斧头把凡是伸出巷内的树枝全给砍了,结果捅了马蜂窝了。

宋家的婆姨上刘桐家骂了个遍,刘卫东因为砍了人家的花椒树枝,也没太觉得占理,忍气吞声的啥也没说。

结果第二天,也就是刘桐连夜回来的那天,宋家人又带人围住了刘卫东家,开口要两万,不给就砸他家,刘卫东就报了警。刘桐回到家时见家里乱哄哄的,又有派出所的民警,又是村干部,又是镇里的干部,倒是宋家的人,可能是叫干部们支走了,要不依刘桐的性格也要发生点麻烦事,依刘卫东的话就是:要钱没钱,要命一条,他死也不能白死,姓宋的家也要陪葬!

是啊,太欺负人了!你栽花椒树可以,但不要影响大家走路?再说这个事他也给村里反映过,村里也没有解决,他也实在忍不住才修剪了一下花椒树,又没全砍了。

刘桐进门时,刘卫兵刚发完火,一见儿子带着个金发碧眼的女孩回来,立马就蔫了,是啊,还有没成家的儿子呢,自己说什么死呀死的,还是得生存下去呢,孙子还没抱上呢。

村支书刘春林看见刘桐马上迎上来说,“刘桐回来了,这是不是你媳妇?”

刘桐回答道“刘书记好,这是我媳妇,伊利亚,皮律国人”。

刘春林高兴地向大伙宣布:“大伙看看,刘桐出息了,他带回个洋媳妇”。

这一通热闹,人们先把要协调的事都给放下了。

刘桐父亲也再不说要死要活不要命的事了。要不说刘桐回来的很及时,以老刘的性格,钻了牛角尖,真不好解决,出人命案都可能。刘桐回来确实又燃起了他家里人生活的希望。

大家一阵寒暄,刘桐回来了,人们也不便谈论其他事了,随即便散去了。

但刘桐是个头脑精明的人,他等人们一走就问刘卫东是怎么回事?

刘卫东将事情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刘桐呢,心中格局大了。和赵小同走了几个地方,看到赵小同办事不拖泥,不带水,要让你干事,先给你灌上一桶鸡汤,让你充满激情的往前干就完了,他也学了点皮毛。不管怎样,他可不能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上升到人命事件吧,就对刘卫东说:“爸,你不为谁想,你也得为你儿子 你老婆想一下吧,一些邻里间的事,能忍咱就再忍忍,过几个月或者不到一年半载的,我再发展大点,把你们接出去,我养活你们,不要和他们生这闲气。

伊利亚也赶忙用大华国官话生硬的说:“就是嘛,爸,想开点,我和刘桐养活你。”

看到未过门的儿媳都这么善解人意,刘卫东更是心软了。他无奈的对刘桐说:“我也不想和他闹,问题是老宋要2万啊,他就是胡来,欺负咱们家没人,你说这事儿怎么办?”

刘桐说:“我来想办法。你安心在家不要再开三轮出去了,过几个月我接你和妈到新地方,比在这住的好吃的好。”

刘卫东说:“不行啊,我在这儿生活了快60年了,我不想离开这儿。现在不是给不给钱的问题 ,而是不蒸馒头争口气。咱可不能让他随便欺负。”

其实刘桐也没办法,明显是被虐的感觉又很让人不爽。动硬的也是意气用事。不如 让第三方说和吧,他给村支书刘春林打了个电话,要见一下他。

下午刘桐到村委会见了刘春林。

刘春林对他说:“宋家已经不敢闹事儿了,因为派出所对他家明确表态,如果再见到他家去找你家的人,无论是什么手段,耍横使坏,都会毫不犹豫的按破坏治安寻衅滋事抓人,有几个抓几个。他们现在也只是到村委会来找我们或者是到乡政府去找干部。目前事情没法解决,是因为宋家开口太大,他家要2万元呢。”

“你看你也回来啦,你想办法少出点钱,把这这个事了结算了,不要跟那些人一般见识。”

刘桐呢,因为没有和他父亲探讨怎么处理这事儿,就问刘春林准备怎么处理比较好呢。并说自己出去不到一个月,现在只能拿出3000元来。

刘春林说:“这样吧,我先按照1000元内去说合吧,他那花椒收了也卖不下300元。再一个宋家本身是无理在先,理应自行剪掉,长出来的花椒树枝影响别人走路。你看怎样?”

刘桐说:“春林叔,我觉得你还是把乡镇干部叫上吧,不然的话宋家又不会按你说的去做,说了也等于白说。这才能把事办妥吧。”

刘春林点点头,随后就联系乡镇干部和宋家,约定两天以后再继续坐下谈。

现在的情况是:

宋家现在要钱啊,而且是要2万。2万?分明是讹诈。

刘卫东也不服软。要钱?你先给我道歉,挂了我多少次衣服,流了多少血,多少钱。不给钱也行,自己拿花椒刺,刺回去。再说我帮你修剪树的事。

双方各执一词,一个死咬,一个死抗,一个无事生非,一个绝不服软。

这不今天乡干部来和刘卫东说合呢,正好张宝田来了。

张宝田就对刘桐说:“此事你不要胡来,我劝你让村干部领上去宋家低个头假意说你爸做过了。胡事胡了,邻居不是讲理的地方。”

“要不我和你出去买点礼物,咱们和村干部去一下宋家。兄弟,小不忍则乱大谋,刚才我听你父亲的语气,不想和他这样了却,这就成了针尖对麦芒,一直针锋相对,难免还有可能有其他事情要发生,这就影响到你了。你现在是咱们队伍里的重量级人物,少了你可要影响大家,所以你得分清事情轻和重,把事情解决好,没有后顾之忧了,你再走。走了以后,你也放心。要不然你父亲和宋家还没完没了呢。”

刘桐说:“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你这么做就会快捷一点。也是,韩信还能忍胯下耻辱 ,我刘桐为何不为家人说点软话。这样能把事情化了最好。”

“行,咱们先去一趟宋家。”

看来是旁观者清嘛。

张宝田、刘桐、伊利亚三人去陇回乡采购礼物,又花了300多元。水果,糕点等什么便宜买什么,总之是要求便宜而量大。

回到刘家村,刚才几个人还在那儿闷着头喝茶,只是不像刚才一样了,现在谁也不吭声,看来也是没有什么好办法。两家顶牛。

礼物还在车上,刘桐怕他父亲不答应按他们的方法解决问题。所以把刘春林叫到了车上,问他宋家松口吗?刘春林说他们已经去说合过了。宋家不松口。张宝田心里拿定个主意了。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他对刘春林说:“刘书记,你带上我们去一趟宋家吧。我和刘桐买好礼物了,去他家先放下礼物再看。你说怎样?”

刘春林郑重地说:“这两天我和宋家的孩子们都坐过。其实宋家的儿子们都懂事,认为大人做事情有点过了。也不准备把事闹大。但就是老宋的婆姨不开通,死咬2万元不松口。也不知道,咱们去见一下可不可以,行不行得通。”

张宝田说:“只有去了才知道”。

随后4人就带着礼物进宋家了。此时宋家主人宋建中和他媳妇郭红花正在院里菜地里边除草。一看刘春林和刘桐、一个外国女人、一个年轻人进来了。都扔下农具站起来招呼刘春林:“刘书记来了,刘桐回来了。”也挺客气,不要小看农村人,他们的表面功夫还是挺足的,没有因为是有矛盾人家的人就不待见,甚至不说话,两口子还是很热情的招呼着刘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