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 第四章 科技树,基本盘

第四章 科技树,基本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大明,开局亲哥薨了!

一旁的朱允熥这时突然补刀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军卒葬沙场,女儿殉江山;煌煌北凉镇魂歌,三十万英魂守国门,穿我汉霓裳,嫁我汉儿郎。”

听罢,老朱说不出的高兴,更是飞快地将孙儿说的话记下。

一边感叹道:“好孙儿,俺看北宋那些神童没一个比得上俺们家允熥的,真是天赐我家,天赐我家。哈哈哈”

“朱重八!”这时候马皇后突然埋怨道,“你个混不吝的,你看看什么时辰了。俺家孙儿该歇了。你要是还不想歇,你就去别处闹腾。”

说罢抱起朱允熥朝内走去:“允熥乖,明儿还要和济熺去玩,现在和祖母一起去睡。你祖父老顽童一个,俺们不管他。”

此时老朱也赶紧跟在后面,一直陪笑。

一夜无话。

第二日寅时,工作狂魔洪武皇帝就蹑手蹑脚的起床,马皇后也轻手轻脚的替洪武皇帝穿戴。夫妻两都深怕吵醒了还在酣睡的孙儿。

送走朱元璋后,马皇后又躺了一会。

卯时,朱允熥和前世一样准点起床。一旁的马皇后也随着孙儿一起起来。

洗漱、早餐。结束后朱允熥又拉着马皇后去后花园溜达了一圈。

而后红楼梦第二回由朱允熥口述,小玉儿记录,马皇后和朱济熺则是两个忠实的听众。

之后面对马皇后和朱济熺的提问,朱允熥在回答之余也继续展现出一股悲伤劲,但是这股悲伤比昨日略微低了一些。

之后由马皇后亲自教导朱允熥读书识字,朱济熺这边则由小玉儿教导。

在此期间马皇后一次又一次的被她五岁的孙儿震惊,在朱允熥的软磨硬泡下,他今天学的并不是启蒙圣物三百千,古今贤文。而是史记。

一开始马皇后抱着溺爱心态也未做太多的反对。但是朱允熥不但读的飞快,还能对马皇后的提问应答如流,更是能提出一些马皇后难以回答甚至是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

马皇后一遍又一遍地审视着这个妖孽般的孙儿。

早上功课结束,祖孙三人在吃过一些点心后,马皇后就看着两个孙儿有说有笑的走出了坤宁宫。这一刻她又又又一次把朱允熥看成了朱雄英。

揉了揉微微发红的眼睛,马皇后转身开始处理后宫的日常。

至于朱允熥这边,孩童的游戏对于朱允熥来说显得过于幼稚。他只能假装乐在其中,实在是一群孩童的游戏让他这个中年人提不起丝毫兴趣。

但是他也明白这群人不是天潢贵胄,就是勋贵子弟。在后世那属于是,如果自己不好好努力,那么就只能回家继承爵位、继承都督、指挥使了。

童年的玩伴很重要,这些人在以后对于朱允熥来说是一股庞大的政治资产。所以朱允熥不得不调整心态,融入到这帮子弟的玩闹中。

“这万恶的封建社会啊,不过我喜欢。要不我倒腾个儿童乐园出来?”朱允熥在心中盘算着。

一堆孩子玩闹累了以后也就各回各家。

朱允熥和朱济熺来到坤宁宫,叽叽喳喳的和马皇后说着下午的玩闹,马皇后则是乐呵呵的听着。

当晚老朱和朱标都没有来坤宁宫,马皇后也乐得清闲,和两个孙儿一起用完膳后。就让他们各自回宫歇息。

回到偏殿的朱允熥则是装模作样的看着史记,心中却在为接下来的事情盘算着。

一个小太监前来传话,请朱允熥早点歇息,跟来伺候的常嬷嬷也一起劝到。

从善如流的朱允熥也熄灯,躺到了床上。

算起来现在连9点都不到,虽然朱允熥之前的生活也一直很规律,但是一般也要在11点左右睡觉。偶尔也会去体验下夜生活。

不知道祖母能不能熬过这一劫,看起来身体倒是很康健,看来真是因为悲伤过度才薨逝的。我这一天一回的红楼梦吊着她,给了她活下去的动力,希望能够挺下去吧。

通过两天的接触朱允熥已经深深喜欢上了这个祖母,基本上所有形容女性美好品德的词汇都能往他祖母身上套。渐渐地他少了一丝功利,多了一份真情。

我也懂一些中医,治疗感冒、肺炎、背疽这些的中医药方,改天就说我便宜大哥托梦,全部打包给太医院,让他们去试。

这个时代,青霉素看来是指望不了的。大蒜素在这个抗生素没有泛滥的年代应该是有奇效的。

碘单质的提取十分困难,消毒神器碘酒也暂时指望不上了。酒精盐水这些得去发养光大。

野猪皮时代的制盐技术可以直接拿过来用,盐商那边也可以参照一些制度。

白糖的提炼得找机会尽快放出去,黑火药的威力提升不仅靠改进配比,还得辅助有白糖。

玻璃、水泥过几年也要寻找机会,钢铁倒是不着急,我记得说是洪武年的钢铁产量有剩余,老朱还想关停,不过提升钢铁质量的事情倒可以先做起来。

枪炮这块倒是遇到了一些麻烦。火绳枪、燧发枪、颗粒化火药、膛线这些我也就是知道个大概。转化成实际成果也不知道要多久。

如果绕开这些直接点亮金属子弹,我也只懂个原理,只知道个雷酸汞的制造。真是麻烦了,不知道凭我现在的妖孽表现,多久能要到兵仗局。

不知道到时候有没有可能先弄出金属子弹,我可是能够手搓毛瑟71的。这款乳法神器可以说是划时代的产品,不过这个神器用的是金属子弹让朱允熥颇为头疼。

其他林林总总的理工科产物朱允熥也有自己的一番计较。大部分的东西他也只能提供一个技术指导,恐怕转化成实际成果也不会一帆风顺。

就好像洪武朝中期,万恶根源胡惟庸一样。朱允熥可以把所有科技树都归属成朱雄英显灵,而他则是显灵的唯一权威解释人。

这哥,绝对是亲的。

接下来朱允熥开始盘算起最重要的一件事,按道理说我爹死后,我是嫡子,朱允炆根据礼法就算不上嫡子。

祖训录更是说过“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

洪武后期的朱棡争储也就是起于老朱废嫡立长,这个朱允炆哪条都不占,也难怪我这个野心勃勃的三叔有别样想法。

不过从后面迅速兴起的蓝玉案,包括朱棡在山西协助老朱诛杀大批常系将领。那么说明老朱是早就在盘算立朱允炆,并且完全做好了准备。

那么到底是谁进言让老朱放弃了一直重视的嫡长子继承制?朱标临终所言还是说文官集团长期的上眼药?

朱允熥可是知道历史上的他如同小透明一般,朱允炆则是典型的孝子贤孙,还熟读经史。但是无法理解的是说朱标病了两年朱允炆一直在旁照顾,朱允熥却只字未提。到底是原主真的拎不清还是说有其他隐情。

深知明朝皇帝溶于水的朱允熥会以最大恶意去揣测、防备文官集团。毕竟朱允熥代表的是武勋集团的利益,天生和文官尿不到一个壶里。

黄子澄,三年后的会元,在朱标面前,他没少夸朱允炆,还受到朱标信任,这自然成了朱允熥排除名单上的头号人物。不知道我这几年影响下来能不能改变一点科举制度,只要让你没那么耀眼,接下来就好办了。

齐泰看历史倒是有些能力,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分化拉拢过来,不行再除掉他。

至于方孝孺,朱允熥坚信凡是老朱、朱标看不上的文人,就没必要用,让他在地方好好教书吧。至于那些夸奖方孝孺,那些各种神奇传说,见识过文人底线的朱允熥更相信是后人杜撰。老朱这种实用主义的人,真觉得他有用,还会让他从洪武十五开始回家待业到他驾崩?

来自新时代的朱允熥,坚信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那一套。文官群体或者说整个士绅阶级他需要分化一批,拉拢一批,打压一批。

接下来就是自己的基本盘了,毕竟恪守做最坏打算的朱允熥需要做好老爹救不下来,三叔又贼心不死的局面。

傅友德那一系是朱棡的铁杆支持,傅友德的小女儿会嫁给朱济熺,这一点恐怕连朱允熥也无能为力。傅友德是大将,雄心勃勃的朱允熥自然想要这位大将能为自己效力,但是又不得不做好充分的准备。

周王无心政治,按理说冯胜做的这些也不是不能忍受,加上当时的大将也就只剩冯胜了。看来这中间还有我不知道的门道,不过冯胜还是需要全力争取。冯胜就只有一个侄子冯诚看来得从这里入手了。

李文忠、徐达要尽全力保下来。徐达是背疽这个把握大,李文忠不知道是什么病,只能说尽力而为。最差最差也得保全一个下来,不然傅友德、冯胜上面就无人压制了。

朱允熥的理解中大明军方的排序:徐达,李文忠,冯胜,傅友德,蓝玉。

至于自己的基本盘,朱允熥只能简单粗暴的把第一批蓝玉案的名单当做自己的心腹班底来观察了。

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

这阵容还是挺豪华的,可以说文武双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