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 > 第十五章 匆匆离别

第十五章 匆匆离别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

王凝之沉默了一下,没有回应,而是拿起桌上书本,仔细捧读了起来。

幽兰见状上前凑了凑,书上一个个小字密密麻麻,她一个也不认识,只得在一旁无聊的守候着。

幽兰出身佣户家庭,后来历经波折,被郗璿选中做王凝之的侍女,比起其他人算是十分幸运了。

王凝之看见幽兰在托腮发呆,于是问道:“在想什么呢,幽兰?”

“郎君为何忽然问起这个来了?我在想,雪是怎么下的?”幽兰常有这些疑惑,但以她的知识不能解答,也没有人能跟她解释。

王凝之沉吟一下,回答道:“可能是水蒸气凝固而成的吧。”

“天地真是盘古开辟的吗?”

“你觉得是吗?”

“应该是吧”

片刻后,王凝之放下书本,目光看向幽兰,说道:“幽兰想读书识字吗?”

幽兰点头笑道:“当然想些,只是实在学不会”

王凝之从书柜中找到蒙学,递给幽兰,一面说道:“读书也得需要师父啊,我教你吧,以后只要有空余的时间,尽管来问我”

闻言,幽兰有些担心道:“不会耽误了郎君的时间吧,我觉得还是不用了,幽兰识不识字都行”

王凝之摇了摇头,笑道:“我身边的侍女总不能不识字吧,以后还要学琴、诗、画呢,莫要推迟,就这样定了,不要可是”。

幽兰还想着怎么拒绝,但听到王凝之这样坚决的言辞,只能沉默不语,也只好这样了。

王凝之准备先教她识字,看她的学习如何适当加快速度,接下来,王凝之只需要教读文字,幽兰跟读记熟即可,没有任何难度。

很快,时间来到了晚上,夜渐渐深了。

书房点起一盏油灯,忽明忽暗,照见房中主仆两人,女婢花容月貌、冰肌玉骨,男子眉清目秀、温文尔雅,倒有许些般配。

“今日就学这十个字,明日学三十个,后日一百个,半年便能熟读这本蒙书”

王凝之看着幽兰孺子可教的模样,满意的点了点头。

幽兰放下蒙书,看着王凝之清秀的面容,关心道:“今日太晚了,郎君睡觉去吧,以免的明日起不来”

“好,吹灭这盏灯,你也早点睡”

说罢,王凝之提着宫灯,沿廊走回房中,孰不知幽兰也悄悄跟了过来

正想脱衣时,便听见门嘎吱一声,幽兰顺手将门已经关上了。

王凝之回头见到这番场景,哪里还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情。

没有过多的抗拒,自是顺从了,他本就不是什么君子,更不会装作什么君子。

入夜,月光淡淡,幽兰侧着红彤彤的脸蛋,滚烫如火的身体,足以可见她现在多么的羞涩了。

……

早晨,王凝之服侍幽兰早早起来,没错,二人互换了身份。

两刻钟后,王凝之与幽兰一起吃过饭,逗了就逗孟姜,和母亲聊了一会儿,又嘱咐了一下管家毕令,便没有什么心事了。

书房中,王凝之正收拾着自己的书简和笔墨,这些都是必备的,衣裳或许可以少带几件,书和笔是一定不能的。

幽兰盈步走来,一面帮忙收拾,一面道:“郎君初次出仕,里面的弯弯绕绕肯定很多,咱去请教请教一下阿父吧”

王凝之闻言,温声笑道:“这倒不必,他们奉承我还来不及,何来的胆子敢算计我,论心思,我亦不比他们小啊”

自己两世为人,论实际年龄和见识长远,他们一定是不及的,更何况后世的社会可是集大成者。

听到王凝之的言语,幽兰安下心来,蹲下帮他收拾书架,不过书简实在不少,一时半会儿还真收拾不完。

王凝之来到幽兰身旁,主动聊道:“幽兰家中父母生活怎样,在何处?”

“回郎君,父母生活在城外十里处的村庄,郎君不用担心,我家因是王氏的佃户,无需服兵役和徭役,田赋也很少,甚至比那些有田地的农户都要强多,一年下来,生活得倒也滋润”

王凝之听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日后有时间,幽兰带我去村庄看看,我也曾在乡下待过许久,河边、稻田里,趣事多着呢”

幽兰盯着他的温和的面容,含笑道:“好啊,好啊,下次回来一定回家看看”。

巳时,王凝之在家门口告别母亲和弟弟们,单独跟孟姜说了一会悄悄话,最后与幽兰一道乘马车离开。

……

时间来到正午,日上三竿,马车驶入山阴县,王凝之特意来东山与谢道韫见面。

二人走到桃林的那个熟悉的草屋,读聊温存许久,说了不少近几日发现的事情。

谢道韫知哓王凝之即将上任钱唐县令后,一改之前的依依不舍,催促着他上任,不能因为咱们多温存一会,便耽误了上任的时间。

王凝之见此,只能恋恋不舍的离开温柔乡,与谢道韫惜别,这一趟回来,只待了两个时辰。

前往钱唐县的路上,王凝之也没闲着,在马车中读了一会儿会稽的郡史,幽兰则一旁细心侍候。

会稽自汉魏以来,一直是江南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王凝之前世早有耳闻。

会稽、吴郡、吴兴三郡并称“三吴”,属于当时东晋人口最为密集、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

本来王凝之上任钱唐县令,应该由王羲之这个会稽内史相送,但是这次确是例外,王羲之给出的理由是没空,不过王凝之也不在意这些。

下午申时,县中官吏们早已得到消息,本县县令将在申时左右赴任,纷纷来到县衙大门前迎接。

分别是县丞丁元,县尉杨景柱,主簿黄元自……中正官、主记室、五官掾、文学掾、功曹史、录事史等等,大约有一百多位县官和乡官。

再有一众钱唐士族,一等士族分别是丁、朱、礼、赵,二等士族钟、黄、许、成,三等士族……

这个所谓的二等士族,其实只算是会稽郡的三等士族,即末流士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