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 > 第三十七章 乡里的变化,再见罗氏

第三十七章 乡里的变化,再见罗氏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

王凝之给满头银发的张氏搬了凳子,扶着她坐下,一面问道:“婆婆,怎么不见嫂子和孩子们?”

现在秋收结束了,到了农闲,按理说罗氏应该没有其他事情忙。

张氏笑着回道:“村里头有个酒席,他们过去帮帮忙,也能混个饭,听说是哪家小子当了咱里的吏官,风风光光的办席呢。”

闻言,王凝之不再担心,聊起了家常:“您拄着拐杖,腿不太好吧,我曾跟一个坐堂医学过几年,兴许能给您瞧瞧。”

张氏笑呵呵道:“老毛病了,不碍事。”

王凝之不听,正要上前瞧瞧,却被张氏拦住了,缓缓说道:“我知道你心好,但我的腿我还能不知道吗?不用操心,不碍事的。”

张氏虽然一把年纪了,但主意头却丝毫不减,性格犟得很,王凝之怎么劝说也不成。

王凝之盯着她那双细微抖动的腿,不禁摇了摇头,沉声道:“您真的执意不让我瞧瞧吗?”

张氏笑着点头道:“不用,不用。”

王凝之看着张氏故作轻松的样子,心中虽有猜疑,但也没有多言,转而问起最近村里发生的事情。

说起这些事情,张氏可不困了,这几天村里的变化着实大,例如官府打击恶霸,给农民分配田地,统一减租减息,举报无良地主官僚等等政策。

张氏活了大半辈子,当听到这些消息后,她是一万个不相信,绝对不可能,官府能给百姓发田,不如说天上掉金钱了。

张氏心中想着不知道是哪个小兔崽子造谣,也就哄哄小孩子罢了,便一笑而过。

但当听到同村分到田的佃户亲口说出,官府真给他一家子分了田地,这才慢慢相信。

王凝之不怪她有这样的心理,因为这实在正常,换位思考,他也不会轻易相信东晋的官府有这么心善。

二人说话时,罗氏和几个孩子们也吃饱回家了,顺便用荷叶给张氏带了一点剩饭。

王凝之迎了罗氏她们,并说明了来意,一面是回来看望,一面是为了感谢之前的收留之恩,顺带了两袋大米和两袋细面。

罗氏瞧了瞧王凝之模样,摸了摸那身大袖袍,笑道:“你说过你会回来的,我想着也是时候了,真巧。”

张氏打开了混在荷叶里的六菜一汤,闻着很香,口水不禁涌出。

荷叶里的菜虽然卖相不好,但却是她们过年都吃不到东西。

罗氏见此,便要招呼王凝之过来一起吃,张氏也紧忙招待客人,对孩子说道:“大娃子,把前几天剩下的包子拿来,对了,你祖父珍藏的两瓶陈酒也没人喝,一并拿来吧。”

“好嘞,好嘞”,大娃今年六岁,名叫张同,听到祖母的话,蹦蹦跳跳的回屋拿东西去了。

这年头的孩子都很懂事,如张同从四五岁就在地里帮母亲抱稻子、看稻子了。

烈日的天气连成人都难以忍受,更不用提四五岁的孩子了,全身晒得黑黝黝,还有不少晒伤的地方。

王凝之点了点头,笑道:“马儿上的粮食忘拿下来了,我去拿下来,你们先吃。”

罗氏道:“我和孩子们吃过了,你们吃,我帮小郎拿粮食。”

转眼,二人来到房外,罗氏看着马儿身上背负的两袋大米和两袋细面,估摸了一下,这起码八十多斤。

罗氏抿了抿唇,看向眼前这匹神采昂扬的白马,高大健壮,承重八十斤视若无物,怕不是凡品。

罗氏不由打趣道:“钱唐可没有这样的马儿,我爹曾在凉州一带经商,见过匈奴马,描述的和这匹很像。”

王凝之微微笑道:“不愧是大户女郎,见识就是高,你爹叫什么名字,说不定我认识。”

罗氏回答道:“罗述全,认识吗?”

王凝之仔细回想了一下,摇头道:“不认识。”

罗氏拎起两袋面,看着王凝之说道:“想你也不是普通人家,怕不会把这两袋面当回事,我便收下了。”

王凝之同样将米拎起,与罗氏一同走进房子,并道:“见你这么爽快,我便放心了。要真说啊,我就喜欢嫂子的性格。”

罗氏瞥了他一眼,提醒道:“待会把你的马牵到院里来,免得让人偷了。”

“知道了”,王凝之走到三个孩子面前,抱起了罗氏五岁的二娃张希、三娃张媛,问他们想不想读书。

张同回答是:很想很想。他在罗氏的教导之下,已经有了读书的意识,因为这样可以使他当大官、赚大钱。

至于最小的张希和张媛,罗氏没有刻意的去引导她们,只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灌输,大概就是,长大了随便找个人嫁了就行。

王凝之便问罗氏:“给他们买书了吗?女孩子也要读书啊,孔子和孟子的书他们现在看不懂,但必须要读的。”

罗氏回道:“有几本我儿时的启蒙书,不知是谁着的,不忙的时候我都会教教同儿。”

“嫂子读过论语吗?”

“读过一些,怎么了?”

“过几天我让人送来一些书籍,嫂子有空便教教他们三个,希儿、媛儿都不能落下,一个人总要读些书的。”

说到此处,王凝之不禁想到后世的胶泥活字印刷术,这可是一项开民智的利器,能够大量印刷书籍,原理并不难。

罗氏微微点头,道:“好,我有时间便教他们读,重要的是识字。”

“待他们长大了几岁,便要学论语了,到那时,村里应该会有一个教书先生。”

“是吗?那便看看几年后,小郎说的准不准。”

一刻后,王凝之吃过饭,来到门口的一颗大树下乘凉。

罗氏刷洗完碗筷,也走到了树下,在王凝之身旁顺势坐了下来。

王凝之拿出一袋钱,大约几百个铜钱,表示这是暂住费,让她好好伺候,不对,是晚上弄些好吃的。

罗氏顺势接过,神色一黯,不由唉道:“有钱人家就是不一样,随手就掏出几百钱。”

王凝之玩笑道:“你也是有钱人家啊,不舍得让娘家出钱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