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英雄丛冢 > 第8章 青锋出鞘

第8章 青锋出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英雄丛冢!

聂士成的居处与那群幕僚的居处一般简陋,墙和顶子都是没去皮的松圆木搭成的屋子能有多隔音?宋占标和杨格在门外的简短对话一字不漏地落入镇台大人的耳内,令他放下手中的文案,凝神倾听。

新幕僚嘴里的作战想定是什么?暂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词儿怎么会从一个据说是大字不识的家伙嘴里蹦出来?还有四天前的那个傍晚说的“杨格身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嗯,嗯嗯,有趣呢。

三十五年前,家境贫寒的武童生聂士成投入湘军袁甲三部当兵,后来又隶属于淮军刘铭传部,从小兵到把总,又到今日的总兵,与太平军、捻军、法国人、日本人打了大大小小百多战,就从未听说过有如杨格这般的人存在。普通防勇、不识字,可以依靠勇敢在细河河谷杀三个日本兵,可是,能成为赛马集一役的事实上的策划者吗?显然不可能!那依克唐阿将其拔擢为千总,又专门派宜麟陪同其回归功字军,又是啥意思?

交好?看,我堂堂的黑龙江将军拔擢你的小兵为千总,又派了马队一哨前来助战,今后,你老聂也得感念这份情谊,听我这个旗人身份的(辽阳)东路诸军统帅的命令吧?如果是这样,聂士成倒也觉得心安,今后尽可以放心地与镇边军合作,虽然鸭绿江一战就是因为依克唐阿属下的倭横额出了问题。

监视?依克唐阿跟某些满人权贵一样不相信汉人、汉将?以千总之职位收买了杨格,还带了五十骑前来摩天岭,若非聂某人借着宜麟的话头将杨格安排在营务处,恐怕这事儿今后还有得变数呢!

不好拿捏啊!可杨格今儿在门外求见,却让聂士成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

如果杨格是受依克唐阿收买后回归功字军的,那杨格本身乃是小兵出身,又不识字,哪来的什么“作战想定”?须知,最近几天杨格的一举一动都在聂士成的眼皮子底下,一清二楚呢!他并未与巴哲尔等人接触,更不会在功字军中受到别人的指点。那就是说,如果杨格的“作战想定”言之有物,聂某人对此人此事的看法就要完全的推翻了。

见还是不见?

犹豫间,外面已经没了声息。

走了?走了就走了吧!大战在即,身为一军统领的聂镇台可不能白花心思在一个“来历可疑者”身上。

抛开杨格的事儿,聂士成又拿起文案细看,这份文案是幕僚戴超综合了依克唐阿书信中、宜麟的言谈中对赛马集堡一战的描述,提出的一些值得镇台大人回味、思考的要点。这些天来陆陆续续得到不少消息,证明赛马集堡一战大捷是真的,依克唐阿统帅镇边军真的打了一场提振士气的胜仗!这一战到底是怎么打赢的?

戴超在文中提出了四个要点,乃是料敌机先、地形、马步炮队配合和以迂回对迂回的战法。

所谓料敌机先,乃是镇边军马队佐领延山亲带斥候队巡查林盘子一线,发现敌军动向后分析出敌军企图,镇边军得以有两天时间从容准备会战。

至于此战对地形的利用,更值得像聂士成这样的为将者细细参阅了。可以说,镇边军如果未能有效利用地形,主动摆开战线迎敌,这战赢不了!首先,镇边军在大冷天的挖了一道壕沟,因为地形南低北高,那壕沟对南面而来的日军事实存在,对北面的镇边军却是一道掩体而已。正是这道掩体,让镇边军步队得以抵挡住日军步兵阵线的推进和炮火轰击。再者,壕沟的位置很是关键,距离那个显然是故意让日军占据的399高地不多不少,恰好6里,乃是日军70山炮的最大射程。从而,位于壕沟后的镇边军炮队在此战中未损分毫。

地形、布阵,让日军觉得便宜,有打赢的可能,故而粘在阵线上不想轻易脱身。又针对日军惯常使用的迂回战术,使出以一哨精锐马队迂回、大队骑兵作为最后的突击力量的法子,重重地给了日军一个大耳刮子!,

此战,赢得漂亮!嗯,那杨格是带着一哨精锐马队成功迂回,奇袭399高地之日军炮兵阵地,凭此功劳得个千总的衔头倒也是实至名归啊!勇则勇也,这点无需怀疑,可......要说赛马集堡大捷的作战计划多出自此人之手,哼哼,可能吗?

当这问题在聂士成脑中再次浮现时,他又想起方才在外面求见,要呈报“作战想定”的那个人来。

莫非,是真的?

聂士成猛然起身,膝盖捧在身前的案台上,砚台、镇纸、茶碗等物发出“咣啷啷”一阵响,门外的戈什哈立即现身。

“无事!”聂士成挥挥手,就在戈什哈转身要走的瞬间,又问:“杨千总可是走了?”

“回大人。”戈什哈打千回话:“杨大人一直在门外静候。”

一直在外面?多久了?哦,大约一个时辰了!聂士成眉头一挑,隐约生出一股子兴奋劲儿来,他大步走到门口,从缝隙处看向外面,门外五尺处一道身影如标枪一般挺立着,嗯,看那身姿神情,还真有一股标枪的锋利、尖锐和刚毅之感呐!

“请杨大人入内叙话。”

“是!“功字军受德国教习训练,旧军的老规矩去了不少,戈什哈应声出去,等杨格出现在门口时,聂士成已经端坐于书案之后。

“标下杨格参见镇台大人。”铿锵有力的声音中夹杂着日本皮靴的后跟撞击声。

“杨千总,坐,看茶。”聂士成的目光一直锁定在杨格脸上,却觉此人神态从容,动作有力,目光锐利,真如出鞘的三尺青峰一般。心中暗赞之下,他对杨格又多了一些好感和几分好奇。是啊,这人原本是功字军左营前哨的防勇啊,如果真有本事,如果依克唐阿和宜麟所言是事实,那,对聂某人来说无异于天上掉了一个金娃娃,正巧不巧砸在自己脑袋上了。

等待戈什哈端茶的这一会儿,聂士成没有说话,杨格当然不会失礼,两人就那么对视着,希望从对方脸上找出点什么东西来。

“杨格!”聂士成突然提高音量吼了一声,却见杨格很自然地起身立正,并无惊吓之状,乃摆手示意道:“坐,坐下,你来见本镇所为何事?尽可一一道来。”

“标下听闻我军将于25日配合镇边军出击草河堡,连日来,身为营务处参赞的标下却未曾看到军中有任何备战迹象,心中极为不解。当前,日军主力在旅顺方向,辽阳东路之敌只有日军一个旅团,又新败于赛马集堡,正是我军趁胜出击收复连山关、草河堡,打通与赛马集堡直接联系的良机。故而,标下不揣位卑,求见镇台大人,愿带轻骑斥候侦察连山关、草河堡一线敌情,为我军反击预作准备。”

聂士成微微点头,心道,那胡殿甲和刘松节等人也把消息捂得未免太紧了一点,谁说功字军没有派人侦察敌情呐?

“你待如何侦察敌情?”

“报告镇台大人,有三种办法。第一,抵近观察,摸清敌军岗哨分布、交接和巡逻队出动规律,并根据敌军所处地境绘制炮击参照物方位图;第二,迂回侧后,询问乡民、观察敌军辎重分队活动,记录补给车辆、马匹、民夫数量和补给物资种类,推测敌军大概的人数、火器配备;第三,组织捕俘战斗,目的有二,其一是抓俘虏审问敌情,其二是观察敌军临战反应,推测其主要火器配置、兵力部署状况,并绘图记载。有了完整的侦察结果和分析、验证,我军方能作出相应计划,组织部队组织针对性强化训练,找出本身不足,预作应急方案,确保万无一失......”

杨格娓娓道来,聂士成却觉着自己的神智有些恍惚了。杨格聂士成的神情中看出,此时应该暂停一下,给镇台大人一点时间消化消化。要让一位从半冷兵器半近代化战争中走过来的老将体会到战争的技术魅力,首先得从思想上转过弯子才行。

不由得聂士成不震惊啊!

斥候,他派出去不知多少队了,可从他这位统领到斥候队长,都不曾想过侦察需要做这么多的事情,可以通过这么多的手段得知那么多的敌情。往往一队队斥候回来,报告的无非是哪里发现敌军行踪,有多少人,如此而已。

“来,近前来。”招招手,聂士成示意杨格把屁股下的马扎移到自己的书案前,又找了一幅地图看了看,铺开。

杨格一瞅地图,又是那种老古董一般的老式地图,毛笔画的示意图。搞不懂了,当今的满清中国军队明明已经有了炮兵,武备学堂里也有了炮科,测绘课目也列入教学之中,为啥就不在关外的这些要点地区测绘成图呢?看看小日本的地图,多详细!

“七天前,日军进攻连山关,吕本元和孙显寅率马队出击失利,连山关失守。”聂士成一边指点一边说:“目前,大致可以确定日军留驻连山关的人数并不多,大部撤退到草河堡驻守,阻断我军和镇边军通过草河岭小道的联系。故而,本镇向宜麟大人提出两军合击草河堡之策,如此战成功,则连山关之敌为瓮中之鳖。昨日,黑龙江的敌忾军已经开到赛马集与镇边军会合,更添此战胜算。杨格,此战我军首先要向北迂回绕过连山关,方能与镇边军合击草河堡之敌,大军行动,如何让连山关日军毫无所觉?如何避免日军洞悉我军行动后突然从草河堡调兵强攻摩天岭?嗯,本镇就是为此筹谋多日却无良策可行呐!”

聂士成先夺草河堡,再收复连山关的想法不错,可宜麟答应了配合作战,依克唐阿会不会答应呢?毕竟,自己是呈上镇边军整编办法后才走的,聂士成要镇边军配合打草河堡,镇边军的整编就势必中断。从当前清军整体素质来看,应该是先整编,再出击,方有十足把握克敌制胜。

计划远没有变化快,依克唐阿希望取得辽阳东路的实际指挥权,将淮军各部纳入自己麾下,因此答应聂士成合击草河堡的可能性极大!

算了,不想整编的事儿了,先打过这一仗再说!

注意力一回到连山关、草河堡方向,杨格的思路顿时开阔起来。

“镇台大人,兵法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聂士成平日没少听那些“文人兵家”鼓捣这些话,此时不耐烦地摆手道:“说实在的!”

“既然我军把此次作战范围定位于草河堡和连山关,在进行详细敌情侦察之前,标下只能依据方才镇台大人提供的敌情加以分析。我军与其为掩藏迂回草河堡之行动费心思,不如佯攻连山关,迫使草河堡之敌来援。佯攻,可吸引敌军的注意力,降低其对摩天岭以北警戒力度,有利于我军大队迂回;又可使草河堡之敌匆忙来援,减轻我攻取草河堡的难度。一旦草河堡危急,日军必然认为我军攻打连山关为佯攻,其援军定然回头,此时我军突然发动对连山关的强攻,一举拿下连山关后,与草河堡之我军夹击尚且在往来应援运动中之敌,力争将其歼灭与细河河谷地带。摩天岭对连山关乃是居高临下,加之敌军留住兵力少,定然能一击得手,然草河堡敌军众多、设防坚固,我军可只造攻击声势迫敌回援,却不强攻,只以一部兵力钳制草河堡之敌,大部兵力与连山关方向之我军先行歼灭敌援军。如此,草河堡之敌陷入孤立之状态,只需轻轻一击,必然弃堡而走。”

连山关,佯攻变强攻;草河堡,围而不攻;夺城为下,歼敌为上,敌灭则城下。

这才是兵家的虚实之道啊!

醍醐灌顶一般,聂士成霍然开朗,想通其中关节窍要之后又霍然心惊。这,眼前这人,这个名为功字军营务处参赞军务的杨格,真是防勇出身?此番话,没有任何对自己说过,可以说放眼功字军上下,任何都不能如杨格一般说出这番话。能不能成?不用多说,老将心中自有分寸,如果按照杨格所说运筹此战,大清无不胜不理!,

后悔啊,为啥在成欢之战时,自己没有发现军中还有此等人才?为何在平壤之战,自己对这个杨格仍然一无所知?为何一定要这个防勇在镇边军建立殊勋之后......即便如此,自己还在怀疑他回归的目的!

歉疚啊,歉疚之念一旦形成,聂镇台就觉得自己心胸格局还是太小,不足以成大事。

“......战争自古有之,随着人类的繁衍发展,战争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古时战争不过一两千人之间的对决,今日战争却是两个国家数万、数十万乃至数百万人之间的对决。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镇台大人已然下定决心打这一仗,杨格愿请命率一队侦骑察明敌情,望镇台大人准允。”

献策,请命侦察,一如此人在赛马集堡时侦察敌军,献策之敌的所为。此时的聂士成对眼前这位年纪大约二十郎当的少年军人已然深信不疑。

“来人,请汪总办、吕镇台、孙镇台、夏镇台、江镇台以及......各营营官、营务处参赞军务诸人来此军议。”

戈什哈领命而去,杨格则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向聂士成道:“禀镇台大人,标下在赛马集堡之役中缴获几份日军地图,所绘甚为详尽,镇台召集军议正可使用,请容标下回营取来。”

杨格回到居处时,摩天岭上响起一阵号角声,那是聂士成召集各部将领及幕僚们军议的信号。

冯国璋急忙收捡了手里的事务出门,却被杨格拦在门口。

“华甫兄,这一次你一定要帮我。”

“啥?”冯国璋一贯带在脸上的笑意凝固了。

“方才,小弟向镇台大人献上敌前侦察之策,想必军议之后,镇台大人必然责成小弟执行。小弟思之再三,不好动用镇边军马队骑哨,华甫兄,功字军中何人可担当此任,还望告诸于小弟。”

“敌前侦察?这几日不是一直都有人做么?”

杨格一想,这事儿说来一时半会说不清楚,乃道:“若小弟受命敌前侦察,华甫兄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那是当然!”冯国璋一挺胸膛,此时的他再无那点文气可言。

杨格原本还有些忐忑不安。别人率队侦察显然不行,还得杨某人亲自出马。可是,从这些天的情况来看,功字军中对杨某人和那54骑有些别样看法。那么,让巴哲尔他们跟着自己去执行侦察任务不太妥当,就只能寄希望于冯国璋能够利用自己在功字军中影响力,为自己的任务找一些可靠的弟兄,最好是同乡加同僚的两人共同担负起侦察任务来。

其实,敌前侦察就敌前侦察,懂得法子之人并未多大危险。俗话说得好,“难者不易,会者不难”嘛!

二人携带地图赶到聂士成的居处时,屋内已经满满当当地坐了十数人,俱都是总兵、副将一级的统领、官佐,还有刘松节、戴超等在功字军颇有地位的幕僚。摩天岭高大雄伟,耸立与凤凰城奉天的大道之中。从连山关向西北必须经过摩天岭,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大道,路宽可通炮车,但山势险峻、道路盘旋,翻越摩天岭的路程就达40里;一条是岭北小道,可避开连山关和摩天岭,却要多走近百里路程,且无法通行炮车。

杨格率斥候队就是绕岭北小道过细河(辽河水系),入草河岭,潜近连山关与草河堡之间的大道。所谓连山关,其实早就是年久失修,除了临河有一道还能看出状貌来的关口之外,到处都是残墙断壁,并不见关隘、城垣之形。草河堡又名草河口,濒临草河(鸭绿江水系),距离连山关约30里,北面是草河岭,南面是分水岭,东面经大道行约50里可到通远堡。

由此,东去的客商、军旅皆会在翻越难行的摩天岭之后,选择草河堡歇脚;西上的客商们却在临翻越摩天岭之前,也选择草河堡歇脚,养足力气。

1894年11月22日辽阳东路上,寒风萧瑟,行人寥寥,只有林海莽莽,松涛阵阵。

镇标亲兵哨官宋占标双手交抱于胸,背靠一棵高大的白桦树,冷眼瞅着远处那个头戴草环,蹲在经纬仪后面又看、又画的背影。哼哼,斥候,又不是炮队搞测绘,带那个笨重的经纬仪干啥?看来,那姓杨的家伙要借此标榜自己的独到之处。嗤!不就是在老家时跟教堂里的神父学过几天吗?学什么?别是什么骗人的洋教吧?嗯,估计是,镇台大人好像被他迷了心窍,硬是派亲兵哨哨官带着三十名精干弟兄跟着这姓杨的!

实际上,跟着杨格来此的除了宋占标之外,还有营务处的刘松节。

那日各部将领军议,当争取到带领斥候队遂行敌前侦察任务的杨格把希冀的目光转向冯国璋时,却发现这位平时满脸带笑、同乡加同僚的华甫兄目光低垂,不敢与自己对视。显然,人家不愿意冒这个风险,没必要嘛!倒是那个刘松节主动站了出来,正好,这位刘松节虽是武备学堂骑科出身,却也摆弄过测绘设备,算是个得力助手。

巴哲尔也进了斥候队,此时带着几名弟兄潜伏在距离草河堡不过三里的一个高地下观察敌辎重队往来情况,那高地上就有一个日军岗哨,日军岗哨脚下的山坡上,从树木的枝桠缝隙间露出红色、白色相间的一截觇杆。

杨格能从经纬仪上的望远镜中看到日军岗哨,从有些慵懒的日军哨兵行为来看,这是一个交通勤务作用大于警戒作用的岗哨。设立这么一个岗哨在人马稀落的路边,有何意义?只有一个答案日军将有较大规模的调遣行动!

莫非,两军合击草河堡的事儿被日军知晓了?很有可能呐!日本人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作战争准备,大量的间谍被派往朝鲜和中国,有的间谍甚至在军中,在府署衙门谋到职位,有的在电报局供职,满清中国稍有风吹草动都瞒不过日本人。

调整水平度盘和垂直度盘,记录下读数后,杨格收起图板,向后打了个手势。两名弟兄弯着腰上前,将经纬仪镜体、刻度盘和操纵机构分别从三脚架取下,装入厚厚的布囊,又收好脚架,从杨格手里拿了图板。

见杨格走近,宋占标放下交抱的双手,作出一副恭敬听命的模样来。镇台大人有交待,此次出来一切行动听从杨格的指挥,再说姓杨的有个千总的头衔,宋哨官只是个把总。

“宋哨官,召集弟兄们在二道沟集合,明日一早打草河堡。”

“辄。”宋占标打了个千,召来几名弟兄传令,在连细河河谷和草河岭一带活动的斥候队分成了几个小组,要试探草河堡虚实,就得把人手召集起来。待几名弟兄走远后,宋占标问:“杨千总,我看你带经纬仪来也没有,咱们是绕小路出击,小路不通炮车,你画的图啊,用不着。”,

经过在镇台门口的对峙,杨格对宋占标的观感说不上好,绝对说不上好。不过人家主动挑起话头,也不能不搭理人家吧?

“能用,赛马集堡一战,我缴获了日军六门70山炮和二十多发炮弹,此次镇边军前来会攻草河堡,必然会携带12门山炮。这种山炮可拆卸,便于驮马机动。”

“噢!那,到时候炮击草河堡,这战功是算咱功字军的还是他们镇边军的?”说着话,宋占标斜眼看着杨格,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的笑意。

咱功字军,他们镇边军,这两个词儿被宋哨官咬得很重。门户之见,不仅满人有,汉人也有!只是在国战之时,这些东西还是少抖露出来为好。

“宋哨官喜欢,就算宋哨官的功劳好了。”杨格说完大步走向林海深处。

宋占标愣怔了好一会儿,巴哲尔等人都悄悄撤回来了,他才回过神来。啥话呢?老子是为功字军争口气!你以为老子想沾你那点便宜啊?哼,姓杨的,看你狂到什么时候!唉......似乎,他真有资格在自己面前狂一狂呢!别的不说,就说他搁在马背上的那条日本枪,这两天,每次看到那条枪,宋占标总会想起镇台大人在军议上的话是杨格出谋划策,协助依克唐阿指挥镇边军打出了赛马集大捷!

这一次,自己又走眼了,人家带着经纬仪是给镇边军缴获的日军山炮用的!想想啊,从牙山到平壤、从平壤到义州、从义州到安东再到凤凰城又到摩天岭,淮军各部是一溃千里,丢弃的火炮、枪械、辎重、粮草无数,那些东西统统变成日本人的!在虎山之战时,宋占标亲眼所见,日军第三师团一部用的就是淮军丢在平壤的格林快炮和德造新式快枪。自己在丢,人家在缴获,这本事......差别大喽!

到了二道沟,宋占标的心情平和了不少,却是看着杨格和刘松节头碰头地指点着图板说道着什么,自己呢?不懂啊!老行伍出身混到哨官的职分,不懂洋人的那些新玩意儿!

“......如果古额里明早能够赶回来,我就在这里发炮,你在高处观察敌军动向,务需一一记录,特别注意敌军炮兵阵地所在、还击炮火的规模,只要日军开始出动步兵,你就可以撤离高地,先往连山关方向运动,到细河东岸之后折向北,在三道沟会合。”

刘松节频频点头,这位背景深厚的镇台幕僚大约二十二、三岁,身体壮硕却不如宋占标、巴哲尔那般魁梧,个头仅比杨格高了两指左右,看上去普普通通,没啥特别的。可杨格却听说了,这位安徽人从小喜欢骑马,马术可以跟那些满蒙骑手相提并论。

“这次侦察任务咱们完成的很好,争取明日能抓到俘虏,巴哲尔!”

“在。”

“刚才那个岗哨,明早天亮前你负责解决,我要活的,成不成?”

“没问题!”能够重新在杨格的指挥下打仗,巴哲尔满脸都写着幸福二字。蒙古汉子的思想很简单,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东西。在赛马集,是杨格教会自己如何真正的使用步枪;在林盘子村,是杨格掩护了自己;在399高地,杨格带着54号弟兄一个不损,却抢夺了日军炮兵阵地,打死打伤日军三十多人,还抓了一个日军少尉。

“记住我教你的战术动作,待会儿组织你的弟兄再演练几次,必须做到隐蔽接敌,察明敌情后以干脆利落的行动结束战斗。”

“辄,巴哲尔明白,就像那天摸倭鬼子的炮兵阵地一样。”

在杨格眼里,巴哲尔的头脑是简单了一点,可作为一名初级指挥员,他无需考虑与之无关的东西,心性单纯反倒变成了优势。他可以用心领悟学到的步兵基本战术,能督促自己那一哨弟兄训练,能忠诚地、毫无折扣地执行命令,足矣!

杨格满意地点点头道:“对,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开枪,那个位置距离草河堡太近,容易被鬼子咬住,包抄。”

“嘿嘿,大人,噢,不,杨兄弟,咱带了一张弓和一筒箭,保准抓鬼子活口又不弄出动静来。”

这话立马让杨格从头审视自己对巴哲尔看法蒙古汉子的头脑并不简单!冬夜,山风凌厉,二道沟的背风处,一群身穿大清国淮军号褂的青年人背靠背地围着一小堆篝火,就那么坐着打盹,居然大多数都进入了梦乡。

有人睡,就得有人醒着。

杨格规定,自己、刘松节、宋占标、巴哲尔四人各带两名弟兄轮换值班警戒,每班两小时,在此基础上,杨格还主动承担了人最容易犯困时段的那一班凌晨两点至四点,最后一班则是刘松节带队。

一明两暗的哨位布置适合与随时可能被敌偷袭的地区,二道沟距离草河堡不过20来里,当得起如此小心谨慎。

尽管身下铺了一层衰草,可杨格还是觉得冷,趴着趴着的身体就失去了大部分的知觉,本能地以肌肉痉挛的方式增加热量的转化,保持体温。尽量隐蔽、尽量减少身体运动的暗哨比明哨苦多了,可不知底细的人乍一看去,明哨得站着、游动着,多累啊?

咯咯咯......牙关不住地互相碰击,连接下巴的韧带似乎酸痛的麻木了,杨格知道,这一班站下来,明儿的腮帮子就要酸痛一天甚至更长时间。记得部队有一次上高原拉练,好多人在露营一宿之后都患了上腮帮子不利索的毛病,何况,现在杨格身上的装备远远不及以前的那个时代,防冻保暖的措施简单到只有一身棉衣和靴子里的乌拉草。噢,对了,杨某人身上还有一件日式军大衣。

带着担心,杨格伸长脖子看了看远处的一丛灌木下,那是另一个暗哨所在地。看来,那边比这边要避风一些。

灌木的远处是高耸的摩天岭,杨格今天特意用经纬仪测量了一下,算出摩天岭主峰的相对海拔在800米以上,实际海拔高度应该在1100米以上。无论从东面还是西面看摩天岭,都有一种直插云霄的势头,故而,摩天岭之称倒也名副其实。不过在100多年后,摩天岭已经被“黑山”这个名称取代。

看着摩天岭,杨格的脑子里却快速地过着前日军议时提出的作战方案,天一亮,草河堡这边就得打响,随后,新奉军统领耿凤鸣就率刚刚开到摩天岭一线的两个营发起对连山关的佯攻。而聂镇台则率领马步队三营迂回岭北小道开到二道沟与斥候队会合,并与镇边军前锋建立联系。

草河堡和连山关几乎同时打响,日军指挥官会作何反应呢?从军学角度出发,杨格反复推测过日军可能的反应,却无法真正的确定日军指挥官的想法。因此,变数依然存在!也因此,作战方案中必须保留对应变数的措施。

通过两天的侦察,日军在草河堡连山关一线的兵力大致清楚了。连山关只有不到100个日军,草河堡却有日军近千人,看来,应该是一个联队级别的单位。天亮前如果巴哲尔得手,就能确认敌军的番号了。

赛马集一战,提振了清军的士气,却势必让已经产生骄气的日军冷静下来,重新打量庞大的大清帝国和兵力资源几乎无尽的清国军队。今后的仗会更难打,对这一点,杨格确信无疑。现在,他唯一不能确定的是,新奉军佯攻连山关时,草河堡会派多少兵力驰援?近千日军依托堡垒,以清军目前的战斗力来看,想要以强取草河堡几无可能,而如果日军增援连山关兵力过少,对草河堡的防御力量,对日军后续反应的灵便程度都无多大影响。

此时,杨格只能寄希望于新奉军的佯攻足够猛烈,却又能非常克制地不至于吓跑连山关日军。唯有如此,日军才有可能抽调足够的兵力离开草河堡,增援连山关。

把希望寄托于不认识的,却能断定几乎没有多少近、现代战争经验的将领和军队,绝对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一战如能全胜,杨某人就可以在功字军乃至整个芦榆防军、淮军中站稳脚跟,就可能独领一营,略加整训后,绝对比现如今的清军任何一支部队都强!

目前的清军不加以整编,是无法赢得此次战争的!,

“谁!?口令?”明哨突然转身摆枪,低喝了一声。杨格惊醒,自己居然走神了,不应该啊!

转头一看,只见三个黑影从坡下避风处而来,嗯,估计是刘松节带人来换班吧?没有时间参照,可谓诸事不便!别的不说,就说这岗哨的交接班,若非背景深厚的刘松节有一只怀表的话......

“黑山!”

“细河。”明哨主动答了回令,收起枪道:“是刘大人啊。”

刘松节点点头,左右看看不见另外两人,正疑惑间,总算看到两团黑影似乎从地底下缓缓冒出来一般,其中一位看个头身影就是杨千总了。

“几点了?”

“四点。”刘松节对着杨格扬了一下手里的怀表。

“唔......”杨格看看天色,东边的天空黑沉沉的,天幕中没有一颗星星。那么,启明星之类的可以大约参照出时间的东西也就找不着了。

“杨大人带兄弟们休息去吧,这里交给我们。”

“注意潜伏哨的安排,一定要控制住南边的山路口和避风处上方的制高点。”

“辄。”刘松节主动以下属的身份应了一声,似乎从未接到过聂镇台的暗示监视、疏远某人一般。趴在杨格曾经趴过的暗哨位上,看着杨格带着两名弟兄下坡,刘松节的心里充斥着别样的滋味。

如果杨格在赛马集的战功都是耳听为虚的话,这两天来,刘松节算是眼见为实了。因此,他对杨格的态度远比宋占标转变得快,从刚开始的怀疑到军议时的赞赏,再到现在的敬佩。有谁看到过,领队的官佐亲自值哨的?有谁看到过,一名防勇出身的参赞军务能够熟练摆弄经纬仪,为山炮做好射击测地准备的?有谁见识过如杨格这般的函数解算速度和精准的地图绘制手法?他真的不识字?就算是真的不识字又如何?!何况,杨格在军议上阐述的战役方案,其思想境界就足以震动全数与会将领们了!

就在未上岗哨前,刘松节与宋占标都未睡着,两人小声地嘀咕了大半夜,嘀咕的对象就是杨格。

不管得罪过杨格的宋哨官态度如何,觉得自己把事情看通透了的刘参赞反正是定下决心了,这一战打胜之后就跟着杨格混!再有几次赛马集一般的大捷,哼哼,营务处军务参赞算什么?那时的刘某人恐怕连营官职分都瞧不上眼了!这似乎也是颇为照顾同乡小辈(刘与聂都是合肥人)的聂镇台的意思。功字军在摩天岭只有五营两哨,更多的新编营还在芦台训练,镇台身边就缺少有资历、有本事又忠心耿耿的得力官佐。若非如此,军议上的杨格在需要冯国璋帮忙,而冯国璋却畏怯于斥候任务故作不知时,镇台也就不会暗中向自己丢眼色了。

杨格的背影消失了,刘松节打开怀表,在微弱的天光下转动旋钮,将时间从四点十三分调整到三点十三分。

杨大人的精力应该用到明早的侦察战斗和以后的大战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