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英雄丛冢 > 第21章 桀骜如斯

第21章 桀骜如斯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英雄丛冢!

辽阳南路在柳条边以南,故而人口较之东路更为密集,大多数为故居山东、直隶的汉人迁徙而来。一路之上,修建于明代的残破堡垒和逐渐兴旺的村庄处处可见,南下增援的依克唐阿把大营扎在海城正北约十四里、紧扼大路的耿庄子,距离海城北面制高点欢喜山不过十里左右。

原武毅军中营帮带、现武毅军第一营管带(杨格暂兼)刘松节率前锋哨赶到耿庄子,正好听到权作大营的那间土墙茅草屋内传来一阵欢呼声,还没等他出声询问,迎接的福海就在门口高喊:“武毅军中营帮带刘大人到!”

屋里的笑语稍止,刘松节进门一看,满屋子都是黑龙江军的统领们。有敌忾军、镇边军、齐字练军、齐字新营、靖远新军及民团各部,扎克丹布、博多罗、乌勒兴额、荣和、韩登举、德庆、延山等人都是面带笑意。见礼过后,延山拉了刘松节坐在自己身边,低声道:“刚刚接道上谕,圣上令依帅为总理辽东军务大臣了。”

刘松节立即离座作礼以贺。

“刘帮带辛苦了!坐,看茶。”依克唐阿话音刚落,就觉屋内气氛陡然一变,略一想,释然。方才诸将在此时,依帅可没有让戈什哈给大家伙儿看茶呀!嗯......嫉妒了哟!哼哼,本帅就是要让你们看看,能战者在本帅帐下必有厚待!刘松节率南下前锋哨深入海城、岫岩乃至大石桥一线侦察数日,还别出心裁地令巴哲尔带着从旅顺逃出来的那个王传义沿途泣诉日军在旅顺的暴行,激起将士们的共仇敌忾之心,使得黑、吉两军士气振奋,战意盎然。论胆略、机智颇有几分像杨格呢!如今刘松节带着敌情来到,自然就当得起本帅的礼遇。

“刘帮带来的正好,朝廷刚刚电谕辽东诸军立即筹划规复海城,海城为辽沈之门户,海疆之咽喉,此城不复,军事难期得手。故而本帅与长鹤帅(长顺,吉林将军)昨日会商合攻海城,正需海城敌情,刘帮带就来了,真是雪中送炭的及时雨呀。”

刘松节一时间没回过神来,一头雾水的模样看了看依克唐阿,又避开其他人看向延山,延山摇摇头,使了个眼色,示意刘松节顺着依帅的意思说话。

怎么变啦?摩天岭军议的时候,不是说黑龙江军开到甘泉堡以南地区就地据守,遥遥监视海城之日军吗?怎么又要反攻海城了?

依克唐阿眯缝了双眼,把刘松节的不知所措看了个清楚。是啊,为啥要变计呢?皇恩浩荡呐!纵然依克唐阿死一百回,也不足以报答当今的厚爱。只是,这话不能在此时此地说,有时候,这种事儿得他人自己去体会。反正,依克唐阿在从天而降的浩荡皇恩中,从京师友好传来的消息中,已然揣摩到了一丁点圣意。

以皇权稳固计,辽东战场上黑、吉、盛各军决不许再后退半步!后退,就是皇权衰落、后党求和的万丈深渊!

以抗倭之战略计,撤退到辽阳一线再行决战则较为有利!可一旦朝廷发生重大变故,主和派占据朝堂时,必然急巴巴地找倭寇和谈。届时,即便辽东各军已经占据最有利态势,做好决战之准备,也是枉然呐!

如何取舍?不言自明!

“德高。”延山轻轻地唤了一声。,

“噢!”刘松节醒悟,从随身的皮包中取出一叠图纸,双手呈上。

依克唐阿身边的扎克丹布接过图纸,略略看了看,选出一份铺在案上。依克唐阿向刘松节招手微笑道:“刘大人近前来,就反攻海城之方略指说图纸吧。”

刘松节很想高声质问“此事杨大人知否”,却又不得不按捺下这个念头,面沉如水,近前指点地图道:“截止17日,海城兵力不算强大,只得六千人。19日后,得到后援的海城之敌第三师团实际兵力为三个联队步兵,野战炮兵第三联队和骑兵第三大队总数在八千人左右。第三师团部、两个旅团部都在海城,析木城有敌一个步兵大队(欠一个步兵中队)和一个炮兵小队,岫岩一带还有一个加强大队(四个步兵中队),以维持军需补给通道。据从海城逃出的百姓称,日军在海城县衙设善后公署,以一名中佐军官总办,定下军事管制令,动辄杀人。从海城周边地形来看,城西三里有晾甲山,由步兵第六联队驻守;城北三里余有欢喜山,由步兵十九联队驻防;城东北三里有双龙山,由步兵第七联队驻守;城西南七里有唐王山,由步兵十八联队驻防。第五旅团部在海城内西南侧,第六旅团部在东北侧,炮兵联队一个大队集中放列于城北,其他分散于各山头。骑兵大队驻扎于晾甲山下、清水河畔的香水泡子,可随时策应各处。依帅,强攻海城的时机已失,日军防御十分严密,四面山头正在赶筑工事。标下以为,强攻海城不如设法引蛇出洞。”

屋内众将领都没了声儿,依克唐阿看着地图也有些发呆。

敌情一目了然,如此详尽的敌情通报和绘制完善的地图,在清军的战史中还从未出现过!地图上,敌军番号、驻地、兵力构成、火器配置、防御工事的构筑类型、敌军主要作战方向和可能的出击、撤退路线分析示意......甚至于清水河封冻三寸,一般会在来年二月中旬解冻的情况也标注出来了。

看看,这才叫做敌情侦察!

扎克丹布有些结巴道:“刘,刘帮带,你是......是怎么做到的?”

刘松节语气冷淡:“抵近观察,简略测绘,抓舌头,询问乡民,换上倭鬼子的军服趁夜摸进去查看,伏击倭鬼子的化装侦察队,等等。法子多,只要去想,有胆子做,总会有。”

尼玛啊,这是打众将的脸啊!

延山拉扯刘松节一下,没见效果,又轻轻踹了一脚。刘松节回头,延山小声道:“大势不可逆,致之也会明白的,依帅已经遣人去摩天岭通告了。”

刘松节在功字军中是被人哄着、宠着的,聂士成待他如子侄,是正儿八经的亲信,由此,脾性自然是有些刚愎、执拗,杨格出现之前,刘某人除了聂军门,谁也看不上眼,杨格一来,刘某人服了,从此死心塌地的跟着杨格,倒也学了很多本事。今天这一套,就是细河一战前跟着杨格搞侦察时学会的。

人呐,特别是年轻有背景又有些本事的刘松节,有时候犯起混来还真有些......那个啥的?

延山的话音不小,众人都听得到,依克唐阿轻哼了一声,看着地图道:“海城至牛庄大道,至辽阳大道,都被山头之敌控扼,看来,我军欲从正北面辽阳大道攻击海城,颇难!诸位,刘帮带,可有克敌之策?”,

众将领纷纷摇头,实在是地图所示之日军布防严密,海城以北地势平坦,黑龙江军从北仰攻海城周边山头,地形非常不利。以往,清军守、日军攻,清军尚不能支持;如今虽然黑军多次获胜,可除了延山营堪称新式精锐外,其他各部都难堪大用。

这么一想,众人的目光自然而然地集中到延山身上。

延山虽然整训出新营,却全是杨格留下的法子,要论战术运用,筹划大战的本事,还真是缺乏的很。故而,在众人的目光之下,他只能扭头看刘松节的了。

黑军诸将或怒目以对、或殷切相望,刘松节却硬是不开口,脑子只是想依帅不接纳“引蛇出洞”的战法,其他的话您也别想听到,反正老子的侦察任务完成了,可以在甘泉堡等待杨大人率五营武毅军前来,做回我那个第一营管带官,那时候想咋打就咋打,有杨大人在,没有不胜之理!

引蛇出洞?不就是要黑龙江诸军撤退吗?大势格禁之下黑军不能撤退半步!依克唐阿虽暗恨桀骜如斯的刘松节,却偏生对这淮军宿将之后没辙,人家不开口的理由海了去,不懂、没法子、没想好......莫非你能找国法军律或者莫须有给他治罪?没道理。得,本帅惹不起你,却能调动杨格!

“来人,快马再去摩天岭,请冯大人率武毅军即刻来援!”派出快马招武毅军来援后,依克唐阿有些不放心,找来延山嘱咐几句,让其充当自己的“特使”到甜水站找杨格说明情由。

延山快马加鞭,赶到甜水站武毅军大营时,已经是第二天子夜时分。营内,处处有松明火把和气死风灯,零散飘飞的雪花还没接触火苗就被烤化,使得松明火把间或发出“噼啪”声响,爆绽出一点点火星。武毅军官兵还没休息,延山在营外的时候就看到几队三营的官兵在搞什么“夜训”,问营管带戴超,戴超忙活得很,支吾了几声就呵斥弟兄们去了,一副不太爱搭理旗军佐领的做派。

拉住一名弟兄,延山问:“你们帮统大人在哪里?”

“二营那边,你去找二营文书,一定能找到杨大人。”

文书?延山只觉得隔了十多天,自己在这武毅军中简直有种两眼一抹黑之感。正要追问,左近突然响起一阵吼声:“驱逐倭寇!复我旅顺!为旅顺百姓报仇!”

“大人,就在那边,顺着声音,铁定能找到咱们杨大人。”那弟兄说完,还嘀咕了一句:“狗日的倭鬼子,我草你八辈儿祖宗!”

一阵阵怒骂、口号声中,杨格和武毅军总文书陈固在二营管带宋占标的陪同下转了过来,正好瞅见延山,立时迎上,二人把臂互看了两眼,杨格问:“立峻,依帅不是要我们增援南路,准备打海城了吗?你怎么来了?噢,安守,这位是黑龙江镇边军新营管营、汉军正白旗佐领袁延山。”

延山跟宋占标点头招呼,又略与陈固见礼,拉了杨格走到一边,低声道:“依帅是担心你,特意让我来跑一趟,催你的驾。”

“立峻,说老实话,你觉得咱们该强攻海城吗?”

“什么意思?”

“德高已经派人松了敌情侦察报告和地图回来,晚饭时我看了看,脑子里一直转悠着这个事情。我觉得吧,目前倭寇第二军还没动,盖平、熊岳还在我手,咱们与其强攻海城,不如断第三师团粮道,奇袭析木城!刘德高也是这么个看法。”

延山一下子就想起刘某人在依帅面前拧着脖子的桀骜模样,心中暗骂:刘德高啊刘德高,你娘的直接向依帅禀明不就结了?老子这一天一夜的路赶得可真有冤枉!是哦,强攻日军第三师团大部坚固设防的海城,别的不说,即便是在辽东东路作战时,杨格也不主张强攻草河堡,何况是海城呢?

“怎么个奇袭法?”

“黑、吉两军佯攻海城,我军趁夜经杨营子急进四十里,争取在拂晓前到达析木城外围,一鼓作气拿下析木城,切断第三师团经析木城到岫岩的补给通道。走,进营说。”

四人钻进杨格的帐篷,小马弁赖小顺立即点了油灯,铺开地图。

“海城到岫岩都是山路,狭窄而积雪冰冻,人马、车辆通行困难。倭寇第三师团于上月8日拿下岫岩,11日就攻占析木城,12日进入海城。你们说,这意味着什么?”

延山心意一动,正要说话,那个叫啥总文书的陈固抢先了一步道:“海城日军粮弹不足,最多是作战携行数量,没有储备。如果黑、吉两军佯攻海城消耗其弹药,我军再拿下析木城坚守之,则日军第三师团很有可能因弹药不足而难以为继,届时我军再强攻海城就容易多了。”

“不,不要想到强攻海城。”杨格摆摆手,指点地图道:“我们之所以提出撤退到辽阳一线与敌会战,目的是拉长敌军补给线,为我军争取整训时间,同时,也将日军兵力从旅顺到辽阳展开,摊薄每一个要点上的兵力,使得日军在维持辽东战局的同时,无法分兵山东半岛或者直隶沿海。钳制敌军使其无法分兵,是我军今后作战之关键,是原则。在此原则下,拿下海城不如围困海城,消灭日第三师团不如围点打援,吸引日第二军持续增援之,总之,咱们是要拿桂太郎当诱饵,钓第二军的诱饵。”,

延山明白了杨格的用意,递去一个“还是你行”的眼色。

“海城的第三师团对金州、旅顺日军来说,不能不救,如果来救,首先就要先拿下熊岳、盖平。可惜......”陈固面露郁郁之色,摇头道:“可惜宋帅动早了,如今铭军、毅军左右翼在田庄台牛庄一线,徐军门(徐邦道)的拱卫军在大石桥西北,距离虎樟屯大约二十里,距离盖平却有近百里。如果我军奇袭析木城得手,金、旅之日军肯定会看到第三师团之困境,必然立即发起对盖平、熊岳我军的进攻。嵩武军、福字军、亲庆军兵力寡薄,恐怕难以抵挡太久。卑职担心,万一我军尚未合围海城,日军就突破盖平、大石桥与敌第三师团会合,我们就被动了。唉!宋帅怎么就下了那么一步臭棋呐!?”

杨格盯着地图看了一会儿,转头问延山:“立峻,你累不累?”

“什么事?尽管说。”

“马上回去禀报依帅,请他协调宋庆所部以及徐军门的拱卫军,拱卫军应当立即回军盖平,作长期坚守的打算。我军一旦拿下析木城,黑、吉、盛、淮四军就可合围海城,最少可以确保海城西南之沿海通道畅通,大石桥、盖平一线我军的补给不成问题。”

“我马上回去。”

“等等。”陈固拉住刚刚认识的延山,向杨格道:“杨大人,你能确定宋帅会听依帅的?”

按理说,依克唐阿现在总理辽东军务,宋庆是他的帮办,理应听从依克唐阿的指挥。但大清国的事儿,有时候还真不能相信那一个“理”字。宋庆率铭军、毅军“打”海城失利,向西退了六十多里,总算是离开了险地,此时会回去吗?他不想做的事儿,依克唐阿恐怕也不好勉强,宋庆随便就能找到借口不出兵,比如:海城新败,部伍尚需充重组;军资弹药需要补充;本帅要请示李中堂......等等,等等。目前的总理辽东军务,能够把吉林、盛京、黑龙江各军和武毅军调动起来就算不错了!

杨格思忖良久,说:“死马当成活马医吧,万一能成呢?”

延山听了这话扭头就走,出了营帐后又想起一事,回头问:“致之,你啥时候打析木城?”

“明日开拔,二十五日拂晓开打!大哥,天黑路滑,你走夜路小心一点,慢一点不打紧,千万保重!”

杨格最后一句叮嘱出口,延山已经没了影儿。

“立峻兄是个爽直汉子。”宋占标赞了一句,又在陈固耳边小声地介绍了延山和杨格的拜把子关系,陈固频频点头,心思却显然没放在延山和杨格的关系上,他皱眉想了想,指着地图说:“杨大人,咱们要奇袭析木城,有两个地方不能不考虑进去,第一是青苔峪堡,第二是吉洞峪口的韩家岭子。”

杨格的目光紧盯着陈固那有些秀气的脸,心道:这总文书还真没用错人!

人家本来已经是直隶淮军辽东前敌营务处提调,巴巴的到跑到摩天岭来要给杨某人当文案师爷,杨某人不能不给面子吧?正好杨格建议聂士成、冯义和在武毅军各营、哨设置文书一职,主要职责有三,其一,负责营、哨文书、财务;其二,代写家书,平日里也教士兵们读书认字;其三,宣讲历代英雄人物的故事,以爱国主义鼓舞士气。营哨有文书,武毅军营务处就需要一个总文书。杨格与陈固略略谈了一回话,这差使就落到他头上,却不曾想他除了领会意图快,事儿办得也漂亮,刚才所言更说明他还颇具军事头脑。,

“根据刘松节的侦察,析木城有日军一个大队部,两个步兵中队和一个炮兵小队,兴许还有兵站辎重部队和少部分骑兵,总兵力在500人左右。我军以五个营趁夜掩袭之,胜算当在七成以上。”陈固伸手比划了一个“七”,见杨格点头认可了,又道:“还有三成,乃是我军长途夜袭,难保不走漏消息,万一被敌军撞破使得析木城之敌有了防备,咱们就只能强攻之,能否拿下?卑职认为难点在于海城之敌可以快速增援之,所以,咱们除了控制杨营子外,还应切实控制韩家岭子,形成对海城之敌的两道阻击线,确保万无一失。”

杨格故意问:“青苔峪堡怎么说?”

“那里不是有日军第十旅团的一个大队吗?呵呵,与杨大人你是老冤家了。如果您奇袭析木城不成,与敌打成胶着,青苔峪堡之敌肯定会冲着咱们的侧背而来,报一箭之仇。”

“魁三。”

“在!”宋占标立正应答。

“青苔峪堡之敌就交给你的二营......”

“是!”

“是个屁!”杨格笑骂道:“等我把话说完。如果析木城真打成胶着,青苔峪堡之敌一个大队600人倾巢而出,你二营700多人拦得住敌人吗?”

杨格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以前的胜仗都是以多打少,通常是三倍到五倍于敌的兵力,而今二营与青苔峪堡之敌几乎是一对一,别说消灭敌军了,那是大话,事实上,挡住敌军都很困难!

宋占标有些为难了,右手不自觉地摸着耳朵,嗫嚅道:“这......”

“给你一个法子,辽阳知州徐庆璋大人属下团练练总徐珍,你知道吧?”

宋占标面色一喜,转瞬又黯然,低声道:“团练都是火枪、鸟铳,大抬杆都不多,没鸟用。”

陈固轻声提醒:“疑兵之计。”

“对,对,对!疑兵之计,疑兵之计。”宋占标转忧为喜,连声道:“我懂了,我懂了,明儿就找徐珍兄弟合计合计。”

杨格摆手道:“不要等明天了,你立即派人去通报徐珍,明日一早我军从甜水站出发,经小道去海城,让他在三道岭子与我们会合。嗯......你再去军门那里讨一道手令,有备无患。”

宋占标立马出营办事儿,身后,号兵吹响了休息号。千山山脉西麓山道上,武毅军近四千官兵在风雪中逶迤而行,白底黑边黑色的貔貅旗在北风中“噼啪”作响,帅旗上斗大的“冯”字在雪白的世界中显得分外夺目。

风雪的山道上行军从来就不是一件惬意的事儿。积雪寸许,让坑洼、浮土、松散的碎石都隐蔽起来,一个不小心踩踏上去,轻则失足跌倒,重则摔落山崖河谷。前队行过,松软的积雪变成坚硬滑溜的冰层,马蹄、炮车轱辘打滑堪称家常便饭,还需官兵们手抬肩扛,喊着号子齐齐发力才能将随着战事的发展越加珍贵的火炮移向战场。

即便如此,杨格仍然觉得艰苦的行军千值万值,在他看来,拿下析木城,咬住海城之敌军第三师团,就可以在甲午年的最后一个月中改变陆战进程,就算胜不了,至少也能为和谈时的满清中国争取一个稍微体面一点的条件,不至于用三千多万万近四千万万两白银养肥了日本。

一起快马从甘泉堡方向的小路斜斜插进武毅军的行军纵队,在骑手“哈!哈!闪开!急报!”的喊声中,三营、二营的弟兄们纷纷避开,快马得以赶上在行军纵队前列的武毅军分统冯义和、帮统杨格。

冯义和的马前,骑手翻身下马,扎马作礼道:“田庄台宋帅转天津金刚桥李中堂急电,令,武毅军立即向牛庄靠拢!”

“看赏。”冯义和摆手令传令快骑下去后,向身边侧后的杨格打个眼色,两人翻身下马,踩着路旁山坡山的积雪,嘎吱嘎吱地行到半坡一棵大树下。冯义和看看左右,跟随的戈什哈会意退后少许,为两人谈话留出空间。“杨大人,你怎么看?前面十里的三道岭子的分岔口。之前,咱们要拿个主意出来。”

不知是寒风吹拂还是心境冰冷,杨格的脸色铁青,看着山路在前方的山坳向东转了一个拐,前哨马队已经有一部弟兄在一面旌旗的引领下没入山坳之内,那是去析木城的路,而向西,则经依克唐阿扎营的耿庄子以北约十五里,通往六十里外的牛庄城。

为何?为何?!为何总是好事多磨?!为何自己两番提出的有利策略却一再地被朝廷,被天津来电阻扰?!不撤守辽阳以南的沙河北岸,可以,咱可以奋不顾身的在风雪连天的时节,赶山路、夜路,奇袭析木城,达到以海城之敌为诱饵,吸引日军向北增援的目的。可是,方才传令戈什哈的话明明白白也简简单单,天津金刚桥的命令中没有给武毅军近四千官兵,也没有给冯义和、杨格以半点转圜的余地!

“武毅军立即向牛庄靠拢!”

什么意思?!杨格的理解是,淮军不想失去总理辽东军务一职,故而,在依克唐阿领有这一职位时,在辽东的淮军需要在牛庄抱成一团,也就是置东路来援的武毅军于宋庆的统一指挥之下,也成为宋庆“保住辽东淮军各部军力”任务中的生力军角色。

显然,天津的李中堂,牛庄或者田庄台的宋帅,都舍不得盖平、熊岳、大石桥的淮军各军,计有拱卫军十一营,嵩武军两营、广武军四营、福字营左右两营、亲庆军四营,共7000余官兵。从此道命令来看,即便依克唐阿不组织吉林、黑龙江两军反攻海城,一旦武毅军归入宋庆麾下,淮军也会发起对海城的反攻,以打救在盖平一带的徐邦道、章高元、张光前、程允和诸部。又或者,宋庆会将武毅军作为固守牛庄田庄台一线的总预备队使用。,

不管李鸿章和宋庆打的什么算盘,从目前情势分析来看,他们的作为最终会导致的结果只有一个失败!

面对冯义和的提问,杨格没有心情回答,却不能不答。

“大人,标下以为......”

“此处只有我二人,尽管直言。”

杨格目光殷切地看着分统大人,嘴里一字一句道:“按约奇袭析木城,不可去牛庄!”

冯义和何尝想去牛庄听那宋庆的指挥?!

从鸭绿江畔开始,宋庆没有给淮军、给大清国带来一场胜利,反倒是这位辽东淮军统帅被迫率铭军、毅军去南路抗敌之后,东路连战连捷,杨格脱颖而出!

此前,杨格提议正面层层阻击退守辽阳以南的沙河北岸,左右两翼分别据守田庄台、摩天岭,形成一个中心内凹,两翼突出的弧形战线,再以精兵以千山山脉为掩护,袭击敌军要点、辎重通道。这个战略是符合当前整个战局实际情况的,即以向北撤退三百里的损失换取全军整训、集结的时间,得来敌军主力陷入辽东,无法分兵的结果,如此,决战时机自然来临。可以说,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战略!

可是,依帅一连两道命令改变了这个最佳战略。

又是杨格在芦榆防军诸将无计之时提出奇袭析木城的作战计划,这一计划实际是钓鱼战略的揭幕战,同样可以达到逸留日军主力于辽东的目的,只是与前一计划相比,武毅军需要进攻,需要付出更大的牺牲!

这样也就罢了,在四千官兵同仇敌忾之时,多付出一些牺牲似乎可以被忽略。可是,李中堂、宋帅这一道命令的到来,令奇袭析木城的计划实施面临一场考验,考验的不是杨格的军事谋略,而是冯某人的政治胆略和手腕......不,不是,是考验冯某人在大局利益、国家利益和局部利益、小集团利益之间的抉择如何?

杨格要奇袭析木城,那是在依克唐阿的麾下作战;奉命去牛庄,那是在淮军体系下,在李中堂麾下行事。二者的区别在当今的大清国是如此的分明!当然,这不是说李中堂、宋帅故意要让大清国战败,即便要和谈,也需争取一个说得过去的条件吧?不少字可能,李中堂更多的考虑是朝堂之上满清权贵对汉臣的打压,是皇帝甚至太后对淮系军力的忌惮,是保存实力对今后满清中国政治格局的强大平衡力!

身为淮军老将,冯义和的确很难抉择。

“杨大人,我看......还是就地宿营,通报聂军门请定行止,如何?”

杨格失望了,可是面对一位须发斑白,满面无奈之色的老将,他胸中的郁闷之火又无可发泄。不过,他总算明白了一点泱泱华夏为何败于蕞尔小国?不是兵器太旧,不是战术太老,不是没有人才,而是.......这个国家的政治体系确实腐烂了,从根子上腐烂了!臭不可闻,令人作呕!

“冯大人,约期是25日拂晓,届时黑、吉两军将发起对海城的佯攻。如果我军不能按时到达或者不能执行前定作战计划,还需立即通报依帅得知,以免两军将士徒作无谓的牺牲。”

“正是,理当如此。”冯义和见杨格没有出言反对,暗地里松了一口大气。在他看来,杨格这样的属下是在彪悍之极,能在赛马集之战后不理依帅的招揽,能在细河、草河堡主持两军连战连捷,能以营官的职分提出有利于整个对日作战的战略......这样的人,又极受武毅军四千官兵的爱戴,在大家伙儿的心底,跟着杨格打仗就是去赢得胜利,就是保家卫国,就是白花花的赏银。故而,真要是杨格反对去牛庄甚至反对耽误时间的临时宿营,老将还真没啥底气能越过他指挥四千官兵们。,

临时的休息命令变成宿营过夜的命令,官兵们随即上山砍伐树木制作拒马,或者依着山势、河谷地形挖掘壕沟,建立营帐。不多时,袅袅炊烟在山谷中升起,立即又被凌厉的寒风吹散。

杨格立足于高处,目送前往耿庄子通报依克唐阿的快骑离去,心中只能默默祈祷,但愿依帅与宋帅之间的高层协调结果能够有利于奇袭析木城计划的事实。实际上,队伍在此地多留一会儿,就增加了被日军间谍发现的几率,也就增加了暴露作战企图的几率!

而且,一旦依克唐阿和宋庆协调无果,这事儿指不定还会闹到天津金刚桥甚至北京的紫禁城里。届时,奇袭析木城需要的保密,需要的隐蔽行军,需要的掩耳不及迅雷之势,需要的时间和战机.......还有吗?

还有他娘的个屁!

南路作战之难,杨格本有心理准备,可如今表现出来的难点不在战术,不在士气,而在一些跟战争胜败无关的一些问题上。如果这样导致整场战争如历史一般的惨败,那让杨某人情何以堪呐!?

不行,不能任由一些人主宰战局,指挥武毅军的行动!武毅军应该独立于整个淮军指挥体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最终以改变整个战争的结局。可是,如何独立于淮军呢?

彻底投靠能够采纳正确军事主张的依克唐阿?自己愿意,部下的四千官兵会如何作想?但愿,聂军门那边能......嗨!别指望了,聂军门终究是淮军老将,他在忠诚于国家的同时,还忠诚于淮军这个团体,指望聂军门在上面抗雷,自己在下面“为所欲为”,现实吗?

武毅军宿营于三岔口整整两天后,12月24日午后,盛京将军裕禄才派人飞马传来紫禁城的“钦命”武毅军暂归总理辽东军务大臣依克唐阿直属,可按期发起预定之作战行动。

24日午后,25日拂晓,三岔口到析木城接近220华里的山路、雪路、夜路,就算是四千官兵全都长了翅膀,恐怕也难以按时发起对析木城的奇袭作战了!

“我草泥马啊!”

一声悲愤的怒吼,杨格从马弁赖小顺腰间拔出战刀,狠狠地砍在旁边一棵无辜的松树树干上。26日,武毅军仍然驻扎在三道岭子的分岔口,奇袭析木城的作战计划无法实施,可负责继续敌前侦察的王英楷却带来令杨格及各营哨军官们震惊非常的消息。

“大人,侦察队分别在析木城、青苔峪堡和岫岩方向有所发现。析木城日军从24日夜间开始加强了戒备,严禁百姓出入,还在城门口枪杀了几个大清百姓;青苔峪堡之日军在24日午后即以两个中队的兵力,沿小道靠拢析木城,与徐珍民团发生交火;岫岩日军出动了不少于400人,从行军方向和行程来看,确实是增援析木城。幸好啊,咱们没有去打析木城。”

杨格心中震惊,脸上苦笑,此时的他没啥心情给王英楷解释前因后果。

“绍宸兄。”陈固一脸不以为然道:“不是幸亏咱们没去打析木城,而是我军在此地驻扎两天暴露了企图,也可能是牛庄、盛京、天津、京师电文往返中泄密,故而日军应对咱们的计划增强析木城守备,设了一个套,只是咱们没去钻,如此而已。”

“他娘的!”宋占标愤然道:“就该治某些人贻误军机之罪!”

“魁三,人家还想以这个罪名砍了你的脑壳呢!”刘松节摆弄着转轮手枪,那枪弹膛油光光的,子弹也擦得发亮,这位吃饱了没事儿穷折腾的家伙还在擦,擦,擦!“我看呐,分统大人就不该去牛庄面见宋帅,反正朝廷有电谕下来,咱们暂归依帅麾下嘛!”

“非也,非也。”陈固频频摆手,左右看看,挥手令杨格的小马弁出去后,才压低声音道:“各位大哥都在前面打仗,后面的事儿......小弟在直隶淮军前敌营务处周大人、袁大人下面做事,倒是揣摩出不少东西来,各位稍安勿躁,请听陈某一一道来。”

宋占标连声催促:“道,道,道,快道!磨磨蹭蹭的干啥?!”

“其实,戴管带、聂管带也是清楚其中因由的吧?”陈固说着,故意用余光瞟了瞟宋占标,明摆出一副慢腾腾磨蹭的模样来。

戴超谦虚地摆手连称不知;聂鹏程瘪瘪嘴,脸转向一边。

“呵呵。”陈固向杨格投去一个眼色,才说:“朝鲜事变时,当今圣上要打,中堂大人却采纳袁道台的主张要和。胳膊拗不过大腿,结果就是叶军门和当时的聂镇台率芦榆防军经大沽口登船,增援朝鲜,再就是牙山之战。当今为何要打?依小弟看,有三个原因。其一,当今亲政数载,承同治中兴之余荫,却也受制于宫中和朝廷,欲借打倭寇树立权威;其二,咱们淮军虽然屡经裁撤,却还有四万余精锐,大多屯驻直隶京畿,还有强大之北洋舰队为依仗,故而,李中堂乃实至名归之天下第一督,权柄滔天而令人生畏,也引人生厌。打,自然由淮军出兵,胜则当今的决策之功,败则淮军不力、中堂之责!其三,煌煌天朝竟给蕞尔小国欺负,清流们一个个气炸了,一个个恨不得捋了袖管子去朝鲜给倭鬼子几个耳巴子,可惜的是,这些人真要上战场,那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所谓舆论要打。诸位,明白了这三点,你们就当体会到中堂电令武毅军去牛庄之原因了。”

刘松节偷看了杨格一眼,只见帮统大人面色极度不豫,忙道:“不说这些无谓的话了,咱们来合计合计接下去该当怎么个打法?杨大人,标下觉得吧,不如将计就计,拿下青苔峪堡再说!”,

“高啊!”宋占标一拍大腿道:“德高这个主意好,青苔峪堡只有日军一个大队,抽调两个中队去析木城后,只有一个中队留守。哼哼,这事儿,还是按照原定作战方案的分配,交给咱二营就解决了!帮统大人,致之,你给个话?”

杨格斜眼瞟着刘松节,刘松节凝神看着地图沉吟半晌,摇摇头。

“诸位。”杨格瞪了宋占标一眼,缓缓道:“之前我曾强调,我军之行动必须以咬住日军主力为原则。进攻青苔峪堡,在目前之敌情我情来看,完全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诚如宋管带所言,二营700人去打,足矣!最大可能是二营摆开阵势进攻时,日军留驻中队就会撤退,或向析木城,或向凤凰城。因为,对日军来说,如今战略重点已经彻底转向南路作战,坚守海城以待第二军发力,东路作战对全局而言可有可无。反之,对我军而言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如果打青苔峪堡不能撬动全局话,打而无益。如果能适当造势后进攻青苔峪堡,得到的战果虽然也是规复此处,却能影响到全局的发展。诸位可以试想,如果摩天岭、图拉崖之芦榆防军、定边军、黑军寿山部出击凤凰城,我军再拿下青苔峪堡,结果如何?”

这一番话下来,众人的脸色就精彩多了。有所感悟的陈固在儒雅中酝酿着激情的冲动;还没想得太明白的宋占标直直地看着杨格,希望杨格能继续说解,一副求知若渴的模样;刘松节舍了擦枪的大业,趴在地图上,手指从盛京吉林交界处的图拉崖慢慢地划拉到盖平;聂鹏程在刘松节后面看着,突出一指在宽甸堡三字上重重地点了点;戴超微闭了双目,似乎在打盹?不,这位营官心思甚重,建功之心也不比别人稍欠半分,肯定在想怎么着把攻击青苔峪堡之敌变成一场大胜吧?至于五营管带周昭明......

“帮统大人是要拿下青苔峪堡,直插岫岩城了。”

杨格笑赞道:“周管带一语中的!请继续说下去!“

周昭明追随耿凤鸣多年,曾入武备学堂第一期,那时候的天津武备学堂是一年为一期,所学虽比以后各期少,却胜在早早地回军中实践多年,也有所得。

“帮统大人,日军第三师团大部在海城,25日后又集结后路各部主力于析木城,造成青苔峪堡、岫岩城兵力空虚。而我军此前欲奇袭析木城,目的是断第三师团粮道,此次先下青苔峪堡,再攻岫岩城,达到的目的也是断敌粮道。如能收复岫岩,无疑为南路之大捷,可以振奋各军士气。再者,南路和东路作战地域虽然不同,但彼此关联。我军在南路攻占岫岩,敌第一军势必从第五师团抽调兵力增援,提防我军向北发展胜利,故而,凤凰城、九连城一线之日军兵力会被削弱,镇边军、定边军、芦榆防军正可变佯动为强攻,拿下宽甸堡、长甸城、凤凰城、威胁九连城之日第一军司令部。如此,日第二军将不得不在尚未充分准备之际匆忙北援。如此,帮统大人羁縻日军于辽东之目的同样达成。”

杨格频频点头,实在是周昭明所言句句中的,字字都合杨某人的心意啊。手下有了如周昭明、陈固、刘松节、杨骐源这等人才,又有宋占标、巴哲尔等猛将,自己可以省心许多了!

“此案,由周管带主持制定,傍晚之前给我计划。”,

宋占标颇羡慕地看着周昭明,又想到要攻打青苔峪堡,自己的第二营驻地距离最近,自然是......高兴之下,一拳砸在周昭明胸膛上,笑道:“你奶奶的周昭明,周大人,看不出还有大将之才啊!”

“魁三兄别闹!”陈固提声道:“不知帮统大人此策是否通报依帅、宋帅?”

“报依帅,不报宋帅,请聂军门和张道台(东边道张锡銮)配合时,无需说明此乃我军自作主张!”杨格目光扫视众人,隐含气愤、威胁之意,见众人面色无异后,才道:“既然冯大人不在军中,一切由我做主,由我承当!哼哼,诸位放心,打了胜仗出来,各方无话可说,最多是某些人从此更加记恨杨格罢了!”

“大人!”众人深有感触,齐齐起立。

杨格摆手示意,等众人落座后,叹道:“唉......岂能事事如意,但求无愧我心。这一战如若成功,将奠定羁縻日军于辽东之大局。泽光兄,速主持制定作战计划吧!安守兄,陪我巡营后再去依帅帐中协调此事。”

言毕,杨格带着陈固大步出帐,巡视一番后骑马向耿庄子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