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1988之实业大亨 > 第四十章 我能为这个时代做点什么

第四十章 我能为这个时代做点什么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1988之实业大亨!

得知小王是来帮自己拉货的,陈青愣了一下,随即就看到了远处对着自己微笑示意的张学成。

刚想过去表达一下感谢,就看见张学成对他摆了摆手,意思显然是让他赶紧装货去。

陈青顺势停下了脚步,心想这个时候说的再好听,都不如过俩天拿点东西来看看人家。

想到这,陈青也就回去招呼大家伙装车了。

老解放汽车的车斗还是很大的,装十来个密封箱刚刚好。

让姐夫上车给人家指路,陈青和其他人蹬着三轮车回去。

等陈青他们赶到刘贺家,林建设一个人已经卸了俩箱货了。

几人又是一阵忙活,终于将密封箱统统卸光。

刘贺家的仓房也就能放下七八个,剩下的就堆在院子里了。

“都卸完了吧,那我走了。”小王说道。

“等会哥们,不能让你白来一趟不是,我这有点小玩意,不嫌弃的话拿回去给孩子戴着玩。”陈青拿着两块电子表递给小王。

“哟,这可是稀罕物,谢啦。”

小王也不客气,接过了电子表,打了声招呼后,上车走人。

“时候也不早了,姐夫你们回去早点休息吧,明天下午两点来这集合。”

陈青拿出钱给几人发了加班费,天太黑了,他也懒得回家了,打算和赵虎在这对付一宿。

除了林建设,其他人拿着十块钱都挺开心的,算起来也就加了三四个小时的班,就能赚十块钱,比工厂可强太多了。

“那行,我们先回去了。”林建设摆了摆手,带着几人骑着三轮车往家赶。

目送着众人离去,陈青和赵虎把门锁好,今天和往常可不一样,货变得这么多,一个不小心就得遭贼。

陈青挨个箱子打开看了一眼,这回货种类很多,蓬蓬裙、连衣裙、喇叭裤、海魂衫,都是一些进价很便宜的货,不然光是一箱牛仔裤的进货价估计就得俩三千出头。

其中有几样哈市现在就有卖的,而且85年的时候就在哈市流行过一阶段了,不一定会有牛仔裤那么好卖。

只不过陈青的拿货价很低,应该还能有的赚。

俩人把塑料布盖好,也就回屋睡觉去了,折腾到大半夜,都直打哈欠。

第二天,太阳都晒屁股了,俩人才起来洗漱做饭。

这年头的房子还不带卫生间,上厕所还得去公厕,这头又属于人口密集区。

公厕里的味道那叫一个酸爽,陈青捂住鼻子都差点没被熏吐了。

吃过了饭,俩人躺在炕上一边看着电视,一边闲聊。

“青子,你以后就干个体户了?”

“是有这个打算,工厂有什么好进,累死累活的不说还赚不到几个钱。”

陈青说的轻巧,眼神却直往赵虎身上瞥,他当然也想让赵虎以后跟着他干,可又怕赵虎家里不同意,所以一直也没敢提起此事。

前世赵虎的惨剧时常还会出现在陈青的眼前,虽然说这世有了自己,赵虎即使下岗了也依然能生活富足,但为什么还得让赵虎经历一遍下岗大潮呢?

不进厂就不行吗?

还真不行,这年头的老一辈对工人这个职业有着天然的滤镜,子女要是不想进厂,家里基本没一个同意的。

得到这样的答复赵虎也不意外,陈青毕业后做的每一件事他都看在眼里,早就知道陈青无心进厂了。

这段日子陈青没少给他钱,导致他的思想观念也确实转变了不少,不像以前那样一门心思就想进厂。

见赵虎有些纠结的表情,陈青趁热打铁道:“等过俩天刘贺回来,你帮我和他一起倒腾国库券去,你自己攒的那点钱也可以投进去,到时候不比进厂上班强多了。”

这个想法陈青从鹏城回来就有了,他这个圈子里,唯一能让他全身心信任的也就赵虎和林建设二人了。

毕竟帮着他倒腾国库券的人,手上拿着的钱可不是个小数目,别说是一般人,就连刘贺陈青都不怎么能信得过。

对于和刘贺一起倒腾国库券,赵虎倒没什么想法,直接点头应道:“那没问题,我攒的那一千多,来回一趟也能小赚点。”

帮着陈青倒腾国库券,这一路上的衣食住行自然是陈青掏钱。

而且陈青甚至还得给赵虎多开点工资,毕竟来回四五天的火车可不好熬。

不过自始至终赵虎都没说出不进厂这三个字来,显然还在犹豫。

对此陈青也不好多劝,至少在这几年,工人的地位还是比一般的个体户要强上一些的。

当然了,这也就是在北方,换成南方,个体户早就在各个方面碾压工人了。

出身再好,没钱顶个屁用。

陈青又跟着赵虎嘱咐了一些倒腾国库券的细节,比如还可以去南方的其他试点城市买券,虽然不一定有北方国库券那么便宜,但胜在离沪海近,路上能节省不少时间。

这事他都没跟刘贺说,就等着自己倒腾国库券的时候再和刘贺分享这个事呢。

反正到时候刘贺要是问起,他随口就可以说是在报纸上刚看到的,对付这些文盲一用一个准。

俩人又看了会电视,林建设他们骑着两辆三轮车就到了。

和昨天不一样,今天的货种类多了不少,陈青自然早就定好了价,一个个的给他们说明。

一些哈市早就有的衣服,陈青定的价格都偏低,小赚一笔就当回馈顾客了。

赚钱的大头当然还是那些哈市没有的稀罕物。

陈青前世开的小厂其实是生产五金零件的,对摆地摊这东西他也是一知半解。

不过现在看来,他地摊摆的还不错,至少赚了不少钱。

说实话这年头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只要你敢干,早晚都会成功。

这些生意对陈青来说都是过渡。

在他的记忆里,再有俩三年老大哥就要解体,国企也在最近开始试点改革了。

而想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要不你上头有人,要不你就得手里有钱。

陈青头上没什么人,那就得多攒点钱。

而且相比于那些吃相极其难看的人来说,他的表现应该会比他们好上不少。

至少他能做到妥善安置那些下岗员工,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经济纠纷。

而且有着未来视野的他,接手的工厂肯定都能有个不错的未来。

创造的就业那就更不用说了,在下岗大潮中肯定能帮助不少人体面的生活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