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1988之实业大亨 > 第八十八章 错过

第八十八章 错过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1988之实业大亨!

洗完了澡,三人就各回各家了。

毕竟赵虎和刘贺舟车劳顿的,对其他事情实在是提不起什么兴趣。

第二天一早,陈青照常起来洗漱,赵虎却找上门来。

陈青擦了擦脸,随口问道:“你不是说要好好在家待着吗?”

“嘿嘿,我忘了我爸妈还得上班了,他俩不在家我待着还有啥意思。”赵虎憨笑了一声。

“那你今天就跟我去店里吧,正好等我忙完了,咱们三个一起去录像厅看电影,怎么样?”陈青随手将手巾丢在桌面上,状若随意的问道。

“都听你的。”

……

骑着摩托车拉上赵虎,陈青又去刘贺家把他给捎上了。

三人挤在一台摩托车上,幸亏陈青和刘贺比较瘦,要不然根本就坐不下。

到了服装店,刘贺看到店名,噗呲一下笑出了声,“青春有你?”

陈青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带着俩人走进了服装店。

一进门,俩名售货员看老板来了,连忙身板挺的笔直,招呼道:“陈总早上好。”

陈青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了,只是淡漠的点了点头。

可这一幕却把赵虎和刘贺给惊呆了,只见服装店内的售货员一水的白色衬衫搭配长裙加丝袜,年纪还都不大,最年长的估计也就不到三十岁左右。

再加上独具风格的装潢,以及琳琅满目的潮流衣饰,让人根本不敢相信这家店会出现在哈市。

俩人也算是走过南闯过北了,可在沪海他俩好像都见到过这么好的服装店。

陈青还不知道自己的俩个小伙伴被服装店给震惊到了,他径直走到柜台,和杨婷婷打了声招呼后,面带笑意的说道:“新店店员,杨姐带的怎么样了?”

“都是群小姑娘,聪明着呢。”

杨婷婷将手中的账本递给陈青,新店店员都是她一个人做主招的,要的就是年轻人。

学东西快不说,就这群青春靓丽的店员往那一站,效果自然是不必多说。

陈青对杨婷婷已经彻底放权了,包括他姐夫林建设那头也是一样,以后服装店这头他只提供方向,具体的细节问题他就不管了。

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度的,陈青可不想这么早就把自己拴在这上面,他还有大好的青春没去享受呢。

看了会儿账本,陈青有些意外的挑了挑眉,向着身旁的杨婷婷询问道:“那批样式古怪的衣服没少卖啊,都是谁买的?”

杨婷婷回想一下昨天的客人,回道:“好像是一个俄国人买的,而且一口气把货架上的那种衣服全买了,看样子他还挺喜欢那种风格的。”

那些衣服说是样式古怪,其实就是风格过于大胆了一些,以现在华国的思想水平,根本没几个敢穿着这种衣服出门的。

即使偶尔有一两个胆子大的,敢穿上这衣服出门,估计也得被家里人给骂死。

当然了,这些衣服在陈青的眼里也就那样,后世的衣服比这可暴露多了,大家还不是一样天天穿着出门?

所以陈青听说是俄国人买的衣服后,神色一振。

他怎么就忘了这茬了,华国不行,不代表老大哥那头不行啊,那头虽然体制和华夏一样,但是毕竟属于欧洲国家,民风较华夏这头还是开放一些的。

一想到能把衣服出口到北边,陈青整个人就跟打了鸡血一样,急声询问道:“那人走之前有没有说些什么?”

“我去问问玲玲吧,她初中学过俄语,店里面来的俄国客人一般都是她接待的。”

杨婷婷还是第一次见陈青这么激动,立马去一旁喊来了白玲。

白玲看起来年纪不大,估计也就二十来岁,听闻找她来的用意以后,她回想了一下昨天卖货时的场景。

好一会后,她才开口说道:“那名俄国人当时还挺兴奋的,但是没怎么说话,只是一个劲的让我把衣服都给他包起来,临走的时候好像还说了一句好便宜,剩下应该就没在说过什么话了。”

听到那名俄国人没有在来的意思,即使是老成的陈青也难免露出了一丝失望,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居然被他错过了,以后再碰可就难了。

毕竟不是每个俄国人都有路子把货搞到北边去,大多数的俄国人来哈市都是出差公干或者来旅游的。

“他就没想着从咱们这里批发衣服吗?”陈青有些不死心的追问道。

白玲摇了摇头,意思很明显。

彻底死心的陈青叹了口气,看样子那名俄国人也是来旅游或者出差的,并没有大批量进货的意思。

“以后要是还有大批量购买咱们衣服的外国人,你们俩个店长一定要记得及时call我,这是我的传呼号,别忘了。”

陈青从柜台上撕了张纸,将自己的传呼号写在了上面,分别交给两人。

见两人有些不解,陈青跟他俩解释了一下自己想把衣服出口到苏连的想法,他本身没什么渠道,又不好上大街挨个找俄国人询问去,所以只能是守株待兔了。

俩女听完解释之后,这才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也是知道了事情的重要性。

其实88年哈市的倒爷们已经不少了,可大部分的倒爷们都是自己拎着货物坐火车去俄国卖,体量小不说,还有一定的风险。

陈青要找的是那种长期稳定的出货渠道,对于小来小去的倒买倒卖他还不太能瞧的上眼。

帝都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专门的服装进出口贸易公司,做的就是将华夏的皮衣倒卖到苏连去,从而赚取近十倍的利润。

一件在华夏卖一百五十块钱的皮衣,到了俄国能卖到一千五左右,这么高额的利润,已经能让人为之疯狂了。

毕竟这个时候的老大哥虽然在国际形势上略有颓势,但庞大的国土面积和顶尖的军事实力还是保障了卢布的购买力,最顶峰时1卢布甚至可以换到2美刀,你就说恐怖不恐怖吧。

再加上东欧国家集体缺乏轻工业,也就促成了华夏第一批倒爷的诞生,并在以后发扬光大,几年后甚至都出现了罐头换飞机的离谱操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