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岁月江湖之天下第一 > 第45章 朝堂之上

第45章 朝堂之上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岁月江湖之天下第一!

朝堂内,夏皇高坐在龙椅之上。

“上朝!”

随着御前公公的一声唱喏,众位大臣依次持笏进入朝堂之上。

“皇帝万岁。”

众人高呼一声后,便按照身份各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待得众人坐的安稳后,御前公公这才退回夏皇身后,意味着众人可以议事了。

“臣有事启奏。”

看到御史中丞秦丈百站了起来,前排一位身上绣着蛟龙的王爷,顿时掩面而坐。

秦丈百来到朝堂中央,道:“臣弹劾端王行为不正,当街纵马伤人,还请陛下下旨严惩。”

“秦丈百,是马儿失控了,不是我纵马。”

听到秦丈百的话,端王立刻急眼了。

眼见陛下没有说话,秦百丈当即回怼道:“非军令,城中不允驾马,此乃法令;莫非王爷不识法,还请陛下正法。”

“秦丈百。”

听到正法二字,端王气得站了起来,大声叫喊秦丈百的名字。

“皇叔,不要激动。”

夏皇见端王激动,这才开口道:“皇叔,秦丈百所说可有误?”

“陛下,那匹马乃是西域汗血马,脾气性燥,我本意是将其降服再献于陛下;却没想到运回府上的途中,它竟然挣脱了束缚,惊扰了百姓。”

端王走了出来,心疼地将缘由说了出来;除了前半段,后面的话也确实是真的。

“嗯。”

夏皇沉吟了片刻,便道:“既然皇叔非是有心,过错却是不大;但是呢,有人因此受伤却是不好。这样吧,皇叔出些银子安抚受伤的百姓,银两就交由秦中丞监管。”

“多谢陛下。”

端王连忙行礼答应。

至于秦丈百,见百姓得了实利,也就没有继续纠缠,点头道:“陛下圣明。”

“哼!”

端王对着秦丈百小声的哼了一声,就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秦丈百亦是回去了。

之后便是臣子们汇报相关事宜,或好或坏,或对或错。

直到一人走了进来。

文元昌一身狴犴玄服走了进来,对着夏皇行礼道:“陛下,六扇门前来复命。”

文元昌按理说是要上早朝的,毕竟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大理寺少卿。只是因为六扇门的缘故,被夏皇特许不必每日赶早朝。

文元昌口中的复命,顿时引来众多官员的目光。

夏皇亦是目光炯炯地看着文元昌。

“说。”

“江南少女案幕后主使乃江湖门派花瑛谷,其目的是收集少女送入燕山,据说是为新的燕山匪王选妃。事件详情皆在册中,请陛下阅览。”

随侍公公丘公公连忙走下台阶,将文元昌手中的奏折呈给了夏皇。

“砰!”

“大胆,目无王法,肆无忌惮!还有文建成、张御,这两人是在干什么吃的,一镇千余人被屠,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夏皇不待看完,就被前面的东西给震惊了。

十万将士卧于燕山,被人钻了空子,下山屠了一个小镇,若非一名郡丞当机立断,甚至都要被人跑了。

一个靠山侯兼平州刺史,一个镇军大将军,都是朝廷的支柱,结果就是这样报效朝廷的。

“给所有人都看看,一个匪徒不仅敢于称王,还能让十万大军寸步难行,简直可笑。”

夏皇真的是气笑了。

众官员传阅后,一个个皆是气愤不已,恨不得以身代替那位郡丞。

“陛下。”

首辅张凌走了出来。

“张卿有什么话要说?”

张凌道:“燕山辽阔,十万大军驻守一地实为浪费,不如将其拆分化作偏军,立重镇防御。”

听到张凌的话,夏皇虽在沉思,但心中也是颇为赞同。

“不可。”

一道声音响起,众人望去,乃是一位老将军。

身为辅国大将军的霍休站了出来,对夏皇道:“陛下,此事不妥,有三点。”

“其一,平州地势平坦,建重镇容易,却无险可守;其二,平州地广人稀,土地大多贫瘠,百姓皆是靠山靠水而活,少有播种之地,无法承担重镇供给;其三,燕山虽然广阔,但可供进出之口其实不多,且有军士巡逻队,便是依靠漏洞能够进入平州,人数也不应如此之多。”

霍休三点说完,夏皇却是不信,说道:“若真如爱卿所说,为何会发生屠镇之事。”

“陛下。”

霍休道:“奏折之中,对方杀人之后,能够一夜奔驰而入州府,若非江湖高手,便是骑马而行;燕山之地,险峻异常,人都难行,如何能够渡马。”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瞧出其中错误,顿时议论纷纷。

听完霍休的话,夏皇看向文昌元道:“昌元,折子是你递的,你来说说怎么回事?”

文昌元抬头看了一眼霍休,随后对夏皇道:“这份折子是我六扇门一位黄金使所述,或许是他所言有误。”

夏皇听到此话,顿时眉头一皱,道:“胡闹,这等大事怎能有误;昌元,朕再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将此事调查清楚。”

“是,臣告退,这就去查清事情原委。”

“去吧。”

文昌元快速退出朝堂,转身便是离开了。

夏皇这时看向张凌与霍休道:“二位也听见了,此事下次再议吧。”

张凌与霍休对视了一眼,霍休觉得有些不对,但也没多想的回到了座位。张凌却是想起昨天,夏皇请他入宫,谈论燕山之事。

张凌明白自己被夏皇算计了,但此事肯定不能说,自然有苦肚里咽,乖乖回到自己的位置。

‘夏皇到底想要做什么?’

张凌心中不断地盘算着,心思逐渐不在了朝堂之上。

就在首辅张凌心飞远外之时,御史大夫周秉站了起来。

“陛下,下官近日偶然听闻一首叙述诗,颇感有趣,陛下可有闲心一听。”

“周大人,这里是朝堂之上,应讲国事。”

御前公公提醒道。

“哦,什么诗,念来听听。”

夏皇饶有兴致道,只是下一刻,他就后悔了。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