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正德风华 > 第127章 人间烟火(七)

第127章 人间烟火(七)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正德风华!

随着王家事件的不断发酵,在各方的推波助澜之下,此事很快达到了一个让朱厚照夜始料未及的地步,各地不断传来捣毁人贩子窝点的喜报,似乎这股正义之风很快就吹遍九州,肃清天下一般。

看着手上锦衣卫和九科的密报,朱厚照不由得有些感慨,自己的本意自然是好的,甚至礼部和大部分地方官府也肯定是真的抓获了不少人贩子让许多人一家团聚的。但是事情坏也坏在这里,既然只有大部分地方官府是真抓获了人贩子,那么自然有少部分是抓了假的了,而这些事件中的受害者第一个恨的自然是直接执行的地方官府,但是第二个要恨的怕是就是自己这个下令的太子了。

这个时候颇有山高皇帝远的说法,一些地方官员并不畏惧皇权是可以预料的事,现在就到了收拢权力树立权威的时候了,经过近两个月的准备,在元宵之后,第6师、第7师也已经休整完毕,各自留下两个团参与训练新组建的五个师后,王守仁和张永便带着两师主力公三万余人往荆襄而去。

看着烟尘滚滚的大队人马远去,百官的脸上形色各异,看着众人或是面色喜悦,或是沉静如水,或是眉头紧皱,朱厚照不由得微微一笑。太祖立国至今已经一百多年,而让人谈之色变的土木堡之变也已经过去了数十年之久,他们见惯了规则之内的争斗,即使有皇庄案和河套大捷在前,他们仍旧沉迷在过去之中,现在随着忠于自己的数十万部队完全成型,自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旧时代的腐朽终究要被击垮的。

回到东宫,朱厚照本想将英国公等人召进宫中商议那件大事,不过思前想后,他却是犹豫不决,看着朱厚照难以决断的模样,刘瑾便大着胆子低声道:

“殿下,若是难以决断何不找太子妃娘娘商议一二?”

朱厚照闻言双眼一亮,然后急声道:“立刻宣琇莹进宫”

“是”

徐府,听闻太子有要事相召,徐琇莹也没有多耽搁,很快就坐上轿子直奔东宫而来,临行之前她自是了解过近来并没有什么不测之事发生,所以见到朱厚照之后也没有着急,行了一个礼之后方才缓缓问道:

“不知殿下有何烦心之事?”

挥手让所有人退下之后,朱厚照便拉着她的小手来到亭子边上坐下,然后问道:

“娘子,为夫打算组建军学,娘子以为如何?”

“军学?历朝历代军机要学无不是束之高阁,殿下怎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他们只是没有掌控它的能力罢了,军队的实际上一把刀,而真正的凶手是握刀的人!”

“既然殿下有此自信,那么去做便是,不知还有何烦恼?”

不过随即见到朱厚照苦笑的样子,徐琇莹一下反应过来,惊呼一声后,赶紧捂住嘴然后说道:

“殿下所言军学难道规模极大?”

“自然,还会有步军、骑军、炮兵、水师之分!”

徐琇莹闻言沉默片刻,然后叹声道:“殿下之志妾身佩服万分,不过,妾以为殿下当不是难以决断,不过是不甘心罢了。”

看着眼前的女子俏皮的模样,朱厚照笑着说道:“知我者,琇莹也。”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朱厚照自然知道急不得,不过很多问题的根源就是大道理谁都懂,但是能照着去做的却没有几个,更何况他现在已是大权在握,威加天下了。不过锦衣卫和九科的秘报却也在时刻提醒他,以现在的条件来说,皇权的实际作用范围有限,如果妄自尊大,最终怕是会就此毁灭自己。

连日来,自己一直顺风顺水,朝廷上下一片颂喝之声,似乎还只是太子的自己就已经英明神武了一般,不过想到之前在通州见到的惨状,朱厚照躁动的内心终于缓缓平静下来。良久之后,闭目养神的他睁开双眼,看着眼前之人担忧的样子,哈哈大笑道:

“不必忧虑,孤知道如何做的。”

看到有太监和宫女探头,徐琇莹红着脸把被握住的双手抽出来,轻轻“啐”了一声,随后便轻移莲步往后园而去。

看着佳人翩然而去,朱厚照慢慢回过神来,转身便叫道:

“刘瑾”

“殿下请吩咐”

“召集在京所有侯爵以上来东宫议事。”

“奴婢遵命”

让人去请英国公等一众武勋之后,朱厚照沉思到:现有的15个师的部队能够完成组建并形成战斗力已经是他拼尽全力的结果了,但是人才的培养并不能一蹴而就,更何况在之前的过程中,他更多的是发掘人才而不是培养人才。其中的绝大部分人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但是这些人自身的能力有,缺不会教学生,现在后续的扩张就成了问题,现在有了河套大胜在手,再与他们说这些想必就容易得多了。

要想真正治理好军队,并拥有足够强的战力,专业的军校自然是必不可少,不过现在儒家文化或者说文官文化现在已经接近巅峰时期,自己即使威加天下,但是现在也只是太子,更何况自己还如此年幼,如果真想一步建成分门别类的军校,不提这些人会不会支持自己,到时候可是真会有一大批殉道之人会以死相逼的,到时候悠悠众口可是堵之不上了。

要想解决问题自然是老办法,第一步只需要建一个自己的伴读图即可,这样的事情自然没有任何人能指责,至于规模嘛,逐步扩大就是,待到土豆红薯找到,再清查天下流民隐户,扫平东南,开海贸易,到了那时,便没有人能反对自己了。

太子要成立伴读图的消息很快就在京中不胫而走,与历朝历代不同的是,除了勋爵贵族和官员之外,所有身家清白的良家子同样可以自荐,正阳门外专门设了一个棚子,只要通过当地官府的初步审查便可前来报名。

这等类似汉时招录“羽林郎”的手段在今天看来更像是一次特殊的武举恩科,不过这个消息让许多底层百姓欢呼雀跃,却又是让另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大失所望,如果朱厚照借此机会直接创办新学,还是与儒家几乎对立的学问,那么无疑会让朱厚照与真正儒者的矛盾不断加剧,朱厚照一方即使能胜,无疑也会元气大伤,同时失去大部分士林的支持,退一步说,即使不缺当官的人,但是却几乎没有“忠君”的人了,奈何朱厚照小小年纪就这般能隐忍,他们不得不耐着性子继续等待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