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情感启示录三部曲 > 第34章 望断天涯路34

第34章 望断天涯路34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情感启示录三部曲!

情感启示录之二:望断天涯路34

有时候,功夫是会负“有心人”的。没有一个法则会永远保证:你所有的“耕耘”都必须要有收获,就如不是所有的爱情,都会有“结晶”一样。

经过连续几天“拉网”式的搜索,我终究还是没有找到那颗竹子。给自己彻底放弃“寻找”的理由是:也许那颗十五年前有着“晓格气息”的竹子,在某场大雨中倒塌,后又枯死在地上,化着了“守护其它竹子继续成长的春泥”——毕竟每颗竹子,都不是“无情物”。

“寻竹”是我续写《情感人生》过程中的一段小插曲。我用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平复好“惆怅与失落”的心情,去除了“不甘心”的情绪后,如脱轨般的火车,重新“推入”至正常的“铁轨”,继续我的“写作之旅”。

我与杨婷的那番对话后,我反思了自己藏在内心深处的想法。是的,我无法断绝自己对玉立婷的“向往”,尽管我可以对外界隐饰。诚如杨婷最后说的,至少给阿依,其实更多地是给自己一个机会——给自己一个机会,彻底走出“过去”的阴影,去光明地选择自己所倾慕的她。

以多年后的“后视镜”或上帝视角看,自己当初个“决定给自己一个机会”的选择,事实证明——随着再一个“悲剧”的结局收场,在结果上,我并没有与阿依“偕手到老”。但是,我依然不后悔选择与阿依在一起。

如今“重写那段历史”的当下的我,唯一后悔与深深遗憾的是:她在人世间最后的那段岁月,我没有在陪伴她的左右。

在她生前,我们憧憬过,要一起去游遍每一座城市,阅尽每一座美丽的雪山,去看尽每一场醉人的日落,去踏遍每一片沙滩……

还在象牙塔住着的阿依,心中藏着很多对世界的向往与好奇,这犹如当年的自己。阿依常说,人活一世,除了眼下的日常生活,还有对未来世界的未知探索,以及对世界的好奇心。既要脚踏实地,也要心怀梦想。

这与后来流行在互联网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和田野,有差不多的意思。

阿依虽然有大学生特有的“理想主义”色彩,但她同时又是一位“脚踏实地”的人。她也说,游遍天下大好河山,对每个人来说,都只能是一个不太可能实现的梦想。许多人也许走马观花走遍了全世界,却可能还没领略到自己所在家乡,那一束最美丽的风景。

我对她说,就像那位牧羊少年圣地亚哥,去寻找梦中的宝藏,历经千辛万苦,后来在“原来的牧羊处”挖出了真正的宝藏。

阿依笑着说,虽然历经千辛万苦,但却是牧羊少年“该走的路”。

我与阿依还“讨论”过“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之间的关系。

我说,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知道,这是事实,还是是一种“二分对立法”?

阿依说,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是一个整体,相辅相成,一旦分开来看,就有失偏颇。不能说读万卷书,就不如行万里路,反过来,也不能说,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诚如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行万里路,还是要以读万卷书为前提,不然,行万里路归来,你心中亦无“丘壑”。读万卷书,要靠“行万里路”去验证,“行万里路”,带上“万卷书”的思想储备。

我说,也许有些人,行了万里路,都依然坐井观天,因为他的行李上永远背“背着”一口井。就像王阳明先生所言:知行合一。不是说知难行易,或知易行难,而是说知行要合在一起,“知”只有通过“行”才能“知”,“行”也只有经于“知”才能“行”。既不要先知后行,也不要先行后知,而是要在行中获知,知中去行。一边知一边行,就像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反过来去验证与完善理论理论。

阿依笑着说,对我等刚出象牙塔的学生,一开始就行万里路,确实不太现实,但读万卷书,却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在学校中先满“丘壑”,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不断实践,验证与完善自己的知识,则是可能的。

我说,这就是你想游遍天下大好河山的动机,做一个女性的“徐霞客”?

阿依笑了说,动机也没那么复杂,单纯地只是想领略下祖国的美景,顺便让自己多见见世面。毕竟像我们这种本就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大学生,总是想去看看山的外面的外面是什么,也想去看看外面大山里的孩子,又与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这或许就是阿依后来想去藏区支教的真正“思想源头”,对于未来要从事教育的她的这种想法,我除了支持,还是支持。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当阿依每次提起支教之事时,我的脑海都会闪过一丝念头,仿佛“穿越”到了三年前的“都城”,想起那座城市的“主角”——艾姝。

不过,这种念头也很快就淹没在其他念头之中,没有引起我内心太多的“关注”,如指间的水,无声无息地流走了。只是想着,真正爱一个人,不是要把她置于自己的“翅膀”之下,更不是要把她“拘束”在自己的“思想狭隘”里。在情感关系中,两个人要相互成就彼此,都让彼此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反过来,相互“拉低”彼此。

上世纪有一部电影的其中一句台词是这样的:有些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其羽翼太丰满了。

阿依无疑是那只羽翼丰满的鸟。那时,我一直坚信: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更值得庆幸的是,阿依与我都心照不宣地相信:深深爱着对方,无论两人是否“天各一方”。

与阿依在各处一城的“热恋”岁月里,我已彻底地从“都城”这个“彼岸”,上岸到“靖城”这个“此岸”。如果爱情是一片海,我已不打算再回头,就已经是“不用回头的回头是岸”。不能说阿依是救我脱离苦海的一座歇息岛,但她一定是上天派来救我,也是可以让我完成自我救赎的天使,而杨婷,说不定是帮上天提前为我们递送“预言”的信使。 06.3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