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情感启示录三部曲 > 第38章 望断天涯路38

第38章 望断天涯路38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情感启示录三部曲!

情感启示录之二:望断天涯路38

那场晚宴后的次日,阿依就返回了春城。我与阿依似胶如漆般的缠绵相思,在“依依不舍”的离别中断开。那一趟趟我无数次送别的城际列车,一次次载着我的心,陪伴着阿依到了她的大学之后,又返回了靖城。

在我记录的当下,有两股不同的情绪交织在心底,一股是写到阿依时的惆怅落寞与失落,另一股是看过晓格刻在竹子上那“些”历经十年风雨的“字符”后的激动余波。它们仿佛长江与黄河般,在某个山岔口汇聚到一起,先是清浊相间,后渐渐地,形成了一股淡一点的浊流。

“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搜寻成果,让我有了一种久违的“激动万分”的兴奋之情。这种激动程度,不亚于母亲说的堂奶奶“一不小心”拾到的一坛黄金,亦不亚于牧羊少年圣地亚哥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回到“原点”后挖出的“家里宝藏”。像进入到时光“虫洞”,一瞬间回到了过去,看见了“原来最初心的自己”。

终于看到那棵历经岁月沧桑的竹子上的字符时,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前生。在梦境里,在恍恍惚惚的现实中,偶尔的觉悟:过去经历的岁月,像自己的前世,未来的岁月,成了未知的来世。

原来在心房处,一直留着一块小格的空间,就像艾姝、婻菲、阿依,甚至还有甘锌在那也“有”“一席之地”一样。

看着那一笔一划的刻痕,经历这么多年风雨依然清晰地映在我的眼前时,我终究还是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情绪。不知道当年的她是怎么刻上去的,仿佛考古学家们,在地下古城发掘出来的秦汉竹简一样,还依然“活灵活现”。

字符虽然历经岁月,变得比原来稍浅,但因为晓格当初刻的比较深,所以依然清晰可见——也一刹那,永远地刻在了我的心里。竹子一年一年节节高的向上生长,字符却依然在原来的那一节上,如这颗竹子身上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疤,但她依然屹立在那场大火中幸存下来的仅有的一群竹丛中。

或许是万物有灵,又或许是晓格有意的选择。她选择在这片竹林中,相对独立一丛中的一棵竹子上刻的字,这群独立的竹丛,与所有其他的竹丛,隔了一条长年累月自然形成的宽深水沟,因为“隔离沟”,让这丛翠竹,在那场大火中“奇迹般地幸存了下来”。

我微微颤抖的手指,抚摸着那一笔一划,仿佛触摸到了晓格镌刻时的指尖余温,甚至触摸到她站在“此地时”的生命气息。双眼无法抑制的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视线。有些人一旦错过,就是一生,有些人一旦分别,就永远没有了“再见”。就像与她在靖城的最后一别,就成了到如今的“永别”,只剩下我在这丛深秋的翠竹前,痴痴地守望着这几个充满灵魂般诱惑的字符。

如今终于看见了这些字符,像解开了一个多年积压在心底的迷底。那种从最初的“希望”,到失望,又到最终的绝望,再后来,又到反转后的“失而复得”,如坐过山车般的跌宕起伏的心情,到最后,还是激动之情占据了上风。

当我触摸到晓格刻在竹节间最下面二个字,也就是她自己名字——晓格时,我的记忆再次把我带回到过去。

在临近阿依研究生笔试的一周前,也是我与阿依在一起半年后的一天晚上,我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一接通后,才知道是久未联络的周瑜亮打来的。

当听到他那熟悉又仿佛很遥远的声音时,我还是异常惊讶,惊讶的不仅仅是因为他突然联系我,还因为他那冷冷的语气,仿佛我是他这一生永远无法愿谅的仇敌,没有一丝在都城人民医院时的对我的那种“温情”。

[喂……你好。]我接通了电话。

[萧然林风吗?我周瑜亮。]那边简短地回答。

[啊……瑜亮……你……太惊喜了……你最近好吗?我……]

[我打电话来就是与你说一件事……]他冷冷地打断我略带兴奋的问候,片刻之后,他继续说道:[晓格他来找你了……她答应我,这是她最后一次见你……]

[哦……?怎么……]我非常疑惑,脑袋一团乱麻,为什么晓格要来?瑜亮与晓格之间又究竟发生了什么?我正想询问时,瑜亮再次生硬地打断了我。

[萧然林风……你别问那么多……你只要知道,晓格现在与我在一起……你们这次见面后,你就不要再联系她了……她是我的!]

说完,那边挂了电话。

我半天回不过神来,手中的移动电话,仿佛也迷失了。我在房间里焦虑不安的来回踱步,不知道要如何应对晓格突如其来的“到访”。

晓格为什么在久未联系我的半年后,突然要从二千公里以外的都城来见我最后一面?她为什么又突然与周瑜亮走到了一起?尽管我知道那时候,周瑜亮还喜欢她。但为什么那么突然?当我说要回都城时,她还满心期待我回去,但仿佛一夜之间,什么都变了。这也间接促成了我与阿依见面的决心,乃至最后与阿依走到了一起。

不知为什么,刚刚瑜亮的来电,让我想到了喜欢上筱蝶的刘尚北,他们的那句[她是我的],是那么的相似,连语气中的“咬牙切齿”我都能感受到。

或许真的是我错了,或许我们都错了,也或许我们都没错……

如果我们都错了,那我们又错在哪里?那

如果我们都没错,那错的又是谁?

是爱情本身错了?还是人类的嫉妒心错了?爱情要自私还是无私,又孰是孰非?

这些问题我永远不会有答案,因为爱情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是无法用“理性”想明白的。用理性能想明白的理性的理性,那都不是“爱情”。 22.3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