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扬帆明海 > 第58章 季金

第58章 季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扬帆明海!

化去的清晨白雾没有消散,而是变成淅沥的细雨打在金属的甲胄之上。

季金策马奔驰,但心思却早已不在,脑中来回闪烁的,还是刚才在中军大帐里的画面。

这追击敌军的功劳,本该是他季金独揽的。

而现在,自己却只能跟在林悟贤身后。

若说没有不甘,那是骗人的。

可是季金,他心中有苦说不出。

季金是军户出身,家中是浙江温岭松门卫的卫指挥之一。

现今的卫所早已破败,底下哪里还有可战之兵,手底下人要么逃亡,要么是骨瘦如柴的农奴,根本不堪一用。

可即使卫所败落,可卫所中的将领仍有用武之地。

例如方各海,也出自海沧卫卫所,因为朝廷就地募兵,底下仍然需要带兵打仗的将领。

但季金所在的温岭松门卫有些特别。

亦或是说,松门卫在整个大明朝廷的军事系统里,是一个笑话,至于缘由,那旧账就要往前翻到永乐年间。

永乐十六年,那时候大明建国五十年,正值永乐盛世,国力强盛,兵锋正猛,明太宗朱棣甚至派郑和下西洋以示国威。

但就在这么一个节骨眼上,大明朝廷闹出了一个笑话,因为身处大明腹地的温岭松门卫失守了。

当时这个消息传到朱棣耳朵里时,他是不相信的,直到兵部再三确认,朱棣才相信这个事实。

至于整个失守的过程,更加无厘头,因为对手既不是朱棣视为劲敌的蒙古、鞑靼铁骑,也不是日夜挂记的建文余孽。

而是一群遭了难,飘洋过海,走投无路的倭国浪人,这批人也就是明中期倭寇的最早雏形。

对于当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路将大明国界推到斡难河畔的明太宗来说,自己的江南腹地被名不见经传的倭寇给攻下劫掠一番,这是难以接受的奇耻大辱。

当时在松门卫巡按的浙江按察司佥事石鲁受罪伏诛,罪因是酗酒贻误战机。

可明眼人不难看出,对付区区小股漂洋过海疲惫不堪的倭寇,即使没有指挥官统一指挥,一个卫所的驻军已是足够应付。

要知道此时的时间点是永乐十六年,大明才建国五十年,卫所还未崩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

但即使如此,松门卫的结果就是失守了,并且也成了大明历史上第一个失守的卫所,堪称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作为松门卫出身的季金,自然也逃不开茶余饭后成为别人的笑料,虽然那已经是祖上百年的事情了。

但偏见不会褪色,当年胡宗宪在浙江组建备倭军的时候,松门卫也是敬陪末座,永远的饮水机管理员,所以心高气傲的季金很清楚,老老实实守着祖上的功劳簿,是永无出头之日的。

隆庆二年,季金武进士及第,算是跳出了世袭卫所军户的这个圈子。

可在这个时期的明朝,重文轻武的风气早已形成,所有的武进士都只是候补军官,各地有战事的地方募兵之后有空缺,本地卫所没有合适的军官了,这才会让武进士补缺。

而季金最早补上的位置,是海盐备倭把总,他也是在这个任上结识了林悟贤。

在朝廷里,要想往上爬,两个东西缺一不可。

一个是战功,另一个则是背后挺你的人。

可季金偏偏就找不到那个挺他的人,一方面是松门卫出来的人名声不好,另一方面则是季金自己脾气的问题。

从上次季金硬怼林悟贤便不难看出,季金是典型的暴脾气,即使面对上官,也是得理不让人。

简而言之就是没有眼力劲儿,情商不高。

可是林悟贤是个高情商的人,他很清楚季金这人是真能打,而自己作为牧守一方的海道副使,手上自然得有镇得住场子的大将才行,根正苗红却又名声不太好的季金,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所以季金几次三番的升迁,都离不开林悟贤的举荐,双方虽然从未摊牌过,但早已是心照不宣。在旁人眼中,林悟贤与季金,就是一路人,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季游击,我们已经追击十余里,差不多该追上了,探子那边还没回复?”

季金猛地回过神来,这才意识到都已经跑出十多里远,遂是拱手向林悟贤回道:

“回海道大人,探子暂未回报。”

林悟贤闻言只是皱眉瞥了季金一眼,面色不悦。

季金也没办法呀,探子他早就撒出去了,可是确实没有回报。

等等!

季金意识到不对劲,脑中回转片刻,瞳孔收缩,手里猛地一勒缰绳。

林悟贤从旁也将马停住,转身看向季金。

“不好了,海道大人,此地有诈!”

“有诈?”

林悟贤反问一句,话音未落,路旁树丛中便传出刺耳的喊杀声。

“杀狗官!赖大帅重重有赏!”

于是瞬间,两千人马乱作一团,一时间人嘶马鸣,季金抽出佩剑挥舞,组织起身边的亲卫,将林悟贤给围住,但即使喊破了喉咙,他能组织起的,也就身边堪堪百人。

“快!护住海道大人杀出重围!”季金调转马头,向着来时的方向猛烈冲杀出去。

不远处的山坡上,赖元爵正俯瞰着此时发生的一切,一旁的小头目谄媚而道:

“赖大帅果然是智谋过人,那领头的人看起来是个大官儿,咱们要不要跟上追杀。”

赖元爵摇头道:

“算了,没功夫管他们,赢这一阵,只是为了拖延时间,咱们还是撤退要紧。”

其实这一次伏兵,赖元爵也是在赌,他的主力已经撤到义丰溪边上,等待林阿凤的船来接应,这次设伏断后实际的人数也就三千有余,主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虚张声势,真不是赖元爵神机妙算,实在是他没别的办法了。

他心里一直做着最坏的打算,就算追兵没有被伏兵击溃,这部分弃子也能拖延一段时间,而且他此前还跟统领伏兵的将领鲍士秀交代过,若是败了,便往饶平县城里撤,引官兵去攻打县城。

这三千人的死活,赖元爵并不在意,相比之下,将那两万主力带回潮州,才是他的当务之急。

好在,一切顺利,赖元爵心中长吁一气,总算是放下了心中的担子。

那头,鲍士秀领着得胜凯旋的三千人马返回,来到赖元爵面前,便是拱手笑道:

“禀赖大帅,幸不辱命!”

“干得好,鲍将军,此战你是头功,回头战利品你任选三箱搬走便是,现在召集众人,后军变前军,前军变后军,向义丰溪方向撤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