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扬帆明海 > 第81章 广州攻防战伍

第81章 广州攻防战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扬帆明海!

从第五日起,广州战役的主旋律便不再是战斗了。

说到底,战争只是手段,政治才是最终目的。

在上午向广州城派遣了使者没有得到明确答复后,下午明军又对广州城展开了低烈度的进攻,其目的便是逼迫据守广州城的林阿凤妥协。

晚间,广州城内。

以林阿凤为首的一行海盗与叛军的高层就和谈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因为实际上,根本没什么好讨论的。

反对和谈的人寥寥无几,从本质上来说,林阿凤的这次偷袭目的就是为了逼迫朝廷和谈,以赚取一个光明正大的特权身份,从头到尾这次行动就是林阿凤的一次投机讹诈。

输了重新落草为寇,赢了单车变摩托,典型的输了不亏,赢了血赚,这样的便宜买卖,林阿凤怎么可能会犹豫。

那么接下来,问题其实就简单了,说一千道一万就是利益问题,林阿凤想将广州城卖上个好价钱。

但天底下岂有抢来的东西还开个价格让原主买回去的道理?

无论是有多么冠冕堂皇的借口,都无法掩盖这本质上就是强盗行为。

所以上午送进广州城的书信里,殷正茂的条件开的非常明确。

一,林阿凤解除武装并且立即退出广州城;二,所有叛军交出来给朝廷这边进行处理;三,林阿凤自己的人马就地解散由官军收编,所有船只一律上交大明广东水师。

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没有任何关于林阿凤以及各个头目的处理细则,没有任何封赏与承诺。

所以这本质上不是一封招安书,而是一封劝降书,对于这样的结果,自然是没有一个人能够接受。

只不过在大多数人心中,这个情形他们一点儿也不觉得意外。

正所谓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价码都是谈出来的,尤其是昨晚谢三石的人已经来通风报信过了,明军确定了以和谈为最终目的的大战略。

这一则消息宛如一场及时雨,让城中所有的叛军高层总算是长舒一口气,至少在正面战场上,他们不用再面对此前那样高烈度的战斗了,紧绷住的心弦也松弛下来。

于是礼尚往来,在经历了白天的小规模战斗后,林阿凤也遣使来到驻扎在广州东面的殷正茂大营,送来了叛军们自以为合理的和谈条件。

小的内容都不提,林阿凤的核心诉求只有两个,一是保证他们兵权的合法性,正如所有被招安的倭寇或者起义军一样,他们自己人的建制不能被打散,并且要给他们一个与之匹配的职位;二是地盘,他们需要一片自治地盘用以养兵,每年他们能向朝廷缴纳贡税,当然,只是象征性地缴纳,具体来说便是像西南土司那帮番族一样自治割据。

至于他们所承担的义务,除了象征性的赋税以外,就只有地区稳定。

简而言之就是,咱们不闹,已经算给皇帝你面子了。

显然,这样的条件殷正茂看都不想看,在轰走林阿凤的使者后,殷正茂立即招来了李旦。

不知不觉中,殷正茂开始信任起李旦的意见,因为从合作开始直到现在,李旦的表现始终是超出他预想的令他满意。

无论是军事上、政治上,他总能在很新颖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与尝试,虽然这大多都伴随着风险。

可是仗打到这个份上,哪有完全没风险的事,不是军事上冒风险,就是政治上冒风险,譬如现在接受林阿凤的条件,然后将这封议和书送去北京,大伙儿尽可以猜一下接下来送到广东的,究竟是同意议和的圣旨还是革殷正茂职的圣旨。

所以李旦的许多看似伴随着风险的举动,实际上真正横向比较一下才会发现,居然是最划算的决定。

等李旦来到中军营帐,刚进门,便是开口打趣道:

“殷大人,要不我就把我的军帐搭在你这儿算了,这样两头跑,我的马儿迟早要被你累死。”

“那回头我叫军士给你牵头骡子回来,它们不怕累。”

“…”

看见李旦被自己气的哑口无言,殷正茂满意地捋动长须,随后将林阿凤送来的议和书递到李旦的手上。

李旦看完过后也只是冷哼一声,然后将这封议和书摔在案上。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林阿凤这厮简直是异想天开。”

“那这和,你觉得还有谈的必要吗?”

“谈,当然要谈,不过不是明天。殷总督不是心里也早都打定主意了嘛,进来的路上,我已经看见军士在准备明天的早饭了,想必,林阿凤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你觉得他们会做好准备?今天我可没有提前传令三军备战呐。”

李旦笑了笑,回答道:“提出这样的条件,摆明就是要激怒你,不过这也说明了,林阿凤那边是真想和谈了,经历之前的攻城战,恐怕他自己心里也犯怵吧。”

“不过这要是打起来,我们可不能完全如他心意才行,不然他可要得寸进尺了。”

“那咱们给他们上点猛料?”

听着李旦意味深长的话,殷正茂不由坏笑起来,就连脸上都跟着皱起了一道道沟壑,李旦也是同一时间露出迷之微笑,两个谜语人相视而笑不发一语。

林阿凤的一点小心机,早就被此二人看的透透的。

既然官兵已经决定了要和谈,那么林阿凤这个精明人此时显得强硬就很有必要,这是为了给他自己后续的谈判加码。

反之若是林阿凤一口答应和谈不做任何反应,李旦和殷正茂反而要担心对方扮猪吃老虎麻痹自己。

这就是李旦之前所说的,纯粹精明人的下一步其实很好预测。

因为他们总会照着最有利自己的方向前进下去。

无论是进是退,纯粹精明人都会下出纸面上最有利于自己的那一步棋。

说到底,林阿凤绿林出身,虽然走到这一步早已证明他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但要说起人心算计的弯弯绕绕,草莽还是没法跟朝堂里摸爬滚打的殷正茂,以及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炸时代的李旦相提并论,有些事情听过看过和自己闭门造车的琢磨比较起来,还是有区别的。

晨光熹微,就在天还微蒙蒙亮的时候,两骑传令飞马从东边大营里飞驰而出,内容只有一句话,全军立即备战,正午听鼓声攻城。

一场将计就计之再就计的戏码即将上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