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扬帆明海 > 第91章 广州攻防战终

第91章 广州攻防战终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扬帆明海!

有一句话,叫兵败如山倒。

其实这不单纯是对战争而言,更是对“势”这个字最直观的阐述。

如山倒,就是失势了。

而此刻的林阿凤脑中的第一反应,便是如此。

此前他连战连捷,难逢敌手,打遍东南沿海,只有他林阿凤占别人的便宜,没有别人占他的便宜。

可如今山不转水转,自己也有失势的一天。

放眼北望,城墙之间的巨大豁口即使在灰尘的阻挡之下依旧若隐若现,由此可见这绝不是说裂开一个小口子那么简单,而是纯粹的坍塌了。

此时,他终于明白李旦的所作所为用意为何。

纪鸦没骗人,李旦的确主动暴露了他的位置、意图,全部放到了明面上。

那是因为他有自信,即使将所有计划搬上台面,自己也已经没有阻止的办法了。

他势已成,自己做什么都为时已晚了。

先前连日的血战、猛攻、和谈,都是李旦的铺垫与心理战,他不仅为自己争取了准备的时间,同时磨灭了城中叛军的意志,最后更是闹得自家内讧,军心涣散。

“林老大,不好了!”

亲卫神色慌乱的朝自己奔来,林阿凤的表情没有慌乱,可仍是不免流露泄气的神色。

“何事?”

“城中起了骚乱,小的无意间听见有人在喊…在喊。”

“在喊什么?”

亲卫咽了口口水,方是答道:

“在喊…‘纪鸦归明,杀凤献城。’二当家,好像反了。”

“不会的,纪鸦不会反我,他十八岁就跟我闯荡,任何人都可能反我唯有他不会。”

“可是老大,确实有人反水了,军中已经乱做一团,而且江面上又来了大船,弟兄们都泄气了,恐怕…”

话不必多说,事走到这个份上,林阿凤哪里会看不清现在的局势。

他早知道,大势已去。

与此同时,由张元勋率领的五千精兵越过倒塌的北面城墙,直接向着城内发起进攻,其中李旦及其所部两千人也分属其中。

张元勋手下的人都是本地将领,对广州城内的地形了如指掌,因此一冲进城,进攻的目标便非常明确。

攻占武库,攻占粮仓,切断水源,占领城内制高点。

即使敌军在城墙之上守的固若金汤,一旦后援被全部切断,再精锐的士兵都会变成软脚虾。

至于李旦,所要做的核心事情只有一件,他要让敌军与全城百姓都知道,明军已经进城,这场战争的结果尘埃落定了。

冲入城中的铳骑兵接到命令立即散开,四处游猎,同时每人所过,都呐喊高呼:“明军进城!叛军放下武器,投降不杀!”

一方面继续打击敌方的士气,同时也是安抚城中百姓,让歹人不至于有机会浑水摸鱼作乱。

而在另一头,位于城西的城墙之上,眼见战事一面倾颓,叛军守将毅然折断了林阿凤的帅旗,随即打开城门,接引西面军的陈璘带兵入内。

“做的好,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名叫蒋二,原是纪二当家的亲卫,现愿为天兵效犬马之劳。”

“呵呵,识时务,你跟着我吧。”

“小的谢过天兵大人!”

“就刚才你们喊的话,接着喊,要让其他人都以为你们的二当家反了,知道没。”

“小的谨遵天兵大人军令!”

最后是南面,珠江之上正列的大船齐齐下锚,对着城池发起猛轰,顿时炮声冲天,碎石飞溅。

胡守仁一手捻须,嘴里不禁念叨:“这炮够厉害的,亏李旦这小子还算有点良心,好东西都知道紧着咱们福建的兵用。不过可惜了对面的汉子,倒算是硬骨头,但骨头再硬,也挨不住炮击呀。”

……

北风卷过,初冬的风里带着血与硝味。

万历元年十一月初八。

午正三刻,北城墙坍塌,张元勋领明军攻入城中,城墙上的武器供应、粮道、水源、通信全部被切断。

未初一刻,西城墙守军临阵起义,守将蒋二引陈璘率军进城,西城失守。

申正时分,南城墙叛军守将于乱军之中被船上大炮击中,当场毙命,随即守军全面崩溃。

酉初三刻,东城墙在围攻之下叛军溃败,大量叛军投降,殷正茂率军成功占领东城墙。

残阳沉入地平线,入夜之时,正面的战斗几乎全部结束,大军在城内进行最后的叛党清剿,殷正茂站在东面斑驳的城楼之上,不由感叹,历时近两月,广州城终于失而复得了。

“不容易呀,老夫差点还以为闯不过这关了呢。”

“总督大人吉人天相,自有神佛保佑。”

殷正茂瞥了眼一旁拍马屁的师爷,摇头笑道:

“不是神佛的功劳,是幸得高人助我,对了,李旦人呢?”

“李大人听说还没有找到林阿凤,亲自带人去找了。”师爷停顿了片刻看向殷正茂,意味深长道,“大人,这么多功劳落在李大人头上是不是不太好?不是在下嫉妒,实在是他本就是福建来的,此番又是风头出尽,只怕是树大招风,他这小身板扛不住呀。”

“…嗯。”殷正茂不发一语,默默凝视远方。

……

广州城向南是被水网贯穿的平原,期间一路向南,便至顺德县,复杂纷乱的河水与支流,将目光能及的土地分割成一块块不规则的形状。

“往下游走一段路便能看见船坞,安排好的船会送你们离开,我只能送到这儿了,二位一路走好。”

眼前人摘下头盔,露出眼窝深处的刀疤。

“替我谢过林海道,大恩不言谢,林阿凤日后定会报答。”

“得了,林老大,我得赶紧回去,这个香囊您带着,或可救您一命,一路保重。”

棺材本信使递出手里的香囊,作揖离去。

看向手掌里的香囊,一股虽然淡薄却又深邃的气味钻入鼻腔,只是这味儿,说不上多好闻。

林阿凤与纪鸦二人相视一眼,将其收入怀中后便向下游方向而去。

夜色幽幽,初冬时节,居然还能听见田边的蛙声,二人一前一后,自顾着走。

“老大,接下来何去何从?”

林阿凤抽出袖里的烟枪,刚想点上,迟疑片刻后还是收了回去,苦笑着道:“先回去,重整旗鼓,咱们不是早就商量好了嘛,即使失败了,大不了重新落草为寇。”

大约走了三里路,总算看见了目标的船坞。

只不过船坞之前,早已有三两个人影等在那里。

其中为首之人,林阿凤哪里会不认识,此时光是看见这张脸,便已是恨得牙痒痒。

“…李旦。”

那头的李旦侧目看见来人,大笑起身:“林老大,知道你要走,我特来送你一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