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借势升官 > 第35章 招商建厂

第35章 招商建厂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借势升官!

走出胡军的办公室,李波刚想到康居村去走一走,身体却不受控制地往二楼西边走去。政府办公室的布局似乎都有一个特点,一把手的办公室在东边,那么二把手的办公室必然在一把手的最西边或是下边。

“葛镇长,您忙着呢?”

葛明瑞看到进来的是李波,一点也没觉得意外。放下手中正在批改的文件,笑着站起身来给李波倒了杯水。

“不忙,就是处理一下日常的公文。怎么样李镇长,还习惯吗?”

李波忙双手接过杯子,拿在手中,规规矩矩地坐在了沙发上。

“葛镇长,不瞒您说,是很不习惯啊!以前别人看到我,都是点点头,现在我也学会了和别人点点头,身份变了,感觉也变了。”

“慢慢来,这才哪到哪啊,等再过一段时间,你就会习惯这种感觉了。想当初,我刚做镇长那会儿,我也不习惯。我想和别人打成一片,可是别人总是对我恭恭敬敬,让我不自觉地就产生了距离感。后来我和别人打成一片了,他们又不把我当成镇长了,上下级的距离感没有了,工作也就不怎么好开展了。再后来,我也想通了,大家在一起不就是为了工作嘛!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保持距离,若即若离的感觉最好。不然,大家在一起都很随意,都没了激情,工作也就很难取得进步了。”

李波自己也渐渐地发现,自己身边政府体系内的人,每一个人都是哲学家,都有着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虽然各不相同,但总是有一根线贯穿始终。

“听镇长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镇长您不去教书育人,真是教育界的一大损失啊!”

“别贫嘴,说说看看,你对自己未来的分工有什么想法?”

李波谨慎地看了看葛明瑞,而葛明瑞似乎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看着李波。

“葛镇长,我能有权力选择自己的分工吗?”

“当然有啊!你工作那么出色,肯定要结合你自身的优势,量体裁衣,这样才能发挥你最大的才能啊!”

“可是,我听说......”

葛明瑞看着李波欲言又止的样子,不耐烦地说道:“有话就说,别整的自己跟个受伤的小媳妇似的。”

“葛镇长,您要这么说的话,我可就直说了啊!按理说,分工这块,应该是您和郑书记商量着定下来的事情,既然您主动征求我的意见了,那我肯定根据实际来。我的意思是,我想负责工业或者招商引资,虽然全镇的企业数加起来也不到十来家,但我有信心在两年之内让草津镇的企业数目翻一番。”

葛明瑞本就受郑建国委托,试探试探李波的口风,谁知道李波自己主动接下了草津镇最不易出成绩的部门——招商。

“此话当真?”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好,我这就和郑书记再商量一下,不出意外的话,明天就可以召开党委会宣布。”

看着急匆匆站起来的葛明瑞,李波觉得自己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李波试探性地问道:“葛镇长,要不再等一等?我怎么有种被你们忽悠的感觉啊?”

“行了,就这么定了。”说完,头也不回的朝着东边的办公室走去,留下李波一人在办公室里发愣。

看着葛明瑞如释重负般从自己面前走过,李波真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再次路过党政办的时候,他主动和丁磊发出了约饭邀请,丁磊也是欣然同意。可当李波提及分管招商的时候,丁磊只是同情地说道:“业余招商和分管招商是两回事,不仅难处成绩而且不受别人重视,通俗点说就是吃力不讨好的活。更重要的是,今年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很多地方和行业企业了,你说你主动分管招商,这不是抱薪救火吗?”

听着丁磊的分析,李波瞬间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就在离开政府大门的时候,董厨子的电话打了过来,电话里董厨子含含糊糊的说着让李波到村部来。

到了村部,董厨子神神秘秘地关上办公室门,然后从抽屉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信封。

李波懵圈地看着董厨子,大惑不解地问道:“董哥,这是什么意思啊?”

董厨子一脸傲娇地说道:“李镇长,你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啊!你还记得当初建造大棚投入的元吗?当时就数你我二人投的最多,都是元,其他村组干部5000到元不等。”

经董厨子这么一提醒,李波才恍然大悟。可李波还是不敢相信,当初的无心之举居然有这么高的收益率。

“董哥,你不会算错了吧?”

看着李波惊讶的表情,董厨子得瑟地说道:“李镇长,你就一百个放心吧!这些钱都是干净的,而且每一笔都有明确的账目。”

说着,拿出抽屉中一个泛黄的笔记本,里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每一笔账目明细。

李波在大致看了一眼后,方才胆战心惊地问道:“总收益是多少钱啊?”

“除去人工和其他杂费,还剩下元,再加上原本的元本金一共是元。”

“那岂不是说,我现在就可以拿着这些钱,到临湖去买一套100多平方的房子了?”

董厨子没有说话,只是笑着点点头。

李波看着眼前的信封,愣了好一会儿,方才缓缓说:“董哥,敢不敢干一票大的?”

这回轮到董厨子愣住了,他不可思议地看着李波,惊讶的问道:“李镇长,你想干什么啊?”

“我想把手里的钱拿出来建厂房。”

“什么?李镇长,你不是开玩笑的吧?元足够在城里买一套房子或是一辆好车了,干嘛把钱砸在水里啊?再说了,全镇的厂房就那几家,你再建厂房谁要啊?”

李波看着情绪激动的董厨子,淡淡地说道:“我们当初投资建蔬菜大棚,也不是没人看好我们吗?到最后,也不是挣得盆满钵满嘛!”

董厨子还是疑惑满满,他不解地问:“那我们干嘛不继续种植大棚呢?”

“你知道现在镇里有多少人种蔬菜大棚吗?如果仅仅是康居村的群众种大棚,市场消化是完全没问题的。可我看明年的趋势,很有可能全镇的村居都会种蔬菜大棚,到那个时候,我们的蔬菜卖给谁呢?市场饱和了,菜贱必定伤农。相反地,你知道刘强一年净利润多少吗?保守估计不低于50万。”

听完这话,董厨子也慢慢陷入了沉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