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回14 > 第14章 消息

第14章 消息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回14!

冲突事件就这么结束了,不过事件的后续跟于青记忆中的一样,高玉辉通过个人的关系,直接从供电那边走了程序,强行分了电表户,他饭店的生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光公务接待了,甚至村里为了办点事请两委成员吃饭,他们都下意识的不会去他的玉辉饭店,饭店生意进入了倒计时。

到了下班时间,于青和往常一样下班回到家,打算等和父亲于文喝酒时聊聊今天发生的事,等到开始吃饭,还没等于青开口,于文先举起了酒杯,郑重的跟于青说:“我决定了,再去之江干一段时间,你妈妈他们也跟着回去,不过我先过去,真的能安顿下,你妈妈他们等着过了五一假期再去。”

“这是好事啊。”于青闻言,举起杯和于文碰了下,“老爹考虑的也对,你先干住,然后再让妈妈他们过去,要不贸然一去确实不是这么回事,前面我欠考虑了。”

于青虽然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在想,原来你在那边工作了快一年,最后过年回家后开年那边打电话请再去的时候死活不去了,而且根据老娘牟英的解密,于文在那边工作生活的条件都很不错,就是于文是一个很眷恋家庭的人,一家人尤其是老娘牟英如果不陪着,他在哪里都不会待时间太久。

至于为什么说他眷恋家庭,这点从原来牟英照顾还在读高中的于青在银杏老家时,就体现的出来。在之江的于文只要到离银杏3个小时车程内的地点出差,必定开车或者打车回银杏的家,哪怕凌晨1点到,早上5点再走,也要回家待待,不是为了做什么,单纯就是回趟家,吃顿牟英做的饭,然后再走。

于文的这种态度也是从老一辈传下来的,爷爷于中作为共和国早期的大学生,因为银杏当时正在大搞建设缺乏专业人才,在老师宣传下,于中放弃了回到老家市局的机会,拿着介绍信只身来到了银杏,并在工作中认识了于青的奶奶,养育了一大家子人。

作为外来人员,从于文他们小的时候就对自己的小家这个概念看的很重,毕竟除了母亲这边有几个亲戚,父亲那边的亲戚完全指望不上,类似于抱团取暖了。而且这种家庭观念深深的影响了后代,直到于青结婚后,于家还保存着过年相互串门的传统。

不是所谓的走动,而是从初二女儿回完门开始,轮到哪家所有人都去那家过一天,早上十点来钟过去,女人们开始忙活做饭,男人们开始打牌,聊天,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散场,现在初六就上班那就有工作的吃了饭去上班下午再来,没工作的继续待一天。不可否认,在物资匮乏或者娱乐手段不高时候大多数家庭都有类似的习惯,但是能持续到现在的家庭不算很多,甚至连于青的妻子都不是很能理解这种方式了,认为是无用的社交。

回到酒桌,于青喝下口酒,看到于文也喝下后,问到“那边谈妥了吗,怎么说的,让什么时候去啊?”

“那边说是让越早去越好,恨不得我明天就过去,因为设备安装这就快结束了。”于文嘿了一下说,“不过我不可能这样就过去啊,再早也得周末去趟你爷爷奶奶那边说声,然后一起吃个饭再说了。”

“至于待遇嘛,比原来那里高50%,还不错了,而且还给配了车,这点不错。”于文说着就跟想起什么似的,“我是这么想的,我开车过去,然后那边真的给配了车的话,你五一和你妈妈他们坐车过来,然后回家时候把咱家的车开回来。”

于青虽然后来开过多次跨省的长途,不过此时还是一个刚拿到证一年多的小司机,所以于青还没说话,一遍的牟英先不乐意了,“去一边去,你怎么光出馊主意啊,让他开车从之江回海右你疯了!你自己不想想多么远啊!你这老司机都不能一口气直接开到还得在服务区休息,让他怎么办?”

“他不是小孩子了,开车这东西就是靠练出来的,还一辈子他不开长途了?”于文听到牟英说自己,有点不高兴。

“再说了,咱们都在之江,就小青自己在家,老的那边有点什么事,小青有车不也方便啊,更何况万一他谈朋友了,还中让他骑自行车和人出去啊?他那自行车又没有后座。”于文继续反驳道。

听到于文的解释,牟英顿了下,认为车留给于青也可以,不过还是担心于青开长途,继续说:“反正我不同意让他开回来,你要是想留下车,那就这样,你别开车走了,你坐车走,车不就直接留下了,那边反正给你配车了,你也不耽误事。”

于青看着俩人互相要呛起来,赶紧打圆场“我临时用不到车啊,让老于同志开着去吧,也别什么五一我去送老娘再开回来了,等过年时候你们一块开回来就是。至于家里更不用担心了,出租车这么方便,一个电话不就来了。”

于文听到于青这么说,也不再和牟英继续讨论这个问题了,拿起酒杯和于青说:“咱们继续喝酒。”

于青心说刚差点说出来姑姑她们都有车,大不了让她们开车拉着爷爷奶奶,还没出口他突然想起来,在现在这个时间,只有大姑家有车,而且还不是轿车,是辆小货车,其他姑姑家还没买车呢,都买车要到18年以后的事情了。

不过心里想着,于青手上也不慢,也举起酒杯跟于文碰了下,喝了一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