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 第43章 江南水患

第43章 江南水患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成浣碧,我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八月末,江南急报。

徐州,沛县以及济宁,嘉祥等许多县的水道淤积严重,引发当地大范围洪灾。

雍正召集百官,连夜上朝。

然而,朝中大臣你来我往,都无计可施。

此时,张廷玉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

他举荐前任两广总督阿克墩,此人现在是大理寺的死囚。

不过他对治理河道非常有经验,在此之前就成功治理过高要的水患。

张廷玉建议皇上给他一个机会,让他戴罪立功。

雍正思索片刻,觉得可行。

即刻下令释放阿克墩,命他出任江南河道,戴罪立功。

此时,范时纪在下面有些蠢蠢欲动,他抬头悄悄看了一眼站在前面的宝亲王,一时不知是否该采取行动。

他虽然没有治理泛滥洪水的良策,但是水泥可以修整河道,如果能给积年淤积来一次彻底的清理,说不定可以一劳永逸。

而且,它用来造桥、筑堤修坝,也都是可以的。

他想去试试,但是又怕乱出头非但做不了还会招祸。

正在他犹豫的时候,皇上看到了弘昼。

他寻摸着,此次江南受灾,刚好需要派一个赈灾救民的官员过去。

寻常官员的身份压不住场子,弘昼刚好合适。

让他跑一趟,顺便也能磨练一番。

“弘昼啊,此次江南赈灾,还需要派人过去,你觉得谁合适呢?”

雍正笑眯眯的看向和亲王,看着就一脸的不怀好意。

突然被点名,弘昼立马精神了许多。

他不知道皇阿玛这是什么意思,但是对上皇上的眼神,他试探性的回话。

“我?”

得到想要的答案,雍正心满意足。

“既然你自告奋勇,朕也不好让你失望,你就跟阿克墩一同前往吧。”

弘历有些兴奋,这是来活了啊!

虽然不是他期待已久的领兵打仗,但是去赈灾救民,他也是乐意的。

总比一天天无所事事的好,他已经闲了太久了,再不动动,整个人都要生锈了。

小年轻忙不迭的行礼。

“儿臣遵旨,定然不会让皇阿玛失望。”

看到弘昼如此反应,雍正很是满意。

“皇阿玛,儿臣斗胆,有一事禀报。”

弘历拱手作揖,躬身行礼。

“说。”

最紧急的事情解决了,雍正返回大殿之上坐着。

“此去江南治水,水泥或许能派上用场,儿臣提议,让工部左侍郎范时纪同去。”

此言一出,弘历心中先是舒畅了一些。

该做的他都做了,接下来就看皇阿玛如何选择了。

最初看到水泥这东西,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江南水患的治理。

为了让它露面,他费尽心思修了一条路出来。

如今真的要派上用场了,他却有些畏首畏尾。

他怕皇阿玛怀疑他别有用心,也怕范时纪一放出去就难收回来了。

即使如此,经过多次思考,弘历最终还是决定说出来。

“皇兄,臣弟此前也想过,这水泥既然能修出来这样平坦坚硬的路,或许,也能用来修筑堤坝。

此次江南水灾,臣弟也愿一同前往治理。”

怡亲王允祥站了出来。

他作为河流治理方面的总理,参与过疏通河流和水利建设,对这些东西十分敏感。

第一次看到水泥路的时候,他就十分激动。

如果能用它铺在两岸,可以大大减少水土流失。

即使只是加高堤坝,也会更加稳固。

范时纪随即下跪叩首。

“启禀陛下,微臣蹉跎半生,幸得明君赏识,才有了今日的微薄成就。

自微臣受封以来,一直颇为惶恐。

如今如果能有机会为陛下效力,微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这一番言辞说的十分恳切,甚为感人。

雍正想了想,觉得可行。

他还记得最初弘历呈上来关于水泥的奏折里,似乎提过到这方面的一些东西。

不过雍正没想到的是,弘历能主动提出来让范时纪去。

毕竟,此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至少要一年半载的。

虽然当初范时纪是从他府上举荐出来的,但是,人都是会变得。

难道他就不怕这人跟着弘昼跑了吗?

还是说,他真的如此大公无私,一心只为黎民百姓考虑?

这让雍正一时有些费解。

允祥站出来很正常,有他这个皇叔跟着,也能看顾提点着弘昼,他就能放心了。

如今治水的主力虽然还是放在阿克墩身上,但是让范时纪同去也未尝不可。

“那就命允祥,弘昼,阿克墩,范时纪四人,一同出发前往江南。”

“遵旨。”

四人异口同声的回答。

接下来,就是商量赈灾物资和银两的事情。

又是好一顿扯皮,才拨出了一些银钱。

江南作为全国的粮仓,此次受灾,必然会导致供粮不畅,国库收入也会受损。

唉,真是让人头疼啊!

众人商量了许久,才最终定下来一个实施方案。

三天后,一切准备妥当,四人带着银钱,还有一些粮食和药材,与众多侍卫一同出发前往江南。

出发当天,弘历前去送行。

看着一行人离开的身影,弘历突然有些惆怅。

此去也不知多久,才能回来。

希望他们一切平安才好。

因着水患一事,京城的粮价都开始有些波动了。

一时之间,百姓都开始囤粮,大家觉得,越往后,粮价会越贵。

玉隐上辈子经历过抢盐风波,这还是第一次遇到抢粮风波。

京城人口众多,要维持如此大的一个城市日常运转,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着囤粮,又生出了不少风波。

一些无良商家,甚至开始涨价。

雍正第一时间收到了密报,直接派弘历监管市场,严正声明有任何人采取异动,都会被即刻扣押惩治。

如此,民心方才稳定下来。

整个京城,一切恢复正常。

玉隐觉得,她的粮食改造计划,得加快进程了。

如果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不能保证,这个国家必将是动荡不安的。

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再如何强大,也不过是个花架子。

只要有一丝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崩溃倒塌。

毕竟,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