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济世凡医 > 第447章 颅荐椎2

第447章 颅荐椎2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济世凡医!

这个淋巴帮扶系统,有两个常用的方法。(作用是排毒,自己促进血液的循环)

第一个方法:

施术者把手放在患者的脚底。

患者双脚以每分钟约180次(每秒3次)的速度,交替踢踏施术者的双手,直到病患腹部出现颤动为止。

单脚踢踏的距离只要5~10厘米就可以,不用踢得很远。

整个过程持续约5~10分钟。

第二个方法:

施术者站在患者头侧,将手放置在患者前胸。

请患者做较为深沉的呼吸,吐气时,治疗人员双手贴住肋骨,随着往后下方移动。

当患者要吸气时,双手要固定住肋骨或胸廓,使其无法往头侧移动。以上挡住吸气的动作重复3~4个呼吸循环。

做完3-4个循环之后。

当患者在吸气动作一开始的时候,治疗人员立即把手放开。

此时应可听到嘘嘘的声音。

以上手法可重复2或3次。

这是两个淋巴帮扶系统的操作方法。

颅荐椎此类的手法,最考验精细的敏感的触诊程度。

所以平时的时候,要多练习手指的敏感程度。

江云初经常诊脉,手指的触觉非常的灵敏。

而普通人则需要一些训练,提高自己手指的灵敏度。

诊脉的技巧是,诊脉之前,放空自己,身心放空的去感受。

这个也是一样的。

平时可以自己没事的时候,触诊自己的桡动脉,也就是中医讲的寸口脉的位置。

也可以触诊两个太阳穴的位置的跳动,感受血管跳动的规律。

快慢,大小等等。

也可以仔细感受,看自己身体两侧的跳动是否一致。

如果一致,请持续感受,如果不一致,那就感受一下,到底有什么不一致的地方。

当自己触诊自己的血管跳动有一定心得的时候,就可以去给别人触诊。

那么被触诊的人,应该是整体放松的,放轻松的,自然呼吸。

这时候去感受。

而施术者的力量,也应该尽量的小,也就是前文之中说的,大概5g的力量,很轻。

越轻柔越好。

为什么要做这种触诊的锻炼。

这就涉及到一个颅荐椎的理论。

他认为,人体是有扩张期和收缩期的。

人的人体,是伴随着人的呼吸,进行不容易被人察觉到的,变化的。

所有的位置都是。

尤其是以人的颅骨最为明显。

婴儿小的时候,可以看到囟门的位置,伴随着呼吸上下跳动。

而囟门闭上之后,尤其是等到成年之后,似乎人的颅骨就不会再这样的运动了,实际上不是的,人呢颅骨也是会存在细微的运动的,只是这个运动变得很小,很轻,不容易被人发现而已。

通过这种长期的触诊锻炼,就可以发现这种运动。

这是颅荐椎起效的根源。

虽然颅荐椎这个操作是外国人发明的,但是外国人他不懂中国的传统理论。

他一直在这个技术之中强调的是,你感触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而不是你大脑的想象。

其实就这个从头到尾的贯彻理论来说,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是否这个发明人也对这个手法存在怀疑,但是她发现这个方法行之有效之后,又不能够解释其中的原理。

所以最后变成一句:你可以相信你触摸到的,它真的不是想象。

其实这个在传统中医理论之中很好解释。

这就是气的出入运动。

虽然说现在研究说是,是肺掌管了人的呼吸。

但其实皮肤也是可以呼吸的,毛孔也是可以呼吸的。

而这个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修炼之后,才能做到,而这些文化是中国所特有的,在外国是没有。

所以他们只能在看到的基础上,即基于解剖学的基础上做研究。

至于观察不到的气,就没有办法描述,

因此,触摸到,成了感受气的另外一个很好的方式方法。

那这个又不是传统的发气治病,而是以自己去感受这个跳动,同时做轻轻的手法(5g力量)去改变这个气息的运动。

那么以颅骨向身体的其他部位延伸,只要是有关节的地方,就可以触摸到这种运动。

颈椎,后背,前胸,髋关节,骶髂关节,甚至手上的关节。

这是摸到,触到。

这个是基础。

相当于中医之中的诊断学。

只有摸触到不同,发现异常,才有办法解决异常,这是这个手法的基础。

第二部分就是,如何调整这些异常。

调整异常的很简单。

这个发明人也总结了一句话,就是:阻止颅荐椎运动在最极端的位置,让其沿着寻常的路径往回走,并且促进整个系统产生新的运动路径。

第一种方法,在足部进行静止的引导。

将手掌放置在双脚下,让自己的双手托着脚后跟的位置,用手掌正好可以触碰到两侧的脉动(中医之中,太溪脉的位置。)

先轻轻触动,感受这个地方的脉动。

然后开始诊断,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这些脉动是否对称?

第二,双脚是往内旋比较顺畅?还是往外旋较顺畅?

第三,如果不对称的话,应该如何调整呢?

下面举例说明:

假如脚外旋时,左脚动得范围比右脚大,而且两脚内旋动作不如外旋那么轻易、顺畅,范围也不如外旋远。

我们就可以适当的施加外力调整这种不对称的情形。

施术者第一步顺着双脚的力量,往最大活动度或最放松的方向运动。

当双脚达到了最大外旋角度时,比如说右脚转得比左脚流利。

那么当活动到这个最大的角度的时候,双手保持不动,阻止其脚回旋,或者回落,不要帮助或者施加力量,让其在在外力下运动。

只需要在双脚呈最大外旋角度时挡住,让其别动就可以。

这时候双手感受这个动脉的跳动,也同时施加力量,阻止这个脉动。

就这样,维持住这个力量,同时让患者放松,施术者也放松。

感受这个脉动的力量,当脉动跳动不同的时候,看某个脉动大,还是某个脉动小,也就是给这个脉动,施加一点压力。

随着手维持这个运动,那就会出现一个脉动相对停止的点。

保持这个点就可以。

这个方法对于头痛,腿上的疼痛,都有效果。

其中以上需要注意的点就是(第一,双脚往哪个方向顺畅,就让双脚向哪个方向旋转。第二,不要用力量干预患者的转动。第三,在触摸到这个脉搏跳动的时候,不要用太大的力量按压,只需要轻轻触摸,然后顺着双脚的力量转动,直到脉搏跳动变得一致或停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