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七零军婚,俏军嫂她一胎三宝 > 第21章 折腾

第21章 折腾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七零军婚,俏军嫂她一胎三宝!

一大早杨宝珠买来石灰、滚刷、灰桶、腻子,找了两个泥瓦匠带回来开干。

这里是紧靠市区的郊区边上,不算太偏僻。

有农贸集市,还有不少五金建材店、汽车修理厂,都是这一两年开起来的。

买这几样建材的时候顺便让店里的人帮忙找的泥瓦匠,是附近村里的村民。

屋里的东西不多,集中到一个角落,用一张油布盖住遮挡灰尘。

见杨宝珠是个大肚子,泥瓦匠迟疑着没动手,犹豫片刻后问杨宝珠这里是不是她的家,讲不讲忌讳?

杨宝珠问忌讳什么?

泥瓦匠说他们乡下讲究怀孕的人家不宜大动,对肚子里的孩子不好。

杨宝珠笑了笑,说这是新房子,还不算正式入住,不影响。

泥瓦匠们这才放心下来,拿铲刀将起层的墙皮铲掉,包括厨房烟熏火燎得发黑的墙皮,咔嚓咔嚓很快铲了一大堆。

杨宝珠也没闲着,铲下来的墙皮装簸箕里,来回跑了几趟才倒干净。

中午周志毅下班回来,家里一片狼藉,老婆一身灰扑扑的像是工地上干活的。

浑身全是湿透的汗水,混合着铲墙皮的泥灰,以及头发上的一层灰,那样子要有多狼狈就有多狼狈。

周志毅头大,这女人是不要命了?肚子里还揣着孩子,就这么瞎折腾。

早上只说想要收拾一下房子,没想到是大动干戈!

气得周志毅在女人的屁股上拍了几下,佯装发怒骂她逞什么能?肚子里的孩子都不顾了。

杨宝珠呵呵一笑说没事,闲着也是闲着,趁现在家里没添置家具,先把屋子打整一下。

前世自己开店创业,为了省钱,买材料装修哪样不是自己一手一脚亲自弄的?这点儿小打小闹算什么?

如今是肚子里揣着孩子,怕伤到孩子不得已才请小工的,不然自己早就动手了。

中午去食堂打的饭菜,泥瓦匠留下来一起吃,吃完继续干活,这样进度快一些。

泥瓦匠干得很用心,因为午饭周志毅打了两个肉菜,饭菜的份量足足的,干体力活消耗大,饭量也大。

泥瓦匠家里都好久没吃过肉荤了,今天吃了两个肉菜,还有白米饭。

知道杨宝珠两口子是实在人,所以干活也尽心尽力,一个下午就把腻子给刮完了。

杨宝珠说还想找人把门窗的漆翻新一下,两个泥瓦匠也一并接下这活。

只让杨宝珠准备好油漆材料,明天他们带工具来将漆皮铲掉,用砂布打磨打磨,就可以重新上漆了。

那会儿的房子门窗比较简单,就是木门和木框架玻璃窗子,没多少技术含量。

第二天泥瓦匠来了,先将门窗的漆铲掉,窗子的玻璃框上的腻子也铲掉。

砂布打磨后,用湿布擦干净晾晒着,玻璃窗则填上腻子将玻璃固定住,等着腻子晾干。

趁着这空档才给整间屋子刷大白,连屋顶都没放过。

刷完大白后,整个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许多。

然后泥瓦匠又开始给门窗上漆。

六月初的天气已经很炎热,这些一天内都足以晾晒干透。

下午周志毅回来,屋里彻底大变样,崭新崭新的。

给两个泥瓦匠结了账,还特意打了两份肉菜和白米饭让他们带回家吃。

说是干活干了这么晚,应该管晚饭的。

两个泥瓦匠给两人鞠躬道谢,高高兴兴带着饭菜回家。

夜里杨宝珠盘算着屋里需要添置的家具和用品,列了一个清单出来,商量着明天是星期天,一起去家具店看看,定做家具。

至少要两个衣柜、两个双人床、一个长沙发、一张婴儿床、一张折叠大方桌、几根凳子。

两间卧室都要摆上双人床,等孩子生了后把周父周母接过来一起住。

杨宝珠一直感念周父周母的好,想要弥补前世的亏欠,把周父周母接过来,让他们含饴弄孙,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夫妻俩边聊边写着,把漏下的补充上去,几个窗子得弄窗帘遮挡一下,免得逛街的时候忘了。

杨宝珠看着长长的清单发愁,担心钱不够。

周志毅上战场前留下的近三百元已经花了不少,周志毅住院的时候买了不少鸡鸭鱼,兜里只剩下一百五十元钱。

“没事,想要啥就写上,钱你不用担心,我这有。”周志毅笑道。

“你的钱不是都拿出来了吗?”杨宝珠诧异,丈夫有多少工资自己清楚。

“傻瓜,我还有以前攒的,加上这次立功上级奖励的。”周志毅搂着老婆,从枕头下掏出一个存折。

杨宝珠打开,里面是几年前每月的存入金额,还有前几天刚存进去的一笔大金额,加起来有近两千元了。

“毅哥,原来你还是个存钱罐呢!”杨宝珠拿着存折喜笑颜开。

有了这笔钱就不用发愁了,想要的东西都可以添置了。

“呵呵,一个光棍又没地方花钱,这钱当然得攒着给老婆花了。”见老婆开心,周志毅也开心。

男人挣钱不就是给女人花的?

那时没有专门的家具店,夫妻俩一大早进城,逛了一天都没找到,累得不行。

回来的时候在公交站碰到那两个泥瓦匠,打了个招呼。

杨宝珠问泥瓦匠他们村里有没有木匠,自己想要打造家具。

泥瓦匠忙说有,热情地邀请他们去村里的木匠家瞅瞅。

一进村,泥瓦匠就给村里人介绍这是昨天给干活的东家,想要打家具。

村民们都很热情地打招呼。

原来泥瓦匠他们昨晚带着饭菜回来,那肉香、大米香飘了一路,整个村里的人都闻到了。

听闻是干活的东家给的,都羡慕他们运气好,遇到了好东家。

今天这东家又来村里要定做家具了!

村里的几家木匠站在自家门口,希望杨宝珠能选中自家。

夫妻俩把几家木匠做的东西都看了一遍,手艺都不错。

见几家木匠都眼巴巴地看向自己,杨宝树一时不知该找哪家做。

这些村民家境都不怎么好,都希望争取到这笔业务挣几个活钱。

杨宝珠有些为难地看向丈夫。

周志毅想了想,道:“我们要打造好几样家具,要不你们每家各做一样,这样大家都有活儿干,我们也能早点儿用上。”

几家木匠一听,当然乐意,虽然挣得不多,但总归是有一点儿的。

双方沟通了要做的家具款式、尺寸、材料,再商量好每家要做的家具,交了定金,约好提货的时间,夫妻俩就回去了。

这些木匠家里都放了不少老木料,是家里祖辈攒下来的上好的料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