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巾帼执宰 > 第75章 召回

第75章 召回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巾帼执宰!

这几日李显忙着追查刺客一事,倒是耽误了不少时间,婉儿知道真凶却因为没有证据而不敢言,她想劝劝李显放弃追查,却又不知道怎么说。

这些日子李旦倒是得空了,他从前是一人独自承受宗室重担,不堪重任,心力交瘁,如今李显当了太子,他也松了一口气,最近总算是没那么沉闷了,偶尔还会进宫逛逛。

“婉儿”李旦看见一抹绛红色官服的婉儿,快步过来朝她打招呼。

婉儿许久没见李旦了,今日他穿着箭袖圆领开胯袍衫,十分随意,又有了几分从前的肆意。看起来心情不错。

婉儿脸上挂着笑容,上下打量了一番“殿下穿成这样是干什么”

“方才和皇兄去打了马球,他还有政务要处理,我便想着来看看母皇,你的伤如今感觉怎么样了”李旦和婉儿一起往紫宸殿走,见婉儿好像没事了,也放心了些。

“已经无碍了,谢殿下关心”

李旦听着点了点头“无碍就好,皇兄还在追查刺客,只是那刺客做得太周全了,滴水不漏,也不知道能不能查到”

他说的政务就是查刺客?婉儿有些犹豫,她知道刺客是谁却又不敢同李显说,没有证据就告诉李显,以李显的性格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只怕会做出冲动的事。而武三思老奸巨猾,一定会反咬一口,说不定就会趁机诬陷李显和她自导自演了一出戏就是为了陷害他。

李旦见婉儿皱着眉头的样子就感觉她有心事“怎么了?你有什么想法吗”

婉儿驻足,犹豫了片刻还是决定要说一下“我知道刺客是谁,可是没有任何证据,所以,还请殿下说服太子不要再查了”

“你知道刺客是谁?”李旦不可置信地说,接着又不解地说“你知道为何不告诉我们呢,就算现在没有证据,我们可以慢慢找啊,你若藏着掖着不说出来,刺客再朝你下手怎么办”

“他们已经打草惊蛇了,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对我出手,况且,我无事不会出宫,他们没有机会下手的”

“他们?”李旦略一思索,表情恍然,压低了声音道“你是说,武家兄弟?”

婉儿点了点头,她自己不好同李显说,只能托李旦去劝了“这件事,你知我知就好,太子刚复位,正是需要政绩证明的时候,区区遇刺小事不值得他这样大肆追查,更何况,这件事他们做得干净,就算知道是他们干的,我们也找不到证据,追查下去毫无意义,不如就此放弃”

她想了很多,除了她的推测和她看见的扳指,毫无证据,而这些都只是她的一面之词,也没有信服力。

李旦和李显不同,虽然也重感情,但是更加会审时度势,李显太子之位来之不易,当初他为皇帝时毫无建树,反而说了一通荒唐言论,这些事儿到底是给众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如今刚刚复太子之位,急需证明自己,确实是不应该在追查刺客的事情上下大功夫,能追则追,不能追理当弃之。可是,他也十分清楚李显对婉儿是如珠如宝,没有查到刺客,他恐怕不会罢休。

“皇兄的性子你也清楚,他敦厚老实,重情重义,这件事又与你有关,他恐怕不会罢休”李旦有些为难地说。

婉儿又怎么会不明白,正因如此她才觉得不好说,不说的话,他会继续追查,万一她不小心说漏了嘴,又怕李显会冲动行事,思来想去,都是两难。

两人快到紫宸殿了也没想出好的对策,到了紫宸殿门口,李旦忽然道“我有一个想法,却有利弊,你听听就好”

婉儿看着他,点了点头。

“既然皇兄誓要查出凶手,那我们就给他一个凶手,可如果这样的话,此案已结,以后再有了证据,也不好指认他们了”

李旦的话确实没错,婉儿思索了片刻,有些拿不定主意,此事她是受害者,可如果为了掩盖武三思他们的罪行,她安排遮掩的话,日后再想指认他们就难了,保不齐还会被武三思他们反咬一口,诬陷她自导自演。

“算了,此事先放下吧,我再想想”婉儿无奈地说道。

两人走进紫宸殿,只见张昌宗正在里面作画,不得不说,张氏兄弟琴棋书画确有造诣。他们二人气度非凡,看起来也不似一般的男宠,婉儿还为此查过他们二人的身世,却只查到他们本是商户之子,家道中落,沦落至此,还是太平无意间遇见他们,将他们买下来的。

虽然他们背景清白,可婉儿还是有些不放心,毕竟,他们二人和太平主仆情谊也不多,一朝得道升天,难免失了本心。

武皇捧着诗集难得清闲,见李旦来了才放下诗集,慵懒地说“旦儿今日这身装束是去哪里了?”

李旦拱手道“方才陪皇兄打了马球”

武皇点了点头,抬手示意张昌宗下去,张昌宗一手提着宽大的乌金袖子,一手执笔,闻言嗔道“陛下,臣还未画完陛下的风姿呢!”

他说得随意,若有若无的嗔怪倒是让武皇微微一笑,道“好好好,那便接着画”她说完又拿起诗集,随口和李旦聊天。

“那显儿怎么没有一同前来?”武皇阴晴不定地说,心里还是担心李显不能释怀,所以把李显对她的孝道看得很重。

婉儿对武皇心中的想法一清二楚,当即觉得有些不妙,抬眼朝李旦看去。

李旦也一眼看出了婉儿的意思,忙抬手揖道“皇兄忙着处理政务,想着这么多政务母皇身体吃不消,替母皇分忧”

武皇默默点了点头,又道“你皇兄许久没有独自处理政务了,你平日里也帮衬着点吧”

李旦点头称是。

武皇招手示意采禾端来一盘晶莹的葡萄,笑道“西域刚进贡了一批葡萄,这时候是最好的,一会儿带些回去吧,朕记得这是隆基最喜欢的”说到这里武皇嘴角的笑容僵住了,隆基,好久没提到他了,想想居然有五六年了。

婉儿也蓦然呆住,隆基,当初他因为窦妃之事受到牵连,陛下下旨让他前往临淄封地,至此已有五年未回京都。原来已经过了五年了,当初的他聪慧活泼,却因为窦妃一事性情大变,她几次三番去找他,都被拒之门外,也不知道如今他是否还心存怨恨。

李旦嘴角苦涩,他愧对于刘妃、窦妃和隆基,要不是因为他,韦团儿也不会因爱生恨,陷害她们,她们也不会枉死。

“那儿臣就谢过母皇了”李旦没有因为武皇提到李隆基而有什么迟疑,当即谢恩。

倒是武皇,想起那个机智的孩子,心里还是有几分想念的,再想想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久了,再说,那件事情与他无关,倒也可以召回来。

“隆基最近怎么样,可有书信回来?”武皇随口说道。

李旦有些摸不着武皇的想法,其实李隆基还是怪他的,怪他当初招惹了韦团儿害死了他的母妃,怪他无能,护不住自己的妃子,所以,这些年来虽有书信往来,但文字中充满了距离感,他能感觉到李隆基的变化,疏远。他之所以来信全是因为孝道,而不是父子之情。

“前些日子还差人送了书信来,还询问了您的身体状况。他如今在临淄学业也没落下,繁琐的事务都交给手下的人,有空就读书习武,比以前还上进了”李旦说到李隆基眼里都是欣慰,虽然父子关系生疏了,但是他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也是他觉得万幸的事情了。

婉儿听着李旦的话直道不好,李旦是欣慰之下没了防备,就这样夸赞李隆基必然会让陛下多想的,李隆基小小年纪非但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恨和颓废反而越发上进,隐忍不发,这样的年纪这样的心性,容不得陛下不多想。

果然,武皇闭了闭眼,嘴角忽然泛起意味不明的笑“隆基许久没回来了,眼看中秋就要到了,你让人去差他回来吧”

李旦惊诧地反应过来,愣了片刻才拱手道“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