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 > 第73章 元朔镇的变化

第73章 元朔镇的变化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

没有人知道刘彻和诸子百家那些人在建章宫中谈论了些什么。

只是从那天过后,大汉国又多了几位博士。

同样的,大汉国又多了不少新奇事物。

也是从那之后,儒家开始着纸书了。

只不过着书要经过少府。

因为当今只有少府才掌握着着书的技术。

也是从那之后,诸子百家又多了一神秘的华夏理工。

自从刘大海是山门中人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就很少有人来盯着他了。

因为大多数山门中人都不是傻子,除了山门中人,没有世人可能精通如此多的法门。

不少人甚至猜测,那华夏理工曾是一个极其辉煌的山门。

值得所有人重视。

而且,对方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山,很明显是反对儒家的。

毕竟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必定会被天下百家共击之。

诸子百家有人曾暗中联系过刘大海,不过被他拒绝了。

儒家大势已成,他可不愿意去当阻挡儒家的炮灰。

刘大海十分不解,这些人既然想反对儒家提出的独尊儒术,又不肯真正拿出一些让刘彻满意的东西出来。

如果天下百家都像自己一样,脚踏实地的干一些实事出来, 让刘彻看到他们百家的作用。

那刘彻又岂会听从董仲舒一人之言?选择罢黜百家?

说到底,还是诸子百家在刘彻眼中用处不大罢了。

自从有了山门中人身份,刘氏的生意就变得更好了。

而且,平阳公主视其如己出,从这也能看出当今陛下的意思。

而且,很多勋贵都已经把刘氏出品,当作了华夏理工山门中出品。

这吸引了更多人去刘氏商铺购买各种东西。

刘氏的生意越来越火爆了,元朔镇的发展也再次被新一轮注视带动。

如今的元朔镇,每日都是人山人海。

元朔镇一个月上交的税款,让刘彻有些纳闷。

一个刚建立不到半年的小镇,人口不过两三万,税额居然快赶上关中一座中等城市的税额了。

若是再过一两年,恐怕这元朔镇的税收,都能赶上长安城了吧!

若是大汉国再来几十座这样的城镇,光是税收,就足够他的大军出征了。

不过刘彻也就想想,这样的奇迹,当然是离不开他的好大儿的。

看看元朔镇的产品就知道了。

但凡是刘氏出品,基本上都是全天下独一份。

而且吃的好吃,玩的好玩,精美的精美,有用的有用。

现在刘氏出品已经快成为了一个标志了,只要是刘氏出品之物,必当是精品中的精品。

刘彻甚至怀疑,再过几年,大海就算是卖后山的石头也有人争着抢着去买。

想看看那石头中是不是雕的有花。

如果是其他人,他刘彻绝不会允许出现这种情况。

但那毕竟是自己的海儿,甚得朕心。

元朔镇每日往来的商人数不胜数。

绝大部分都是来自长安城,但渐渐地,关中地区的商人也开始来元朔镇了。

虽然已经开春了,勋贵富户们已经能吃到各种新鲜蔬菜。

但,许多在刘氏酒楼流传的火爆菜肴,只有元朔镇才有卖出。

刘氏商铺在元朔镇占据了半壁江山。

细盐、刘氏酒、皮带、糖、各种瓜果时蔬,以及刘氏庄园最新推出的两款食品——辣条和方便面。

价格便宜平民都能吃得起,而且回味无穷。

尤其是那方便面,可以直接食用,也可如面条一般煮着吃。

如同其名字一般,十分方便。

而且,最主要的是,这辣条和方便面都是纸质包装,能够长期存放,方便运输。

这两款商品一出,瞬间成为了元朔镇对外出口的又一热门货。

基本上每天能生产多少,就能被络绎不绝的商人买走多少。

而且,不少商人的订单都已经排到了数月之后。

由此可见这辣条和方便面的畅销。

刘大海自然知晓,这两种商品都是要流传全国的,市场极大。

关键是这东西还便宜,普通百姓也能吃得起。

所以刘大海以廷掾身份,在提前规划好的元朔镇外围,建了好几处大工厂,专门用来生产这两种商品。

而且,他还打算继续扩大工厂规模。

要不然想把现在的订单生产完,还得两三个月。

除此之外,刘大海还给前往元朔镇做生意的商人定下了一条额外的税收政策。

那是他和曹襄以及东方朔三人讨论过后共同上书由陛下同意的。

凡是前来元朔镇做生意的商人,需要额外缴纳百税一的费用,这些钱用于元朔镇的发展。

比如元朔镇要建立一些公共场所,或者日后要扩大元朔镇规模买地等等的消耗。

这个时代的官员,还不懂得投资这个概念。

一个城市想要发展起来,没有投资支持,将会十分缓慢。

当然,刘彻也不可能拿自己少府里的钱财给你投资帮助地方城镇发展。

一是古代人还没有这种意识,他们认为地方应该把钱财上缴到中央才是。

二是刘彻还指望着少府的钱财兴军打匈奴。

除非大汉国遇到了重大突发灾难,要不然别想让刘彻动用少府中的钱财。

所以刘大海就另辟捷径。

这些商人来元朔镇购买各种商品去外地出售,一个个赚的盆满钵满。

让他们百税一为元朔镇发展献力已经十分合情合理了。

毕竟百税一的税率实在是太低了,也没有太多商人会放在眼里。

毕竟他们能赚取的利润远高于此。

但对元朔镇来说,成千上万商人的百税一不容小觑。

元朔镇发展的很快。

元朔镇周围已经没有继续种植原来的粟米稻谷这种农作物。

清一色的种植着各种刘氏庄园的独有蔬菜,以及一部分土豆。

这也是刘大海为带动元朔镇发展注入的动力。

而且,再加上无烟煤矿生意、各种食品工厂。

元朔镇现在很缺人。

基本上所有居民都同时身兼一到两份工作。

这样的场景,东方朔称之为大汉盛世。

若是全大汉都能如此,那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配成为大汉国的敌人。

东方朔现在已经觉得,这里,才是自己施展才能的最合适之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