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 > 第35章 废除农业税

第35章 废除农业税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抢劫白银数百万,不如灭国一大片!

宝岛的物产还是很丰富的,加之地多人稀,所以莫那的族人对于吃喝是不愁的。

他们倒是对船队上的剪刀、锅铲、油灯等小件物品,很是感兴趣。

所以本着继续做回头客的生意,这第二天莫那回去的时候,船上就装了两大箱子这些物品。

陈兴显还额外赠送了他两坛好酒,就是砸也得给莫那砸晕,日后才能更好的贸易。

这茶叶要泡开才能好喝,这人也要想的开才能过的舒服,做生意嘛,陈兴显想得很开,开头的吃亏,为的是以后的肠来肠往。

当然还有一整袋的食盐,要说此地离大海如此之近,按道理不该缺盐的,怎么莫那反而也需要食盐呢。

那还是因为制法的问题,这时宝岛的族群仍然停留在较为落后的“卤水煎煮法”。

首先得取海水、还得运输、过滤、加热、结晶、收获、晒制等步骤。

这一套下来,想想得付出多少的人力和物力,所以这食盐的价格也就很高。

这价格之高的关键就在于加热,一大锅的海水所得的卤水不多。

而现在沿海各省则多采用的是更为先进的“暴晒制盐法”,总结起来这方法的优点有二。

第一就是盐的品质较高,第二就是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毕竟在这个方法里,出工最多的,自然是太阳公公。

但是唯一担心的,那还是是天气,一场大雨下来,啥都没有了。

所以晒盐也是一门看天吃饭的营生,但就算如此也比那一锅锅的煮,效率要提高了很多倍。

当下陈兴显就在海边规划起了多处的盐田,只待这海盐制出之后,一来可以和平埔人换物资。

二来也可以向沿海的省份,运去一部分不用纳税的海盐。

既然说完了盐,那就不得不提宝岛之上的另外一种盛产,甘蔗。

早在前朝的书中,就已经有了记载宝岛人“煮海为盐、酿蔗为酒”。

所以大规模的种植甘蔗,再出售白糖。

若是再引进部分的茶树,再加上种植水稻,啧啧,这以后的银子不得哗哗的流向宝岛。

陈兴显想着这些,做梦都能笑醒,与其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海上搏杀那有损阴德的勾当。

还不如好好经营这个宝岛,将生意做遍五湖四海。

起步已然开始,那就不能停下来,当下首先就是要解决人口的问题。

本来准备等县城修建完毕再出发,现在看来是等不及了。

于是当晚陈兴显就召集了众人,在码头边的堆场里,召开了如何增加人口的大会。

等到众人到齐之后,陈兴显清了清嗓子道:“如今大家都很是辛苦,这就是因为我们的人手实在是太少了”。

“所以我想了几个增加咱们人口的法子,大家也都说道说道”,众人于是起哄架秧子的让陈兴显先说。

“这第一嘛就是船工们都有家眷,我意让他们分批回去,将家中的老小接来”。

“凡是愿意过来的,每个家庭免费给土地十五亩,还不用纳税,只是地产的三成要平价卖入大仓”。

“那我们收不上来税,这以后怎么养兵?怎么铸炮?”,陈兴荣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而下面众人也开始窃窃私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种地交粮古来有之,这哪朝哪代也没听说过种地不交粮的。

陈兴显手指在桌上用力的敲了敲,止住了他们无意义的争论。

“我不是在和你们商量,我只是告诉你们,我决定这样做了”。

“目前我们人员不多,尚可自持,若是长久以往,自然是在这商税上做文章”。

宝岛若是以后想吸纳移民过来,免征农业税是关键中的关键,陈兴显没想过在这方面朝令夕改。

既然他说出了口,那么这条政策就将义无反顾的执行下去。

按照现在朝廷的制度,将土地田亩分成了三等,分别为上中下三等。

上等田须上交70多斤的粮食;中等田要交50多斤;下等田只交30多斤。

而每亩土地额外要缴纳2斤粮食,加上0.7成的损耗,这部分作为官田的收入,其实就是没来由的。

当初的洪武大帝因为是农民出身,所以对待农民的赋税是极为少的。

可耐不住洪武大帝的种好,生了一大堆的王爷,一大堆的王爷又生了更大一堆的郡王。

再加上王爷们有钱了,就大规模的兼并土地,所以导致这老百姓的日子也就愈发的艰难。

过了这百多年后,手里还有土地的百姓又能有多少呢?

所以百姓们们只能租种那些地主、王爷的田地耕种,可这税不高,地租可就很高了。

我们引用一段某地县志上的话,“某地有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什九,岁仅秋禾一熟,一亩之收不能至三石,少者不过一石有余”。

“而私租重者至一石二、三斗,少者亦七、八斗”。

一个地方有地的老百姓只有十分之一,其他的人都要租田去种。

而好的田地一亩最多收四五百斤粮食,下等的田地才收不到二百斤。

也就是说加上赋税,至少4-5成,至多7-8的收成,要被地主剥夺走。

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这边交完地租和赋税,那边直接就得找地主借粮食过日子的情况,都比比皆是。

而王爷们的土地再多也不用交税,地主家的儿子,考取功名之后晋升士人阶层,也不用交税。

再加上物价的贬值,这一座座大山,都压在了早已被压弯的百姓脊梁之上。

“若是大人真的将此法执行下去,那对于沿海的百姓来说,可真是一个莫大的恩赐”,张大雷起身冲陈兴显抱拳道。

他张大雷家中就是佃户,深知这每年交税和交租,对于百姓来说是多么大的一个难关。

而陈兴显最大的心愿就是宁愿他匍匐在地上,也要为后世擦干净身上的耻辱。

而若想雪耻,先得富民,这富民之举,首先便是割除这压在百姓们身上的大山,也就是征收了数千年的农业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