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进击的崇祯皇帝 > 第234章 毒计

第234章 毒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进击的崇祯皇帝!

在冯铨的论述下,一幅画面逐渐展开。

明军放弃庆都、保定,将闯军引向京师。

同时,再放弃宁远、山海关。下令吴三桂率关宁军南迁山东,让满清可以通过山海关轻易进入中原。

而明军在京师陈列重兵,固守京师。

等清军和闯军在京畿斗的你死我活,两败俱伤之时,明军便可引兵北上,解京师之围。

朱由哲笑着摇了摇头,这方法和自己对范文程设离间之计时,对多尔衮说的几乎一致。

只是当时说的是放弃京师,而冯铨只是在朱由哲坚持固守京师的前提下做了些许的改变。

朱由哲看向冯铨,“冯爱卿,你如何觉得他们会按照我们的设计,在京师斗的两败俱伤呢!”

“就如朕让吴三桂放弃宁远、山海关,而多尔衮占据两地后,直接选择按兵不动。看闯军和我们斗个两败俱伤,然后由他们来坐收渔翁之利呢!”

冯铨点头道:“陛下说的有理。所以,微臣说的也是只有五成把握。但陛下,我们可以仿效大唐向回纥借兵平定安史之乱的做法,许以重利,让其尽早入关。”

朱由哲表情淡然,“这个重利指的是?”

冯铨道:“待闯贼退军后,承认其国,割让辽东。同时,金银、女子等,可尽情许诺之。”

朱由哲淡淡笑道:“那这能满足满清的胃口吗?”

冯铨先是愣了一下,接着摇头道:“陛下,微臣直言,从之前皇太极的诸多表现来看,满清志在天下。若有可能,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夺取。陛下,这满清在将来或许是一个比闯军更大的敌人。”

“但说到底,他们只是一个几十万人的小部落。兵虽精,将虽猛,但实际兵力有限。要想夺取天下,除非有合适的机会,否则就得一步一步来。”

“但大明的危机就在眼前。即使知晓对方狼子野心,也得与狼共舞。以舍弃部分利益来为大明争取一线生机。”

朱由哲微微点头,这冯铨对满清倒是很了解,但随即摇头道:“冯爱卿,你可想过?若放弃宁远、山海关,满清精骑便可直逼京师城下,整个京畿平原将变成他们的草场。”

“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那最后就算迫使闯贼退兵,满清也退兵。多尔衮陈兵山海关,李自成陈兵太原,我们还能在京师待的安稳吗?”

“更不要说,这一场三方激战下来,北地要死多少无辜百姓?”

冯铨愣道:“战后,陛下难道还要以北地为根基吗?”

朱由哲面露疑惑,“你何意?”

冯铨道:“这京师就是个饵啊!我们守卫京师只是为了让满虏和闯贼斗的更激烈一点,甚至彻底毁了北地。到最后,无论他们谁胜,一个残破的北地,到时候都难以和朝廷对抗啊!”

“毁了北地?”朱由哲更加疑惑。

冯铨点头道:“是啊!陛下想啊!我们在京师多守一日,北地的抵抗力量就持续一日,而无论是闯贼,还是满虏都不会专心治理北地。让北地乱成一团,而朝廷在南地养精蓄锐。到时候谁胜谁败,最后胜的都是朝廷。”

朱由哲摇头苦笑道:“养出来的蛊,只会越强。乱世,都是打出来的太平,哪有躺出来的太平?”

冯铨摇头道:“陛下错了,这蛊,我们同时也在养啊!朝廷可以在北地设立类似于大唐节度使那样的官职,让他们自主征税,自主募兵,然后自主对抗满虏和闯贼。”

朱由哲微微皱眉,“你是说让他们自立?”

冯铨点头道:“是,到时候他们都视那些地方为自己的地盘,岂会轻易让给满清或闯贼?只要北地一直乱下去,那南地就能一直安全。等合适时机,陛下再引兵北上,收复失地,中兴大明。”

朱由哲沉思了良久,“你说了这么半天,但没说到重点。若京师迅速失陷,你说的这些还能实施吗?”

冯铨说道:“陛下,京师只要守住三个月,微臣有办法让满虏和闯贼都撤走。等其再出兵时,也得等数月了,足够朝廷实施这一切。”

朱由哲好奇的看着冯铨,“三个月,倒是不困难。但你说的,让他们都撤退,靠什么?”

冯铨用手指蘸水在茶几上写了一个字,说道:“粮。”

看朱由哲满脸疑惑,冯铨继续道:“陛下,要想夺取京师,无论是闯贼,还是满虏,都必须征调十几万大军。而十几万大军,每天的人吃马嚼都不是个小数目。而北地连年饥荒,极其缺粮。”

朱由哲提起了兴趣,“说下去。”

冯铨道:“所以,只要控制了这些粮食,让他们无处补充,那他们自会退去。”

朱由哲摇头苦笑道:“无论是闯贼,还是满虏,他们都不是良善之辈。他们可以抢富户,甚至是普通人啊!”

冯铨点头道:“所以,我们得比他们先抢。”

“嗯?”

朱由哲顿时皱起了眉头。

冯铨此刻却满是兴奋的说道:“陛下,此刻春收在即。陛下,何不下一道旨意,就说闯贼临近,为了避免这些粮食在将来被贼军所得,令地方官吏铲除麦苗,或者直接放一把火,直接烧了。”

朱由哲猛拍了一下茶几,震的茶水四溅,“冯爱卿,你可明白你在说什么吗?”

冯铨点头,神情更加兴奋,“陛下,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百姓家中的储粮基本上已经耗尽。先烧京畿周边的,再烧其他地方的,同时让各地官员逼百姓纳粮,捐粮,让他们手中再无半点粮食。”

朱由哲呵呵一笑,“百姓手中无粮食,他们就抢不来。但朕问你,百姓没粮食,他们吃什么啊!”

冯铨不在意的摇了摇头,“陛下啊!百姓就如那山坡上的草,割了一茬,很快就会长出新的一茬。无论死多少,风一吹,雨一下,马上就冒出来了。您不必在乎他们死多少,因为他们无关紧要。只要有利于大局,他们死多少都不可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