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刺客列传三离战于野 > 第36章 成说

第36章 成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刺客列传三离战于野!

执明独自走进向煦台,内侍被他一句“滚”喝在了外面。

这座恢宏的宫殿竟是那么空,阳光从窗棂投照下来,照出雕梁画栋,玉案金樽,水榭亭台,只是没有一点生气。

当兰台令慕容黎不在这里之后,偌大的宫殿是那么冷清,就仿佛一座巨大的囚笼。

记忆如潮水涌来。

这里便是整个宫中最高的地方,天气晴好之时可以在这里俯瞰整座王宫。

阿离,那边就是本王的寝宫,那里是每天朝会的地方,这夕照台只比本王的寝宫小一点点,阿离,以后就住在这里可好?

不过我觉得夕照这个名字不好。

那叫什么名字好?

夕照之后便是暗夜,不如,改名叫向煦台吧。

那本王便封你做个兰台令吧。

前尘往事犹在畔,现世却如此苍白可笑。

这座空寂而冷清的宫殿,就像是囚禁慕容黎的囚牢,他想囚住他的青春红颜,囚着他的身心肤发,囚他至白发苍苍,囚他至天地改易。

终究还是天涯无归意,归期未可期,殿前空空人未还。

执明心中莫名的感伤。

他与慕容黎,仿佛命中注定,他们总会相遇,他们的人生始终纠缠在一起,煮酒点茶,妙笔赠画,银雀传情,并肩作战,舞剑吹箫直至拔剑相对。

从一句当真是个妙人开始,到一句本王不想知道了结束。

君还是君,阿离还是阿离吗?

其实君一直是君,阿离也一直是阿离。只是世道沧桑,命运随着车轮轨迹逐流而前无可奈何。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他都伤了慕容黎,这座向煦台,阿离还会回来住吗?

世事无常,苟活于世,原本就不能随心所欲。

无论他如何苦苦挣扎,如何忏悔表态,如何抱紧他抓紧他手,慕容黎这样回答他的时候他就隐约感觉到,慕容黎不会回来了,不会随他而来天权。甚至没有与他告别,又一次离开了他。

他隐隐约约的数次暗示慕容黎都了无痕迹悄然避开,他们之间隔了太多东西。

有的东西错过了或许就真的再也抓不住,就仿佛流沙在手中聚得越紧,散得越快。

执明叹了口气,准备离去。

他走了两步,脚步顿住,水榭旁边的羽琼花开的如云絮坠地,娇艳无比,如初见时般馥郁芬芳,微风拂过,花絮潋滟。

仿佛这里的主人未曾离去,悉心呵护,它们开得倍感娇嫩。

执明的心中终于有一丝欣喜,慕容黎若是刻意躲避,那便追到天涯海角,曾经不也是如此死缠烂打捂热他的心的吗,他就不相信以天下为聘,还抓不住那颗心。

“来人呐,宣鲁大人进宫。”

执明在章台召见鲁大人,他坐在那方石桌旁,思绪纷乱,曾经太傅整日督促他处理国事,他觉得甚是烦躁,总是以各种儿戏口吻回绝太傅直至把太傅气晕,他便是在这里用水泼了太傅。

今后,王上就交给你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无论太傅如何用祸乱天权的妖侫之名冠以慕容黎,临终前还是认可了慕容黎,将执明和天权交给慕容黎来庇护。

而后,慕容黎也一直遵照遗言护着他护着天权。

分则各自为王,合则天下无敌。

他们本应相携,奈何风风雨雨。

执明紧紧握着巽泽扔给他的燕支,无论是有心还是无心,这是慕容黎留在他这里的唯一之物,他也只能以此物慰藉思念。

“微臣参见王上。”鲁大人抱着一堆书籍账册缓缓而来,对执明行礼。

“大人免礼。”执明抬手示意鲁大人不必多礼,道,“骆珉叛乱之时以通商名义搬空了国库,虽然兰台令送回了一些,然不及库粮十分之一,本王要知道,目前国库中是否还有存粮,若是没有,就从各郡县抽调。”

“微臣正是要向王上禀报此事。”鲁大人上前将书籍账册递给执明,缓缓道,“这是两个月前慕容国主让微臣做的阴阳账册,微臣虽不明白有何用义,想来于天权无害,且全经老臣之手,便照做了。”

翻开账册的这一刻,执明感到深深的愧疚。

原来,这一切,他都安排好了。

鲁大人继续道:“库粮被分成了三份,有两份做成阴账,按照慕容国主的提示在账册做完之后钱财便从库房中转移。直到骆珉命微臣交出国库钥匙我才明白慕容国主此举的用意,骆珉来我天权时日不久,只知天权富庶,但并不知道天权究竟有多少钱粮,这三分之一数量都足以让他信了那是天权全部。”

鲁大人跪了下去:“微臣隐瞒此事擅自主张,请王上降罪。”

“此事有利天权,大人何罪之有,乃天权功臣,大人请起。”执明泛起一阵苦涩,慕容黎为天权事事周全,他对慕容黎却事事猜疑,终究是君不是君,沉甸甸的账册在他手中宛如千斤之重,“阿离当是知道仲堃仪所在边陲小地,打起战来提供不了足够多钱粮,肯定会觊觎天权钱粮,才会提前做好部署。”

鲁大人起身:“微臣已将钱粮全部搬回国库,账册重新做好,请王上查验。”

天权钱粮未失,本应是件高兴的事,然而执明却高兴不起来,想到仲堃仪若是得知自己苦心孤诣搬走的部分钱粮中途被慕容黎调换,绝对狗急跳墙气急败坏,定会破釜沉舟与慕容黎死战到底,他就揪心的难受。

他的内疚已太多,该是做出补偿的时候了:“大人,备一批军粮出来,本王要带兵亲征增援阿离。”

鲁大人惊愕:“王上不可,天权内乱刚刚平息,内政不稳,王上此时亲征等于置天权于风雨之中,若是骆珉余党未清,趁王上不在之际又发难,微臣恐束手无策。”

执明:“大人手中不是还握着名单之上的人吗?”

鲁大人垂首:“是有一份名单,也是慕容国主……”

“大人不必紧张,名单是我给阿离的。”执明道,“这些人目前或是以后都作为暗桩,必要的时候再动用他们,大人可懂我的意思?”

“微臣明白。”鲁大人思绪有些混乱,既然名单是王上给慕容黎的,那王上与慕容黎应当早有合谋,慕容黎与自己商量的计策王上也应知道,可王上似乎并不知情,甚至阴阳账册也不知情,后面发生的种种变故更是不知情,这中间问题到底是出在哪里?

虽然有名单上的人物,他还是放心不下:“王上若要出兵,派一名将军前往便是,为了天权,王上此时万万不可亲征。”

执明注视着鲁大人:“天权等得了,阿离等不了,若是阿离败在仲堃仪手中,瑶光覆灭,天权又如何偏安?鲁大人应该比本王清楚,此次真正解了天权之危的人是慕容黎,若是没有慕容黎,就没有现在的天权。于情于理,本王都应当派兵前往,本王若弃阿离不顾退避三舍,与那背信弃义小人有何区别。况且此次天权之乱就是仲堃仪蓄意挑起,他不仅要灭瑶光,还要置我天权于死地,此人不除,后患无穷,与我天权已是死仇,鲁大人能咽下这口气本王也咽不下。”

鲁大人沉默着,现在的执明已非昔日那个混世之王,他似乎有理有据的在分析利弊,而不是仅凭一时义气。

无论是为了一己之私还是大局考虑,天权派兵围剿仲堃仪都在情理之中,是国之大事,不是儿戏。

执明并非不考虑利弊,他缓缓道:“本王只需五万兵马和飞隼,朝中内政不稳,还望鲁大人多多操持。”

鲁大人领命:“是,王上。”

……

琉璃。

仇人的血从青天洒下,洒在祭台上,祭奠了子煜英灵。

琉璃三十六部落首领颂过那最后一抹亡魂,从此将臣服在子兑高昂的功勋之下。

祭奠结束,子兑回了王宫。

他面前摆着的棋盘上,复盘了与慕容黎对弈时所走的每一步。

每一步的精妙布局,他都要花很长时间看上好几百遍,直到刻入记忆,然后阴冷的捡起红色棋子,丢进炭火中,让它烧成灰烬。

他又挑出一颗红子,捏在手中,慢慢的,有粉末从他指缝里溅落。

长史站在一旁,有卫兵送了个消息进来,传给了长史。

长史面色不变,向子兑道:“那人又想将消息送出去,拦下了。”

子兑面色一沉:“我给他暂时的自由,是施舍,并不代表他能真的自由。他的消息和他想要送去中垣的消息,一分都不准泄露。”

长史略微沉吟:“王上用他人头颅代替他祭奠煜王爷的英灵,想必自有深意?”

子兑:“慕容黎当初假死,是否也是寻了他人代替尸身?”

他只不过借用了一招。

长史:“臣只是有少许困惑,留下那人于王上而言并无益处,何况他本是真凶。”

子兑再次从棋盘上挑起一颗红子,看着长史:“你说,慕容黎和他谁更难杀?”

长史道:“一个是中垣之主,一个是跳梁小丑,显而易见。”

跳梁小丑不过如捏死一只蚂蚁般简单,什么时候杀不是杀?可杀中垣之主难如登天,时机稍纵即逝,自然要先杀慕容黎才是正确的决策。

子兑将红子丢入炭火中,从棋盘上拈出一颗黑色棋子,笑容中有着胜券在握的自豪:“故而这局,应该一石三鸟。”

棋子落入棋盘之上某个点位,他的手中凭空滑落出一个指头般的黑瓶。

黑瓶交到了长史手中,子兑道:“让夜枭做到滴水不漏。”

棋盘之上一片肃杀。

……

半月后的深夜,是那么安静。

几十辆马车拉着巨大的辎重缓缓而来,在南陵城门口驻足,为首一人叫醒了有些打盹的守兵,将一块令牌递了过去,守兵看到令牌,立刻清醒,巡视了一眼这一排长长的车队,立刻命人打开南陵的大门,将这群人迎了进去。

……

“仲大人,钱粮已送到,请大人查验。”

一个漆黑的人影自门外阴影里走了进来,跪在仲堃仪面前禀报道。

仲堃仪的嘴角,浮起一丝微笑。

很好,一切都按照他想要的方向发展,他期待一场战争再度蔓延。

他要用瑶光千万人的鲜血来祭奠天枢孟章王之英灵。

……

阳光缓缓升起时,让荒凉的南陵洒满芳香。

整座城都沸腾起来,人们争相涌上街头,有惊恐,喜悦,彷徨,凌乱,他们奔走相告,匍匐相拥,去目睹这场惊天巨变。

自从城被天枢仲堃仪控制后,他们心中总是愁云密布。如今,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来拨开云雾。

东门之外,就是战场。

那里,战云滚滚,旌旗飘扬,几十万大军黑压压连绵出数十里,左侧,右侧,将南陵城围了水泄不通。

没有人知道这些大军是何时出现的,仿佛天兵突降。但百姓们脸上都显得喜气洋洋,因为,他们隐约的意识到,慕容国主已重生,这是瑶光派来解救南陵的天兵,南陵的惊天巨变就是他们的惊天喜讯。

号角声响起,驻扎在城墙上的天枢士兵被惊醒,他们布成整齐的队形,惊恐的看着城墙之下。

两军列开恢宏战阵,与这座小小的南陵对峙,黑压压的,就像是东来紫气。

瑶光遖宿,十六万大军,齐齐注视着天枢士兵已出窍的灵魂。

士兵脸色大变,疯了一般向城中狂奔而去。

炫灿的晨光下,慕容黎与毓骁相视而笑。

……

“大人,饶命……”

仲堃仪双目血红,紧紧握着纯钩剑。

剑,就横在他身前,没有染血,或是血液已被剑本身吸食。

他的脚下,是押运钱粮的主将尸体。他的身后,数十车辎重已被暴力掀翻,没有钱粮,只有数车稻草与沙石。

军粮被人动了手脚,如此重要任务一路行来竟然毫无知觉,真是愚蠢至极,死有余辜。

死也不足以抵消所犯下的重大失误,延误的军机。

“大人,天权来的飞鸽。”一学子从从外面慌张而来,将手中的鸽子递到仲堃仪面前。

仲堃仪阴沉的眸子,让那学子感到一阵莫名的慌乱。

他抓过鸽子的瞬间,似乎嗅到一股奇特的异香。

“仲君,天权惨败,骆师兄下落不明,恐有巨变,速撤。”

仲堃仪脸色惨白,将这张小小的纸条撕得粉碎,厉声道:“骆珉人呢?”

被困或是突围,是死是活,总应有个结果。

那学子不敢直视仲堃仪充血的眼眸,跪倒:“属下不知……”

“废物。”多年谋划的经验,让仲堃仪意识到事件发展已经完全超出他的控制,偏离了运行的轨道,他手中握着的牵丝线早已被人截断,栓上了巨石,只要轻轻一拉,就会从远山滚了下来,砸死自己。

士兵心急火燎奔了进来,感到自己的心脏都快被颠簸出了胸腔,一看到仲堃仪,就凄厉的叫了起来:“遖宿人打过来了,瑶光打过来了。”

这字节宛如沉闷的郁雷,轰击着仲堃仪全身,他一把抓住士兵,目龇欲裂:“说清楚。”

巨大恐惧席卷着士兵,他发出了绝望的哀鸣,语声凌乱:“城外,瑶光和遖宿百万大军,他们是修罗,是慕容黎来索命,他们突然就出现了,将我们死死的围住,我们出不去了,我们死定了。”

仲堃仪厉声怒啸:“你说谁,慕容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