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神玉 > 第8章 引蛇出洞

第8章 引蛇出洞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神玉!

待田富贵两人相继走出小院,老妈惊讶的看着牧戈,感觉眼前的儿子好像变得有些陌生起来,动辄百万的生意,儿子居然眼都不眨一下,那轻松的表情……那说话的气势,分分钟让她觉得西瓜也不香了。

不是说好的来看老物件,怎么一上来就谈起了大买卖,老妈有些摸不透双方在玩什么猫腻。

“吃点西瓜,老妈!你边上看着就是,我心里有数,这些东西,以前老爷子都交代过。”

牧戈只能把所有的事情往老爷子身上推,在老妈眼里,老爷子那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无所不知的大能人。

“那好吧,你可小心点,我看那年轻人贼眉鼠眼的,眼睛一点都不老实,四处观望。”

既然儿子心里有数,老妈也就不多说,只是不放心的提醒道。

牧戈心说,老妈观察的还挺仔细。跟随田富贵而来的年轻人,眼睛的确不老实,一进院子就在四处张望,几乎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就在牧戈和老妈聊天的同时,小院之外的巷子拐角处,田富贵与黑衣年轻人正低声商量着什么。

“老大,你真的决定要买?这可是一百多万来着。”

年轻人有些不太明白,一向精明的老大,怎么会掉入对方的陷阱,连他都能看出来对方有恃无恐的样子,难道老大看不出来。

“你说的不错,我一开始有些小看这个年轻人了,他的确是给我们出了个难题,同时也是在试探我们。买的话,我们不甘心,不过价格也勉强可以接受。不买的话,我们可能就要出局了。”

说话间,田富贵狠狠地抽了一口烟,然后把烟屁股弹在地上,狠狠的补上一脚踩灭,接着分析道:

“不过,这次他打错了算盘,他以为我们在乎的是眼前的鱼饵,其实我们真正在乎的是他装满鱼饵的盒子。而且这不是主要问题,可能连他后面的鱼饵盒都是陷阱,他想着我们会和他讨价还价,按规矩办事,殊不知我们是干啥的……”

“嘿嘿……还是老大你英明,让我们掏钱买,想屁吃呢!”

年轻人瞬间明白了田富贵的想法,阴笑两声。

“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稳住他,哪怕是价格高一些,也要吞下这第一口诱饵,让他以为我们上钩了,他就不会再节外生枝,寻找他人。”

田富贵分析着,越想越觉得没错。

“是的,是的,先稳住再说……就是白白拿出这一百多万,有些心疼。”

“心疼……心疼啥!你这傻屌,再多的钱,也不过是让他暂时保管而已,回头找人给盯好了,最好他不要想着去存钱,否则……”

“知道了,大哥!你这么说,我这心里可就踏实多了,别说是150万,给他再多点,都无所谓!”

“明白就好,招子放亮点,等会有进屋机会的话,可要看清楚了。”

“放心吧,老大!”

“……”

再次回到院中,这一次田富贵显得很爽快。

140万,他没有再还价,随时都能交易,前提是让他们开开眼,而且他们也想再买几件类似的高货,至于价格都好商量。

牧戈说看货没问题,不过一码归一码,先把这件货的钱付了,然后再带他们看看其他的。让牧戈没有想到的是,对方这次过来,居然带着巨额现金,而且钱就放在面包车里。

“痛快!田大哥果然是做大生意的老板,付钱都这么爽快,佩服佩服!我这就带你们看看其它的,希望你们能够感兴趣。”

钱货交易完毕,牧戈故作痛快的说道,并热情的给对方续上了茶水。

“那是,那是,只要有好货,咱老板不差钱!”这次,黑衣年轻人倒是接话接的顺溜,装作一副哥不差钱的姿态。

牧戈心里话,你就装吧,孙子!还不差钱,开个破面包,还真以为你是首富呢。只不过,牧戈也不得不承认,就97年来言,能够动辄拿出上百万现金的人,还真不多,尤其是在这小县城内。

喝了两口水,不用两人催促,牧戈带着两人先来到了老爷子的房间。乍一进屋,田富贵两人,就被正厅方桌上闪着暗金光泽的宣德炉给吸引住了。

其实他们这次过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件宣德炉。一开始是因为老妈林香荣的无心之言,让林阿姨上了心,林阿姨还有一重身份,那就是田富贵的姑表姐。

于是,林阿姨把这个信息说给了表弟田富贵。

事情有时候就是那么巧合,就在田富贵听到这个消息前,远在京城潘家园的老东家,也打过来一个电话,说是有重要客户想要买一件错金工艺的宣德冲耳炉,让他在下面收货的时候给留意一下,价钱不是问题,关键是货一定要开门,品相好。

对于田富贵来说,钱不钱的都不是事,老东家好不容易拜托自己一件事,务必要给办好了,于是就有了这次的安排探底。

且不说田富贵缘何来此,此时的他在片刻的惊喜之后,很快就镇定下来,进入了看货状态。

毫无疑问,眼前的宣德炉,的确是标准的错金工艺冲耳炉,在漫长的岁月沉淀下,器物的表面形成了一层薄薄的氧化层,也就是行内所说的包浆。

正因为有了包浆的存在,使得布满炉身的错金光泽稍稍显得有些暗淡内敛,没那么耀眼,但这些特征也恰恰就是宣德炉错金工艺大开门的重要标识。

炉子内还有香灰,征得牧戈的同意后,田富贵郑重的端起香炉,然后稍稍倾斜,露出香炉底部的楷书落款——大清顺治年制,落款中规中矩,比较常见。

这款宣德炉的口径约15公分,比市面上常见的冲耳炉大了整整一圈,器型上扁宽,双耳窈窕,耳孔扁圆,耳尖丰硕,口薄壁薄,腹圆垂,足精巧,诸多特征与史书上记载的冲耳炉造型完全吻合。

纵观器物整体,器壁细密腻实,压手感十足,腊茶状的皮色上,点缀着斑驳的暗金色光晕,虽华丽而不失端庄,厚重而不失精致。

“不错,真的不错!”

一进屋就看到神交已久的宣德香炉,田富贵禁不住连连称赞叫好,而跟在其身后的年轻人,故意落在交谈圈外,细细的打量着房间内的摆设,唯恐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只可惜牧戈提前收拾了房间,该让他们看到的,他们可以看到,不该让他们看到的,什么都看不到。

诱饵固然吸引人,但也得有个尺度,万一玩大了,引来了巨鲨猛兽,反而适得其反。

看完真金白银的宣德冲耳炉,田富贵的心踏实了不少,只要货物在,就不怕给老东家交不了差。

放松之余,田富贵的目光很快就再次被靠墙摆放的青白玉雕像所吸引。

这尊雕像高约三十公分左右,采用早些年的传统工艺琢磨而成,器型厚重,线条顺畅,细腻的肌理表面,泛着温润的油脂光泽。

细看神像人物造型,端庄饱满,威严肃穆,一看就是不得多的宝物。其实雕像中的人物造型乃上古大神——玉帝,也是牧家祖上时代供奉的祖师爷神像,无论是工艺还是选材,自然是马虎不得。

凑近细看,就会发现,如此大尺寸的玉雕神像,居然没有一丝丝的瑕疵,整个玉料的品质完全达到了羊脂玉的级别。

很多人认为,玉料越白越好,然而古人尚青,纵观博物馆中陈列的历代古玉用料,就是很好的说明。对于古人而言,最好的玉料莫过于羊脂级的青白玉,这一点,有些区别于现代人的审美眼光。

尤其到了后世,很多无良商人张口闭口就是羊脂白玉,世上哪来那么多的羊脂白玉。

俄料倒是够白,却是死白,常常被不良玉商冠以羊脂白玉的称号欺骗刚刚入门的小白。从玉石的矿物质结构来看,玉器白,代表直闪石成分偏高,过白的玉,往往石性偏重,略显干涩,油润感不足。

准确的说,羊脂玉最初的概念,代表的是和田玉料的品质等级,而不是白玉专有的属性。除了白玉,青玉、碧玉、墨玉等玉料,只要达到了羊脂级别,都可以称之为羊脂玉。

所以真正的和田玉老玩家,很少会说羊脂白玉,而是会比较审慎的告诉你,这块白玉是否达到了羊脂玉的级别。

书归正传,看到田富贵两人直勾勾的盯着玉雕神像,牧戈告诉两人,宣德炉可以考虑,祖师爷的雕像就不要想了,无论给多少钱都不会卖的。

田富贵正贪婪的看着雕像,闻言之后连忙附声:“那是,那是!卖啥也不能卖祖师爷!”

老爷子房间里,目前能看到的主要就这两件宝物,田富贵于是向牧戈打听宣德炉的价格,牧戈伸出了三个手指头,田富贵不再多言,脸色却是不太好看,牧戈的报价,让他无话可说。

原本,他考虑着,如果价格不高的话,先把这件器物拿下,应承了老东家的事,揣到自己兜里才放心。不曾想,牧戈直接报出了天价,虽然老东家说了不在乎价格,但这价格也确实太高了点。

“好个臭小子,够贪的,真以为老子的钱那么好挣,既然你不仁,那可就别怪老子不义了。”

田富贵暗自下了决心,快速的与黑衣年轻人交换了一下眼神,目光再次落到了青白玉雕像身上。

相比于宣德炉,他觉得这尊玉帝神像更有价值,放眼整个收藏界,可能都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关键是器物够大,玉料够好,也够分量,其上厚重的包浆足以证明这是一件传承有序的老物件,如此重量级的文玩精品,其真正的收藏价值简直不可估量。

从老爷子的房间出来,牧戈带着两人来到自己的房间,佯装避着两人从柜子里掏出三件精美的器物。

一件是17.3公分的大口径高清版唐朝海兽葡萄镜,比之前牧戈卖掉的宋仿唐.海兽葡萄镜,要精美细致的多,绝对属于青铜镜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一件是长约36公分的玉如意,乾隆年制,鎏金錾花镶嵌翡翠,做工精致,器型完整,如此大尺寸的玉如意,市场上并不多见,尤其是头部镶嵌的大块翡翠牌面,纯净剔透,流光溢彩,绿意盎然,单就玉料本身来言就价值不菲。

一件是雍正年制的官窑平口大盘,整个瓷器黄地青花,中间刻画“一把莲”纹样,平口,直径约40公分,同样属于官窑瓷器中的精品,极为罕见。

至此,牧戈所要展示的精品古玩宣告结束,看着两人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牧戈率先走出房间,来到院内,准备进一步的商谈。

只不过,商谈的结果没有出乎牧戈的预料,他所期待的价位,均高于市场价。而田富贵的报价,则远低于市场价。一个没有打算卖,一个也没有打算买,生意自然无法达成。

有意思的是,在谈判的最后,田富贵犹豫了片刻,再次提到了宣德炉,表示他愿意出两百万购买这款香炉,这倒是让牧戈稍稍有些诧异,不明白这家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因为两百万的价位,已经超过了牧戈的预期,他之所以开口要三百万,那是他存心不想卖。

考虑再三,牧戈还是拒绝了,坚持三百万一口价。

最后,田富贵留了个活话,说需要考虑一下,两天内给他答复,然后带着那件精美的珐琅瓷器开车离去。

田富贵两人开车离去,关上大门,老妈显得有些异常激动,一个巴掌大的珐琅小碗居然卖了一百四十万,这完全超出了她的认知范围,虽然之前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当事情真的发生在她眼前的时候,还是让她有种亦真亦幻的不真实感。

牧戈也没有多说什么,这完全是认知的问题,后人常说永远赚不到认知范围外的钱,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譬如说这古玩行当,在常人眼中,所谓的古玩不过就是一堆破铜烂铁。普通人因为知识的缺陷,看不到古玩背后的文化历史属性,也就是古玩的附加价值。

古董商人正是看到了这其中的玄妙之处,于是利用普通人的认知缺陷,坑蒙拐骗,最终完成了财富的转移,以及资本的积累和布局。

之后,等市场开始热炒古玩概念,普通人方才恍然大悟,于是出现了大量的跟风热潮,正式进入全民收藏的时代。

而这个时候,就是资本获利高位清仓的时候,也是再一次开始收割韭菜的时候,而所谓的韭菜,就是那些跟风炒作的接盘侠。

这就是资本的游戏,类似的游戏,几乎每天都在这个世界上演,但韭菜就是韭菜,永远割不完,一茬又一茬,一代又一代,这既是普通老百姓的悲哀。

当然,大多数人都是不服气的,于是大家形成一个共识,无论如何都要供养自己的孩子上大学,多学点知识,多长点见识,免得再次沦为被割韭菜的命运,殊不知他们再次落入资本的又一个陷阱。

摇了摇头,牧戈觉得自己想多了,大道无情,视万物为刍狗,世间万物一切都在循环之中,也许若干年后,韭菜也有翻身的一天,谁又能想到,原本是穷人续命,粗鄙下贱的野菜杂粮,有朝一日会登上大雅之席,卖出天价。

收拾一下杂乱的心情,牧戈考虑着该怎么找个理由,让老妈出去几天。按照他的推断,对方很有可能会在未来两天内动手,这个时候,如果让老妈出去,一方面可以麻痹对方,引诱对方出手,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家人的安全考虑。

只不过,不用他去找理由,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就在牧戈和老妈聊天的时候,表姐给老妈打来电话,因为天气太热,姥爷最近身体不太好,舅舅打来电话,让老妈回去一趟。

牧戈知道,姥爷也就是中暑而已,这次倒是让全家人跟着虚惊一场,最后到诊所输了点水,就好多了。

想到这里,牧戈从卖古玩的钱中,取出二十万,交给老妈,让她放在家中备用。另外又取了两万出来,让老妈和表姐一块打的回去,然后带姥爷去诊所看看,估计是中暑了。

老妈也没有推辞,现在儿子大了,有出息了,她也高兴。而且这次买房,把本就不多的一点私房钱都给用上了,手里着实有些干巴。

只不过这么多钱放在牧戈这里,老妈还是担心。牧戈告诉老妈,剩下的钱,他打算屯点和田玉料,提到囤货,林香荣也就不再问了,只要不乱花,怎么折腾都行。

原本她还想着趁银行下班前,把钱存进银行,结果被牧戈给拦住了。林香荣不解,牧戈只能撒谎说最近可能会用到现金,存存取取的还不够麻烦的,等过完这几天,确认不需要钱了,再去存。

老妈信以为真,就把二十万现金放进了屋里,自己带着两万块钱,打算这就回娘家去。原本林香荣的确想着让牧戈一块回去看望一下他姥爷,但现在明白了家中古玩的价值,说啥都得留个人看家。

牧戈则是唯恐老妈在姥爷家待不住,于是一再叮嘱让她在姥爷家多待两天,好好陪陪姥姥、姥爷,林香荣哪里知道牧戈的心思,还以为儿子突然间孝心大发,感动坏了。

趁着天色还早,牧戈帮着老妈在街道上买了一大堆礼物,等表姐赶过来后,两人打的一块往姥爷家赶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