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开局送瞻基皇兄升天 > 第9章 未雨绸缪

第9章 未雨绸缪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开局送瞻基皇兄升天!

第二天,朱瞻墡起了个大早,请过安之后,离开东宫。

在皇城门外见到已等候许久的黎叔林。

“叔林,随我去酒楼喝酒,我们细细再议。”

黎叔林战战兢兢,连忙躬身应是,跟在朱瞻墡身后。

昨日一事,至今想起还犹如在梦中。

黎叔林作为被俘的异国贰臣后代,在大明已经生活了十四年。

刚好经历了从童年到青年这段成长时期。

童年时身为俘虏朝不保夕的惊惧,求学阶段被同窗嘲笑排斥的羞辱,长大后至今无所事事的迷惘。

造成了他孤僻内向、拙于言语的性格,在北京城也没什么朋友。

只有研究火器军械,以及偶尔午夜梦回故乡之时,才会让他放开心胸,焕发出无限光彩。

可就这样的自己,在面临牢狱之灾孤苦无助之时,一个比自己还要年轻许多的贵公子从天而降,伸出了援手。

之后更得知他是地位尊崇无比的当今五皇孙。

五皇孙不嫌自己一介异国俘虏,对自己无比倚重,交付的重任又是自己最感兴趣之事,黎叔林的热血当时就沸腾起来。

交谈之中,五皇孙知识渊博,各种奇思妙想,将自己最擅长的领域碾得渣都不剩,黎叔林被折服得五体投地。

回去之后向父亲说起,也得到父亲的极力支持。

黎叔林无限仰慕看了眼走在前头的朱瞻墡,加快脚步跟了上去。

来到酒楼包间坐下,朱瞻墡取出一袋沉甸甸的锦囊,推给黎叔林:

“叔林,这是我先期准备的五百两银子,你在京城外近郊买一百亩地,再招几十个熟手工匠,把工场建起来。”

朱瞻墡接着掏出一叠纸稿,上面画着各种窑炉结构和密密麻麻注释文字,正是昨晚临时誊抄出来的。

拿起第一张纸稿,朱瞻墡神色严肃:

“这是烧制玻璃的窑炉,烧制玻璃所需的材料配方和工艺已经注明。”

明朝此时已有玻璃,郑和下西洋带回一批烧制玻璃工匠,为皇家生产御用之物。

只是工艺极为落后,窑炉温度不够,仅能烧出少许玻璃珠,偶得形状简单的玻璃杯盘,已是极为稀罕的奢侈物品。

至于炼钢,此时窑炉已能炼出铁水,转炉到方塘再用柳木棍不断翻搅,炼出质量低劣的钢铁,称之为炒钢法。

朱瞻墡语气加重:

“烧制玻璃的工艺配方,以及玻璃吹制法和千花玻璃制法,严格保密,不得有一丝泄漏。”

这可是垄断的好机会。

此时大洋另一端,威尼斯人也正开始烧千花玻璃,工艺秘密整整捂了三百年,赚到不计其数财富。

直到威尼斯被法国军队占领,玻璃厂关闭,千花玻璃的制法差点失传。

黎叔林连忙站起双手接过:

“小人明白,请殿下放心!”

“工场不许外人随意进入,不许工匠泄露秘密,这些都是惯常之例。”

“就连家父,小人也会三缄其口!”

朱瞻墡轻轻点头。

他的打算,是靠玻璃源源不断赚取银子,用来养活工场其他作坊。

朱瞻墡递出第二张纸:

“这是石炭选矿洗矿和炼焦方法,石炭炼焦炉是重中之重,叔林不可轻忽。”

“能工巧匠集思广益下,大明的炼铁炉,比起前代有了长足进步,可炉火热度依然不够,并不能直接烧熔玻璃和钢铁。”

“只能靠加入各种助熔物勉强烧化,导致玻璃和铁水中杂质繁多。”

“本皇孙偶有所思,若以炼焦石炭引火,鼓入经炉火预先烧热的炽风,必定能让炉火热度提升到可烧熔玻璃和炼出钢水的程度。”

“这个想法,就需要叔林你去验证了。”

黎叔林接过第二张纸稿,双手已经开始颤抖不止。

朱瞻墡说的话,黎叔林作为火器军械之神黎澄的儿子,又怎会不知。

大明如今的炒钢之法,乃是此时独步全世界的技术,唯一能大量炼出钢铁的方法。

可依然炼不出钢水。

炒钢法在方塘之中炼的,只是一坨粘滞无比的钢团,炼完之后杂质依旧繁多,钢质低劣。

需要经过千锤百炼去除杂质,才能制成冷兵器。

用之做成铳管铁炮,时不时会炸膛。

“殿下,这......这真能炼出钢水?”

黎叔林震惊了。

朱瞻墡轻笑,拿起第三张纸稿:

“这是炼钢窑炉和石墨粘土坩埚制法。”

“用石墨粘土坩埚,放入废钢块或者沾染石墨粉的熟铁,就能炼出质量上好的钢水,可直接用模具浇铸。”

朱瞻墡舒展身体,轻松笑道:

“先把这些做出来吧,多研究沾染石墨粉的比例,等你能成功烧出质量上好的钢水,我们再研究其他东西。”

黎叔林茫然接过纸稿,神志处于半飘忽状态。

朱瞻墡说的这些,每一个都完全超出他的知识范畴。

随便一句,都能让自己有茅塞顿开之感。

黎叔林的心脏疯狂跳动,坐立不安,恨不得现在就赶紧建好工场窑炉,点火试验一番。

朱瞻墡哈哈一笑挥了挥手:

“行了,你先去吧,钱银有了,方法也有了,接下来就看你的本事。”

“记住,这些方法,不得有一丝一毫泄漏!”

黎叔林倏然站起,仔仔细细将纸稿藏入怀中,无限崇敬看了朱瞻墡一眼,低头跪拜下去,声音颤抖:

“殿下放心,小人绝不辱使命!”

“小人向殿下告辞,这就去购买土地,招募工匠。”

说着拔腿就要想外跑去。

朱瞻墡含笑喝道:

“慢着,银两忘拿了!”

黎叔林哎了一声,黝黑脸膛臊红,慌忙拿起锦囊告辞。

朱瞻墡自顾喝了一口酒,思绪悠悠散开。

大明神机营用的火器,如今还只是将军炮和火铳。

威力虽然巨大,但太过笨重机动性极差。

几次北征,大明军队就宛如一只浑身长满刺的乌龟,让正面扑噬的蒙古骑兵伤亡惨重。

然而成也火器,败也火器。

蒙古骑兵摸准大明火器缺点后,已经学会避而不战,总之大明军队追不上他们。

神机营如此笨重,远征数千里之外,每次都要发数十万民夫驱策牲畜用车运送。

如此人吃马嚼,对粮草损耗极大。

原本历史,朱棣第五次北征结束,大明国势已疲,几乎民不聊生。

之后大明就进入仁宣之治的守成阶段,再也无力压制瓦剌崛起,统一蒙古草原。

这才为后来的土木堡之变埋下祸端。

朱瞻墡心头一动。

若是能搞出火绳枪燧发枪搭配易于运送的迫击炮,大明军队的机动性会得到巨大提升。

到时,骑在马背上的大明神机营,蒙古骑兵还躲得了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