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开局送瞻基皇兄升天 > 第29章 回京

第29章 回京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开局送瞻基皇兄升天!

孙若微此人,朱瞻墡确有所知。

可以说是一代茶艺大师,可偏偏她茶艺已臻化境,连她自己都不觉得自己绿茶。

自己大哥朱瞻基原配胡善祥,贤良淑德,若是正常发展,应该也是个能比肩马皇后徐皇后张皇后的母仪天下人选。

只是朱瞻基最终还是在一声声的giegie中迷失,起了废胡善祥重立孙若微之心。

就算张太后力撑胡善祥也没用。

算是他极少几次忤逆张太后事迹之一。

以胡善祥未生男婴为由,废掉皇后之位,打入冷宫。

胡善祥后来出家为道姑,黯淡收场。

其实这事真怪不了胡善祥。

朱瞻基嗜好幼女玩得变态,加上又常服丹药毫无节制,身体本身就不太行。

以朱瞻墡现代人眼光来看,那叫小蝌蚪成活率低。

就算放到现代,也是重金求子的主顾。

朱瞻基最后也就只生了两个儿子。

甚至朱祁镇是否是孙若微亲生的都有点疑云。

有不少谣传,朱祁镇是宫女所生,被孙若微抱走占为己有。

而朱瞻基有了孙若微,有了一众朝鲜幼女,更加冷落胡善祥,连种都懒得下,能怪地里不长粮食吗?

朱瞻基将孙若微扶上皇后之位,几年后自己就死了,朱祁镇年仅九岁继位成了皇帝,孙若微也就成了名正言顺的太后。

可这时大明朝堂权力,依然掌握在太皇太后张氏,也就是如今的太子妃张氏手中。

大明这艘巨舰,在太皇太后和一众辅政大臣掌舵下依然行驶得平稳无比。

直到张氏殡天,太后孙若微又想把握权力,又没有张氏的手段,大明朝政终于糜烂。

年轻的朱祁镇身边,也开始出现如王振这样的奸佞太监。

土木堡一战,葬送了大明数十万精锐军士,葬送了无数武将勋贵和大臣,也葬送了大明巅峰。

朱瞻墡定定看着窗外孙若微消失的方向,沉思许久。

孙若微天生丽质,长得祸国殃民,如此美人,自己肯定要占为己有,不会拱手让人。

反正怎么逼她乖乖就范,朱瞻基给出了标准答案。

有建文旧臣余孽这个把柄在手,不愁她不听话。

只是。

孩子成不成才,关键还得看妈妈。

孙若微这个女人,是绝不能立为皇后的,她的孩子,更是要剥夺皇位继承权。

大明朝一点点风险都不能冒。

对了,到时候还要在宫里留意下王振这个狗奴才。

这种天杀的蠢货,只适合点天灯,用于警醒后宫之中打算擅权的宦官。

朱瞻墡思忖良久,这才关上窗户。

出门吩咐陈钟加强驿站防御,尤其要防备下半夜有贼人从二楼窗户翻入,这才合衣睡下。

陈钟这家伙办事也不太牢靠。

有刺客躲在房内居然都没发现,差点害自己阴沟翻船。

不过陈钟是自己便宜老爹、太子朱高炽的人,自己也不好去动他。

看来,还得在锦衣卫之中培植个自己人,这样才能放心安全。

张輗和柳溥是公侯勋贵后代,拉拢这种人风险太大,也很难能给出令他们心动的筹码。

已经吃饱的人总是懒的。

只有石亨这样,既有渴望上升的野心,又还没身处高位的人,才敢压上身家性命赌博。

朱瞻墡不知不觉,套用上了后世的管理学知识。

沉思之间,朱瞻墡终于沉沉睡去。

接下来行程乏善可陈,再无任何意外发生。

从北京城到彰德府,一行人花了快二十日。

而从彰德府返回北京城,朱瞻墡带着羽林左卫只花了五天。

看到正阳门就在面前,朱瞻墡和张輗柳溥石亨几人对视,齐齐发出哈哈大笑。

终于能完全放松下来了。

待返回兵部交差,面见过朱棣,任务就将圆满完成。

在坂泉驿中挫败不明身份贼众袭击,成功救下赵王朱高燧,可以说立下了不小功劳。

兵部交差琐事自有张輗等人去办,朱瞻墡先行回太子府洗去一路风尘,等着朱棣召见嘉奖。

朱高燧送的价值不菲财物,自然一起送回自己小院。

少年夫妻,小别胜新婚。

靖芳懿见到朱瞻墡平安归来,双眼中的柔情几乎能滴下来,嘴角全是掩饰不住的喜意。

顾不上羞涩,将宫女宦官赶出屋,亲自服侍着朱瞻墡沐浴更衣。

帮着朱瞻墡细细擦拭全身,口里絮絮叨叨,诉不尽相思之情。

朱瞻墡憋了一路,途中又先后被唐赛儿和孙若微挑起火来,当即不顾外头红日高悬,直接在澡盆边上,倾泻浓浓爱意。

事了朱瞻墡神清气爽,只是把大家闺秀出身的靖芳懿羞臊得几乎没脸见人。

趁靖芳懿回房小憩,朱瞻墡先去找便宜老妈太子妃张氏。

此时已近六月二十,距大军北征,不过只剩十余天时间。

万般准备,都还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

朱高炽忙得脚不沾地,并未在太子府中。

陪张氏聊了一会天,绘声绘色讲过删节版的坂泉驿一役。

只是说石亨英勇无敌,张輗柳溥陈钟等人悍不畏死,三王叔福大命大。

轮到自己轻轻一笔带过,有赖诸将英勇破敌,可惜活捉的女首领后来被人救走。

至于唐赛儿,孙若微,以及暗中收服石亨,自然是一句都没提起。

就这么描述,已经把张氏吓得花容失色。

倒竖柳眉痛斥一番朱高燧荒唐,居然行军途中饮酒作乐毫无防备,差点累及自己墡儿。

末了,张氏沉吟许久目光复杂,好半晌才犹豫伸出手摸了摸朱瞻墡额头,皱纹颇为明显的富态脸上露出慈爱之色。

“墡儿,皇室之中人心最为诡谲,污秽不堪,也得亏你谨小慎微,并不与你三王叔多往来。”

“你素来喜好读书,不通这些阴谋算计,以后尽量韬光养晦,别掺和这些事。”

“等着就藩,安安稳稳当一个太平王爷。”

“不管外面如何,好在你兄弟几人兄友弟恭,这就足够了。”

兄友弟恭?

朱瞻墡差点喷笑出来。

行吧,怕是张氏也得了朱棣这样的老花眼。

得空吩咐黎叔林用玻璃弄出老花镜来。

好在出去一趟,朱瞻墡养气功夫更好,喜怒不形于色,神态之间没露出任何破绽。

恭恭敬敬应下,向母亲告辞,离皇宫而去。

马背上挂着一个沉甸甸的包裹。

里面放的,可是足足九锭五十两重的金元宝。

二十多天没见黎叔林,也不知他将纯善工坊建得如何了。

应该不会卷款潜逃吧,哈哈。

朱瞻墡狠狠抽了下马鞭,胯下轻骑放开速度,一路向宣武门外跑去。

朱瞻墡心中充满了期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