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开局送瞻基皇兄升天 > 第41章 逃亡

第41章 逃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开局送瞻基皇兄升天!

正厮杀到双眼充血的石亨骤然听到号角之声,一激灵回过神来。

远远回望,见朱瞻墡已向西撤退,身周的锦衣卫边战边撤,不断倒下,顿时大急。

扭转马头,长刀奋力劈砍,竟是硬生生从包围圈中杀出一条血路,赶上朱瞻墡身边,一起策马而逃。

长刀上下翻飞,顺手帮几名锦衣卫解了围,石亨剧烈喘息,爆喝出声:

“锦衣卫所属,尔等食君俸禄,今日为国尽忠的时候到了!”

“尔等阻挡追兵片刻,为殿下争取时间,待殿下回归大营,必会加倍抚恤尔等家属!”

这话说出,幸存的锦衣卫们第一时间脸色全变了。

石亨的意思,竟是让自己这些人,孤注一掷,拼却性命,也要为朱瞻墡争取到逃命时机。

可只是细思片刻,锦衣卫们怦然心动。

被如此衔尾追杀,自己这些人,包括殿下,都没有活路可言。

总之都是死了,若是拼却性命阻挡追兵片刻,殿下侥幸得脱,自己家人,也能多拿一些抚恤金。

何乐而不为之!

锦衣卫们奔逃之中对视一眼,脸上涌起死志!

“遵命!”

“我等为国尽忠,望殿下勿忘我等之功。”

仅存的锦衣卫们纷纷勒住缰绳调转马头,绣春刀挥舞,带着临死前的疯狂,反向杀入追在身后的敌骑之中。

犹如一条奔流的溪水,突然被巨石挡住。

汹涌的敌骑大部顿时与仅存的锦衣卫战做一团,只有少数敌骑绕开厮杀核心区域,再度向朱瞻墡几人追杀而来。

石亨一鞭狠狠抽在朱瞻墡坐骑的屁股上,勒马回身。

闪电般取下牛角巨弓,雕翎箭连珠射出,将绕路追杀的敌骑接连射死十余人。

吓得幸存的敌骑连忙勒马止步,等着大部队收拾完锦衣卫,一起追杀。

只靠他们寥寥一些人马,还不够对面那个巨灵杀神杀的。

石亨这才回马加鞭,赶上已经远远跑到前头的朱瞻墡。

此时,朱瞻墡身边仅剩那个拿号角的宦官。

宦官年约三十出头,皮肤黎黑,面相上看起来也有着安南人的外貌特征。

胆色却是不错。

双腿紧夹马腹,匆忙之间竟还记得捡了一张弓一壶箭,随侍在朱瞻墡身侧,策骑狂奔。

三骑一路向西,离身后的厮杀之处越来越远。

发起殊死冲击的锦衣卫很快被敌骑吞没,仅有一名穿着百户服饰的锦衣卫身负刀伤,硬生生从中杀了出来,遥遥向朱瞻墡三人追去。

敌骑首领不知从哪个角落冒了出来。

见朱瞻墡已远在两里开外,干脆整理了下队形,等待身后已经不远的第二支骑兵。

汇合一处再做追赶。

茫茫草原,极目远眺可达十数里远,加上马匹践踏痕迹,追踪极为容易。

只要衔着朱瞻墡的后头追杀,总有追上去的一刻。

到时候,顺利送朱瞻墡归天,自己比起同僚,也就早早有了进身资本。

这一场战斗,自己准备了许久,以五百精锐骑兵对战对面的一百多杂七杂八兵种,本该轻松拿下才是。

一番盘点之后,五百精锐骑兵只剩不足三百人。

虽说几乎将对面尽数歼灭,只有四人逃走,可算起战损,竟还要大过对面。

这些战损,多数死于对面那个石亨之手。

其次,朱瞻墡手中的弩弓,也杀了不少人。

敌骑首领颇有些愤恨,心头更是忌惮不已。

得亏自己一直躲在后头,靠手下骑兵冲杀,否则不管是对上石亨,还是朱瞻墡,自己这会还有没有命在,都是未知之数。

据说朱瞻墡拥有一手神鬼莫测的霹雳火铳指,威力巨大,连江湖中数得上的高手,在他手里都撑不过一回合。

好消息是这霹雳火铳指时灵时不灵。

坏消息是特么越紧张要命时刻越灵。

敌骑首领唯恐自己撞上大运,被朱瞻墡一指头枭首。

还是得靠大部队,用人海战术堆死对面。

等两支队伍合兵一处,敌骑首领一声令下,浩浩荡荡大几百人马,远远追着朱瞻墡四人,向西而去。

而朱瞻墡这边,衔尾急追的敌骑甩脱之后,三人总算惊魂甫定。

朱瞻墡回头一看,不禁惊呼出声:

“石亨,你中箭了!”

只见石亨背后,斜斜插着一支箭矢。

看那样子,应该是石亨杀出重围之时,被身后冷箭所伤。

石亨咧嘴一笑:

“先不管它,末将皮粗肉糙,不碍事的,等距离再拉远一些,安全了点再处理就是。”

“末将随身带了金创药,殿下无需担忧。”

朱瞻墡默然片刻,沉稳声音中带了一丝波动:

“石亨,今日你奋力相救,本皇孙会记在心里。”

“他日本皇孙若有发达一天,必有所报。”

毕竟忌惮着还有个宦官跟在身旁,朱瞻墡说得颇为含糊。

潜台词却是,日后石亨只要不是大过错,可恕其一次罪愆。

石亨的脑子何等聪明,连忙嘿嘿笑道:

“殿下说笑了,这本就是末将职责所在,殿下安危事关重大,末将只要一息尚存,就不会让殿下出现意外。”

石亨适时表达了忠心。

话里头的意思,却是指出自己已是朱瞻墡的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只有朱瞻墡顺利上位,自己才有出头之日。

两人各打机锋一番对话,对视之下哈哈大笑。

被人追杀虽然狼狈至极,却是也可苦中作乐。

朱瞻墡奔行之中转头看向那位宦官:

“你叫何名字?运气倒是不错,随侍几位宦官,只有你活了下来。”

中年宦官谦卑笑笑,在马背上恭敬施礼:

“回五皇孙殿下的话,奴婢名唤兴安,安南人氏。”

“永乐五年,英国公与黔国公征伐逆贼黎季犁,回师之时,将奴婢带回到天朝。”

朱瞻墡心头大讶。

兴安?

这又是一个堡宗时代的名人。

正统年间,兴安和金英就深受朱祁镇信任,在大内皇宫之中,地位仅次于大太监王振。

朱祁镇土木堡被俘之后,监国朱祁钰召集群臣商议,徐有贞倡议都城迁回南京。

兴安挺身而出,怒斥敢言南迁者斩,将徐有贞斥骂得羞愤难当。

一代宿儒大臣,胆气见识还不如个身体不健全的太监。

之后又是兴安,向孙太后和朱祁钰大力推荐于谦,准备北京城守备一事。

也先小王子兵临城下,总理军务之人,除了于谦石亨之外,兴安的名字也在其中。

而在于谦遭难之时,又是兴安挺身而出,施尽浑身解数保护于他。

这可算是一代良宦。

朱瞻墡肃然起敬,抱拳谦和笑道:

“原来是兴安总管,你我共患难于此,以后多互相关照。”

兴安受宠若惊,连忙躬身回礼:

“殿下说笑了,殿下有需要奴婢之处,但请吩咐。”

两人边策马而逃边说话之间,石亨突然惊呼:

“殿下,锦衣卫竟然有人杀出重围,逃了过来。”

“此人武艺精湛,不在末将之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