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开局送瞻基皇兄升天 > 第160章 王振其人

第160章 王振其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开局送瞻基皇兄升天!

朱瞻墡眼神倏然一凝。

王振!

这狗东西,原来竟在这里!

历史车轮的前进,真真有着巨大惯性。

原本历史之中,王振在东宫陪伴服侍太子朱祁镇从小长大,深得朱祁镇的信任。

这才为后来王振擅权,蛊惑朱祁镇亲征瓦剌创造条件。

而若是自己不察,估计这王振又会陪伴着皇太子朱祁铭长大。

朱瞻墡心头杀机沸腾。

刚好!

趁此机会,抓典型立典范,拿王振祭旗。

对付张太后,顺理成章推出内外宦改革,诛杀王振消弭未来隐患,一举多得。

靖芳懿并不知朱瞻墡心头所想,依然在喋喋不休介绍王振。

显然,靖芳懿很是欣赏王振的能力。

“......这个王振,是蔚州一落地秀才,去年才自阉入宫。”

“此人善察人意,手脚勤快,头脑灵活。”

“尤其是识文断字,颇通经书,很有点才学。”

“臣妾正准备等皇太子稍大一些,让他贴身服侍皇太子,也能提前教皇太子认字。”

靖芳懿还要再说下去,朱瞻墡摆了摆手,颇为畅快:

“那就他了!”

“先让他随侍在朕的身边,若确实忠心耿耿,待铭儿再大一些,让他去服侍铭儿。”

“王振是吧?”

“来朕的身边!”

王振喜出望外。

一双灵活的眼珠骨碌碌乱转,赶紧挤着谄媚笑脸凑上前来,跪下磕头:

“奴婢王振拜见圣上,圣上文成武德,英明睿智,是我大明一等一的明君。”

“我大明必在圣上的英明指引下,繁荣富庶远迈唐宋,兵威武功更胜汉元。”

“能随侍在圣上身边,奴婢必兢兢业业,恪尽职守,死而后已。”

“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瞻墡不置可否一笑。

马屁如潮。

这还是第一回,有人在参拜自己时,毫无阻滞冒出这么多溜须拍马话语。

还不带重样的。

王振此人人品,可见一斑。

“起来吧。”

朱瞻墡淡淡吩咐道:

“以后你就跟着朕,好好办事,朕会看在眼里。”

王振欣喜若狂。

只感觉仿佛被馅饼当头砸中,高兴地浑身轻颤。

手忙脚乱爬起,蹑手蹑脚站到朱瞻墡身后。

自己身体上付出巨大代价,进入宫中,就是为了走捷径出人头地。

果然原先的秀才身份,成了自己飞黄腾达的敲门砖。

不但刚入宫中就被太后赏识,安排到皇后身边服侍。

如今仅仅才过一年,就能随侍在皇上身边。

王振此时心中想的不是怎样尽职尽忠为帝王效力,而是得陇望蜀。

渴望抓住机会更进一步,成为四司八局十二监的太监头子。

乃至顶掉兴安,成为朱瞻墡眼前最得信任的太监。

最少最少,也能代表皇家,出巡各地,作威作福。

王振此人,年纪轻轻就有秀才身份,想着不是继续埋头苦读,考取功名在仕途上有所长进。

心思却是动在歪处。

觉得读书太苦,就算埋头苦读中举,会试时也未必争得过全天下、尤其是南边各省的学子。

就算侥幸进士及第,济济一堂读书人出身的官吏,自己出头之日依然遥遥无期。

河北蔚州远处边塞。

边塞镇所镇守太监权势煊赫,偶有巡视地方,排场之大,令人眼红。

王振看在眼里,急功近利,便生出效仿之念。

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太监,都能得到大用,自己能断文识字,若是当了太监,岂不是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王振迟疑不定几日之后,竟悍然对自己胯下小弟动起屠刀。

而入宫后的经历,更与他所设想的一致无二。

王振自以为得计,沾沾自喜不已。

只等着抓住机会,再巴结巴结后宫之主张太后,想必还能再上一层楼。

当今皇帝,可是张太后的嫡子。

这大明天下,还不是张太后一人说了算!

可怜王振穷乡僻野出身,入宫后又寄身于后宫之中,并无外出机会。

眼界却是太浅了。

他哪又有途径知道,朱瞻墡的雷霆手段。

更不清楚,朱瞻墡和张太后早就面和心不和,剑拔弩张。

他只以为自己是被馅饼幸运砸中,却是不知,一个巨大的陷阱,已摆在他的面前。

这个陷阱,不但要把他吞没,还要顺藤摸瓜,将太后眼前的红人,司礼监大太监金英一起吞没。

并最终给予张太后无比巨大的打击。

朱瞻墡在坤宁宫坐了一会,就起身离去,返回御书房处理公务。

来的时候只带兴安一人,走的时候,却是多了个青年宦官王振。

这可把坤宁宫中其余宦官,看得眼红不已。

接下来几日。

朱瞻墡不管到哪,几乎都带着王振。

反而兴安时不时被朱瞻墡支使外出办事。

兴安似乎在朱瞻墡面前开始失宠。

新人换旧人,如今得宠的,是能识文断字的王振。

暗暗风潮,在后宫大内涌动。

只有在朱瞻墡用膳和添水倒茶之时,兴安不管多忙,都会悄然出现。

从王振想要献殷勤的手中夺过托盘茶壶,死死守住自己的最后一点职责。

王振心头冷笑不已。

死守服侍饮食这种下人做的杂事有什么用?

如今圣上御案上的书牍奏章,都是自己在整理。

显然,圣上对自己,已比兴安更为倚重。

人果然还是要有点文化,兴安与圣上识于微时,算是从龙之臣,可惜是个文盲。

这不就给了自己可趁之机了嘛。

得意忘形之下,王振对兴安的态度,也就日渐无礼跋扈起来。

过了不足十日。

这一日午后时分,朱瞻墡依然在御书房伏案处理奏章。

王振静静站立下头,随时等候皇帝差遣。

门扉叩响,兴安急匆匆进来,手里捧着一份奏章。

“启禀圣上,于御史刚刚递进一份奏章......”

朱瞻墡头都没抬:

“哦?所议何事?”

兴安似乎说漏了嘴,不假思索答道:

“于御史奏请圣上撤掉太后垂帘......”

兴安刚说出几字,幡然醒悟嘎然住口,瞄了眼王振,快步走到御案前,将奏章双手递给朱瞻墡。

朱瞻墡接过奏章,越看脸色越是凝重,手指轻敲桌面,沉吟不语。

一片沉默之中,外头又有小宦官急匆匆进来:

“圣上不好了,景和宫孙淑妃腹部突然剧痛,疑有早产之兆。”

朱瞻墡霍然站起:

“兴安,随朕去景和宫一趟。”

“王振,看好御书房,大臣奏章不可被闲杂人等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