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天策之永徽迷局 > 第六章 往事

第六章 往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天策之永徽迷局!

显庆四年,七月,黔州。

天将破晓,破旧三进院子的西跨院里一声嘹亮的啼哭,让所有的人心放了下来。

“恭喜老爷,是位小少爷!”蒋婆子一脸笑容的进到正房。

“哦弥陀佛,祖先保佑!”夫人合十而拜,手里的帕子一个晚上已经皱得不成样子了。“你去阿泽那里看着,现在人手不够,别出了岔子。”

蒋婆子应了声,忙又下去了。

“老爷,这也算是一路上到这里后第一件喜事了。”

长孙无忌点点头,望着外面的天色,却是有些心不在焉。

离京二十余日即有人递来消息,许敬宗在皇帝的授意下,又开始翻查自己的案子,已足有月许。但长安没有后续的消息递来,实不知事态发展如何了。

本已盖棺定论的事,又泛起波澜,他心中惴惴不安。瞧不清是他那好外甥,还是那个狼子野心的女人布的局。

七月的天气,午后实是闷热难耐。

管家孙炳正在回报日常事务。

一大家子安顿下来才一周,大伙挤在这个三进院落,各种琐事,鸡飞狗跳,他是忙的脚不沾地。

流放途中为着官差能行个方便,银钱如流水,又置了宅子,现今颇有些捉襟见肘,可换季衣裳,月钱都拖不得了。

孙炳也是一个头两个大,不时看向书房内一直没说话的长孙泽,盼着十一爷能帮着说几句。平日里老爷最宠的就是这位十一爷。

长孙无忌一直没说话,书房里就这么静悄悄的。

孙炳觉得更热了,脑门上的汗滴滴嗒嗒,他也不敢擦一下。老爷从出事开始时越发的脾气难测,越发需要小心伺候着。

门口的小厮赵五探头探脑的,被长孙无忌看到,喝问,“何事?”

赵五进屋,手上托着个锦囊,“门口送进来的。说是长安县的潞老爷托人带过来,带信人放下信就走了。”

长孙无忌接过打开,里面是大相国寺的一只签:衰木逢春少,孤舟遇大风,动身无所托,百事不亨通。

“你们都下去吧。”长孙无忌颓然的坐在椅子里,浑身的力气仿佛都随着出去的人泄了下去。

一直枯坐到掌灯,长孙无忌才仿佛活了过来,从墙角的书箱中取出一个黄铜匣子,打开匣子,倒出匣中的玉佩,在盒底摸索一会儿,咔嚓,盒盖裂开,里面有一枚青铜印,他取入手中,昏花老眼瞬间湿润,“先帝。。。。。。”

沉吟半晌,他出声命小厮去唤孙炳。及至孙炳到书房,他又轻声反复交代了几次,孙炳出门,他复又把青铜印放入匣中。

孙炳出了门,直奔城门附近的公告栏,附近无人,只有缩在城门洞下打盹的几个老兵。

他在左下角按照老爷的交代划上他看不懂的几个符号,划好又默默的检查了一下,又看了下四周,见无人注意,才又悄悄地离开。

是夜,长孙无忌一直在书房,没有掌灯,月光洒落在书案前,他在黑暗中静静的想着事。二更刚过,一阵风从窗口拂过。

“赵国公”,一道黑影隐没在窗后,伸出一手。

“飒露紫”,长孙无忌稳了稳心神,递上了青铜印,“早已没有什么赵国公了。”

黑影接过,扣入手中一物,摩挲几息,走近。此时借着月光才看清此人一身黑衣,脸上覆一青铜面具,森森可怖。

“当日大家所允之事是否仍可?”

“是,只可保一人”

“请带走老夫的孙子,此子未上家谱。”

“可。”黑影转身。

长孙无忌跌坐在椅子上,他能为老十一做的就这点了。十一的母亲窦氏是他最宠爱的,十一也是他最喜欢的,不爱习文偏爱习武,也由着他,除了爵位不能给,总想着能荫蔽他一世。

未曾想才十几年,长孙一族竟已到了这步天地,可恨今上还要斩尽杀绝。“雉奴呀,舅舅终是看错了你!”

翌日,院内一阵兵荒马乱,才将将满月的小少爷丢了。

刚乱起来,外面就来了大批铁甲军士,把院子团团围住,一队黑甲兵冲入院中,妇孺哭叫,更乱了。

“长孙无忌呢?”一个黑胖官员和一个小黄门走进来。

长孙无忌认识,中书舍人袁公瑜。呵,许敬宗,你已经这么迫不及待了么。

袁公瑜微颔首,“长孙先生,咱们屋里谈。”

长孙无忌转身引人进书房,未及落座,小黄门已经把托着的盘子放在了书案上,白绫。

“竖子!”

一阵静默。

“先生必不会令我等难做的。”

“雉奴,你以为,以为先帝把所有的都交代给你了么,呵呵,我等着你。。。。”

长孙无忌拿起白绫,远望长安方向,目光浑浊。

这一世,他是回不去了。但长孙氏一定能回去。

659年,长孙无忌卒,家产抄没,主支旁系皆入奴籍,流放岭南。

显赫一时的外戚,瞬间零落成泥。

御书房内李治听到长孙无忌自缢身亡,抹了下眼睛,低沉道,“舅父竟这样去了。”

“长孙先生也是觉得愧对陛下,愧对先帝,以死谢天下。陛下还请节哀。”许敬宗忙道。

“罢了,既已如此,此案就到此为止,朕也不想翻出更多的事,让舅父在地下也不安生。”

“是。”

“退下吧。”

许敬宗边走一边盘算,长孙无忌后,褚遂良一党也是贬的贬,杀的杀,连有书信往来的都拘来长安办了,该上的折子,他都上了,皇上也都准了,应该也没漏网之鱼了,至少大鱼是没有了。呵,可真是到此为止了。这阵子他可是得意的很,秦府十八学士,也该他老许家风光一把了。

跟随袁公瑜去黔州的小黄门战战兢兢的立在书案前,自从他把长孙无忌死前的情况描述完,李治就盯着他看,一语不发。半晌,挥手让他下去。

又沉默了一炷香的时间,李治问,“玄一,今日初十,皇陵可有话带来?”

“无,陛下。”

“玄三回来了么?”

“还在路上,但已有飞鸽传信来,未搜到东西。”

李治望向昭陵的方向,父皇,你究竟留了什么,是那件么?那个人又是为何不可动?捏了捏眉心,他有些不确定这次是不是做的过于草率了。

……

昭陵。

陈迩看着眼前的茶,悠悠出神。从昨儿得到长孙无忌自缢的消息开始,他就时不时的发呆。

在太极宫里呆了十多年,到皇陵也已有九年。得了这么个守陵的差事,每日周而复始。

有时他觉得自己也分不清是活着还是已经去了,只是每年长孙无忌派人来拿药,他才觉得他和外面的世界有所关联,不是活死人。

呵,今年是没人来为大明宫拿药了。颤巍巍的站起来,他还是准备去给故人点支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