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天策之永徽迷局 > 第九章 九嵕山

第九章 九嵕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天策之永徽迷局!

天光微亮,九嵕山。

玉仙观的队伍刚到山下就停了下来,接受第一道检查。守陵军一色的黑色铁甲,手持铁戟,站在寰墙的入口处。

一名百夫长在和带队的道人核对令牌。所有人下车,数十军士分散走到一辆辆车前,开始掀起帘子检查。许是昭陵冷冷清清,除了二月大规模的大臣拜谒外,少有人至,兵士动作都懒洋洋的,目光木讷,甚至还有人在悄悄的打哈欠。

顾辞下了车,望向周遭绵延数十里的建筑,不仅倒吸一口气,原以为不过一个高大一点的陵墓罢了,却发现层叠的陵冢,远处的亭台楼阁,恍然一座城,比他唯一去过的东都不差。高高低低的楼台在山间影影绰绰。我们是要去那里么?那就是太宗安歇的地方么。

活动下手脚,听到一阵低低的吆喝,发现兵士赶着一辆牛车往边上的营房去,风吹起布帘,隐隐看到堆满的酒坛。

那名领头的百夫长一挥手,“放行。”

大家纷纷又回到车上,队伍又开始缓缓前进。

方才停下检查的时候,宿明过来和他们一车,显是玉峰子吩咐的。

“这是到昭陵了吗?”

“早呢,这个是外围的检查,因为昭陵禁止随便进入。”

“瞅你们的样子,经常来吧,刚才还看到令牌了。”

“因为今上把献俘仪式从太庙搬到了昭陵举行,所以需要我们来做法事道场。为了方便,就给了个令牌,往来方便。”

“喏,你看那佛寺,是今上觉得大相国寺太远,特意修建的。那些大和尚和我们一起做法事。不过因为相国寺一直没有派人来主持,寺里就几十个小和尚。每次都得听我们安排。”宿明不无得意。

“献俘?你见过吗?”

“乾封三年,高句丽王被抓了,就是在这里献祭的,当年我随师傅来的。祭坛那人山人海,那个大将军可真威风!回头我带你去祭坛上看壁画去,太宗当年的战事。法事得做大半天,咱们没事,偷偷从旁边溜上去。”

“哦哦,好。玉仙观建造很久了吧?”

宿明挺了挺腰板,“魏晋南北朝就有了,先帝和观主关系匪浅,数度亲临,每年的供奉也是从不拉下的,所以昭陵的法事,当仁不让的是本观的事。”

车行许久,顾辞看着石道旁的石马石象走马灯一般,仿佛没有尽头。只有马蹄在石板上的嗒嗒声,心神恍惚,从尘世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般。

正在出神的时候,有人一拍他的肩头,“到了。”他抬头,发现宿明已经下车,站在车旁。

顾辞赶紧下车,发现众人都已经下车,开始陆续抬着祭祀用品朝一座五层祭坛而去。

祭坛非常开阔,南北约150步,东西约80步,其上建有东西庑房,保卫正面的庑殿,更有石壁雕像环绕两旁。宿明说的壁画就在那些庑房李吧,顾辞望了一会,就要跟上众人,却被拉住了袖子。

“跟我来。”宿明拉着顾辞,往侧面而去。

谁也没发现一老二少已经离开了司马门,向昭陵深处走去。

顾辞默默的跟着宿明向山上走,一路无人。约莫一盏茶时间,三人来到一座八角亭旁。一个小黄门从柱子后走出,和三人点点头,“请跟我来。”

顾辞师徒二人随着小黄门继续往上走,宿明转身返回,临走前朝顾辞眨眨眼,回头见。

越往上走,建筑越是密集,楼台多了起来,果真如山下望见一般,与大城镇一般。

一路无话,两柱香的时间,三人来到了西阙门(朱雀门),迎面就是巍峨的献殿,依山而建,这里就供奉者太宗的灵位。袁老站定,望向大殿,目光深沉。小黄门也不催促,静候一旁。顾辞偷偷四处打量,大殿足有四五层楼高,九重飞檐,初升的朝阳给镀上了金光,晃人眼。

三人在殿前的广场前拐向西侧,穿过一个侧殿,一座矮小简朴的小院赫然眼前。

小院只有一进,三间青石正房,侧面两间耳房。院内铺着青石板,其间青苔隐约。走入院中,有淡淡的茶香溢出,小黄门悄然退出。

袁老驻足院中,顾辞侍立其后。一时静谧无声。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夏,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多年未见,你不进来喝杯茶么?”嗓音暗哑,如锯如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