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天策之永徽迷局 > 第十一章 白鹿原

第十一章 白鹿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天策之永徽迷局!

白鹿原。

丰貂长组金张辈,驷马文衣许史家。

白鹿原头回猎骑,紫云楼下醉江花。

朔风微凉,也挡不住如织的游人。鲜衣怒马的少年,芙蓉春妆的娘子,脚夫抬着的小轿,老汉赶着的牛车,三三两两,到处可见。

达官贵人乐于来这里踏青,更有不少人家在此地置了别院,大多小巧精致,给家里娘子们游玩时歇歇脚。

灞河不远便有这样一处两进的院子,白墙黑瓦,院内垂柳依依,大门常年关着,不过原上的院子大多这样,主子一年都难的来个一两次,平时只有看门的家仆在。

院内树下,顾辞在打拳,今日的功课还没完成。他心里却在想着这几日的事。

自昭陵出来,师傅就带着他和玉仙观的人分道扬镳,拐上了去长安的官道。

半日后紫叔带人也赶了上来。弃车换马,一伙人急急赶路。顾辞也找不到机会问师傅,等到了这里,他又发现不知道怎么问了。

看看远处的书房,房门紧闭,上午白叔带了个大胡子来,进入书房已有一个多时辰,还没出来,师傅紫叔也在,不知道还要谈多久。

树下少年一套拳打的虎虎生风,间或有桃花,被拳风带引着一路打着旋儿飘散开来。少年的心也逐渐飘远。

书房内,袁老背靠太师椅闭目养神,其余三人围拢在书案前端详一块白绢。

“白,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那个天竺人销声匿迹二十年,如果真被囚在宫内,那就能解释为何我们一直探查不到他的踪迹,毕竟当年在宫内粗粗排查了一番,我们就集中精力于宫外。”

白,依旧一副书生打扮,停了下,又皱眉道,“不过有两点疑问,一,李治为何囚而不杀?二,陈迩应该不会现在才得到消息,为何现在找到我们?”

“最近李治风疾加重,大部分的政务已经交给武氏,怕是不多时她就会有监国之实,到时候这个秘密估计就保不牢了。”

“当年之事牵扯过多,据说李治一直监而未审,怕是就有这层顾虑。但武氏可是毫无顾忌的。”袁老颔首,赞同飒露紫的话。

“当年在殿内的侍女太监皆被杖毙,只有陈迩,长孙无忌保下他,又送他去了昭陵做陵令,今生不得出昭陵。这步棋走的很怪异。”

“他是一直知道我们在找这个人的,把信传出来便是,何苦还要搭一个骏印?”

“急了呗,怕那个娘们抢在前头问出点什么。反正我们也要找那个天竺人,把他搞出来。啥都清楚了。”大胡子大大咧咧的说,把玩手里一把胡刀。

书生汗颜,“那是太极宫,你以为大月国呢,任你随意来去。”

“那不是还有清和紫么,好手一大把,怕个啥,劫个人,又不是去刺杀,不就是个皇宫。”

“先让人探一下地牢,看下消息是否属实。”袁老对紫说,“你给青传信,尽快探查。”

“老太监就是吃准了我们不管如何都不会放任不管,才笃定的把消息捂到现在。”一向喜欢猜度人心的书生闷闷不乐。

“我去切了他,皇宫不好进,昭陵可没人守。”大胡子拍拍书生,一副哥两好的架势。

书生白他一眼,“他是谁,你忘了?”

“哦,也对。”大胡子恍然大悟状。

袁老瞥了书生一眼,继续嘱咐紫,“以钉子的自身安全为第一要义,左右不差这些日子。”

“对,急也是陈迩急,他以为一副地图就把人打发了?”大胡子当年就看这些阉人不顺眼,逮住机会就想踹几脚。

“这老狐狸深耕大内那么多年,不知道安插了多少人手,虽说他师傅跟着太上皇最后失势了,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呐。”书生对于敲竹杠这事最有兴趣,谁让他管着钱袋子呢。

“一年多没见,小辞这功夫又长进了啊。”书生望向院中的少年。

飒露紫望着袁老,欲言又止,其实这一路上他就想问,不过人多眼杂,又不知顾辞自己知道了多少,他就没开口。

顾辞的功夫大部分是他教的,说是半个徒弟也不为过。

虽然从第一次抱起他,他就知道迟早这孩子是要离开的。但是十几年下来,这孩子,还真是舍不得呀。

一声叹息。

“对,叫进来认识认识,我这叔叔难得回一次中原。”大胡子爽朗的笑道。

“见面礼有么?叔可不是白叫的。”紫打趣,见袁老点头,他走到窗口,冲顾辞招手,“小辞,先休息一下,进来有话和你说。”

“哎。”顾辞收拳,一路小跑着过来,就手用衣襟擦了擦脑门上的汗。

“这是你骠叔。”袁老一指那名大胡子,“他常年在关外,是以你没见过。”

“叫我胡子叔也行。”大胡子走过来拍了拍顾辞的肩膀,“不错,这身板,是块练武的料。”

紫忙过来拉开顾辞,”别被你再拍出内伤来。”

“我是那么没轻重的人么?”

“当年谁追着阿念满院子跑的?”

“那是切磋,我那是惜才,再说那小子我能打伤?“大胡子无所谓的摆摆手,“你就是记性太好,这都多少年的事了。哎!”

“小辞你别听他胡说。叔给你准备了东西,趁手的。”说罢,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两掌长,刀柄上镶嵌了7,8颗硕大的宝石,熠熠闪人的眼。一边说一边塞进顾辞的手里,“瞅瞅喜欢不?”双眼亮晶晶的盯着顾辞。

顾辞一手握刀鞘,一手捏匕首,慢慢抽出,刀刃很薄,闪着寒光,气温都觉得瞬间低了两度。

大胡子,拿起案上的一张灞桥纸,“来,试试。”

匕首挥过,半片纸飞落。

”又是西域皇室搜刮的来的吧,不错,小辞拿着正好防身。”书生笑眯眯。

“谢谢胡子叔。”顾辞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抚摸,爱不释手。

“这个时候了,你们一路都没休息,先吃饭。小辞留下,有话和你说。”袁老摆手示意众人散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你都13了,你师兄当年11就被为师扔去山外历练了。”袁老望着顾辞,目光又似透过他在看着什么。

“嗯嗯。”顾辞有点兴奋,盯着师傅的脸,急切的等着下文。

”裴行俭,裴将军刚正不阿,常年驻守边防,这次大概率要去西部戍边,条件会比较艰苦,送你去他的近卫营,你愿意去么?“

”愿意!”顾辞想起宿明说的献俘大典,四海征战,扬我国威。将军梦是每个少年不可言说的热血。

“不过师傅,我去了边境,就很难回来了,岂不是很久都见不到您。“

袁老拍拍少年还不宽厚的肩,“西部必有一战,师傅等着你凯旋。”

“好男儿志在四方!”

“嗯!”少年握拳,给自己鼓劲,以后的路你要自己走了,一定不能辜负师傅的期望。

“师傅以前的仇家甚多,所以这次去,你用这个身份,也不可对旁人说起终南山的事。”递过来两张纸,“这几日,你把这个看熟,稍后我会让紫送你去军营。”

顾辞快速的扫一眼,纸上是人名籍贯及过往经历。

俗名:顾辞

道号:宣度

孤儿,自小被遗弃在玉仙观前,后被玉峰子收留并收为弟子,一直在观中修行。玉峰子观其子尘缘未了,特谴入军中历练。

”你确实自小在玉仙观挂籍,不过被为师偷偷带回终南山教导,旁人去查也是查不出什么的。”

那宣明岂不是我的便宜师兄?顾辞脑子里一派糊涂。

”对了,这个图案你背下来,万一碰到无法解决的难事,就去城门口的布告栏,在左下角刻画下这个图案,自会有人去联络你。“袁老挥毫在纸上画了一个图,”不过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使用。“

”弟子知道了。“顾辞把这图案仔细看了几遍,确认已经记住,才应道。

袁老似有好多话要说,最后还是挥了挥手,“行了,记住为师的话,去吃饭吧。”

左右骠就在西域,离得也不远,让他多照付及分就是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