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永恒家园 > 第26章 江南

第26章 江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永恒家园!

从南京出发,到苏州,杭州和杨州坐船过去是最便捷的。

走水路能节省很多时间。往回带货也轻省,赵元功计划要购买的东西,如果用马车运输,那得装好几车,坐船就是一顺水的事儿。

先去苏州和杭州,然后再去扬州,顺风顺水的话,有个四五天就回来了。

赵元功表示可以自己一个人去,安全绝对没有问题。

赵云长等四个人强烈不同意,要求必须同去,不就是坐船嘛,晕船嘛,也死不了!多个猴儿,还多一份力呢!哪怕躺在那,帮着看看东西也行啊!

赵元功还能说什么?那就什么也不用说了,去呗!

同去,同去,于是便一同去了。

这次坐船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橘子皮,薄荷水,又到药铺买了晕船药,熬好了用小罐子装着。赵云长爷们儿几个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互相打气,一定要挺住!

赵元功带着如同慷慨就义一般的四个人,登上了前往杭州的客船。

可能是提前做好了心理建设,也可能是晕船药起了作用。一路顺风到了杭州,谁也没吐!

赵元礼和赵德有心里偷摸高兴,自己不晕船了!下次再有下江南这样的好事,三哥(三叔)还能带着自己。

出门多好啊,吃得好,住得好,玩得好,还有那么多新鲜事儿,虽然有点想家,但是回去以后可以大吹特吹了!谁不得羡慕自己啊!赵家屯最牛逼的崽儿!

赵云长和赵云凤心里也很高兴,自己没给赵元功拖后腿。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漪,竞豪奢。

杭州历史悠久,从秦朝开始就在这里设县,一千多年以来,这里一直就是繁华之地。

杭州古称钱塘,水网密布,物产丰饶。杭州的纺织业,造纸业,酿酒,印刷等十分发达。

杭州又号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

杭州这个地方,赵元功以前没机会来过,如今有机会逛逛也不错。可以去看看西湖,断桥,雷峰塔。

西湖的面积很大,烟波浩渺,水天一色。

断桥借伞,白蛇传的故事,赵元功当然知道,新白娘子传奇都看烂了!

不过赵元功不打算讲给赵德有他们听,两条小蛇跟人类这样那样的故事,很是能吸引人。像他们这样没听过几个神仙传奇故事的人,很容易把故事当成是真的。

赵德有这样的二虎子,万一相信抓个白蛇青蛇再放了,一千年以后能白得个媳妇儿,结果真的去抓蛇,被蛇咬死了,那乐子可就大了。白蛇传的故事要是在赵家屯传出去,屯子里比赵德有还彪的,大有人在,说不定直接抓条蛇摁被窝里,也不用等一千年以后了,直接就嘎了!

山水风景什么的简单走一圈,点个卯就行了,对于那爷儿几个来说,山水自己家有,大山沟子不缺那玩意儿。

杭州是丝绸之府,丝绸纺织技术相当先进,赵元功在丝绸织造作坊购买了一台丝绸纺织机。

在赵元功的记忆中,开远县是有缫丝厂和丝绸厂的。而且开远县的丝绸是和南方丝绸不同的柞蚕丝。南方养的是桑蚕,开远县是柞蚕。其中有什么差别,赵元功不知道。但是,赵元功知道在赵家屯的大山里面就有几十万亩柞树林。先买一个纺织机带回去,将来肯定会派上用场。

杭州的棉纺织技术水平也很先进,不过辽东现在没有人种棉花,也就没有人会织布,赵家屯的人穿的都是麻布衣裳,棉布在辽东算是很高级的布料。

赵元功没长大以前,他的爹娘哥哥姐姐穿的也都是麻布做的衣服,那时候只有赵元功的衣服是棉布的!

要买棉布就要到苏州去,松江布天下第一,苏松地区号称衣被天下。普通棉布一匹三钱银子,松江布一匹六钱银子,有一种斜纹布一匹一两银子,不算贵。但是这些布料如果运到辽阳府,价格要翻两倍以上。至于松江布和斜纹布,普通人家连问都不敢问。

一匹布长四丈,宽四尺。赵元功在苏州买了三百匹普通棉布,四十匹斜纹布,六十匹松江布。出来一趟,要给族人们带点福利,赵家屯有六七十户赵家人,一家分一点,合起来就不老少。赵家宗族已经拿出了自己的态度,赵元功自然不会亏待族人。他会带领赵家子弟走得更远!

苏州的苏绣和四川的蜀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合称天下四大名绣。

苏绣的绣品十分昂贵,不是一般的小富小贵人家用得起的,小件的苏绣,像绣帕,绣扇在辽东,广受追捧,谁家的女儿出嫁,能有一件苏绣的帕子,那是相当有面子的。

这些烂八七糟的小玩意儿,赵元功的老娘肯定喜欢,他老娘已经在向富贵老太太的方向前进了。

赵元功买东西的原则就是他老娘喜不喜欢,可能喜欢的就买,可能不喜欢的就不买。至于赵老爹喜不喜欢的不归赵元功管,有赵元功他老娘替他爹操心。

赵元功他老娘喜欢的东西可多了,金银首饰,绸缎布料,胭脂水粉都得买,零零碎碎的装了两个大箱子。

这么些东西,上船扬帆就到了扬州,水运就是便捷。在码头租了一间仓库,安置好货物。转天就直奔扬州廋马而去。

在苏州没有时间去看看姑苏城外寒山寺,体会一下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到扬州就一定要看看闻名天下的扬州瘦马,都是老爷们儿,谁还没有点好奇心!

扬州的繁华豪奢,名扬天下。一掷千金、万金的豪商比比皆是。酒楼、青楼挨挨挤挤。

重点是青楼,那是真多啊!整个一条街上都是脂粉味。

这里是一个巨大的销金窟,赵元功这样的小虾米靠边站。

捏着自己兜里的几个钢镚儿,扬州瘦马什么的就算了吧!看上一眼,两眼,三眼,四眼,五眼的,过过眼瘾就行了。花钱就不必了,花不起!捅咕一下瘦马的钱,能买多少粮食,布匹和大肥肉,凭啥给她?凭……啥?

不论是什么人,站在熙熙攘攘的扬州街头,心底对财富的渴望都会无限放大。有钱多好啊!多想这里的钱都是自己的啊!

有的人想到了,有的人做到了!

在另一个时空,这里曾经被人拿下过,千百年积累的财富,被搜刮一空。扬州十屠,繁花落尽,只剩一片瓦砾!

当北方将士拼死抵抗的时候,这里依然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当鞑子冲进山海关,跨过黄河,打到长江边,打到城墙下,这里的富商巨贾不是挖坑藏钱,就是双膝下跪,哀求饶命。

可叹啊!拥有巨万财富的扬州,被杀的人头滚滚。几乎没有了活人!

财富不是这么用的!

连一个老太太都知道,身强力壮跨战马,驰骋江南把敌杀!那些财富能养多少身强力壮的兵?何至于人头掉落,万事成空!

算了,不为那些事情伤心,自己只要把那些小杂鱼弄没了,就行了!

赵元功离开扬州,返回了南京。

此次南下,即将结束。告别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告别了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金陵城,赵元功踏上了回乡的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