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永恒家园 > 第30章 总算到家了

第30章 总算到家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永恒家园!

十六辆牛车,十六个赶车的小伙子,三十多匹马,马上三十多个拿着刀枪棍棒的小伙子,组成一个浩浩荡荡的大车队。一路招摇开往县城!

路上的行人纷纷避让,驻足观看。以前就听说赵家屯富裕,今天可是亲眼看见了,哪个屯子能有这么多大牲口!

一大群人进了县城,就在城里的车马行前面等候,有衙役前来询问,得知是赵家屯的人来迎接游学南京的秀才相公,都羡慕的很,去年赵家屯的作坊暴火,挣着了大钱了,屯子里家家户户都跟着挣着了钱,日子都好过了。

也有人想打作坊的主意,但是作坊是秀才相公家的,这就不太好整了,而且赵家屯的老赵家也不是那么好惹的,看看今天出来亮膘的小伙子们,还是先观望观望吧!

半上午的时候,赵元功也到了县城,两路人马胜利会师。把马车上的东西转移到牛车上,给镖局付了钱,车队掉头就往回走。

赵元功不耐烦跟在老牛车后面晃悠,跟大哥二哥还有赵家的一群小伙子们打个招呼,和赵元礼两个打马而去,云长大伯就跟着车队慢慢走。

二哥赵元义瞅着老弟潇洒的背影,哈哈大笑,“我老弟这骑马的姿势,像不像一个大将军!”

像!必须像!谁敢说不像?打他!

马蹄翻飞,进了屯子,两个人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娘!我回来了!”赵元功在家门口下了马,高声大喊。

老爹老娘早就在家里盼着哪,一看见赵元功,老娘的眼泪就掉下来了!

赵元功一下子就把老娘抱起来了“娘!想我了吗?”

把老娘吓一跳,“小崽儿,快把娘放下来!哪有这么大的人了,还把娘抱起来的”

老爹在旁边眼红,“哎呀,老三回来了,累不累啊?想没想爹呀?”还想把老娘挤旁边去,气得老娘给他来了一杵子!

赵元功给老爹也来了个拥抱,“不累,都习惯了”。

左手拉着老爹,右手拉着老娘“爹,娘,咱们进屋说去,别在院子里站着”

一家三口人,进屋,脱鞋,上炕,小腿儿一盘。这才是东北人唠嗑的正确打开方式!

大嫂二嫂给端来茶水,瓜子,四个小子也爬上炕,坐在爷爷奶奶身边听新鲜。

赵元功靠在被垛上,喝一口茶水,哎呀!总算是到家了!还是家里好啊!得劲!

“老三,你回来的时候,遇着你大哥没?”

“遇着了,他们赶牛车在后面走那,我和赵元礼先跑回来了”

“元礼也回来了?回来就好了,你四婶儿天天在家里掉眼泪儿,娘都不知道说啥好了”

“没事儿,四婶不愿意元礼跟着我,以后就不带他出去了”

“那倒不是,你四婶就是想他”

“说那些干什么,咱们说自己家的”老爹不愿意听闲话,转移话题。“老三,赵云凤回来说你带了好几车东西,都有啥啊?”

“都是咱们这边没有的东西,最多的就是棉布,南方的棉布可比咱们这便宜多了。我还给娘买了松江布,苏州的苏绣,杭州的丝绸,在扬州还给娘买了首饰,胭脂水粉”

“老三!怎么都是给你娘买的?我的呐?”

“你的当然也有,爹,我给你买了北京城的果脯蜜饯,还有南方有名的双黄大鸭蛋!”

去你娘的大鸭蛋!老爹很无语,这小崽子对他娘就是比对自己好!

大嫂二嫂不好和老公公,小叔子一起坐炕上唠嗑,可是心里实在是抓挠的很,于是,一个拿着抹布,一个拿着扫帚,赖在屋子里面,假装干活,耳朵竖起来偷听炕上的人说话。

一听到好几车棉布!还有松江布!眼睛立马就亮了!

她们俩在娘家的时候,穿过的最好的衣裳就是麻布做的新衣裳。棉布衣服还是嫁过来以后才有的,松江布可是她们知道的最好的布料了,听说还有苏绣和丝绸?

哎妈呀!那可是县里大户人家的小姐才有的,这还是听她们村里有个在大户人家当丫鬟的小姐妹说的。

自己这个家真是越来越好了,自己真是太幸运了!妯娌俩互相碰了一个眼神,眼睛里闪烁着,看谁比谁舔的更好的光芒!

嘎吱,嘎吱,老牛拉破车的声音,牛车队伍回来了,赵元功也不管他们的事儿,先眯一会儿。

大哥二哥指挥大家,把东西卸下来,满满当当装了三间空屋子。

中午简单吃点饭,晚上还有接风宴。老娘给赵元功下了一大碗面条,里面卧了四个荷包蛋。赵元功稀里呼噜造溜光。再接再厉,继续睡觉!

老爹老娘指挥大哥二哥把赵元功带回来的东西分类。两个儿媳妇想帮忙干活都不行,只能一个人领两个小兵,在院子里面转磨磨儿。两个小兵被戳了脑门,看见没!长大了就得像你三叔这样,给老娘买多多的好东西!不然老娘看都没得看!

两个人时不时的趴窗户上偷看两眼。

那场面太震撼了!平时有一匹棉布都能乐半天,现在三四百匹棉布,一垛一垛,垛得挺老高,两个房间都垛满了。还有一个房间里全是大大小小的木头箱子,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要是有透视眼就好了,就能看见里面是什么了。

这边忙着分拣东西,那边来帮厨的姑娘媳妇已经来了二十多个。

赵元功家已经不是当年的三间茅草屋顶的土坯房了,而是一个有五间正房,十间厢房,两个牛棚的大院子。

女孩子们在厨房摘菜、洗菜,十多个小子把从各家借来的桌椅板凳,在院子里面摆好。

不一会儿,烀肉的香气就在屯子上空飘荡。

天刚擦黑,族长和四个族老就来了,不是馋这口肉,而是急切的想和赵元功唠一唠,他们太想知道这次去南京的情况了!

各家各户的男主人陆续到齐了,接风宴就开席了。男人都坐在院子里面。堂屋摆了两桌女席,四个族老家的老太太,大伯母,二伯母,四婶儿,老娘和两个儿媳妇儿,还有十多个小姑娘,都是在这几家里得宠的,带过来热闹热闹,也算见见世面。这里没有外姓男子,都是堂兄弟,叔伯爷爷什么的,老赵家的子弟。

小酒一端,说不完的话,唠不完的嗑。不但赵元功是焦点,赵云长,赵云凤,赵元礼还包括赵德有也是焦点!

一群人聊的热火朝天,直到月上中天。

第二天早上,赵元功把单子写好,赵家人一家给两匹棉布,外姓人一家给一匹棉布,一共一百八十匹棉布。

哥几个给装上车,大哥二哥赶着牛车送到族长家里,至于族长具体怎么分,赵元功就不管了,毕竟屯子里的人家是什么情况,赵元功也不知道,大伯爱咋弄咋弄。

族长和族老的礼物是,一匹绸缎,一匹斜纹布,一匹松江布,两匹普通棉布,一包茶叶,一包蜜饯。这礼可不轻了!

老爹的三个亲兄弟,礼物和族老一样。

大伯母,二伯母,四婶儿,作为当年接生赵元功的主力,每人外加两匹绸缎,两匹斜纹布,两匹松江布,四匹普通棉布,两把苏绣团扇,两条苏绣帕子,扬州漆器瓶盘筒盒一套。这个由老娘和赵元功亲自给送上门!这是给老娘长脸面。

赵云长,赵云凤,赵元礼,赵德有,这四个人的事情,需要等到晚上,赵元功请他们喝酒的时候再说。

事情安排完毕,谁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赵元功就不掺和了。

大门外又传来一阵嘎吱嘎吱的老牛拉破车的声音。

“吁!”牛车停在大门外。

“舅舅,舅舅”

哎呀!小外甥女儿来了!

赵元功急忙跑出去,把小娃娃从车上抱下来。哎呦,小小的人,太招人稀罕了!

粉嫩嫩的小脸儿,仰着小脑瓜,“舅舅,我都想你了!”

哎呦呦,小姑娘儿长大一点了,能说全乎话了。

“舅舅也想你了。舅舅给你买了好多礼物呢!”

赵元功后世人的思维,特别喜欢小外甥女儿,香香甜甜,软软糯糯的小娃娃,比那几个彪的乎的傻小子强百倍!

赵元功给小外甥女儿,准备了两个小金手镯儿,两个小金脚镯儿,十个半两重的金花,十颗金花生,留着给小娃娃当嫁妆,每年都给,等她长大了,就是一个小富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