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迁徙 >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四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迁徙!

时间转眼来到了阳历的四月,陈月红在玩具厂做文员已经八个月了,工作可以说已经很熟练。随着工作的得心应手,她下班的空闲时间变得无聊起来。以前工作不熟的时候,下班之后她常常要在脑子里过一遍今天的工作内容,还有明天该怎么改进工作。

现在一下班她整个人就放空了。下午五点下班之后,她在工厂饭堂吃完饭,一般就是在宿舍里自己的床铺上坐着。因为性格的原因,她在这里暂时没有交到朋友。跟同宿舍的室友们也不是很熟,大家在不同的部门,她们一伙五六个都是品质部的,只有陈月红是生产线的文员,大家没有共同的话题,说不上话也正常,而且她又不愿意主动找人说话,别人也懒得搭理她。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梁丽那样热情开朗。说真的,她有点怀念每天嘻嘻哈哈的梁丽了。

当陈月红在安静的宿舍这样无聊地坐着的时候,她就会想要做点什么。这样枯燥的生活太难熬了。最主要的是她对现在的工资不满意。以前她在慧城电子厂的时候一个月底薪加上加班费怎么都有一千三百元,碰到节假日多的月份甚至可以达到一千七百元。而她现在每月只有固定的一千一百元,餐费一个月要两百,早餐大约要五十,一个月只能剩下八百元左右。

没钱就没有工作的动力,谁上班不是为了挣多点钱?因此她心里产生了别的想法。她想应该去找点什么挣钱的路子。

她想到去摆摊卖东西。她在没当文员以前就想过,当了文员以后可以利用下班时间去路边摆摊卖东西。她所在的玩具厂处于一个工业园区,这一条有五六家规模还算不错的工厂,人流还是不错的。

可是,卖什么呢?

她到镇上转了许多次,发现路上摆摊最常见的就是卖吃的。炒粉、麻辣烫、牛杂、还有糖水、炒板栗等等。这也是最多人光顾的。还有一两个推架子卖小首饰的年轻人,这个特别受女性的欢迎。另外在街转角有一个卖牛仔裤的女人,她的牛仔裤直接铺在地上卖的,只是在下边垫了一张薄膜。

陈月红想:卖小吃,自己不会做。衣服和饰品又没有进货渠道。

那应该卖点什么好呢?

她陷入了困境。

当她再一次走在镇上的街道时,看着路边商店里的鞋子,她一下就开朗了。

卖鞋!

对,就是卖鞋子。其实在去年夏天她也看到过路上有摆摊卖凉鞋的,只是一时没想起来。

她想,爸妈在北江做鞋许多年,肯定有相熟的老板。而且从工厂直接进货,价格肯定比批发市场便宜。

这真是一个不错的想法。陈月红为自己的这个主意而感到有点激动。

她马上给远在北江的妈妈打去电话。

谭家英接到女儿的电话,听她说明了想法。她马上觉得女子的这个想法不错。她激动地在电话里说,“啊呀,是呢。人家天南地北的鞋店老板好多都是从这里进的货。你放心,我和你爸下了班就去问问老板,如果不行,再问别家,这里多的是鞋厂,还怕进不到鞋?”

作为父母的陈有和、谭家英当然希望自己的女子好。如果女子自己做生意能挣到钱,不用上班受人管,那就太好了。打工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他们很是积极地去找鞋厂老板谈。他们在这里做了近十年,附近的老板也认识一些,他们在几家厂子做过,跟老板多少还是有点交情。夫妻俩跑到所有熟悉的鞋厂,询问了情况。大多数的老板不做这种小单。陈月红只打算一个款式进二十双。这样的话,别人鞋厂不好安排做货。只能是看哪家有尾货。

第二天,陈有和同一家鞋厂谈妥了。那家有一批尾货,可以按最低价处理给他,只是一次最少得批四百双。厂里可以代发物流,运费得陈月红自己付。

最后,陈月红花了两千元订了四百双鞋。老板说发物流大概要十天到。趁鞋子还没到,她赶紧到上班的工厂附近找存放鞋子的房间。由于不是用来住的,她没什么要求,只要能放东西、安全、便宜就行。最后她找到一间一楼的小黑房,那房子光线十分不好,又小,胜在便宜,只需一百元一个月。

四月底,陈月红就收到了那批鞋子。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四百双鞋子弄到出租房里,并整整齐齐摆好。

陈月红把每个款式的鞋子都拆了一双出来看。这些鞋子都是夏天穿的,有凉鞋,有拖鞋,有高跟的,有平底的,款式都还不错,只是质量就不见得好,毕竟价格摆在那了。一款中老年的棕色凉鞋和一款青春活泼的花朵夹板女士拖鞋进货价只有3元,其他的都是四到九元,九元的只有一款。平均下来就是划每双五元。加上后面付的两百元运费,平均下来每双不足六元。

陈月红现在信心满满,镇上鞋店的鞋子基本上都是几十上百块一双,自己价格定低一点,三元进价的拖鞋卖十五元一双,其他的大概一双挣个一二十块就差不多了。陈月红想,这样的价格肯定能卖出去。只不过现在还没到季节,得再等个半个月。很快,这里就会热起来,到时候自己就可以出去摆摊了。

想到这里,陈月红莫名地兴奋。

时间来到五月中旬,天气开始炎热起来。平均气温都在二十四五度到三十度之间。是时候去摆摊了。

今天是周五,陈月红下班在食堂吃过晚饭之后,就飞奔着跑到出租屋,将每样鞋每个码都拿了一些堆放到一张蓝色推车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朝工业园区的大路边走去了。推车是她花三十元买的,方便运东西。她身上还像一个真正的摆摊佬一样斜挎了一个黑色的小包在腰间。

陈月红来到工业园出口最热闹的那条马路。这里有两家早餐店,一家水果档,几家快炒店和三家小超市。这些店铺的灯光将马路照得亮堂堂的。

她在拐角的水果店旁边停了下来。紧挨着水果店门口的是一个摆摊卖首饰的,还有一个卖牛仔裤的。

她拉着推车到卖牛仔裤的中年女人旁边,刚准备停下来,那个女人就恶声恶气地驱赶道:“去远点,这是我的地方。你摆了,那我摆哪里?”

陈月红只好将推车拉远一点,她在离女人十米远的地方停下。然后将推车上的鞋子卸了下来,整整齐齐地摆在地上。为了让顾客直观地了解她卖什么,她还把面上的鞋盒子打开,露出里边的鞋子。

现在正是下班时间,一些工人从厂里吃了饭就三五成群地往这外边走来了。

没一会儿,那女人的牛仔裤摊前就聚集了四五个东摸西看的年轻女孩。陈月红的鞋摊前也来了两个穿着蓝色工衣的女工。

由于是第一次出摊,陈月红局促得不知说什么,只是学着旁边的女人小声地招呼了一声:“要什么?看看。”

随后就拘谨地站在推车后边。

那两个顾客随意地看了看就走了。陈月红又开始了东张西望的等待。她蹲在地上,不时地用手拍蚊子,或者抖动手脚,以此来摆脱蚊子的骚扰。这路边的蚊子可真多啊,而且咬人特别痒。不一会儿,她的手背上就被蚊子叮了几个包。

天渐渐黑了下来,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多。成群结队的工人、拖家带口出来散步的附近住户,都往这条热闹的马路走来了。

旁边卖牛仔裤和首饰的女人都卖出去了东西,只有陈月红还没有开张。她的心里开始有点着急起来。

这时,三个女人停在了她的鞋摊前。原本蹲着的陈月红马上站了起来,深吸了一口气,尽量大声地招呼起来:“来看看,喜欢可以试穿。”,这句话也是从卖女仔裤的女人那里听来的。

女人们东挑挑西看看,说要试试。陈月红忙着给她们找需要的码数。三个女人将全部的款式都试了一遍。最后,她们讲价拖鞋十三元每双,每人买了一双。

陈月红手忙脚乱地包好鞋子,收了钱。心里高兴得七上八下跳个不停。三十元啊!这一下就挣到了她当文员一天的工资!这能不让人兴奋吗?

这天晚上,陈月红守到十点,路上没什么行人的时候才开始收拾东西。她先将剩下的鞋子运回出租屋,然后才跑回宿舍。

回到宿舍,宿舍里没有人。有四个是上夜班的,还有三个可能出去玩了,还没回来。

陈月红洗漱完后,躲在自己的蚊帐里数钱。

她算了算,今天晚上足足挣了八十元!

这真的是令人兴奋啊。这仅仅是一个晚上的收入,如果勤快一点,白天也去摆摊,那岂不是能轻松破百?那她还上什么班,直接摆摊卖货算了。

这天晚上,陈月红兴奋了半晚上,直到很晚才睡着。

第二天是周六,陈月红一早就起来去大马路上摆摊去了。只不过她守了一早上也没卖出去一双。早上这条路安静得很,只有卖早餐的店铺生意火爆。而且可能是周末,大家在睡懒觉的原因,路上走过的只有匆匆上班的工人和出门买菜的女人,大家都脚步匆忙,没有空朝她的鞋子望一眼。

陈月红守到快十一点,这才垂头丧气地把鞋子收起来了。

经过这次,她知道摆摊只适合晚上出来。白天大家都忙,没空逛地摊。

她只好回宿舍休息,等晚上再出来。

晚上,她照样一吃过晚饭就推着推车出来摆摊了。位置还是昨天的位置。今天还多了一个摆摊卖女士服装的。

随着天渐渐黑下来,路面上的行人开始多起来。不一会儿就有人走拢来看鞋了。经过昨天一晚上的锻炼,陈月红表现得没那么拘谨。

可是今天晚上的收入却没有陈月红设想的那样好。她原本想,今天肯定会卖得比昨天好。因为今天是周末,人流会更多。

可事实是,人确实多,就是看得多,买的少。她一算账,发现今天只有六十四元的利润。

周日晚上更是惨淡,只卖了三双出去,利润是三十四元。当然,这对于她来说仍然是不错的收入。而且她相信,这只是暂时的。等下个礼拜周末再出来摆就知道了。

好不容易熬到周五,陈月红照常出摊。今天也是看的多,买的不多。而且有一个上个礼拜来看过的客人跟她抱怨说:怎么还是那些款式?

陈月红才注意到自己的款式太单一了,光便宜没用。

这天收摊之后算账,挣了七十九元。

接下来的周六和周日两天总共才挣到六十元。

陈月红意识到问题,自己的鞋子款式过于单一,而且工业园里女工对鞋子的需求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大,加上摆了五六天了,大家产生了审美疲劳。

她想,得想办法到别的地方去卖。不然自己的两千元将打水漂。

到下个礼拜六早上时候,陈月红推着自己的小推车到一两里路远的菜市场。她有时会过来买水果等生活用品,这里的东西比厂门口卖的要便宜不少。因此她知道这里早上的人流特别大。

当她满头大汗地来到菜市场时,不出所料,这里到处水泄不通。人多是好事,不过也因此没有地方给她摆摊。

陈月红推着推车往菜市场的外围走,这里有一条河沟,顺着河沟是一排摆摊卖东西的。有卖衣服袜子的,有推三轮车卖早餐、糖水的,还有卖遮阳帽的,水果、鞋子的,应有尽有。

陈月红把推车停在这条长龙的最边上,开始将鞋摆出来。她才摆到一半,就有一个手臂上戴着“市场管理”字样袖套的男人上前来收摊位费了。她和另一个刚来摆摊卖小饰品的女孩一人交了十元,男人给她们每人开了一张盖了市场公章的条子,说可以摆到下午,然后就离开了。

这天陈月红卖出去十二双鞋,不过利润只有一百零二元。来菜市场的大多是家庭主妇,她们很会讲价。扣除十元的摊位费,就只剩九十二元。中途她还因为口渴,在旁边的糖水摊上花两元买了一杯绿豆汤,最后到手就剩九十元了。

连着三个周末,陈月红都来到市场摆摊。她在这里总共卖出去五十一双鞋,挣了五百六十元。

第四周的周六,陈月红像往常一样出摊。她站了一上午也只卖出去一双,她想又得转地方了,来这里的人大概暂时没什么需求了。

正当她想着要不要趁太阳没那么毒辣早一点收摊的时候,突然来了生意。一男一女来到她的摊前东挑西选,一会儿让她帮忙找这双鞋的另一个码;一会儿又说不喜欢,让她找另外一个款式的。

在这期间,又从四面八方涌来十多个中年男女。他们皮肤黝黑,一看就是常年晒太阳的。

陈月红心里很激动,看来是来大单了。

客人们七嘴八舌地让她找东西。这时候最先来挑选的那一男一女定了一双白色的网眼鞋,女人让陈月红把鞋子包起来。陈月红把鞋子递过去,女人随后从包里翻出一张一百的纸币递给她。她接过钱,仔细地辨认了一番,确定是真钱才收下。就当她在随身的挎包里翻找零钱时,男人叫嚷着让她把钱拿回来,“哎,我这里有零钱。”

于是陈月红又把那张一百的钞票还给了女人。这时候其他在挑选的客人开始催促她找码数,并说有她要的码数就直接买了,一个短头发的女人说:“快点哟,再不来我们就不要了。”

陈月红忙分神去招呼她们。

说有零钱的男人在身上找了找,说,“不够不够,还是给整的吧。”

接着陈月红就看见最开始给她钱的那个女人从包里抽出刚刚的那张百元大钞给她,她接过钱,在其他人的催促下,手忙脚乱地找过零钱,就准备给其他人找鞋。

那一男一女很快离开了。其他一些人也不知何时离开了,只剩四个要她找鞋的女人还在,不过她们试了陈月红找出来的鞋子,嫌弃地摇头说:“上脚不好看,不要不要。”

然后扔下鞋子就走了,很快消失在众横交错的巷子里。

当陈月红回到宿舍清点钱的时候才发现那张一百的钞票是假的!

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碰到了一伙专门用假钱换真钱的骗子团伙!她心里后悔自己太大意了。

她仿佛被人当头浇了一瓢冷水,心里拨凉拨凉的。唉,今天出了一天的摊不仅没挣到钱,反而损失了一双鞋,还亏了六十五元出去!

这些人太可恶了!

陈月红在心里骂。可是骂归骂,亏出去的钱和鞋是不可能回来的。

从那以后,陈月红好长时间没去市场出摊。她宁愿到远一点的镇集和广场去摆。而且现在她看到百元大钞都会格外留心,生怕收到假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