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凡人:职场商战 > 第15章 众志成城共筹费

第15章 众志成城共筹费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凡人:职场商战!

黄康才带着黄显彩、黄显峰兄弟俩一起把同事们恭送出门,一直送上了车,挥手眼看他们离去后,才回到院子里。

宴席时间也持续两个小时了,不喝酒的客人在吃饱喝足后,就开始陆陆续续离席。

黄显彩在院子里也一起送别客人,等奶奶、妈妈娘家舅公和舅舅们辞别时,小串鞭炮又继续响起。

有些远的客人直接就辞别离去,有些客人还在院子里泡茶喝,或者嗑着瓜子,吃着芦柑等水果。

其间,村里80年代第一个考上中专的堂哥黄显林毕业出来先是分配到汽车站车队后调交通局上班并迎娶了一位东北姑娘。他们有个儿子尚未上学,平时说话都讲普通话,他跟他妈妈说看到小叔叔掉眼泪了。

堂嫂跟大家说起这事,她说回复儿子是叔叔喜极而泣呢。小堂弟却坚持说不是的,就是叔叔一个人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了,他很伤心地哭的。大家听后哈哈大笑起来,黄显彩也是哭笑不得,不过被他这么一说,反倒还真有点湿润了眼睛。

升学宴终于算是告个段落了,帮工的亲朋开始收拾菜的收拾菜,收碗筷的收碗筷,陪客人喝茶的喝茶,各自安排活干,或者看哪里需要帮手的就上去帮忙。

现在就等大家收拾好后,晚上留下来帮忙的亲朋一起把剩菜那些重新热好,再一起喝喝酒吃完。

晚上也就剩下三桌人,大家辛苦了一天,大部分都尽快吃喝完回去休息了。

黄显彩这桌大部分没走,因为接下来黄康才、黄显峰、郑齐福和黄显霞以及妈妈、奶奶他们一起要商量下上学的相关事情安排。同村的两个姑姑和姑丈也没走,留下来一起参与。

首先,重点是学费和生活费等涉及到钱财的问题了。

黄康才拿出今天升学宴收到的红包总共约1100元。除了姑丈、姐夫他们比较亲的包个100、50元的红包,督察等上班同事一般10-20元,其他亲戚一般是5-10元,总共10桌人其中有些是一家请了几个来的。不过现在自家买菜请客一般一桌从50到100元不等,这次升学宴也按照中高档水平,大概一桌也是八九十元,所以并没有剩多少。

大哥黄显峰目前的收入不错,并且还有各种补贴、奖金以及其他一些收入,因此黄康才就让他负责占大头的学费还有上学往来的路费等其他杂费。

按照与录取通知书一起寄来的相关注册材料说明,这个专业的学费每年要3800元。这笔费用对这个时候的工资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了,很多上班人每月工资也才200-500元。至少都要大半年的工资甚至是一年多的工资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才能积攒到。

黄康才目前有近700元的退休工资,那也是干了几十年的革命积累下来,才能享受到。

黄显峰也没有什么意见,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都很好。

他现在有能力当然是大力支持唯一的弟弟了。

然后,是每个月的生活费多少问题了。黄显彩当然是希望越多越好,但也知道家里不富裕,本身上学费用就已经是一定的负担了。

而且黄康才在1992年就在县城城北通过做村长的好朋友那里协调花了5000元购买了100平米的土地。当初这个钱还是大部分由开拖拉机成为村里最早的万元户的姑丈陈淑宇,也就是二姑宝姑的的丈夫那里借来的。

这两年才积攒了一点钱慢慢的先把地基打好,后来又只盖了一层红砖楼,并没有全部建好。接下来也要尽快把剩下的两层建起来,预计还需要两三万块钱呢。

最终,黄康才考虑黄显彩在外面学校独自一人,人生地不熟的,并且近万里的距离,也需要点钱来备着,决定每个月生活费300元,由黄康才的工资来负责。

姐夫郑齐福和姑丈他们也都提出生活费不用担心,黄康才家里需要用钱,不够的时候,他们也会支持下。

因为也不可能一次性就把每学期的生活都给黄显彩带去,一是不安全,二是担心黄显彩钱在手的花过头了,三是也没办法一下子拿出这么多,每个月分期给压力就小很多了。所以,每个月怎么给到他钱还是个问题。

这时候的银行业对一般民众来说还不是很发达,还没有什么储蓄卡之类的,都是还用存折,外地用存折更是麻烦。很多人都是通过邮政汇款的方式寄钱,比较麻烦。

姐夫郑齐福在建行工作的,他想到一个办法。

因为银行开始推广推行信用卡,但目前都是针对的有单位的人,并且还有一定的存款条件才能申请到,一般人像学生之类就更不可能能用信用卡的。

不过郑齐福本身是银行系统的人,他们内部先优先推广了,他有信用卡。他就提出来他去帮黄显彩开一张挂在他信用卡下的附属卡,这样他每个月帮忙把钱打进去,黄显彩拿着附属卡就去学校就近的建行柜台去取钱就行了。

最关键的钱的问题解决了。

关于去学校报到注册的问题,黄康才笑眯眯的问,要不要他陪着黄显彩一起学校,毕竟黄显彩没有自己独立出过远门,顺便他也可以去转转当旅游。

这时候大家就七嘴八舌了。

郑齐福说都20多岁的人了有什么好担心的,当年他自己去郑州上学还不是一个人去,那时候年龄比黄显彩还要小呢。

黄显峰也说让他自己一个去锻炼锻炼就好了,而且之前他都跟小狗他们整天在社会上一起混的,有时还一个暑假都不见人影,哪还有什么好怕的啊。

姑姑、姑丈他们也附和着说就是啊,这么大个人了,让他一个人去就好了。奶奶和妈妈听大家都这么说,也发表意见说黄康才去干嘛,多一个人要多花钱呢,这么远的地方,听说坐火车都要好几天的,那得要多少钱啊。

这些年大家都是穷怕了,更多是舍不得钱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