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 第77章 贾家怪左邻右舍

第77章 贾家怪左邻右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贾仁高的突然失踪并未引起贾新河多大的惊慌。

经过这场巨大的灾难后,他心变冷变硬了。

所有一切都已麻木,他心中所想的是如何寻找机会整治柳金彪?

同时也把一股怨气扩散到了祠堂里其他三姓。

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争。

贾新河十分明白,他将这股仇恨深深地藏在了心底。

在太平湖贾新海贾新江的坟墓前跪着的那一刻,贾仁高就变成了一个疯子。

街上同仁堂三不来许先生把了贾仁高的脉,开了两副药,走的时候对贾新河道:

“这两副药吃了如果没有起色,就莫再找医生给他看了,可惜些钱。”

看三不来许先生的表情,贾新河明白了他的话中之话?

看来仁高是给废了。

人废了,生和死也就没有什么差别。

当全家人都对他失去希望的时候,失踪七天的仁高居然自己回来了,看起精神比以前好很多。

母亲心疼地问他:“高儿啊,这几天你跑哪去了?”

他嘿嘿边笑边跳:“我去的是最安逸的地方,他们叫它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快乐无边!”

这七天贾仁高一直住在太平湖旁的二郎庙。

那游方的酒肉和尚悟空把他当上宾一样看待,两人同榻而眠,七日七夜形影不离。

两人吃狗肉喝美酒,吃饱了就盘膝而坐。

悟空双手合十,微闭双目对贾仁高念念有词: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贾仁高听后直点头:“善哉善哉!”

悟空听后不由大惊:“这个你也懂?”

仁高道:

“懂即是不懂,不懂即是懂。”

“师父不是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么?”

“善哉善哉,已经七日七夜了,你去吧,日后我们还有缘份!”

悟空和尚惊异地说道。

十月二十六日这天,柳金源带着妻儿回来。到了祠堂大门,一下愣住了?

祠堂大门左边的石狮上骑着一个人,头发乱蓬蓬,衣服破烂,脸手脏污不堪入目。

他心中一惊,是大狗。

大狗怎么变成这个模样了?

人不人鬼不鬼,这哪里像以前那个精壮的庄稼汉。

柳金源上前小心地问:“大狗,你为啥弄成这样?”

大狗是贾仁高的小名,他嘻嘻一笑:“去去去,别来打搅本座的清静!”

说完涎水就顺着嘴角往下流。

胡氏仔细看了一会儿,对丈夫道:“这大狗怎么突然这样了呢?”

说完就拉了超男的手,报国和英莲好奇地瞟了一眼贾仁高,然后赶紧跟在母亲后面进了祠堂。

“大狗,还认得我么?”

柳金源向前一步问贾仁高。

贾仁高抬头看了半天,突然道:“认得,你不就是那个不得好死的柳大汉么?”

他从石狮上跳下来,骤然一掌推出,柳金源猝不及防,一下退了三步?

背上的柳青青哇地一声哭了。

贾仁高又骑在石狮上,双手拍着石狮子的头,嘻嘻一笑,唱道:

“黄褂子,

长杆子,

青天白日别帽子,

还有金彪那龟儿子,

碰上就别想过好日子!

……

冬日的斜阳灰白而又阴冷,贾新河牵了一条大水牛在门口的井田饮了水回来。

他冷漠地瞪了柳金源一眼,然后怒声骂贾仁高:

“现世活宝,还不进屋,在这里让人寻开心是不是?”

贾仁高似乎一下子清醒了许多,滑下石狮,窜进祠堂去了。

柳金源听贾新河话里有话,回头道:

“新河老表,到底出啥事了?”

“这大狗前些日子不是还好好的么,今天看他的样子,好像……”

贾新河哼了一声:

“种的是同一个东家的田,住的同一院子。”

“吃的同一口井水,走的是同一条石板路。“

“祸来了,气都不通一声,当真是‘细瓦碴擦勾了——刮毒!”

柳金源越发被骂得糊涂:

“老表,到底发生了啥事?”

“用不着你假惺惺,人死了,也埋了,我的劫难也过了。”

“家家门前都有一块滑石板,摔跟斗只是迟早的事!”

贾新河怒气冲冲说完,在大水牛背上一巴掌:

“死瘟,快走!”

“天地良心,天地良心,我柳金源啥事得罪他了!”

柳金源自言自语的进了门,借着桐油灯辐射的亮光,他们一家大小齐动手。

经过半小时的清理打扫,才将匪兵们弄得乱七八糟的屋子收拾妥当。

柳金源刚卷好一根叶子烟,汪秀民就进屋了。

一屁股坐在柳金源挪让出的半节凳子上,一句话不说,就是连叹了几口气。

柳金源小声道:

“老表,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

“看你愁眉不展的样子,刚才回来时又看见了贾仁高,好像疯了……”

“贾老表还冲我臭骂,他家出啥事了?”

“哎,你一路回来就没听说过么?太平镇又出了一件大事?”汪秀民压低声音道:

“我回来已经五天了,刚进门也被贾新河臭骂了一顿。”

“后来上街才听别人说,我们走后他家遭受了飞来横祸。”

汪秀民一五一十地把贾家发生的事说了一遍,最后对柳金源道:

“老表,你不知道,二郎庙现在的香火突然兴旺了起来,街上流言四起……”

说贾家冲闯了二郎神,两辈四人葬身太平湖。”

“连贾万福老爷子也被炸弹炸了个稀烂,死无全尸。”

汪秀民回来得早,赶上了贾家的葬礼,小娥和克珍姑嫂二人就埋在太平湖那棵大黄桷树下。

与她们的二叔三叔紧挨着。

贾万福被埋在街后头的山梁。

埋小娥和克珍那天,街上去看热闹人的很多。

年轻人看两个年轻女子的葬礼,稍大些的妇人和老太婆就到二郎庙去烧香拜神。

葬礼其实很简单:两个女人的破衣残片和几块骨头,捞上来就装了棺材。

汪秀民忙活了一天,回到家里,他又去劝贾新河,贾新河冷笑一声:

“不用猫哭耗子,不就死三个疯一个吗?”

“你们街上有人,镇公所有人,县上更有靠山……”

汪秀民一听差点背气,忍不住火冒三丈:

“你全家老少都去奔丧,留屋的都没有一个。”

“匪兵驻镇的消息传得火热,你自个回家也不留意一下。”

“遭了横祸,倒怪我们的不是了!”

贾新河听后只是冷笑了数声:

“甜高粱,苦高粱,人人都要啃一节的,莫高兴得太早了!”

听完汪秀民的话,柳金源长叹一声;

“看来,贾新河要把这笔帐算在了我们的头上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