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汉权臣路 > 第48章 犹豫

第48章 犹豫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汉权臣路!

随着陈寔的起身,刘和意识到陈寔已经想好了题目,陈寔缓缓开口说道:“今日是女荀定下婚约的大日子,诸位便以爱情为题吧。”

荀爽接着起身说道:“想要娶我荀氏的女子,须有远大志向,便以志向为第二个题目吧。”

这时刘和起身说道:“两位前辈,只有两题是不是太少了,不如多出几题吧。”

于是陈寔说道:“既然如此,不妨仲黄再出一题。”

荀爽也是将目光投向了韩韶。

于是韩韶起身缓缓说道:“不如便以求学为题。”

这时众人纷纷开始思考,口中皆是喃喃自语,不断构思自己的词赋。

刘和也是不断回忆着后世的诗词,想要直接借鉴一下。

不过就在所有人都在苦思冥想的时候,荀采却是悄悄松了一口气,前几年她还和刘和在一块生活的时候,刘和为了逗她开心,偶尔会吟几首夸赞她美貌的诗词,虽然和现在主流的赋不同,但是一样可以证明刘和文采斐然,因此荀采不觉得刘和会输。

“爱情可以用纤云弄巧,不过万一因为最后一句,荀爽这老头不把采儿嫁给我咋办,坏了,老子当初怎么就不好好背古诗呢,老师我对不起你多年的培养啊。对了还有元好问的那个雁丘词,好,想下一个。”

“志向就用上李邕或者从军行,李贺的那个也行,只是要改一下,不过还是岳飞的满江红最好,只是也需要改动。”

“求学的话还是得上朱熹或者韩愈的名句啊。”

看着其他人还在思考,刘和起身道:“晚辈已经想出来了。”

众人纷纷看向刘和,没想到刘和这么快就做出来了。

刘和缓缓开口道。

“摸鱼儿 雁丘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乘风起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原名是上李邕,只是现在距离李邕出生还有几百年呢。)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很快刘和便将三首诗词吟完,一时间众人不断小声议论,看向刘和的目光也是带着欣赏和敬佩。

这么短的时间能做出三首诗,在座的人大部分都做不到,即便能做到意境上也和刘和的三首没法比。

先是雁丘词的上片前七句以我观物,放眼于巨大的时空中突出其长久厮守,同甘共苦、相依为命的深情厚感;后四句以我度物,模拟死雁之口,说出其殉情的原因。下片写凭吊,前三句渲染雁丘所处环境的冷落寂寞;“招魂”二句叙述为雁招魂及雁魂之凄苦;“天也妒”二句论断为情而死必将流芳千古;末四句点出垒筑雁丘的用意。

随后的乘风起更是直接把自己比做庄子的《逍遥游》中的大鹏鸟,而庄子虽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但是其提出的思想“内圣外王”对于儒家的影响也是非常深远的。

最后的观书有感更是直接点明了学习的真谛,读书时要心灵澄明,想要进步,便要时时补充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看着众人的眼神,刘和准备把这个逼一装到底,彻底击垮阴瑜这些人的内心。

“晚辈这里还有三首诗词,请诸位前辈品鉴。”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从军行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云台殿,若个书生万户侯。”(注:这是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五,只是这里叫南园的话不合适,而且还把凌烟阁改成了云台殿。)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刘和一连六首诗词顿时把所有人都镇住了,哪怕是陈寔、荀爽这样的经学大家看向刘和的目光都充满了震惊。

鹊桥仙是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最后一句更是揭示了爱情的真谛。

从军行先是提出了想要成为堪比云台殿之中的人物,要知道云台殿可是昔日光武帝开国之后的功臣殿,最后一句更是想要成为万户侯。

劝学则是告诫人们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荀采更是兴奋的看着刘和心道:“我就知道子兴哥哥会赢。”

卫理突然起身对着刘和拱手行礼道:“兄长的观书有感令仲道受用终生,仲道在此谢过兄长。”

随后卫理又对着陈寔等人拱手行礼说道:“在下认输了,在下自认无法作出刘和兄长这种水平的诗词歌赋。”

接着何咸、郭奕等人也起身认输,只剩下一个阴瑜还在坚持思考自己的诗赋。

不过不是阴瑜不想认输,而是之前他父亲给他透过底,他父亲已经私下里和荀爽谈过了,荀爽是很倾向于把荀采嫁给他的,他要是这个时候认输,就等于自己放弃了,哪怕是作出来的不如刘和,那也得作出来。

良久,阴瑜才面色阴沉的盯着刘和,缓缓吟出三篇诗赋。

众人一听,和刘和的根本没法比。

刘和的嘴角更是微微翘起一抹嘲讽的笑容,随即便收回表情。

就这种水平也敢出来狗叫,这不是直接被自己打脸了,还给直接打肿了。

这时众人纷纷开口对两人的诗赋进行点评,无一例外都是刘和更胜一筹。

于是刘和再次对着荀爽开口说道:“晚辈刘和,欲娶令爱为妻。”

不过荀爽却迟迟没有开口。于是刘和看着荀爽的表情,荀爽依旧是一脸的犹豫,看样子还是不想把荀采嫁给刘和。

荀爽之前就和阴氏接触过了,当时曾经随口一说,想把女儿嫁到阴氏,虽然眼下刘和表现最好,但是之前毕竟开了口的。

刘和见荀爽犹豫不决又开口道:“晚辈来之前,陛下曾交代,要在事情结束之后从荀氏挑几个年轻才俊带去雒阳为官。”

这就是用刘宏来施压了,虽然没有直接说刘宏对于刘和娶荀采为妻的态度如何,但是让刘和直接从荀氏挑选人才就已经说明刘宏是支持刘和娶荀采为妻的。

听完刘和的话语,荀爽的表情更加沉重,荀氏向来忠君,虽然刘宏没有明着说,但是显然是支持刘和将荀采娶走的,只是自己已经私下答应了阴氏,眼下已经不好收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