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带弟弟穿越古代做首富 > 第5章 采蘑菇

第5章 采蘑菇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带弟弟穿越古代做首富!

山脚下的野菜几乎都被村里人挖光了,就剩一些刚长起来的毛毛菜。

李雨和李越没有在山脚下多停留,直接上了山。

耗子药对身体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他们身体太虚,每爬个二三十米就要停下来歇口气。

约莫爬了一百多米才渐渐看到有可食用的野菜,不过稀稀拉拉的并不是很多,间或还能采到蘑菇,可把李雨高兴坏了。

这可是野生蘑菇,拿回去烧汤,那叫一个鲜。

“二狗子,咱们分开走,遇到蘑菇,不管有毒没毒你全采了,拿回去我再辨认,采满了咱们就回这里等着。不过别往太上面去。”

李越看看四下没人,也就懒得跟李雨计较称呼的事,懒懒叮嘱道:“你自己也注意安全。”

于是,姐弟二人一个朝南走,一个朝北去。

……

荠菜、马齿苋、蒲公英、马兰头……

李雨正挖得起劲,忽然听到李越激动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李大胆,快来!”

这是发现好东西了?

李雨也顾不得挖野菜了,挎上篮子扛着锄头,就顺着李越的声音找过去。

只见长满藤蔓的料峭山崖合围出一个巨大的山坳,目测能有七八百平,稀疏的杂草间,长着大片大片的蘑菇,黑的黄的白的橙的粉的都有。

阳光洒在上面,像是一把把七彩小伞,喜人极了。

“李大胆,这些蘑菇瞧着就很美味,应该都能吃吧?”

李雨大致扫了一眼道:“这可不能乱来,会要人命的。不过蘑菇的种类太多了,我也认不全,我把认识的能吃的采一朵给你比照着采。”

她丢下锄头,拔了茅草扭成绳,准备将刚挖的野菜捆起来。

在粮食匮乏的古代,是野菜让无数老百姓扛过了没有粮食的时段,他们现在身无分文,也无粮可造,可没有资格因为发现这些蘑菇就把野菜给丢了。

捆好野菜,她小跑过去开始采蘑菇。

“这野生蘑菇哪怕再寻常,在唐阁稍稍加工一下,就是一道精致的美食,一两朵就能卖出三位数的价格。啧啧啧,居然还有松茸,羊肚菌,油黄口蘑……”

李雨直咋舌。

“李大胆,这里的蘑菇一看就没人采过,为啥大家宁愿挖野菜吃也不采蘑菇吃呢?”李雨不解地问。

李雨没有这方面的记忆,头不抬手不停地回,“或许是不喜欢蘑菇的口味?”

不能够啊,蘑菇就算白水煮汤稍稍加点盐和葱提提味就鲜美无比,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呢?

还是说不敢走太深,没发现这些蘑菇呢?

这也不对,蘑菇不喜阳光,多生长于阴暗潮湿的地方,但下面的山体也绝不可能完全没有。

就很奇怪了。

不过二人也没纠结这问题,专心地采蘑菇。

没一会,他们的篮子就都装得满满的。

“二狗子,这篮子太小了,咱们拿回去先煮一锅蘑菇汤吃,下午咱们背个大背篓来。”李雨忽然间就动力十足。

她前世是厨师,将来主要靠厨艺谋生发家得多。

蘑菇可以做的菜品太多太多了,且晒干后又便于存放,开酒楼需要的量大得很,可不得多多益善吗?

忽然想到什么,她眼睛倏然一亮。

她的第一桶金……

有了!

……

大荫山下段不是很陡,又有村人日复一日踩出的路,下山比上山快多了。

之前在山里不觉得热,一到山脚没有树荫遮挡的地方,顿时就感到热气扑面而来。

“要是这时候来一碗冰粉凉虾或者刨冰就好了。”李雨空出一只手来边扇着风边感叹,“没有这些,来块白冰也行啊。”

但古时候的冰储存不易,贵得死人,是富人和权贵才用得起的东西,他们这种小老百姓还是不要肖想了。

至少在成为富人之前,她估摸着是吃不上冰了。

李越若有所思地回头望了望山里,没有说话,默默跟在李雨身后。

路上李雨还挖了一把野葱,闻着就香,准备拿回去和蘑菇一起煮汤。

……

许婆婆正顶着太阳在她家旁边的土里给黄瓜藤捉虫,见两人提着尖耸耸一篮子蘑菇回来,脸色倏地就变了,忙放下手里的竹夹和竹篓,噔噔噔朝他们冲过来,“三丫,二狗,那东西吃不得,会死人的!你们爹娘才走,你们就是他们在这个世上的根,可不能想不开吃这个啊!”

李有田那个灾舅子,孤儿寡母的银子也能偷去输光,真是害死个人了。

见二人懵懵的,许婆婆接着道:“咱们的祖辈传下来,说山上的菇子不能吃,会死人。前些年前村的徐大郎不信邪,采了一篮子菇子回家炒着吃了,结果一家八口一个都没救回来。”

李雨李越瞬间就明白为何山里那么多蘑菇没人采了。

李雨笑着道:“婆婆,他们那是吃了有毒的菇子,我采的这些是没毒的。”

许婆婆狐疑地问,“这些菇子还分有毒没毒?”

“是呢,没毒的菇子味道鲜美极了,婆婆我给你一些啊。”

李雨说着将自己采的一篮子蘑菇递给许婆婆。

不过,许婆婆没有要。

一来这是两孩子辛苦上山采的,她哪里好意思要?

二来她也不确定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没毒,不敢给家人尝试。

李雨也没强求,只要她吃了没事,许婆婆就会相信了。

她将两篮子蘑菇倒在地上,跟李越一起按品种分类。

一些名贵的菇子,她准备晒干存起来,等将来有钱了开酒楼用。

挑拣完,李越发现缸里没水,就担了水桶去许婆婆家的井里挑水。

他人瘦又没恢复过来,也不敢担太满,每次只担半担,把缸给添满了。

李雨拿木盆装了水,取了一些常见的蘑菇丢进去,手脚麻利地将它们和野葱都清洗干净。

之后把大块的蘑菇撕成丝,野葱葱头拍碎剁烂,叶子切成葱花。

又从碗橱里翻出一小块生姜,便切了小半块下来切成姜末。

准备工作都做好,便开始生火。

等火生起来,李越过来接过火钳帮着烧火。

一开始他动作生疏,渐渐就熟练起来。

这是李雨到这里第一次开火。

灶台上的陶罐里还剩下垫底的一层猪油,小半罐粗盐。

这种粗盐晶体比糖精还粗,且杂质多,不容易化开不说,最要命的是它有毒,做出来的菜都带着苦涩的味道。

可就算是这样,也贵得死人。

比男人拳头大不了多少的一陶罐粗盐,也就差不多一斤的量,花了两百文。

那天刘春花买的五花肉才二十五文钱一斤。

也就是说,这一小罐盐能买八斤猪肉!

就离谱得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