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带弟弟穿越古代做首富 > 第7章 大姐回来了

第7章 大姐回来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带弟弟穿越古代做首富!

“去!”

许婆婆铿锵有力的回了一声,“三丫你可得好好教我认认哪些菇子有毒啊。”

“没问题。”李雨笑着回,“实在拿不准的,咱不采就行了。”

许婆婆点点头,然后有些不好意思的问,“三丫,咱能不能先悄摸摸采几天再说?”

李雨瞬间就懂了许婆婆的意思。

她应该是想着村里那么多人,若是都去采菇子,可能要不了多久就没了。

其实她的担忧就是多余的。

蘑菇喜阴冷潮湿的地方,大荫山横贯南北,延绵数百里,能生长蘑菇的地方可不止那一片山坳。它春夏秋季能生长,且周期不长,一般两三个月就能食用,最寻常的草菇二十来天就能长成。

不过她还是默许了许婆婆的做法,毕竟许婆婆着实帮了许多。

但刘春花死后,村里许多人家都帮过她们,若然他们问起,她是说还是不说?教他们认无毒的蘑菇还是不教?

肯定不能拒绝啊。

几人说定后并约定了未时到后山某个地方汇合。

她们走后,李越跟李雨睡了个午觉。

约莫到了未时,二人起来洗了把脸,李越拎着两个篮子,李雨背上个大背篓就出发了。

还没到后山,就看到许婆婆带着次孙许大壮和她的大孙媳妇郭氏等在那里,许婆婆和她的长孙媳妇郭氏各背了个大背篓,许大壮则挑了一副箩筐。

李雨心中好笑,不过并不介意。

和他们汇合没多久,李蓝氏带了二丫和四丫到来。

李蓝氏和二丫都背着背篓,四丫个子小,臂弯挎了个篮子。

“婆婆,大牛哥力气大,怎么没让大牛哥去?”李雨问。

“你大牛哥等下凉快了要跟你伯娘去开荒,我准备天凉了多种些萝卜白菜,来年也不至于像今年这么难过。”

其实大家都懂,李家二房难不难过,完全取决于李有田赌瘾的大小。

不过李雨姐弟和许家人都没有就这事多嘴。

一行人浩浩荡荡往之前发现蘑菇的山坳而去。

因为这会天气正热,村里人都在家里躲凉,路上没碰到什么人。

上山途中,许婆婆问起李有田被打的事。

今天村里都传遍了,李蓝氏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将李有田一条腿被打折的事说了。

李雨与李越相视一眼,李雨问道:“婆婆,爷爷可说过是谁打的他?”

“说是被人套了麻袋打的,扯下麻袋的时候人早已经没影了。他嗜赌这二十来年做了不少缺德事,得罪了不少人,被人打也是活该。”

李雨算是听出来,小老太太说起李有田被打的事就像是在说别人,甚至还有些小小的兴奋。

被折磨太久,夫妻年轻时候处出的那丝亲情,也被李有田二十来年的打骂败光了吧?

“那爷爷的腿折了,可有找苏大夫看看?”

“昨晚太晚了,好说歹说被安抚住了。哪知今早起来疼得嗷嗷叫,死活要让我们去请苏大夫。可家里哪里拿得出一文钱来给他看腿?没办法,我跟大牛只得将剩下的高粱米和荞麦面拿了大半跟你大爷爷换了些钱,让大牛去请了苏大夫。”

她口中的大爷爷是李有田的哥哥。

李有田一共四兄弟,二十多年前他爹娘死后就分了家。

一开始兄弟几个感情很好,自从李有田十八年前染上赌瘾后就渐渐疏远了。

李蓝氏说着眼眶湿润了,“新稻子还有一个多月才成熟,原本我都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该怎么过了,好在三丫识得哪些菇子能吃,也算是解了我们的困境。”

听到拿粮食去换钱请了苏大夫,李雨心里稍稍有些内疚。

这简直是让本就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

为了惩治李有田而让婆婆他们过不下去,不值得。

下次对他下手,得换一个方法。

当然,她若是有钱了,就另当别论。

李雨又想到中午的时候李蓝氏带去她家的那一小袋高粱面。

不多,也就三斤的样子。

这个时期的秤是十六两为一斤,在后世算起来就是四五斤了。

他们姐弟俩一天吃两顿,四五斤粮食加野菜一起煮糊糊,对付个十天半月完全没问题。

不过,这却是在李蓝氏他们自己都过不下去的情况下匀出来的。

也真是让她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心里有股暖流在缓缓流淌,她坚定地道:“婆婆,咱们日子会好起来的!”

李蓝氏苦笑了声,没有回话。

摊上那样一个败家子,再多的家业都填不满那个窟窿,哪里来的好日子哦?

她都是黄土埋到脖子的人,已经无所谓了,只是苦了孩子们。

许婆婆忙拉过李蓝氏的手安慰道:“妹子,虽然咒人死有些不厚道,但我还是要说,你不要灰心,等阎王爷收走他,你们也就好过了。你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个个能干又能吃苦,到时相信要不了多久,日子就能过起来!”

“那就借姐姐吉言了。”

许是性格使然,又或许是已经习惯了,李蓝氏也没太沉浸在自己的悲苦中无法自拔,很快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

这次他们目标明确,花了上午不到一半的时间就到了目的地。

看到整个山坳里都是蘑菇,李蓝氏等人都惊呆了。

这也太多了!

李雨细心地教他们辨认后道:“拿不准的就问我,不采也行,这可大意不得哟。”

“晓得了。”

大伙儿回应了句,就开始手脚麻利地往背篓箩筐里装蘑菇。

不到半个时辰,就将带来的工具装满。

下山的时候,许婆婆和李蓝氏摘了树枝盖在背篓等上面,甚至还绕了个道,避开大量的人。

好在他们几家都住在靠近大荫山脚的地方,一开始还没人怀疑什么。

等到他们上山下山跑了三天后,一些村人就意识到了不对。

“李二婶子、许大婶子,你们这些天一背篓一背篓地往家背什么好东西呢?”有汉子好奇地问。

这下瞒不住了。

李雨想着这大叔也是好心人之一,便主动说起了蘑菇的事。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往李雨这认蘑菇的人越来越多,上山的人也越来越多。

不过村里人大多都淳朴,几乎不让李雨白教,或多或少拿了些鸡蛋蔬菜粗粮等吃食或者家里用不着的东西来,以表示感谢。

也有一些人在观望着,见李雨姐弟吃了好几天的蘑菇都没事,便也加入了采蘑菇的行列,甚至野蒜都成了香饽饽。

好在大荫山确实够大,即便村里人多半都去山里采蘑菇,也都没有空手而归。

只不过比起一开始,花的时间更多了。

因为蘑菇的事,村里人现在看李雨姐弟俩就跟看天上的仙童似的。

“三丫,二狗,你们大姐回来了,这会应该去坟地里了。”这天临近中午,李雨姐弟刚从山上下来,一个婶子远远的便朝他们喊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