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带弟弟穿越古代做首富 > 第10章 清水河

第10章 清水河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带弟弟穿越古代做首富!

大丫听田宝国提起从此以后不让她见弟弟妹妹,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跟勇气,目眦欲裂,愤而起身,一把挠到他的脸上。

“你明知道我娘死了却不告诉我,让我错过见我娘最后一面!你跟李有田一样,就是个没心没肺的畜生,迟早要遭天打雷劈!”

要不是她前天从村里人那里偷听到,她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知道她娘已经不在人世。

等了两天,终于等到田宝国出门,哪知回来后又被田二柱那狗东西惦记上,还被田宝国突然回来抓了个现行……

你说悲哀不悲哀?

而这一切,都是拜李有田所赐!

田宝国脸上被抓得生疼,他摸了下被挠的地方,左右开弓在大丫脸上甩了几个大耳刮子,“贱人,老子给你脸了是吧?居然敢挠老子?”

似乎不解气,他又胖揍了大丫一顿,才骂骂咧咧的穿好衣裳出了屋子。

大丫被揍得哪哪都疼,趴在床上一动不动,一双眼睛暗沉,看不到半点光芒。

她多想就这样死去,如此便不用再承受这人间疾苦。

可田宝国是个说到做到的性子,她若是死了,只怕真的会不管不顾的弄死三丫和二狗。

不!

她得活着。

她一定要活着!

不过片刻,大丫的眼中便重新升起了一丝光芒。

她要好好活着,亲眼看着李有田和田宝国这两个老东西下地狱。

到那时,她就是死也能瞑目了。

“灶里的水都烧干了,还不快滚出来做饭!”

田宝国的声音再次传来,大丫咬了咬牙,终究还是穿上衣裳,整理了下头发,拖着破败的身躯出了屋。

……

李雨从大丫来过后的第二天就没再去采蘑菇了。

在看到大丫手臂上的累累伤痕后,她便决定将挣钱这档事早日提上日程。

她最终的目标是开酒楼,将酒楼开遍大晏国乃至周国和其他国家。

不过她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先做个小生意养活自己和弟弟,然后慢慢积累资金,以钱生钱。

她的打算就是先做可以代替鸡精味精的提鲜调味料,专供酒楼,以换取第一桶金。

前世就算是星级酒楼,也少不了鸡精味精蚝油等来提鲜以及提升食物的美味度,唐阁相对来说是非常良心的了,提鲜的调料多是大厨自己调制,没添加任何科技狠活。

对这些,她也有些研究,做起来并不难。

她甚至能预计到自己的调味粉做出来必定能在酒楼里盛行。

自制鸡精的主要原料有香菇、虾米、鸡胸肉、姜,以及少许冰糖粉,做出来的鸡精是又鲜又香。

不足的是,香菇是人工食用菌,山上可采不到,但用别的菇子代替也问题不大。还有一点,她现在没钱买冰糖,打算第一批暂时就不用。

至于虾嘛,那也是现成的。

在靠山村前有一条叫做清水的大河,也不知道通向哪里。原主洗衣的时候,就有许多小虾在脚下嬉戏。

平时村里还有好几个叔伯划着渔船在河里打鱼,捕虾的却是没看见过。

主要是虾小而灵活,找不到捕捉的方法。

即使偶尔捉到几只,也都拿去喂了鸡和鸭。

简直白白浪费了这么多自然资源。

要是有干贝就更好了,不知道晏国靠不靠海。

改天去集市上问问有没有干贝。

不过如果这里真的是前世的巴蜀地界,那希望就渺茫了。

除非有商人从沿海地区运回来卖。

……

抓小河虾的工具很简单。

她背着李有田偷摸跟李蓝氏要了一些糠壳和一张刘春花以前在老宅时候的破床单,又去后山脚下的竹林砍了一根手臂粗的慈竹和几根拇指粗的野生斑竹。

慈竹剔掉枝桠,砍成六十厘米左右长度的竹段,然后再划开成约莫两厘米宽的篾片。

斑竹也同样剔掉枝桠,修掉竹节巴,拿火将毛刺烤一下免得扎手,去了竹尖,留下两米的长度即可。

然后将床单一分四份,裁成八十厘米左右的正方形,再把两根篾片交叉绑成十字,篾片的四个竹头绑在布块的四个角上,取一根五十厘米左右的麻绳,一头绑在篾片十字交叉的地方,一头绑在竹竿的一端。

一个简易的捕虾工具就做成了。

姐弟二人出了村子,沿着村子右侧一条两尺来宽的土路往前走到底,就看见一大片鹅卵石铺就的浅滩,几块石墩横七竖八地摆在岸边,供村里人洗衣裳用。

岁月的洗礼和打磨,石墩平面周围的棱角已被磨得圆滑。

在浅滩前面,是一条约莫三十来米宽的大河,几艘小船正在河面上打鱼。

对岸也是山色苍翠,绿意盎然,林间偶有炊烟飘起,像是一幅绝美的风景画。

李雨带着李越沿着河岸找了个水草茂密的地方,抓了一小把糠壳丢进了布兜里,再往里面放了个拳头大小的鹅卵石,然后把布兜沉到水里,竹竿的另一头插进泥土里,等着虾米“入彀”就可以了。

她一共做了四个兜子,每隔十来米放了一个。

约莫十来分钟后,李雨拎起来第一个兜子,足有百来只河虾在里面活蹦乱跳,大的有三厘米左右,小的还不足一个指节长。

里面糠壳已经被吃得差不多了。

她将虾放进带来的木桶里,用水养着,又取了糠壳放进兜子沉入水里,再去收第二个、第三个……

因为从来没人捕捞,这河里的虾实在太多了,短短一个上午,就网了两大半桶虾。

把河虾拎回家后,李雨清洗干净加了生姜和盐拿水给煮了,把大些的挑起来自己吃,小的去了泥肠,跟许婆婆借了个簸箕装了放在太阳下晒起来。

除了虾,蘑菇也都分门别类的晒着。

屋前足有五十个平方的空地上晒得满满的。

第一批蘑菇经过几天暴晒,已经很干了。

乡下人都比较淳朴,靠山村像李有田那样的浑人不说没有,却也极少。再说李雨教村里人认蘑菇,他们都感激不尽,更不存在来偷了。

所以,完全不用担心。

唯一担心的是小猫小狗偷食虾干。

李雨想了个办法,将虾干拿背篼给罩起来,上面再压块石头就行了。

背篼之间有很大的缝隙,并不耽误晒虾。

趁着中午太阳毒辣,李雨将最先晒干的一批蘑菇清洗了出来,拿筲箕装着又放到了太阳底下暴晒。

等下午太阳小了些,姐弟二人又去了河边网虾。

三天后,第一批河虾有七八成干,调料就可以做起来了。

在这之前,李雨让李越去把准备出门开荒的李大牛叫了过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