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带弟弟穿越古代做首富 > 第25章 传遍了

第25章 传遍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带弟弟穿越古代做首富!

“厉害了,我的二狗子,居然能自己做饭了。”李雨的口气明显带着揶揄。

李越:“……”

大可不必如此。

前世他也不是不想学做饭,而是爷爷和姐姐都喜欢往厨房钻,根本不让他碰锅碗瓢盆,所以他就一门心思放到了学习上。

早知道会有这样的经历,他还不如像姐姐一样多学些生活上的技能呢。

但他也不是一无是处,实际上作为数理化高材生的他,在这个世界能做的事情也挺多的。

“所以,你以后出门就放心吧,我饿不着自己。”

一次都没做过饭的人,怎么可能做得好吃?

李雨可不相信弟弟有她厨艺上的天赋,但她也没有挑破,想着以后若是出门就塞点钱给许婆婆,他们吃饭的时候,给弟弟添副筷子就成。

今天她还是中午的时候吃了两碗白米饭,然后忙到下午四点左右,中途连口水都没时间喝,肚子早就饿了。

但她实在是懒得动了,便拿出刚刚买的一包桂花糕,跟李越分着吃了。

一斤重的桂花糕,二人吃得干干净净。

姐弟俩把屋子简单收拾了下,便带了衣裳拎着马灯锁了门,准备去河里洗澡。

当时租下牛棚的时候,刘春花倒是让人在屋后头挖了个坑搭了个茅草棚,用于入厕和洗澡。

李雨李越嫌那个地方又小又臭,蚊虫还多,又没有自己的水井,洗个澡麻烦死,所以这段时间都是在河里洗。

夏天的时候,村里人多数都会在河里洗,为此村里还专门在河边的堤岸上搭了个棚子供人换衣裳用。

等他们慢悠悠的走到河边,食也消得差不多了。

李雨李越都会游泳,二人在河里畅快的游了大约半个小时,回家等头发干后就倒头睡了。

昨晚回来的时候,路上并未碰到人。

可让李雨没想到的是,她被一辆华贵的马车送回家的事第二天一早传遍了整个村子。

好些人上门问她那是谁家的马车,许婆婆也在其中。

昨天有富贵人家的小厮让许爷爷给李越带信,说李雨会晚些回家,但对方也没告诉许爷爷原因。

今天天不亮她儿媳妇去河里洗了衣服,回来说了马车的事,搞得她好奇死了。

原主七岁就会做饭,但她见识太浅,顶多也就会几个家常菜,她的厨艺不足以做出让大富人家满意的菜肴来。

是以,李雨当然不能说她揭了封家的告示去做了一下午的菜,便胡诌说她无意中救了昏倒在路边的封家老太太,封家人非要留她吃了晚饭才回来。

总算险险的糊弄过去。

刚应付走了人,李蓝氏也让二丫过来问她是什么情况。

李雨照之前的理由说了,问,“二丫姐,咱爷不是不让你们和我们来往吗?你过来被他晓得了不会挨打吧?”

提到李有田,二丫的脸色瞬间就不好看了,“今天是我爹他们发月钱的日子,老东西天不亮就走了。”

得,也不知道二两多银子够李有田挥霍半天不。

“二丫姐,你进来。”

听说李有田不在,李雨心思就活泛起来,拉着二丫进了屋,装了够老宅的人吃上一顿白米饭的大米和一只腊鸡一只腊鸭并一块腊肉给她。

再捎带了一包桂花糕,给弟弟妹妹们解解馋。

二丫看着床前靠着墙壁堆满的东西,眼睛都直了,“三丫,你哪里来这许多东西?”

李雨脸不红心不跳的道:“封家人给的。我也不知道老东西什么时候回来,就不多给你了,你拿回去让婆婆中午全部煮来吃了,一点也不要给他留。”

“三丫,你给恁个多我们一顿吃不完吧?”

“九口人呢,啷个吃不完?二丫姐,以后老家伙不在你就过来我这边拿吃的。”

“好。”

自家姐妹,二丫也不跟李雨客气。

“你帮我带个信给大牛哥,让他吃了早饭过来找我。”

为了省粮食,老宅早饭吃得晚,一天只吃两顿饭。

“晓得了。”

二丫走后,李雨锅里的粥差不多熬好了,她拌了个黄瓜,姐弟俩将就着吃了。

黄瓜是许婆婆给的,就种在她家旁边的地里。

李雨和李越对川菜都情有独钟,吃起辣来也不输云贵川渝。看着屋门口红彤彤的辣椒,她忍得很辛苦,恁是没敢摘一只来拌黄瓜。

毕竟吃掉一个就少了几十个种子。

吃过饭,她刚把屋里收拾好,李大牛过来了。

李雨拿出一串铜板递给他,“大牛哥,你昨天一共网了十三斤三两河虾,这是你的报酬。”

一百多个铜板放在手里沉甸甸的,李大牛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拥有这么多钱,整个人都愣住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一脸喜色的问,“三丫,你那调味粉卖出去了?”

“那必须的呀。”

李雨笑嘻嘻的道:“封家人正好开着酒楼,他们全要了。如果客人反响好,将会一直从我这里买。所以,你得空就去网虾,让婆婆她们菇子也采着,我如果和封家达成合作,会需要大量的菇子。达不成也没关系,留着自己吃也不妨碍啥子。”

“行,那我这就去网虾了。”

“记住我昨天说的话。”

李大牛知道李雨指的是李有田问起就说虾三文钱一斤,他还能存七文钱。

“我记着呢。”

李大牛走后,李雨就拿了一串铜板和一包桂花糕去了许婆婆家。

许婆婆家养了一百多只鸭子,虽然夏天产蛋量减少,可每天至少也能出个七八十个。

很多人鸭蛋做不好就觉得腥气,又因为天太热,越发不好卖。

蛋若是不卖,将会越积越多。

所以,哪怕风吹日晒,许爷爷每天都要去镇上卖鸭蛋。

许家是三十多年前逃荒到靠山村的,许家人口简单,家庭和睦。

许婆婆就一儿一女,女儿嫁到了隔壁邻酆县,儿子许惠民就近娶了个靠山村的闺女陈氏,生下两儿一女。

许惠民和陈氏的长子许大壮两年前成了亲,还没有孩子;次女许春妮也已经嫁人;就十六岁的次子许二壮还单着,听说许婆婆已经托人在给他相看了。

李雨去的时候,院子里已经没人。

农村人大多都闲不住,每时每刻都在为生计奔波劳作,这一点也不奇怪。

她就径直穿过堂屋去了后院,果然家里就许婆婆在后院拿糠壳和猪草混在一起的草料喂鸭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