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带弟弟穿越古代做首富 > 第32章 张寡妇

第32章 张寡妇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带弟弟穿越古代做首富!

主要是他们吃喝睡都在一个屋里,满屋的油烟味确实让人感到有些烦躁。

天气凉了,洗澡更是不方便。

之前没有往这方面想,现在一想起来,李雨觉得盖房子非常有必要。

只是昨天买了米粮、油盐、调料、日用品、腊鸡那些,今天又买书本、笔墨纸砚、寒水石、铜盆、衣裳和酒等,加起来花了十五两多点,现下她手上还有不到一百五十三两银子。

大丫姐的日子水深火热,早一点救她脱离苦海她也就少受一点罪。

所以,先救大丫姐是重中之重。

但是银子少了田宝国不一定放人,她准备留出一百两来。

也就是说,她能用的银子满打满算也就五十三两。

一个坛子四分之一个平方,摆放的时候多少得留点距离,为了方便拿取,还得留出不少于五十公分的通道来。

所以,至少也要一间二十五个平方的屋子才够。

她跟弟弟各一间房。

大丫姐回来,占一个房间。

客房还得配两间,以备不时之需。

厨房、杂物间、堂屋、餐厅自然也不能少。

杂七杂八的得十多个房间才够。

若是和封家达成合作,肯定还要建一个专门做味鲜粉的作坊。

算起来,起码要两亩地起步。

村里买地不知道多少钱一亩,建房子又得多少砖瓦?

好在现成就有人懂,李雨决定先问清楚了,“莫大叔,青砖多少钱一块?”

她是这样想的,土墙房子虽然便宜凉快得多,但是就算她收拾得再干净视觉上也感觉很脏。

住惯了明亮的装修房,肯定是不习惯住土屋的。

既然迟早要砌房子,那就一次性做到位,否则将来不够住再一次次的砌也太麻烦了。

“一文钱五块砖。咋地,三丫你发财了,准备盖青砖房?”莫老大纳罕的问。

李雨做出一副羞赧的样子道:“我昨日不是无意中救了封老夫人吗?她老人家给了我一笔银子做报酬,我推辞不过就收下了。再加上我做的东西被封三爷看中了,手上现在有点钱。”

这两日大马车来回接送她,村里大家都看在眼里,倒是给了她理由做借口。

以后她开酒楼,也大可以说跟封家的厨师学的厨艺。

完美。

“再说我和二狗子虽是亲姐弟,挤在一个屋子里也不是那么回事,你们说是不是?”

许婆婆点点头,“没错,要是有银子,的确该盖几间房。”

“莫大叔,我要是盖上像我婆婆家那样大的两座院子,大约需要多少砖多少瓦?”

许婆婆都惊呆了,三丫这是得了多少银子的报酬啊?

不过,片刻后她就释然了。

封家可是巴南府的首富,就算拿出千两银子报答三丫也只是九牛一毛。

莫老大错愕片刻后道:“这么大?中间可要隔开来?”

李雨点点头,“院墙要比她家高些,嗯,就做成六尺高的。”

她得防着李有田爬墙来偷东西。

到时候再寻摸几条大狗,白天关起来,晚上放出来,李有田敢上门,咬死他!

“按照这个规格算下来,单单院墙差不多就要八万块砖。”莫老大想了想,“可以先出十八万块砖,不够叔再给你做,多了退回来给叔就是了。自家窑子,方便。”

这就很实诚!李雨很是满意,“大叔,那瓦又需要多少?”

“瓦的话,四万块应该足够了。”

“瓦多少钱一块?”

“一文钱八块。”

也就是说,单单瓦和青砖差不多要四十两银子。

李雨又看向许婆婆问,“婆婆,我屋后后山脚下那片地原本是荒地吧?”

“没错,荒地属于村里财产,一亩五两银子,但那一片开荒的有好几家,好在现在天热,地里的菜也快过市,但你如果要买下来的话,每家多少得给点补偿。”

十五两银子应该够了。

就是那片荒地是个斜坡,将它挖平可是个大工程,二十个人少说也要个把月才能挖好,整个房子盖好起码得三个月,再适当的装修一下也得个把月。

若是现在动工,正好可以在过年前住进去。

一个工人一天三十文钱,加上工人伙食、木工、家具、石灰等,算下来起码要近一百两银子。

不过若是她的味鲜粉能和封家达成合作,那么就不愁银子了。

再说她这段时间还可以做点小生意,即便不能和封家合作,她也应该能挣出这笔钱来。

至于工人的伙食,包给老宅做就行了,也能给他们增加一笔收入不是?

想来有钱挣,李有田也不会说什么。

就是这笔钱转手可能就被李有田拿去赌了。

不过也没关系,至少这几个月一天三顿他们不愁饿肚子了。

就当顺便给婆婆他们改善下生活好了。

越想,李雨越激动。

“莫大叔,您把砖先给我做起来,今天我没有现银,明儿个我先付您十两银子的定金。坛子的事您不需要太急,但一定要给我做好。现在快八月了,十一月初给我做出来就行。等我将来把名声打出去,单单这个坛子您定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五十个那么大的泡菜坛,可不是一个小工程,关键是他没做过这种,建模打胚什么都得琢磨着弄,这就需要额外的时间。

坛子后续如何,莫老大不在意,青砖和瓦才是大头,他自然高兴坏了,“三丫你放心,叔肯定给你做好,我可不能做自砸招牌的事不是?”

从莫老大家回去的路上,李雨的脚步都是轻快的。

她也没想到一切那么顺,穿来才没多久她就快有自己的房子了。

“许婆婆,你回家把鸭蛋洗干净放阴凉的地方晾一晚上,明天早上我来教你们包皮蛋。一会莫家把缸子送到您家后,您先量一下尺寸找木匠把木盖子做了,然后把缸子洗净晾干,等盖子做好了,我再教您调做咸蛋的盐水。”

“好。”

不知怎么地,许婆婆对三丫有种莫名的信任,因此对未来也格外的憧憬。

到家后,李越已经起来,正蹲在屋门口,把硝石块放进木盆里浸泡。

李雨在他身边蹲下来,“能成功不?”

“大概应该可能也许会成功,等我把硝石结晶提取出来才知道。”

李雨瞅了眼堆在墙根的一大堆硝石块问,“你这些硝石块在哪里挖到的?”

“咱们最先发现蘑菇的那片山坳后壁上有个洞口,进去后是个巨大的山洞,洞壁上到处都是硝石。”李越头也不抬的说。

其实,只要懂得硝石的生长条件和环境,就很容易找到。

“里面还有一道洞门不知道通向哪里,黑黢黢的,我没敢进去。”

李雨记得那后壁长了许多藤蔓,“你早就发现那里有洞口了?”

“嗯。”

“那你忙吧,我去看看我的宝贝红薯。”

李雨进屋打开箱子,第一箱是玉米,但都是刚刚成熟的那种带壳的嫩玉米。

这种可不能拿来做种子。

外婆家是农村的,她记得小时候新历七月份就能吃嫩玉米,八月份玉米就老了。

按新历算的话,现在已经快九月,这玉米还这样嫩,显然种的时间延后了。

看来还得等玉米成熟后,跟封家要点种子。

李雨把玉米扒拉到地上顺便数了下,有四十个,颗粒还算饱满。

她索性把壳全剥了,烧了一大锅水全丢进去煮了。

另外两箱自然是红薯和土豆。

这可是要留下来做种的,得好好保存好。

玉米煮好后,正好李大牛网了虾回来,李雨借来秤称了给李大牛结了钱,把玉米按人头给许家送去了八个,自己留下十个,其余的全让李大牛带回去了。

第一次看见玉米,两家人感到新鲜又稀奇,吃在嘴里香甜软糯,十分满足。

……

天擦黑,李有田慢悠悠的从镇上回来。

到村口的时候,正好遇到去年新寡的张寡妇洗好衣服往家走,她朝李有田甜甜的笑着,“有田叔,您家三丫遇到贵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