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带弟弟穿越古代做首富 > 第142章 播种

第142章 播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带弟弟穿越古代做首富!

李雨让李越把餐厅里的八仙桌挪到一边,换了一口大铁锅和大炉子放到屋中央,锅里烧着牛肉和虾,噗噗噗的冒着泡泡。

那香气,别提多诱人了。

排骨汤装在锑锅里放在旁边的小炉子上温着,腊鸡腊鸭香肠腊肉等就放在八仙桌上,李雨把烤鸭也弄了三只来,还准备了一些生的冬笋、豌豆尖、萝卜片、肉片和草鱼片。

大丫不愿意和小男生们一起吃饭,李雨就给她每样留了些在厨房。

唐彦指着旁边的中堂条案桌上的几样生菜问,“小雨,这些生菜生肉是干嘛的?你不会让我们吃生肉吧?据说只有北夷那边的蛮人才吃生肉。”

“一会你们就知道了。”李雨卖了个关子。

封璟看了看屋中央的大铁锅,似乎已经明白了,正要开口,李雨赶忙朝他做了个嘘的手势。

他抿唇朝李雨笑笑,便闭了嘴。

李雨:“……”

救命!

心跳又加速了!

三公子,您可别对我笑了,我怕自己把持不住啊!

嗯,这次封三公子回来,似乎爱笑了不少。

李雨不敢再想,赶忙招呼人上桌,“来来来,天冷菜凉得快,咱们先把桌上这些菜吃了再吃锅子里的,保管大家一会吃了浑身暖呼呼的。”

待桌上的美食吃光后,十来个人便端着碗,围着大铁锅坐了一圈。

封璟掐准机会,不动声色的坐到了李雨的身边。

这种吃法,对封璟他们几个来说,倒是一种新奇的体验,一个个喜气洋洋的。

牛肉和虾吃得差不多了,李雨将排骨萝卜汤舀了一些在铁锅里,烧开后便开始烫着菜吃,商鄞几个才明白还有这样的吃法。

李雨一边烫一边道:“其实,火锅差不多就是咱们现在这样一个形式。”

封璟来了兴致,看向李雨,“你快和我说说。”

“就是把四方桌从中间挖一个圆洞,用特制的锅、特制的汤底,像咱们现在这样烫着吃,鸡鸭鱼牛羊猪……管他荤的素的,但凡喜欢吃,便什么都可以烫。另外,还要配上特制的蘸料。”

为了学到正宗的地方特色菜,她去过不少地方,也吃过不少地方的火锅,她认为最好吃的还是川渝的口味。

川渝人吃火锅,蘸料里面就只有蒜蓉、香油、味精、盐和小葱,若是喜欢吃香菜和辣椒碎,也可以往里加点。

简单的蘸料,配上麻辣鲜香的菜品,纯粹又美味。

不像沪市的火锅蘸料,芝麻酱、花生酱等乱七八糟的往里加,简直败坏了菜品的口感和味道。

哎呀,不敢想。

想起来就直流清口水,等不及想吃火锅了。

可是,她的辣椒还没开始种植呢。

既然三公子说大棚黄瓜已经开始发芽,说明拿浆过的布代替薄膜是可行的。

明天她得再去一趟庄子,托四爷再弄几个大棚出来,专门种植辣椒、番茄、红薯和土豆。

封家点点头,“这样新奇的吃法便能吸引不少人,我相信你的店一旦开起来,必能火遍当地。”

“嘿嘿,反正不会让您亏钱就是了。”这点信心,李雨还是有的。

这顿晚饭,被唐彦叱云几人吃得连汤都不剩。

唐彦摸着圆滚滚的肚子道:“小雨你的手艺真是太好了,我这辈子就没吃得这么撑过,简直太过瘾了。”

沈凌点头道:“是呀,我也从来没吃得这么过瘾过!”

“小雨,螃蟹可以做成干锅吗?”唐彦问。

这种吃法他还是第一次见,熬煮过的牛肉和虾很是入味。

但他最爱吃螃蟹,便想着把螃蟹这样弄一锅尝尝。

“当然可以,只是螃蟹还是清蒸了吃原味更好,做成干锅有些暴殄天物。而且这个时候的螃蟹口感不如九月十月的螃蟹口感好。”

“小雨,你懂得可真多啊!”陆霄感慨道。

李雨和李越对视一眼,打着哈哈道:“都是看书看来的。大家去隔壁的休息室喝茶吧,那边的地龙应该还未熄灭,比这边暖和得多。”

说完,她就要去收碗筷。

“小雨,你忙活了一下午,我们收了去洗吧。”商鄞道:“你陪封三公子去隔壁喝茶去。”

他一个人住在这里还好,现在沈凌这几个不要脸的家伙都来了,还要常住,小雨每天得多洗好多碗。

不如由他牵个头,以后刷碗收碗的事都由他们来做。

李雨怀疑道:“兄长,你们能行吗?”

“嘿,小看人了不是?”唐彦忙挽起袖子,“不就是收个碗洗个碗吗?我们特定能行。”

“那好吧。”

然而,还没到后厨,碗盘就被唐彦给摔了一摞。

到了厨房,等着洗碗的大丫被他们给赶走,然后洗碗的时候,不是摔了就是磕了,一顿碗洗下来,又毁了七个碗三个盘。

封璟坐到亥时三刻便要走了,李雨将四十只烤鸭拿油纸包了起来放在一口大缸里,又拿油纸给缸口封好,再拿刀戳了几个气孔。

叱云啸风抬着上了马车,封璟有些不舍的离去。

……

第二天,李雨去了一趟封家的庄子,拜托封四爷给弄十亩地的大棚出来。

封四爷一口应承下来,让她四天后便可带种子来庄子下种。

回家后,李雨又从村里招了八十来个学徒,让许二壮他们给教着,等到他们都学到许二壮他们的程度,她再统一教新的东西。

人安排好后,李雨便把番茄籽和辣椒籽拿水浸泡起来。

隔了一天,把籽都捞起来,摊在宣纸上去,又拿一张宣纸盖起来放到灶台上。

灶台上温度高,可以促进发芽。

正月二十,宜动土,李家二房位于李雨家左侧的地基开始挖起来。

跟李雨之前挖地基一样的待遇,只是吃饭的地点改在了李雨家。

因为现下不忙,好多村民都来帮忙挖地基挣几个小钱,大家也都愿意在李家吃饭。人太多,李雨的厨房就不够用了,于是在作坊的厨房外贴着围墙新筑了几个灶台。

有了充足的资金,李雨去了一趟封府,拜托封承仪传书给封承俭,二人飞鸽传书决定下来,除了清溪县和巴南府首府蓉城两处已经定好的铺子外,又在长寿府首府、东溪府首府、时安府首府等隔壁两个州十几个首府同时开店。

蛋挞店只需一个铺面即可,烤鸭店则至少需要两个铺面打通,能租就租,不能租就买下来。

会砌土窑和烤炉的李大牛父子便跟着封承俭到处跑,忙得不可开交。

至于装修,按照李越画的图纸统一装就好了。

跟封承化约的时间到了,李雨带着已经发芽的番茄和辣椒种子以及一箱番薯和一箱土豆,让李宝柱送她去了庄子。

“欸,这番薯李姑娘还留着呢?”封承化道:“我家的全都拿来磨成浆做了红薯粉。”

李雨险些摔倒,说出的话声音都有些抖,“五爷带回来多少番薯?”

“也就千把斤吧。你别说,加了蕃薯粉的肉吃起来就是嫩。”

“那么多,全都磨了?”

“对呀,我们拿来试种过,发现生出来的都是藤,然后底下也不结果,最终红薯种都烂了。我瞅着剩下的又烂了许多,就让厨房的人全磨了。”封承化说着,还捏了捏李雨保存的红薯,“李姑娘,为啥你的保存得这么好?”

李雨:“……”

只要封承俭不再出海,那么这些番薯将是孤品。

可是,居然全被封四爷让磨成浆做成红薯粉……

她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封承俭当时怎么就不把种植方法带回来呢?

真是蠢得可以!

她也有些后悔教罗大叔他们怎么做淀粉。

清了清喉咙,她有些痛心疾首的道:“四爷,这番薯需要掐藤来插扦种植,一般三四个节巴就能成活。番薯的保存很受温度的限制,低温了容易坏,不坏的也不易成活。”

番薯种的保存温度在二十度左右为宜,她也不知道这个时候该怎么表达温度的度数,便没有说。

也是她太忙了,没有想起这茬。

好在还剩了她的一箱。

天冷过后,她将红薯拿棉絮给包了,外面还裹了一层稻草,装在两只罗筐里叠放在老宅的厨房角落里,来之前她一个一个检查过了,就烂了四五个,被她挑出来扔进粪坑做了肥料。

如今还有约莫六十来个。

这能种几亩地啊?

看来得等到明年或者这批红薯出来,再大批量的种植了。

至于土豆,乃是耐寒的作物,不需要特意费力保存,通风放着就好,也无需大棚就能种。

庄头老邹一拍手道:“原来是插扦种植啊!白白浪费了那许多种,最后藤都喂了猪。哎,要是早认识李姑娘就好了。”

“李姑娘,你怎会懂得这么多?”有人问道。

李雨胡诌道:“我师傅走遍山南海北,懂得很多常人不懂的东西,自然是他告诉我的。”

一旁的李宝柱一头的问号。

他怎么不知道三丫有劳什子的师傅?

怕别人再问些她不能回答的问题,李雨赶忙岔开话题,“四爷,地蛋还有吗?”

“地蛋我们倒是种出来了,就是产量低不说,个头还很小,每个也就鹌鹑蛋那么大。老五带回来的还剩了有两百来斤在庄子里,封家那边也还有几十斤。”

李雨:“……”

她已经不想问他们是怎么种的了,“四爷,你让人去把府里的地蛋都取来,我教您怎么种地蛋和番薯。”

别的她不敢说,但是种土豆和红薯并种她却是见外婆弄过的。

封家的每个男丁都在外行走,身边从小就配了一个会武的随从,既能保护他们的安全,又能照顾他们的起居。

封承化身边的随从叫万盛,他立即叫了万盛回封家去取。

待土豆被取来,李雨让老邹的媳妇去取了菜板和刀,老邹则去搬了一张桌子来。

她取了一只土豆,指着上面的芽眼对围观的众人道:“看见这个凹槽了吗?这个就是地蛋的芽眼,出芽的地方。”

然后避开土豆的芽眼,将土豆切块。

封承化惊呆了,“李姑娘,你的意思是,这土豆要切了种植?这能活吗?”

“当然能了。只要保证每块上面都带有一个到两个芽眼,就能存活。”

封承化:“……”

还真是从未听说切了的种子能活的!

是他孤陋寡闻了。

他便又让人去取了菜刀菜板,和李雨一起切土豆。

人多力量大,约莫一刻钟便将两百多斤土豆全部切好。

李雨让人取了草木灰,将土豆的切口全都裹了一遍,转头对庄头道:“老邹,让大伙带上锄头跟我走,你再带人去弄个十来担草木灰,咱们现在就去大棚,我教你们怎么种番薯和地蛋。”

“好。”

李雨想了想道:“炉子搬上四个,木炭和生火的柴也带好,再抱上两捆稻草。”

老邹立即招呼着一部分人按李雨的吩咐去办事。

“四爷,我们去大棚吧。”

封承化便让余下的人搬了红薯和土豆,带了李雨先去了大棚那边。

陆陆续续有人扛着锄头过来,李雨先让他们按照株距20到25,行距50左右开始挖窝,窝里撒一把草木灰种一块土豆,然后掩上一层土。

这边安排好,她又选定了一块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灌排能力强的大棚。

每个大棚有两百多个平方,因着种子太少,不需要那么大的地,于是她便拿草席隔了一小块出来,让人把土挖了四条约莫十来厘米深的沟,然后把草木灰撒进沟里,把红薯的薯眼朝上,并排埋了半截进土沟里,又拿碎土掩上一部分,留四分之一在外面,再拿稻草盖好。

草木灰除了可以杀虫,还是没有化学肥料的情况下最好的肥料。

弄好后,李雨又让人把红薯旁边一块约莫两个平方的土挖得稀碎,将已经发了芽的辣椒种和番茄种给撒在里面,然后再撒上一层和了土灰的细碎泥块,同样拿稻草盖好。

李雨把炉子生好,摆在四个角落,“这土壤够湿润的,在温度没有达到……嗯,达到能穿一层衣衫前,不需要浇水。如果有太阳出来,可以把草揭开晒晒太阳。”

封承俭让老邹一一记下来。

为了这几样稀奇玩意,接下来的几天,李雨天天都让李宝柱驾车载了她往庄子里跑,可谓是费尽了精力。

好在到正月最后的一天,辣椒和番茄已经长出两片对芽,开始长真叶,番薯则多数长了一寸多长。

二月初二,乃是李越考童生试的日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