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疏妆 > 第257章 藏身寺庙?

第257章 藏身寺庙?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疏妆!

这无疑是在佐证扶凌门之主与昭王妃的干系。

不然会是谁想要如此不顾代价地寻仇呢?

凌云听得三人谈论,似是明白了,却还是不懂接下来该如何做,有些云里雾里,于是问道:“我们岂不是要等到他们有所动作后才好行事?”

沈寂负手略想,转身迎向众人,“这样,表哥派人去查谌阁老的养子徐展云,关于他的从前越查详细越好,他曾在京城待过,想必还有我之前忽略掉的东西。凌云近来盯好云香记,寻找王绪。”

说罢,他又望向千澜,“千澜下晌且随我去一趟刘府。”

“稍后我便会修书一封分递给聂厂督与纪大人,让西厂和锦衣卫在京城四处设防,一旦有人造谣生事,立时会羁押那些人!诸位,如今已是非常时期,需行非常之事,辛苦诸君!”

话落,沈寂躬身向众人施礼。

廖瑜几人纷纷侧身不敢受。

他们都明白,探不到扶凌门的踪迹,就只有等候藏在暗穴里的蛇自己出洞……但如今沈寂,像是不准备这样做了!

在衙门告辞以后,众人各自去办事,千澜与沈寂去了老许的酒楼用了午膳,随后一齐去往刘想的府邸。

......

下晌落了一场大雨。

夏日的风雨总来去匆匆,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似要将天空撕裂,却在一阵倾盆大雨后乌云散尽,日光重新从云层透过,将天边染成金黄。

他们二人去寻刘想,也只是在碰运气。

如今刘想既然已经暴露,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留在京城之中。这么一来切断刘想这条线索,扶凌门的踪迹将会更加难以寻觅。

这种感觉诚然并不好受,完全是在被对方推着前进,千澜难免有些气馁,途中不禁叹息好几声。

有个很巧的事。

刘想的家竟也在平康坊!

刘家与秦漳的府邸中间只隔了一个二进的小院,二人可以说是十分亲近的邻里。

望着眼前有些斑驳老旧的朱色大门,又望望不远处那座挂白幡的府邸,千澜不禁唇齿生寒,“这两人怎么还住这么近?那秦漳能有什么事刘想不知晓的,何况只是为万枫和会香阁牵线搭桥!而刘想是扶凌门中人,这岂不就是当着邹氏仇人的面给邹家赚钱!”

说到此处她提气,“怪道秦漳会招致杀身之祸!”

这时沈寂已牵着她走到门前,千澜正抓住铜环要扣门,谁料沈寂退后半步抬脚一踹……砰地一声,另外半扇门开了。

千澜愣住。

沈寂重新牵起她的手,唇角微抿,“这屋子里已没住人了。”

“怎么说?”

沈寂道:“秦漳身亡,秦家大办丧事,作为邻里,刘想家里怎会无一人前去祭拜,只可能是家中无人。”

千澜想起衙门备案了刘想的家人,他曾娶一妻,却因难产早逝,如今当后院的主的是小妾花氏,原配膝下有一儿,也已到了娶亲的年纪,一直养在原配的娘家。

他家这人口算十分简单了。

越是简单,越容易离开京城,还不易被人知晓。

千澜看了看四周,“他家的奴仆遣散起来想必也不易,要不咱们去问问周围的人家?”

“不用。”沈寂道:“他家奴仆不多,而且半月前他家里来了房亲戚,数日前离京带了三辆马车的礼,如今想来却着实令人生疑,想必那便是他在转移家中的人。”

“大人说的这些是从兵部衙门问来的?”

沈寂点头,迈步进了刘家,“与王绪在兵部的现况很相似,对于刘想的事衙门里的人也知之甚少,能被探听到的事只有寥寥几件。”

“那此事就是刘想故意让别人知晓的?”

沈寂带着她走过雕刻青竹的影壁,紧闭的垂花门映入眼帘,看样子是已有几日未曾住人。

“刘想早便计划好一切,眼下寻他踪影十分不易,我总觉得……扶凌门在京城不露于人前,可见有他们自己的据点,而且十分隐秘。若有这样的地方,锦衣卫不可能发现不了!”

什么地方好藏匿,锦衣卫和西厂又不经常会去?

千澜正蹲在一旁看院子里有些杂乱的草丛,听他这么说起,忽然想到一地。

她猛地站起,“这地方有啊!京城有许多这样的地方!”

或许是二人的默契,千澜话音刚落,沈寂也对上她的眼眸,立时猜出她所想。

下一刻,二人异口同声,“寺庙!”

邹太后信佛,因此于京郊大兴佛寺,请大师诵经主持,数年来京城周旁已坐落着许多寺庙,此举带动京城人士对佛家的热情,烧香之人不计其数。

但这样的地方也有些人不会去。

锦衣卫与西厂都是隐于人后的特务组织,许多人身上都背负着人命,他们所造杀业太重,与佛门不可杀生的思想相违背,所以他们不会经常去寺庙进香。

京郊佛寺之中暂住着许多香客或是挂单和尚,若他们藏在这些人之中,想发现倒还当真不易。

千澜又想起,沈宽的好友之前也有说,与他通信的女子寄来的信件上,总隐隐带了些寺庙常有的檀香味!

这便都说得通了!

既如此,还查刘想这破宅子有何用?该立刻去查寺庙!

千澜立即道:“大人,事不宜迟,咱们快回大理寺吧!”

她作势要往外走,却被沈寂拉住,笑道:“不急,来都来了,看过了再说。”

也好。

刘想的这间宅子其实不大,寻常二进,有个小院子,是京城十分常见的四合院样式,后头的一排罩房被拆了,做成一小片花园,种着一些常见的花卉,还开了一个不大的池塘,不过已经没养鱼了,池边的石块上甚至长满青苔,想是许久未曾打理。

东西厢房闲置,住了人的屋子只有中间的正房。

二人在后院转了一圈,没找到有用的线索,这才一齐进到正房当中。

刘想本是翰林,却因得罪卫涔被革职,如今在兵部衙门任主事数年,郁郁不得志,日子也过得十分清贫,屋内有些旧时的家具,经年累月的使用,已褪去漆色,露出其中原来的浅褐。

家里的东西被搬得差不多了。

只是书案上有些刘想遗留下来的手稿,大多是些打油诗,或是抄录的佛经。在正房西侧的耳房,更被改造为一间小佛堂,供了一尊观世音菩萨像。

千澜不由感叹,“这刘想倒还挺信佛!”

沈寂拿着手稿端详,片刻后将一份打油诗与佛经摆到千澜面前,道:“信佛的或许另有其人,这两份字体乍见很相似,细看却大不相同。”

顺着他指尖所指的地方看去,仔细对比,佛经那一份的笔锋确实不及打油诗的干脆利落,倒是显露出娟秀,像是女子所写。

千澜恍然大悟,“信佛的是他的小妾花氏。”

沈寂颔首,又道:“信佛之人喜欢抄写佛经,再送去寺里供奉,若扶凌门的人当真藏身寺庙,刘想要待想必也是去自己熟悉的地方,他的小妾常去的寺庙更利于他藏身,我们或许能从花氏的行踪中查出些蛛丝马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